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5529发布日期:2019-07-10 11:4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卫生、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其中自制发酵食品由于卫生、营养、方便又节约生活成本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常见的发酵食品有自制纳豆、酸奶、米酒等。

常见的发酵机由顶盖、外壳、内胆及发热部件组成,发酵杯置于内胆与顶盖形成的发酵腔内,发酵机的内壳底部或侧面安装有上述发热部件。如专利号为zl201120298771.5(授权公告号为cn2021977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酵机,包括设置在发酵腔内的发酵杯,发酵腔的周围设置有发热装置,发酵杯的周围设置有导热流质,该导热流质位于发酵杯和发热装置之间;该发酵机可用于制作酸奶、米酒等。专利号为zl201120447450.7(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11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纳豆发酵机,该发酵机可用于加工纳豆。专利号为zl201720419789.3(授权公告号为cn2066926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果蔬醋发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发酵液进行有效加热的发酵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既能对发酵液有效加热又能自动投菌的发酵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既能对发酵液有效加热又能对发酵物料进行预处理的发酵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酵机,包括机壳,该机壳中设置有具有原料入口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用于对发酵罐中的发酵液进行加热的制热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加菌种系统,该加菌种系统包括用于存放菌种的菌种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菌种系统还包括菌种投放机构,上述菌种盒上开设有投菌口,该菌种盒中的菌种经菌种投放机构并通过该投菌口流向上述发酵罐的原料入口,从而能实现发酵机的自动投菌。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菌种系统还包括对投菌量进行控制的菌种定量机构,从而能实现菌种的定量投放,有效控制发酵液的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出汁机构,该出汁机构的进汁口与该发酵罐的原料入口流体连通,从而方便用户取用发酵完成的发酵液。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辅料投放机构,该辅料投放机构包括用于存放辅料的辅料盒,该辅料盒上开设有投放口,该投放口通向上述原料入口,从而实现糖等辅料的自动投放。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对物料进行压榨的榨汁装置,该榨汁装置的压榨液流向上述原料入口,这样通过榨汁装置能对发酵原料进行榨汁,实现发酵物料的预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对物料进行碾磨的碾磨装置,该碾磨装置的碾磨液流向上述原料入口,这样通过碾磨装置能对发酵原料进行碾磨,实现发酵物料的预处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碾磨装置与发酵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碾磨装置的磨液输送至原料入口的碾磨液输送机构,从而能使碾磨后的汁液更好地进入发酵罐中。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酵罐至少为两个,所述碾磨液输送机构能使碾磨液流向任意一个发酵罐的原料入口,多个发酵罐的设置能提高发酵的效率,此外,用户能同时发酵两种不同的发酵食品,方便用户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设置有用于对发酵液中的渣体进行去除的出渣组件,有效去除发酵液中的渣体,提升发酵液的口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酵罐的罐体上连接有出渣管,该出渣管的一端与开设在罐体上的出渣口连接,另一端与开设在罐体上的回流口连接,该出渣管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出渣组件和单向阀,上述罐体中的发酵液从出渣口流入出渣管中,依次通过出渣组件和单向阀从回流口回流至罐体中,从而能使发酵液更好地进入出渣组件进行除渣。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罐中设置有用于对发酵罐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能使发酵液的品质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水箱,该水箱的出水口与上述原料入口流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发酵温度对发酵工序至关重要,本发明在机壳中设置制热组件,通过该制热组件能对发酵罐中的发酵液进行有效加热,从而提高发酵效率,提升发酵液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发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出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和4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和4中菌种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菌种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加菌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菌种定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菌种定量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榨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榨汁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0为图19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发酵机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发酵罐的结构分解图;

图26为图2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发酵罐的剖视图;

图28为图27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碾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碾磨装置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碾磨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10中发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10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6为图35中ⅰ部分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5中ⅰ部分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8为图37中ⅱ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8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38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图37中ⅱ部分的局部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发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发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4为图4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发酵机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46为图4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榨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发酵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50为图49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榨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酵机,包括机壳1,该机壳1中设置有发酵罐2和水箱5,该发酵罐2上设置有制热组件10,本实施中该制热组件10包括发热膜100,该加热膜100设置在发酵罐2的外壁上,该发酵罐2具有原料入口21,上述水箱5的出水口与该原料入口21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该发酵罐2顶部开口,该开口即为上述原料入口21。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机壳1具有开口,该开口上盖合有门体11,机壳1中还设置有饮料盒24。上述发酵罐2上还具有发酵进水口和发酵液出口,上述饮料箱24具有饮料进水口和发酵液入口,上述出水口至少为一个并分别与上述发酵进水口和饮料进水口流体连通,上述发酵液出口与上述发酵液入口流体连通。可见,本发明中的发酵饮料机具有水箱5、发酵罐2和饮料箱24,水箱5可方便地向发酵罐2和和饮料箱24输送水,而发酵完毕的发酵液能方便地从发酵罐2输送至饮料箱24中进行存放,用户可方便地从饮料箱24中取用发酵液。

