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鞋底及发光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655发布日期:2018-09-05 01:0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鞋底及发光鞋。



背景技术:

发光鞋底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加鞋底的美观性和趣味性,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二是借助鞋底的发光起到警示或者提示作用。如授权公告号CN 202653265 U,名称为“夜光童鞋”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夜光童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底后侧设有条纹,所述鞋帮上设有发光面,所述发光面内设有夜光层。所述夜光层为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这种鞋子虽然能够起到夜光效果,然而,还存在着如下不足:在鞋子受力反复形变的过程中,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脱落的风险相对较大,而且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易受到刮擦磨损而失效;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能否发光和发光时间的长短因环境而已,其实用性相对较差;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发光模式单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发光、发光不易受环境干扰、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结构简易的发光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该发光鞋底制作的发光鞋,其具有结构简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鞋底的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制得的鞋底,能够透光,同时能够保证鞋底弹性、耐黄变性能等物理参数符合鞋底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发光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中的发光组件,鞋底本体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为下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上表面,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鞋底本体的侧壁,在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收纳发光组件的收纳槽,所述鞋底本体为透光发泡材料鞋底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控制盒和与控制盒电连接的灯带,收纳槽包括用于收纳控制盒的第一收纳槽和用于接纳灯带的第二收纳槽,灯带卡嵌在第二收纳槽中,第二收纳槽由第一槽壁、第二槽壁以及形成在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的连接壁围成,第一槽壁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侧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灯带包括柔性透明封装壳、设置在封装壳内的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的多个灯体,封装壳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槽壁设置的第一封装条和对应所述第二槽壁设置的第二封装条,第一封装条的上端与第二封装条的上端衔接,第一封装条的下端与第二封装条的下端衔接,所述第一槽壁沿上下方向设置,灯体抵靠在第一封装条上,所述第二封装条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设有支撑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盒包括防水盒体,防水盒体内设有电池、控制芯片以及震动开关,电池和振动开关均电连接至控制芯片,所述灯带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灯体的工作电压为2.4V-6.4V,多个所述灯体的闪烁方式为:由暗逐渐变亮,再由亮逐渐变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对应前脚掌的部位为前掌部,对应足弓的部位为足弓部,对应脚后跟的部位为后跟部,所述第一收纳槽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跟部或者足弓部,所述灯带沿所述鞋底本体的侧壁延伸且靠近该侧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光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中的发光组件,鞋底本体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为下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上表面,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鞋底本体的侧壁,在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收纳发光组件的收纳槽,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控制盒和与控制盒电连接的灯带,收纳槽包括用于收纳控制盒的第一收纳槽和接纳灯带的第二收纳槽,灯带卡嵌在第二收纳槽中,第二收纳槽由第一槽壁、第二槽壁以及形成在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间的连接壁围成,第一槽壁对应所述鞋底本体的侧壁设置,所述鞋底本体为透光发泡材料鞋底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的耐磨大底,所述耐磨大底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光鞋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的选择,选择透光发泡鞋底,透光发泡鞋底配方由塑料粒和配料组成,以塑料粒100重量份计,配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其中,100重量份的塑料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其中,所述碳酸镁为粉末状,粒度在40-80目。

B、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烯烃嵌段共聚物、乙烯-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镁以及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者二丁基羟基甲苯按照以上配比投入混合槽中混炼,温度为85℃-90℃,时间为1min-2min;

C、将透明氧化锌、白发泡剂、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照上述配比加入步骤B中混合槽继续混炼,温度为112℃至118℃,时间为3min-5min;

D、将步骤C得到物料依次进行第一次打薄、第一次打厚、第二次打薄以及第二次打厚,第一打薄的厚度为2mm,第二次打薄的厚度为7-10mm,第二次打薄的厚度为2mm,第二次打厚的厚度为7-10mm,步骤D中,温度控制在70℃-90℃。

E、将步骤D得到的物料置于造粒机中造粒;

F、将步骤F得到的物料置于成型机成型出具有收纳槽的鞋底本体;

