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转染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9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转染仪器,涉及一种与电转染仪器配合使用的电转染基座,特别是电转染基座的装置结构,可同时对平面电极和立体电极杯进行电转染。



背景技术:

电转染是一种采用电场将外源性分子导入到膜结构如活体生物细胞技术。早期公开的电转染装置,主要是平行板电极(如电极杯),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细胞的典型尺度(20微米),所以难以精确控制实际施加在细胞上的电场。同时,在两个平行板电极产生的电场中,电场E=V/D(V为施加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D为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在极板之间的距离D较大的传统电转染系统中,需要的电压通常高达数千伏特。这给设计供电系统增加了难度。

例如CN1826408A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离体电转染仪,包括:室,其体积为至少2毫升,其内部包含一对电转染电极;电转染介质,该电转柒介质以悬浮液形式携带泡囊,并包含在所述室内,位于电转染电极之间,其中该介质的电导率为50~500mS/cm;脉冲电压电源,其与所述电转染电极电连接;及向电转染处理室中加入物质的装置和从该室中移除处理过的物质的装置。

WO2004050866A1中描述的微孔板被构造成带有矩形孔,具有镀在各个孔壁上的电极。一列8孔一侧上的所有电极共同连接于沿各列通过导线连接的镀敷迹线,同一列中孔的另一侧上的电极类似地共同连接。相应的电极连接存在于所有12列。然而,由于8个平行孔的低电阻,以及由于可获得的最大电容器的电容约为3200mfd,同时电击8个孔将最大时间常数限制为约20msec、电阻负载约为6.25ohms。在许多方案中,电击所有96个孔需要10分钟。通过将板降低到板支架内,使支架中的电导线与板中各个电极之间形成电接触,并使连接于12列各列的内部驱动器或继电器按顺序连通外部电源,从而实现向板的电能供应。然后按顺序向电极传递电脉冲。96-孔板和24-孔板使用相同大小和间隔的矩形孔,所有电导线和连接件位于形成板基部的“固体底板”中。这限制了孔的使用和电转染仪的多功能性。

CN101384697A公开了一种对多个样品进行电转染的电转染装置,所述电转染装置包括:包括多个孔的板,所述孔具有向上导向的开口和附连于所述孔内部的电极,所述电极具有超出所述开口的延伸件以提供接触区域;和具有电路的盖子,所述电路终结于暴露导线,所述导线被排布成使得当所述盖子闭合到所述板上时与所述接触区域形成电连接。该装置仅需通过与盖子中,而不是在板本身中或支持板的底板中的电导线相接触即能形成电连接。虽然该装置较之前的电转染装置在供电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受限于平行板电极的弊端。

由于新型微电极芯片的出现,特别是CN101870949A公开的电极结构,使电极的间距做到很小,从而能让电转染所需电压大大的降低。然而,市场上的电转染仪器尚没有能够为微电极芯片提供定制式的需求,比如提供相应的电连接接口和能够灵活变换的波形。

虽然已有部分外观专利公开了电转染仪的外观结构,例如 CN201430095254公开了一种细胞电转染仪器的外观设计,CN201530367481也公开了一种电转染仪,但是目前尚无关于采用微电极芯片进行电转染的基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平面电转染芯片和立体电极杯提供电转染基座,需要配合电转染仪主机使用,可提供一套优化的电极芯片供电解决方案,实现细胞高效电转染。同时本产品也可提供与电极杯兼容的不同接口,以满足不同大小的平面电转染芯片和立体电极杯选择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转染基座,所述基座含有上盖(1)、上壳(16)、后壳(6)和底壳(10)四部分,所述上盖(1)通过轴心(4)与上壳(16)连接,轴心(4)处设置有双杆扭簧(2)、齿轮(3)和阻尼齿轮(5),所述上盖 (1)前方有按钮(20),下方上壳(16)对应位置有卡口,上盖(1)闭合时,按钮(20)与下方卡口锁住,所述基座提供两个插口,分别为平面电极插口(21) 和电极杯插口(22),平面电极插口(21)和电极杯插口(22)电连接相对独立控制;所述基座利用电源线(9)与电转染仪连接,电极杯底壳(10)和后壳(6) 通过螺钉(11)固定。

所述上盖(1)采用透明的PC材料制成,有助于观察。

所述平面电极(17)为含有平面电极芯片的常规电极,优选封装有平面电极芯片的平面电极;

所述电极杯(19)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立体电极杯;

所述后壳(6)、底壳(10)、上壳(16)采用ABS材质制成;

电转染基座的使用方法,当上盖(1)闭合时,按钮(20)与下方卡口锁住。

当使用者推动按钮(20),按钮(20)与下方卡口分离,上盖(1)在双杆扭簧(2)和阻尼齿轮(5)的作用下,慢慢打开。

本方案中提供的电极基座,可以方便的接入苏州壹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转染仪主机,提供平面电极和电极杯两种电转染方案,使用操作简单,全程无污染,可以实现不同通量的细胞电转染,满足客户实验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电转染基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2-双杆扭簧;3-齿轮;4-轴心;5-阻尼齿轮;6-后壳; 7-往返开关;8-母插片;9-电源线;10-底壳;11-自攻螺钉;12-弹片;13-电极杯滑块;14-平面电极滑块盖板;15-平面电极滑块;16-上壳;17-平面电极; 18-平面电极盖;19-电极杯;20-按钮;21-平面电极插口;22-电极杯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利用电转染基座与平面电极(17)进行电转染的方法,平面电极(17) 加入细胞溶液后,盖上平面电极盖(18),插入上壳(1)前部平面电极插口(21),进入内部平面电极滑块(15)和平面电极滑块盖板(14),平面电极(17)插到底后,往返开关(7)锁住平面电极滑块(15),此时平面电极(17)两侧引脚与母插片(8)形成电连接,平面电极(17)通电进行电转染,电转染完毕后,再次按入平面电极(17),在往返开关(7)的作用下,平面电极(17)与母插片(8)断开电连接并弹出。

实施例二

利用电转染基座与电极杯(19)进行电转染的方法,将装有细胞溶液的电极杯(19)插入上壳(1)上方电极杯插口(22),进入电极杯滑块(13),电极杯滑块(13)两侧设置有两个往返开关,电极杯(19)插入后,两侧往返开关锁住电极杯滑块(13),电极杯(19)电极与两侧弹片(12)电连接,电极杯形成电连接,电极杯内进行电转染,电转染完毕后,再次按下电极杯(19),在电极杯滑块(13)两侧往返开关的作用下,电极杯(19)与两侧弹片(12)断开电连接并弹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和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润饰,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