上述各流体连通可有多种实现方式:当两者紧挨设置时,相应的口部可直接连通,当两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时,相应的口部可通过管子或管路连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箱体1中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1/第一泵体93、第二控制阀92/第二泵体94,第一控制阀91和第二控制阀92均为电磁阀,其中第一控制阀91具有第一接口911、第二接口912以及第三接口913,而第二控制阀92具有第四接口921和第五接口922。上述出水口为一个并通过出水管21与上述第一接口911连通,上述发酵进水口通过发酵进水管232与上述第二接口912连通,上述饮料进水口通过饮料进水管41与上述第三接口913连通。上述发酵液出口通过发酵液输出管33与上述第四接口921连通,而上述发酵液入口通过发酵液输入管42与上述第四接五连通。通过上述第一控制阀91和第一泵体93使水箱5中的水单向地流入发酵罐2或饮料箱24中,而通过第二控制阀92和第二泵体94使发酵罐2中已发酵好的发酵液单向地流入饮料箱24中。

本实施例中,上述水箱5、发酵罐2和饮料箱24水平并列设置,其中水箱5设置在发酵罐2和饮料箱24之间,上述第一控制阀91和第二控制阀92均设置在水箱5的底部,而上述出水管221、发酵进水管232、饮料进水管241、发酵液输出管233、发酵液输入管242均设置在水箱5、发酵罐2以及饮料箱24的背侧。

如上上述通过设置饮料箱24能从一定程度上方便用户取用发酵液,为使用户能更加方便地饮用发酵液,本实施例中,上述饮料箱24上设置有出液口,上述门体11上设置有出汁机构111,该饮料出液机构111包括与上述出液口流体连通的饮料出口111a,这样用户可直接使用容器从饮料出口111a中接发酵液进行应用,不仅方便,而且也十分安全,因为发酵机在发酵过程中一般处于密封状态,其内部累积有一定的发酵气体,因此通过打开发酵机拿取地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样地,如上上述,上述出液口可通过多种方式与饮料出口111a形成流体连通,优选地,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600,出液口通过该出液管600与上述饮料出口111a连通;上述出液管600上设置有出渣组件6,发酵液经除渣处理,可使其口感更好。

进一步,上述出渣组件6包括转盘61、转盘电机63、顶杆64以及顶杆电机65,上述转盘6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容渣筒62,各容渣筒62以转盘61的圆心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设在转盘61的盘面上,各容渣筒62的一端为进渣端口620a,另一端为出液端口620b,其内部均具有容渣腔621;上述出液管600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容渣筒62的缺口,工作状态下,进入出液管600的汁液从进渣端口620a进入容渣筒62,汁液中的渣体被截留在容渣腔621中,而汁液中的液体通过出液端口620b流入出液管600中,上述顶杆64能在顶杆电机65驱动下而与容渣腔621中的渣体相抵并将渣体从容渣筒62中顶出。此外,发酵罐2的底部设置有出渣箱7,上述出渣组件6设置在该出渣箱7的上方,且顶杆64从容渣筒62中顶出的渣体能掉入该出渣箱7中。

此外,为方便对该发酵机进行操作控制,本发明的箱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的电路板181和设置在门体11上的控制开关及显示屏182。

实施例3:

如图9~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机壳1中设置有加菌种系统,加菌种系统还包括菌种投放机构,上述菌种盒7上开设有投菌口73,该菌种盒7中的菌种经菌种投放机构并通过该投菌口73流向上述发酵罐2的原料入口21。该菌种投放机构包括堵件75、顶持件741、传动组件以及第一驱动电机744,上述堵件75设置在投菌口73并能封堵该投菌口73,第一驱动电机744的输出端通过该传动组件与顶持件741联动,从而使该顶持件741能顶持上述堵件75而使该堵件75从上述投菌口73上移开而使该投菌口73打开,菌种由该投菌口73通过原料入口21进入发酵罐2中,从而实现菌种的自动投放。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744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菌种盒7联动,从而使得顶持件741能顶持上述堵件75而使该堵件75从上述投菌口73上移开。进一步,上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驱动电机744的输出轴上的齿轮747和能与该齿轮747啮合的齿条748,该齿条748固定在菌种盒7上。具体地,菌种盒7的外形呈圆盘状并具有中心孔71,上述齿条748呈圆环状并沿该中心孔71的孔壁周向设置,该菌种盒7的内腔中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存放不同菌种的菌种存放格72,各菌种存放格72的底部均开设有一个上述投菌口73。这样第一驱动电机744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菌种盒7转动,转动过程中当其中一块堵件75与对应顶持件741相抵时,顶持件741推动堵件75离开投菌口73,此时,定量泵746的开口与投菌口73相对,菌种通过定量泵746进入发酵罐2中。