G、将发光组件安装在鞋底本体的收纳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步骤E中,供料马达转速32-35r/min,主机马达转速27-30r/min﹐切刀转速14-17r/min,单螺杆挤出机的温度分为四段,四段的温度依次为85℃﹐80℃,75℃,70℃,模头温度为75℃-80℃,步骤F中,模温为160℃-170℃,气压为7.0KG/cm2.第一次加硫时间在570S至630S,第二次加硫时间在470S至530S。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鞋底本体的侧壁投射出来,灯光柔和,不会刺眼,能够模拟荧光夜光效果,相比于传统的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发光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无需对鞋底本体的结构进行过多设计,具有结构简易、制作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采用该发光鞋底制作的鞋子,其能够丰富鞋子的变化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发光鞋底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共混性能,烯烃嵌段共聚物用于提高鞋底的弹性,乙烯-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能够提高鞋底的抗压缩性能,三元乙丙橡胶用于提升鞋底的耐磨性,碳酸镁作为填料,其目数小,能够保证鞋底的通透性,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能够促进各组分的交联,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者二丁基羟基甲苯,能够抑制或者延缓高聚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热氧化,提升鞋底的耐黄变效果,硬脂酸起到作为润滑剂和增塑剂,透明氧化锌作为填充料,能够保证鞋底的透光性,降低鞋底的重量;三元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烯烃嵌段共聚物硫化都很困难,一般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如DCP、BPO)进行硫化,但采用单一的有机过氧化物硫化,硫化时间过长,硫化不充分,难以保证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本实用新型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作为助硫化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配合,使得三元乙丙橡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烯烃嵌段共聚物能够顺利硫化,提升了鞋底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本实用新型选用无色透明液体硅烷偶联剂A-172,硅烷偶联剂A-172是一种双功能分子,其在本实用新型的配方体系中即可和无机填料反应,也可和有机高分子反应,可用作多种矿物填充聚合物的粘合促进剂,提高鞋底的综合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通过配方、工艺的综合选择,制得的鞋底能够透光的同时,在弹性、耐黄变、压缩歪变形等物理参数均能够满足鞋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鞋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中:

10-鞋底本体 11-前掌部

12-足弓部 13-后跟部

14-收纳槽 141-第一收纳槽

142-第二收纳槽 1421-第一槽壁

1422-第二槽壁 1423-连接壁

20-发光组件 21-防水盒体

22-电池 23-控制芯片

24-震动开关 25-灯带

251-第一封装条 252-第二封装条

26-灯体 27-柔性线路板

28-支撑条 29-启闭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3,发光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和设置在鞋底本体10中的发光组件20,鞋底本体10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为下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上表面,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鞋底本体10的侧壁,在鞋底本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收纳发光组件20的收纳槽141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控制盒和与控制盒电连接的灯带25,收纳槽14包括用于收纳控制盒的第一收纳槽141和用于接纳灯带25的第二收纳槽142,灯带25卡嵌在第二收纳槽142中,利用鞋底本体10自身的弹性对灯带25进行夹持,避免灯带25在第二收纳槽142中滑动。第二收纳槽142由第一槽壁1421、第二槽壁1422以及形成在第一槽壁1421和第二槽壁1422之间的连接壁1423围成,第一槽壁142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10的侧壁设置,所述鞋底本体10选用透光发泡材料,可透光发泡材料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购买,本实用新型将其具体用于鞋底中。采用EVA鞋底,具有良好的防震和缓冲性能,其耐腐蚀性和耐候性优异,防水性能优异且成本相对较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为白色,所述灯带25发出的光线为绿光,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模拟绿色荧光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灯带25包括柔性透明封装壳、设置在封装壳内的柔性电路板27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7上的多个灯体26,灯带25呈矩形条状,封装壳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槽壁1421设置的第一封装条251和对应所述第二槽壁1422设置的第二封装条252,第一封装条251的上端与第二封装条252的上端衔接,第一封装条251的下端与第二封装条252的下端衔接,所述第一槽壁1421沿上下方向设置,灯体26抵靠在第一封装条25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封装条25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7之间设有支撑条28,通过设置支撑条28,使得软性电路板27定位于分装壳内,避免柔性电路板27过度形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盒包括防水盒体21,防水盒体21内设有电池22、控制芯片23以及震动开关24,电池22和振动开关24均电连接至控制芯片23,所述灯带25与控制芯片23电连接。控制芯片23可以控制灯体26的闪烁时间和闪烁顺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灯体26的工作电压为2.4V-6.4V,多个所述灯体26的闪烁方式为:由暗逐渐变亮,再由亮逐渐变暗,控制芯片23采用光电领域中的常规元件。灯体26采用LED灯,灯体26由暗逐渐变亮的时间为0.75秒、0.8秒、1秒或者1.5秒,灯体26由亮逐渐变暗的时间为0.75秒、0.8秒、1秒或者1.5秒,灯体26的闪烁方式类似呼吸,形成呼吸灯。

