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汗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48531发布日期:2018-06-08 21:2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汗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电器产品的外壳大都采用改性塑料制成,随着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电器的品质需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每天与电子电器产品的触摸时间越来越长,因此,研发一种耐汗(主要是人体汗液)的改性塑料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汗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汗改性塑料,所述耐汗改性塑料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60-7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15%、聚碳酸酯8-15%、胶粉5-10%、相容剂0.1-0.5%、抗氧剂0.1-0.5%、润滑剂0.1-0.5%。

作为本发明一种耐汗改性塑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耐汗改性塑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氧剂为巴斯夫公司生产的型号为1010。

作为本发明一种耐汗改性塑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润滑剂为LG公司生产的EBS。

作为本发明一种耐汗改性塑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耐汗改性塑料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6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聚碳酸酯10%、胶粉8.5%、相容剂0.5%、抗氧剂0.5%、润滑剂0.5%。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耐汗的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拌料步骤:先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合搅拌,再加入相容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搅拌,得混合料;

挤出步骤:将混合料从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从侧喂料口投入挤出机,控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60℃-180℃,挤出机的转速为300-400HZ;

过水切粒步骤:挤出后进行过水切粒,即得所述改性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耐汗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将60-7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10-1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8-15%的聚碳酸酯混配在一起,再辅以胶粉5-10%、相容剂0.1-0.5%、抗氧剂0.1-0.5%、润滑剂0.1-0.5%,从而使得制得的改性塑料具备耐人体汗液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耐汗改性塑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6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聚碳酸酯10%、胶粉8.5%、相容剂0.5%、抗氧剂0.5%、润滑剂0.5%。

本实施例的耐汗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拌料步骤:先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合搅拌,再加入相容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搅拌,得混合料;

挤出步骤:将混合料从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从侧喂料口投入挤出机,控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60℃,挤出机的转速为300HZ;

过水切粒步骤:挤出后进行过水切粒,即得所述改性塑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耐汗改性塑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6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5%、聚碳酸酯15%、胶粉8.5%、相容剂0.5%、抗氧剂0.5%、润滑剂0.5%。

本实施例的耐汗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拌料步骤:先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合搅拌,再加入相容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搅拌,得混合料;

挤出步骤:将混合料从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从侧喂料口投入挤出机,控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70℃,挤出机的转速为350HZ;

过水切粒步骤:挤出后进行过水切粒,即得所述改性塑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耐汗改性塑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7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聚碳酸酯10%、胶粉8.5%、相容剂0.5%、抗氧剂0.5%、润滑剂0.5%。

本实施例的耐汗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拌料步骤:先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聚碳酸酯混合搅拌,再加入相容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搅拌,得混合料;

挤出步骤:将混合料从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从侧喂料口投入挤出机,控制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挤出机的转速为400HZ;

过水切粒步骤:挤出后进行过水切粒,即得所述改性塑料。

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相容剂为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的接枝物、抗氧剂为巴斯夫公司生产的型号为1010、润滑剂为LG公司生产的EBS。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