为使堵件75能更好地相对于投菌口73移动,上述菌种盒7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嵌装上述堵件75的滑槽76,该滑槽76上或堵件75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未示出),在上述顶持件741顶持堵件75的状态下,上述弹性复位件具有推动堵件75而使其具有保持封堵投菌口73的趋势。为使菌种存放格72中的菌种能更加顺利地落入发酵罐2中,上述菌种存放格72的内周壁的下端形成有向上述投菌口73倾斜的导向斜面721。

实施例4:

如图9~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菌种投放机构还包括定量泵,上述顶持件741设置在该定量泵746上,并且在该顶持件741顶持上述堵件75而使堵件75从投菌口73上移开时,该定量泵746的进口能与该投菌口73相对。这样通过定量泵746能实现菌种的定量投放,使得菌种投放更加自动化、人性化。

实施例5:

如图12~13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电机744的输出端通过该传动组件与顶持件741联动,上述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驱动电机744的输出轴联动的丝杆743和螺母742,该丝杆743和螺母742组成螺旋传动副。具体地,上述驱动电机74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蜗轮蜗杆机构745,该蜗轮蜗杆机构745包括与第一驱动电机744的输出轴的蜗杆745a和与丝杆743端部固定的蜗轮745b。本发明中菌种盒7的外形呈长块状并沿上述丝杆743长度方向延伸,该菌种盒7的内腔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存放不同菌种的菌种存放格72(本发明中该菌种存放格72为四个),各菌种存放格72的底部均开设有一个上述投菌口73。

实施例6:

如图14~16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加菌种系统还包括对投菌量进行控制的菌种定量机构。该菌种定量机构包括输送管6441、控制件6443以及第二驱动电机6442,上述输送管6441的上端口与上述投菌口73相对,下端口与发酵罐2的原料入口21相对,且上述控制件6443设置在输送管6441的上端口与投菌口73之间,该控制件6443能在上述第二驱动电机6442驱动下运动而使上述上端口与投菌口73分隔或相通,并能改变上述上端口与投菌口73的相对的面积大小。上述顶持件741上分别开设有输送孔741a,上述输送管6441固定在对应的顶持件741上且该输送管6441的上端口与该输送孔741a相对,在该顶持件741顶持上述堵件41而使该堵件41从上述投菌口73上移开的状态下,该输送孔741a与上述投菌口73相对。上述控制件6443为板件并盖设在上述输送孔741a上,其上具有输送缺口6443a,且该输送缺口6443a与输送孔741a的相对位置能随控制件6443的运动而改变,进而改变输送孔741a的开口大小。本实施例中,顶持件741也为板件,上述控制件6443设置在该顶持件741的上方,第二驱动电机6442的输出轴穿过顶持件741而与控制件6443固定,第二驱动电机6442驱动顶持件741转动过程中,顶持件741与输送孔741a的相对位置改变,进而改变输送缺口6443a与输送孔741a的相对位置,当输送缺口6443a与输送孔741a完全错开时,输送孔741a关闭(即投菌口73与输送孔741a通过控制件6443分隔),当输送缺口6443a转至输送孔741a时,输送孔741a通过输送缺口6443a与投菌口73连通,随着输送缺口6443a继续转入,输送孔741a与投菌口73的相对的面积越来越大,当输送孔741a与投菌口73的相对的面积最大时,此时控制件6443继续转动,输送孔741a与投菌口73的相对的面积逐渐减少,直至输送缺口6443a与输送孔741a完全错开,输送孔741a关闭,从而实现对投菌量的控制。

实施例7:

如图17~2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机壳1中设置有榨汁装置3,该榨汁装置3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321和盖合在该开口上的盖体322,上述盖体322和壳体321的内腔围成容腔210。该榨汁装置3整体设计成可盖合结构,这样能方便地打开盖体322来拆洗壳体321内部的零部件。

进一步,上述容腔210中设置有具有网孔271的过滤杯27,该过滤杯27中设置有由驱动组件28驱动的、用于挤压食材的挤压组件。本实施例中,该挤压组件至少包括相对邻设的并能相对旋转的第一挤压杆24和第二挤压杆25,各挤压杆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与上述驱动组件联动的旋转轴201,本实施例中,各挤压杆均竖向设置在壳体321中,且各挤压杆的两端分别形成上述旋转轴201,其中位于各挤压杆下端的旋转轴201与对应的从动齿轮283(如下所述)固定,而各挤压杆上端的旋转轴201分别卡入设置在盖体322底面上的轴槽(未示出)中,从而能使各挤压杆在驱动组件28驱动下在壳体321中旋转。