在鞋底本体10受到振动时,震动开关24被触发,从而使得灯体26、震动开关24、电池22以及控制芯片23形成闭合回路,灯体26以预定的方式发光。震动开关24也称为震动传感器,其能够感应震动力的大小将感应结果传递至控制芯片23中,并使得控制芯片23正常工作,其在现有技术中已有介绍。在授权公告号CN 203787298 U,名称为“一种振动触发开关”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震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0对应前脚掌的部位为前掌部11,对应足弓的部位为足弓部12,对应脚后跟的部位为后跟部13,所述第一收纳槽141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10的后跟部13或者足弓部12,所述灯带25沿所述鞋底本体10的侧壁延伸且靠近该侧壁设置。其中设置在足弓部12,能够减少发光组件20与脚掌之间的作用力,保证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光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0和设置在鞋底本体10中的发光组件20,鞋底本体10与地面接触的一面为下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上表面,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鞋底本体10的侧壁,在鞋底本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收纳发光组件20的收纳槽141,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控制盒和与控制盒电连接的灯带25,收纳槽14包括用于收纳控制盒的第一收纳槽141和接纳灯带25的第二收纳槽142,灯带25卡嵌在第二收纳槽142中,第二收纳槽142包括第一槽壁1421、第二槽壁1422以及形成在第一槽壁1421和第二槽壁1422之间的连接壁1423,第一槽壁1421对应所述鞋底本体10的侧壁设置,所述鞋底本体10选用透光发泡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10的下表面的耐磨大底。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耐磨大底为橡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启闭开关29,启闭开关29串联在灯体26、震动开关24、电池22形成的回路中,当启闭开关29开启时,灯体26在振动作用下可以发光,当启闭开关29关闭时,灯体67无法发光,启闭开关29可以设置在鞋面上,当使用者不想让灯体26发光时,则可以手动关闭启闭开关。

虽然上述涉及的透光发泡材料能够从市面上直接购买,但是其直接用在鞋底上,其物理参数还难以满足鞋底的要求。为此,申请人经过研发和实践,提出了一种发光鞋底的制作方法。

发光鞋底的制作方法中涉及的透光发泡鞋底配方,由塑料粒和配料组成,以塑料粒100重量份来计算,配料相应地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其中,100重量份的塑料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其中,所述碳酸镁为粉末状,粒度在40-80目。

通过生产实践,以100重量份塑料粒计,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配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型号为EVA-265,从杜邦化学公司选购,所述烯烃嵌段共聚物型号为INFUSE-9107,从陶氏化学公司选购,所述乙烯-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型号为JT83,乙烯-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即SEBS,从日本旭化成公司选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型号为EPDM-3745P,从陶氏化学公司选购,所述白发泡剂型号为JJ-100,从潍坊洁佳化工有限公司选购,所述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天津阿克苏BIBP,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型号为PL-400,从南京手牵手化工公司选购。

一种透光发泡鞋底配方制作鞋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的选择,在确定了上述的优选配方,采用如下三组组分进行实践比对,三组数据如下:

B、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烯烃嵌段共聚物、乙烯-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镁以及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者二丁基羟基甲苯按照以上配比投入混合槽中混炼,温度85℃,时间为1.5min;

C、将透明氧化锌、白发泡剂、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照上述配比加入步骤B中混合槽继续混炼,温度为115℃,时间为4min;

D、将步骤C得到物料依次进行第一次打薄、第一次打厚、第二次打薄以及第二次打厚,第一打薄的厚度为2mm,第二次打薄的厚度为8mm,第二次打薄的厚度为2mm,第二次打厚的厚度为9mm,步骤D中,温度控制在70℃。

E、将步骤D得到的物料置于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的供料马达转速32-35r/min,主机马达转速27-30r/min﹐切刀转速14-17r/min,单螺杆挤出机的温度分为四段,四段的温度依次为85℃﹐80℃,75℃,70℃,模头温度为80℃。

F、将步骤E得到的物料置于成型机成型出鞋底。成型机的模温为165℃,气压为7.0KG/cm2.第一次加硫时间在600S,第二次加硫时间在500S。

将制得的鞋底采用鞋材行业中的通用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构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的颜色可以为白色,也可以为彩色,需要制作彩色鞋底时,在透光发泡配方中增加一定量的色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