一种散热性改良塑料管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0705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塑料制品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性改良塑料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由于它具有质轻、耐腐蚀、外形美观、无不良气味、加工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虽然塑料管具有上述优点,但其依然存在着散热性能和拉伸性能不佳的缺点,需要对塑料管不断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性改良塑料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塑料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拉伸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丙烯90份、聚烯烃20份~25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8份~12份、低铅复合稳定剂5份~7份、钛白粉5份~7份、硬脂酸1份~3份以及碳化硅50份~6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份,先将聚丙烯和聚烯烃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

b.待b步骤结束后,向其中加入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低铅复合稳定剂、钛白粉以及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再升温至160℃~165℃,保温反应3小时;

c.待b步骤反应结束后,先降温至120℃~125℃,再向其中加入碳化硅,保温搅拌0.5小时;

d.待c步骤搅拌结束后,放入模具中,挤压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是:聚丙烯90份、聚烯烃25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8份、低铅复合稳定剂6份、钛白粉7份、硬脂酸3份以及碳化硅50份;更进一步的,聚丙烯80份、聚烯烃20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6份、低铅复合稳定剂5份、钛白粉5份、硬脂酸2份以及碳化硅55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以聚丙烯、聚烯烃为塑料基体的基础上,添加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低铅复合稳定剂、钛白粉、硬脂酸以及碳化硅,从而可以使制得的塑料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拉伸性能。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塑料管由以下组分制成:聚丙烯900g、聚烯烃200g、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80g、低铅复合稳定剂40g、钛白粉70g、硬脂酸30g以及碳化硅550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先将聚丙烯和聚烯烃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

b.待b步骤结束后,向其中加入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低铅复合稳定剂、钛白粉以及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再升温至160℃~165℃,保温反应3小时;

c.待b步骤反应结束后,先降温至120℃~125℃,再向其中加入碳化硅,保温搅拌0.5小时;

d.待c步骤搅拌结束后,放入模具中,挤压成型。

本实施例制得的塑料管具良好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拉伸性能,其拉伸强度达到45mpa。

实施例2

本塑料管由以下组分制成:聚丙烯900g、聚烯烃250g、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60g、低铅复合稳定剂50g、钛白粉50g、硬脂酸20g以及碳化硅500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先将聚丙烯和聚烯烃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

b.待b步骤结束后,向其中加入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低铅复合稳定剂、钛白粉以及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再升温至160℃~165℃,保温反应3小时;

c.待b步骤反应结束后,先降温至120℃~125℃,再向其中加入碳化硅,保温搅拌0.5小时;

d.待c步骤搅拌结束后,放入模具中,挤压成型。

本实施例制得的塑料管具良好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拉伸性能,其拉伸强度达到45mpa。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散热性改良塑料管的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丙烯90份、聚烯烃20份~25份、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8份~12份、低铅复合稳定剂5份~7份、钛白粉5份~7份、硬脂酸1份~3份以及碳化硅50份~60 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上述重量份,先将聚丙烯和聚烯烃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B.待B步骤结束后,向其中加入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低铅复合稳定剂、钛白粉以及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再升温至160℃~165℃,保温反应3小时;C.待B步骤反应结束后,先降温至120℃~125℃,再向其中加入碳化硅,保温搅拌0.5小时;D.待C步骤搅拌结束后,放入模具中,挤压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红亚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