各挤压杆的外周壁上均布设有挤压螺纹202,上述两根挤压杆上的挤压螺纹202的螺旋方向相反并能相互啮合,从而在两根挤压杆之间形成榨汁区域320,而上述盖体22上开设有与该榨汁区域320的前侧相对的第一投料口23,上述壳体321的底部具有通向上述原料入口21的出汁端口4211。本发明中上述第一挤压杆24和第二挤压杆25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在壳体321中以呈对称设置。

这样本发明中的发酵机在自动投菌的基础上还具有了自动榨汁功能,并且由于两个挤压杆相对旋转,并且挤压螺纹202的螺旋方向相反并能相互啮合,这样当从第一投料口23投入发酵原料后,旋转的挤压杆会不停地将发酵原料带入榨汁区域320进行挤压压榨,从而使得压榨更加彻底,榨汁效果更好。上述机壳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1111和第二开口1112,其中第一开口1111与上述第一投料口23相匹配并相互重叠,从而方便用户从该第一开口1111投放发酵原料,第二开口1112与菌种盒7相对,在菌种盒7平移过程中,该第二开口1112能与任意一个菌种存放格72相对,从而方便用户从该第二开口1112处向菌种盒7放置菌种。

进一步,过滤杯27的外形与壳体321的内腔相匹配并嵌装在壳体321的内腔中,该过滤杯27的侧壁的中下部开设有上述网孔271,而过滤杯27的外壁面与壳体321的内壁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蓄汁空间,而壳体321的底壁上开设有与该蓄汁空间连通的上述出汁口211。压榨汁经过滤杯过滤后进入蓄汁空间,接着通过出汁口211进入发酵罐2中。优选地,与上述第一投料口23相对的壳体321侧壁向外突出而在该突出处的内侧面上形成通向上述榨汁区域320的导料斜面3211,从而能使发酵原料能更好地进入榨汁区域320中。上述驱动组件28设置在壳体321的底部,包括驱动电机281、主动齿轮282、从动齿轮283以及传动齿轮284,其中,上述主动齿轮282固定在驱动电机281的输出轴上,传动齿轮284与该主动齿轮282啮合,从动齿轮283与各挤压杆一一对应并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轴201固定,且该从动齿轮283与主动齿轮282或传动齿轮284啮合。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283为两个,传动齿轮284为一个,其中与第一挤压杆24的旋转轴201固定的从动齿轮283与主动齿轮282啮合,而与第二挤压杆25的旋转轴201固定的从动齿轮283与传动齿轮284啮合,该传动齿轮284与主动齿轮282啮合,从而使得第一挤压杆24和第二挤压杆25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实现两者的相对旋转。

实施例8:

如图22~28所述,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机壳1中设置有碾磨装置4,该碾磨装置4包括能相对运动的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该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之间形成能碾磨物料的碾磨空间40。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均为碾磨盘,且该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上下相对设置并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即为上述碾磨空间40,上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中,至少其中一个能绕其自身的中心轴旋转,并且第一碾磨件41上具有通向上述碾磨空间40的进料口411。

具体地,该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的半径相等,并且两者的相对盘面分别形成碾磨面(即围成上述碾磨空间40的两个面),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各碾磨面上形成均布的碾磨凸起,通过两碾磨面的挤压以及碾磨凸起的切割而实现对物料的碾磨。此外,第二碾磨件42的底面的中心处竖向向下延伸而形成旋转轴421,该旋转轴421与第一旋转电机43的输出轴固定。这样通过旋转电机43驱动第二碾磨盘件41转动,进而实现第一碾磨盘件41与第二碾磨盘件42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上述进料口411偏心地开设在第一碾磨件41的盘面上,即该进料口411设置在第一碾磨件41的中心的一侧,且该进料口411上设置有进料斗810,即进料斗810的出口8102位于该进料口411中。通过进料口411的偏心设置能使从进料口411进入碾磨空间40的物料更好地在第一碾磨件41与第二碾磨件42之间旋转(离心力作用),进而能使第一碾磨件41与第二碾磨件42更好地碾磨物料,而在进料口411上设置进料口411能方便向进料口411进料。

上述发酵罐2包括具有原料入口21的罐体20,物料在碾磨空间中碾磨产生的汁水通过该原料入口21进入罐体20中。罐体20顶部开口而形成上述原料进入口21,所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均设置在该原料进入口21中。并且,上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与原料进入口21同心设置,而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的半径相等,以使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的周沿与原料进入口21的周壁之间形成均匀的漏汁间隙211,从而能使碾磨产生的汁水更好地汇集于发酵罐2中。

本实施例中,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1通向上述进料斗810的进口8101,从而能使本发明中的发酵机实现自动加水。菌种盒7的投菌口73通过投菌管21通向上述进料斗810的进口8101,从而实现自动投菌。

为对进入发酵罐2中的液体进行均匀搅拌,从而进一步改善发酵效果,罐体20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搅拌机构87。该搅拌机构87包括筒状基座871、旋转罩872以及第二旋转电机873,上述基座871的下端固定在罐体20内底面的中心处,旋转罩872的外周壁沿周向均设有搅拌翼8721,其扣设在上述基座871的上部并能在上述旋转电机第二驱动下以基座871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本实施例中搅拌翼8721为四个,各搅拌翼7821均沿罐体20的纵截面方向延伸,并且各搅拌翼8721上均开设有搅拌孔8721a,这样在搅拌翼8721搅拌过程中,汁水能通过搅拌翼8721上的搅拌孔8721a,从而能进一步增强汁水的布朗运动,进而加强搅拌的效果。

进一步,罐体20中还设置有过滤体88,该过滤体88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并以上述搅拌机构87为中心周向间隔均设。各过滤体88均包括固定在罐体20的内壁面上的过滤壳体881,该过滤壳体881的侧壁上布设有过滤孔8811并具有供汁液进入的入口8101,而过滤壳体881的内壁面上贴设有过滤膜(未示出)。发酵罐2中的液体在搅拌机构87的搅拌下会流入过滤体88中,而进入过滤体88的液体能通过过滤膜过滤掉一些渣体,然后从过滤孔8811流出,通过过滤8体8的过滤能提高发酵效率,并且能使发酵液的口感更好。

为进一步提升发酵液的口感,罐体20的底部连接有与罐体20的内腔连通的出渣管60,出渣管60的自由端封闭或与罐体20内腔连通。本实施中,该出渣管60的一端与开设在罐体20底壁上的出渣口852连通,而另一端与开设在罐体20底壁上的回流口853连通,并且该出渣管60上设置有单向阀601,从而使得液体能单向地从出渣口852通过出渣管60流向回流口853。该出渣管60上设置有出渣组件6,该出渣组件6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89。

上述出渣组件6包括转盘61、转盘电机63、顶杆64以及顶杆电机65,上述转盘6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容渣筒62,各容渣筒62均以转盘61的圆心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设在转盘61的盘面上,各容渣筒62的一端为进渣端口620a,另一端为出液端口620b,其内部均具有容渣腔621。上述出渣管60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容渣筒62的缺口,工作状态下,进入出渣管60的汁液从进渣端口620a进入容渣筒62,汁液中的渣体截留在容渣腔621中,而汁液中的液体通过出液端口620b、出渣管60、回流口853而回流至罐体20的内腔中,上述顶杆64能在顶杆电机65驱动下而与容渣腔621中的渣体相抵并将渣体从容渣筒62中顶出,顶出的渣体可掉入上述废料盒89中。

实施例9:

如图29~3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机壳1中设置有两个上述发酵罐2,并且还设置有碾磨装置4。上述碾磨装置4包括第一碾磨件41、第二碾磨件42、底座44、转盘45以及旋转电机43,该第一碾磨件41与第二碾磨件42能相对运动,且该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之间形成能碾磨物料的碾磨空间40,该碾磨空间40与上述出汁口341流体连通,并且该出汁口341能与任意一个上述原料入口21流体连通。上述底座44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与上述原料入口21一一对应的导汁通道435,各导汁通道435均具有进口436和出口430,而各出口430分别与对应的原料入口21流体连通:当碾磨装置4和发酵罐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时,可以通过额外的管子或管路(图略)连通;当碾磨装置4和发酵罐2紧挨设置时,各出口430也可以与原料入口21直接连通(如图5所示)。转盘45转动设置在该底座44上,该转盘45上具有容汁槽340,该容汁槽340与上述碾磨空间40流体连通,且该容汁槽340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即为上述出汁口341,该缺口能与任意一个上述导汁通道435的进口436流体连通。如上设计,可使碾磨产生的汁水有序地分配至各发酵罐2中,而且也能使发酵机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上述转盘3445的顶面的周缘沿周向竖向向上延伸而在转盘45的上端形成上述容汁槽340,所述出汁口341开设在该周缘的延伸壁上,所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均设置在该容汁槽340中。所述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上下相对设置并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即为上述碾磨空间40,第一碾磨件41上具有通向上述碾磨空间40的进料口411。上述水箱5的出水口与上述进料口411流体连通:当水箱5和碾磨装置4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时,可以通过进水管51(如图4所示)连通;当水箱5和碾磨装置4紧挨设置时,出水口也可以与进料口411直接连通(图略)。通过设置水箱5,能使本发明中的发酵机实现自动进水。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的外形均呈罩体状,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的外形相匹配且第一碾磨件41罩设在第二碾磨件42上。该第一碾磨件41和第二碾磨件42的相对罩面分别形成碾磨面(即围成上述碾磨空间40的两个面),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各碾磨面上形成均布的碾磨凸条,通过两碾磨面的挤压以及碾磨凸条的切割而实现对物料的碾磨。第一碾磨件41的顶部开口而形成上述进料口411,物料从该进料口411进入后,在碾磨空间40中充分碾磨,碾磨汁水通过第一碾磨件41与第二碾磨件42下端的间隙而流入容汁槽340中。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碾磨件42与上述转盘45为一体件,上述第二碾磨件42的底部设置有上述旋转电机43,从而使得该第二碾磨件42能在旋转电机43驱动下旋转,进而使得转盘45能相对于底座44转动。上述底座44也呈圆盘状并与上述转盘45相匹配,其侧缘沿周向向上延伸形成竖壁,该竖壁两处开口而分别形成上述进口436,各进口436的口沿水平向外延伸而形成上述导汁通道435,为便于各导汁通道435中的汁水流入对应的发酵罐2中,各导汁通道435的自由端封口,而其自由端的底壁上开设通口,且该通口的口沿竖向向下延伸而形成引导套4301,该引导套4301的端口即上述出口430。转盘45转动过程中,上述缺口(即出汁口341)与两个进口436的相对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当该缺口与其中一个进口436重叠时,该进口436对应的导汁通道435开启,碾磨汁水通过该导汁通道435流入对应的发酵罐2中,当缺口与进口436错开时,转盘45的周缘挡住该进口436,该进口436对应的导汁通道435关闭。

第一碾磨件41的进料口411的口沿向上延伸而形成安装导套4110,该安装导套4110上套设有进料斗810,该进料斗810的进口436端外露于机壳1而形成投料口11,方便通过进料口411向碾磨空间40投料。上述第二碾磨件42的顶部固定有处理件46,该处理件46穿过上述进料口411而位于上述安装导套4110中,进而暴露于进料斗810中,该处理件46能随第二碾磨件42旋转,进而能用于处理不易碾磨的物料,如用于粉碎大块的物料,用于切割长条的纤维物料等,从而避免大块物料堵塞碾磨空间40,影响碾磨效率。

实施例10:

如图34~4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机壳1中设置有榨汁装置3和辅料投放机构8,其中,上述榨汁装置3的出汁口和辅料投放机构8的投放口均通向该发酵罐2的原料进口21,本实施例中,上述出汁口上连接有出汁管1023。可见,本发明中的发酵机中设置榨汁装置3,这样发酵所需的果蔬等原材料经榨汁装置3榨汁后,汁水能进入发酵罐2进行发酵,无需用户手工对果蔬等原材料进行切割、压榨等预处理。此外,还设置有辅料投放机构8,通过该辅料投放机构8能自动向发酵罐2的原料入口21投放辅料,无需用户手动添加辅料。本实施例中,该辅料投放机构8可采用如实施例3~6所述的加菌种系统的结构。

上述榨汁装置3包括顶部开口的榨汁盒3020,该开口暴露于机壳1外而形成用于投放食材的榨汁投料口3021。上述榨汁盒3020中设置有用于对食材进行切割的刀具3022,而榨汁盒3020的底部开设有上述出汁口。本实施例中,上述刀具3022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榨汁盒3020的内底面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发酵罐2的顶部开口而形成上述原料入口21,而发酵罐2的底部设置有制热组件10,从而能根据发酵需要对发酵罐2中的汁水进行加热,提高发酵效率和发酵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制热组件10为设置在发酵罐2底部的发热膜100。此外,所述发酵罐2上设置搅拌机构87,该搅拌机构87包括搅拌件8321、旋转架8323以及搅拌电机8324,其中,搅拌件8321转动设置在发酵罐2的内底面上并具有第一磁块(未示出,该第一磁块可固定在搅拌件8321的底部,或者与搅拌件8321形成一体件),搅拌电机8324设置在发酵罐2的底部,旋转架8323固定在搅拌电机8324的输出轴上,且该旋转架8323上固定有第二磁块8322,上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8322之间能形成磁吸。发酵过程中通过搅拌机构87对汁水进行搅拌,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发酵效果。

上述机壳1中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饮料瓶105的饮料出液腔(本实施例中该饮料出液腔即为下述冷藏箱11的内腔),所述发酵罐2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234,该出液口234与过滤出渣机构的过滤入口流体连通:当发酵罐2和过滤出渣机构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时,可以通过额外的管子或管路(图略)连通;当发酵罐2和过滤出渣机构紧挨设置时,出液口234也可以与过滤入口直接连通(如图5所示),本发明下述的流体连通与此处的含义类同,不再陈述。上述饮料瓶5的瓶口与上述过滤机构的液体出口流体连通。

上述过滤出渣机构包括出渣管60和出渣组件6,该出渣组件6设置在该出渣管60上,且该出渣管60的一端即为上述过滤入口,另一端即为上述液体出口;上述出渣组件6包括转盘61、转盘电机63、顶杆64以及顶杆电机65,上述转盘6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容渣筒62,各容渣筒62以转盘61的圆心为中心,沿周向均匀布设在转盘61的盘面上,各容渣筒62的一端为进渣端口620a,另一端为出液端口620b,其内部均具有容渣腔621。所述出渣管60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容渣筒62的缺口,工作状态下,进入出渣管60的汁液从进渣端口620a进入容渣筒62,汁液中的渣体截留在容渣腔621中,而汁液中的液体依次通过出液端口620b、液体出口流入各饮料瓶5中,上述顶杆64能在顶杆电机65驱动下而与容渣腔621中的渣体相抵并将渣体从容渣筒62中顶出。

上述饮料瓶105的瓶口设置有瓶塞1051,所述液体出口上设置有装瓶管108,该装瓶管108的出液端形成能穿过上述瓶塞1051的刺针部1081,且该刺针部1081与伸缩电机109的输出轴1091固定,通过刺针部1081装瓶管108能顺利地插入饮料瓶105中。进一步,饮料出液腔中设置有盘状的转台104,所述饮料瓶105放置在该转台104上。通过转台104能使各饮料瓶105在饮料出液腔中旋转,这样装瓶管108可依次伸入各饮料瓶105中,将发酵完毕的发酵液灌装至各饮料瓶105,同时也可对饮料瓶105中的发酵液进行旋转搅拌,使其口感更佳。转台104的顶面上开设有用于竖向放置该饮料瓶105的凹槽1040,而该转盘1061的底面上沿周向设置齿圈1041,该齿圈1041与由转盘1061电机驱动的齿轮1043啮合,从而能使各饮料瓶105更加平稳地放置在转台104上。

发酵液灌装于饮料瓶105后可存放在转台104上,为避免发酵液变质,机壳1中还设置有冷藏箱1011,上述发酵罐2、过滤出渣机构以及饮料出液腔均设置在该冷藏箱1011中。这样发酵液从发酵罐2中流出至饮料瓶105中灌装及封存的整个过程均可处于低温环境中,可有效保证发酵液的品质,延长其保存时间。本实施例中,该冷藏箱1011包括方形的箱体1100,该箱体1100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上述榨汁装置3,另一侧向上延伸而用于设置上述辅料投放机构8,这样可使辅料投放机构8中的辅料也可保存在低温环境中。当然,该箱体1108中开设有相应的开口结构可供从榨汁装置3的出汁口流出的汁水顺利地流入发酵罐2中,同时使辅料能顺利地从投放口投入发酵罐2中。

上述箱体1100的背面设置有制冷组件,正面设置有饮料出液门120,且该饮料出液门120通过上述机壳1上的开口而暴露在外,该饮料出液门12上设置有出汁机构111,该出汁机构111包括饮料出口111a。该饮料出口111a与上述液体出口流体连通,可直接通过盛接饮料出口111a的出液而饮用发酵液。可见,本发明中的饮料发酵机制备的发酵液可供用户通过饮料出口111a直接饮用,也可以携带饮料瓶105外出饮用,十分方便。

实施例11:

如图42~5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述榨汁装置3包括具有榨汁进料口3001和榨汁出汁口3002的榨汁外壳30,该榨汁外壳30,中设置有压榨组件122。本实施例中上述榨汁外壳30,的外形呈罐状,其顶部开口,该开口即为上述榨汁进料口3001,而上述榨汁出汁口3002开设在榨汁外壳30,的下部。上述压榨组件122包括压榨刀头1221和压榨电机1222,该压榨刀头1221能在压榨电机1222驱动下在榨汁外壳30中转动,并能将进入机壳1的原材料进行挤压,从而实现对原材料的压榨。水箱5的出水口与上述榨汁外壳30的榨汁进料口3001流体连通,此处的流体连通具有两种情况:当水箱5与榨汁外壳30邻近时,水箱5的出水口与榨汁外壳30的榨汁进料口3001可直接连通;当水箱5与外壳21的距离较远时,水箱5的出水口与榨汁外壳30的榨汁进料口3001通过管路连通,本实施例中采用这种方式,即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1与榨汁外壳30的榨汁进料口3001连通。

上述发酵罐2中具有用于容置压榨汁的发酵腔,上述榨汁出汁口3002通过输汁管路110与发酵腔的进汁口相通。发酵罐2包括罐体20,该罐体2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发酵瓶35,各发酵瓶35的内腔即构成上述发酵腔,各发酵瓶35上均开设有上述进汁口。上述输汁管路110包括出汁端口1102a,该出汁端口1102a与上述发酵瓶35中至少其中一个可以罐体20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使该出汁端口1102a能与任意一个进汁口相通。通过在发酵罐2中设置多个发酵瓶35,这样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发酵量,提高发酵效率,并且发酵后可直接拿取发酵瓶35,方便携带、饮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罐体20的外形呈底部封闭的筒状,该罐体20上设置有制热机构10,从而能根据需要对发酵罐2进行加热,进而能提高发酵瓶35中的压榨汁的发酵效率,或者通过制冷延长发酵瓶35中的发酵液的保存时间。该罐体2的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套133,而该第一安装套133的四周沿周向间隔均设有六个第二安装套134,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套133用于安装上述压榨电机1222,这样该压榨电机1222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套133中,而其输出轴伸入上述榨汁外壳30内而与压榨刀头1221固定,上述第二安装套134用于安装上述发酵瓶35,从而方便在罐体20中放置发酵瓶35,并且能避免发酵瓶35在罐体20中倾倒。为方便拿取罐体20中的发酵瓶35,该罐体20的上端沿向下凹陷而形成拿取口131,该拿取口131上可拆卸地连接有门体1311。

进一步,罐体20上设置有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1140、旋转主动齿轮1141以及与该旋转主动齿轮1141啮合的旋转从动齿轮1142,上述旋转电机1140设置在罐体20的底部,且其输出轴伸入罐体20并沿罐体20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旋转主动齿轮1141固定在该输出轴上,旋转从动齿轮1142与各发酵瓶35一一对应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发酵瓶35的底部。通过设置旋转机构,能使各发酵瓶35在罐体3中旋转,从而对各发酵瓶35中的压榨汁进行一定搅拌,使得压榨汁的发酵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瓶35中均设置有过滤膜36,该过滤膜36在发酵瓶35的内腔中围设形成过滤空间361,所述出汁端口102a通过进汁口与该过滤空间361相通。这样压榨汁进入各发酵瓶35后,先经过发酵瓶35中的过滤膜36进行过滤,从而能提高发酵效率。进一步,各所述发酵瓶35顶部开口而形成进汁口,所述过滤膜36围设在发酵瓶35的内腔的中部而形成筒状的上述过滤空间361;各发酵瓶35的内壁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搅拌凸筋351,所述过滤膜36的内侧面上凸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搅拌凸条361。其中,搅拌凸筋351能提高发酵瓶35旋转过程中对经过滤膜36过滤的液体的搅拌效率,同样上述搅拌凸条361能提高发酵瓶35旋转过程中对进入过滤膜36的压榨汁的搅拌效率,同时也能提高过滤膜36对压榨汁的过滤效率。

上述罐体20的开口处盖设有罐盖200,上述压榨电机1222的输出轴穿过该罐盖200而伸入榨汁外壳30中。本发明的榨汁外壳30中还设置有废料盒89,上述输汁管路10还包括与上述榨汁出汁口3002连接的出汁管101、输汁管102、废水管103以及控制阀1001,该控制阀1001设置在上述出汁管101、输汁管102以及废水管103的相交处,输汁管102的自由端的端口即为上述出汁端口102a。进一步,上述控制阀1001为三通阀,该控制阀1001的进口通过上述出汁管101与上述榨汁出汁口3002连通,该控制阀100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输汁管102与进汁口连通,另一个出口通过废水管103与废水盒9的榨汁进料口3001连通。本实施例中上述输汁管102穿设在上述罐盖200上,出汁端口102a伸入罐体20中并能与其中一个发酵瓶35的进汁口(即该发酵瓶35的开口350)相对,当该发酵瓶35灌满压榨汁后,发酵瓶35通过旋转电机1140在罐体20内转动,从而使得出汁端口102a与另一未灌满压榨汁的空发酵瓶35相对。

此外,机壳1中还设置有菌种盒7,各发酵瓶35上均设置有放菌口,该菌种盒7与发酵瓶35中至少其中一个可以罐体3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从而使菌种盒7的出菌口能与任意一个放菌口相对或通过投菌管171相通。本实施例中,上述菌种盒17的出菌口上设置有投菌管171,该投菌管171插设在上述罐盖200上,且该投菌管71的管口伸入罐体20中并能通过发酵瓶35的旋转而能与其中任意一个发酵瓶35的放菌口相对,本实施例中该放菌口即为发酵瓶35的开口350。

为方便用户饮用发酵瓶35中已发酵好的的发酵液,机壳1中还设置有出汁机构111,该出汁机构111包括出汁管1111和饮料出口111a。本实施例中,该出汁管111插设上述罐盖200上,其一端伸入罐体20中并能通过发酵瓶35的旋转而能与其中任意一个发酵瓶35的开口相对,另一端即为上述饮料出口111a。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