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6710发布日期:2018-07-27 20:2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培养箱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独特但是又很难纯培养的微生物,它们不能在常规的培养基上面通过传统的涂板划线法得到,需要在特别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单独培养。

公开号为CN2065703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微生物生化培养箱,包括箱门和箱体,所述箱门上嵌有至少一个放大镜;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培养室,培养室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搁板,所述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控温装置;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气扇和排气扇,所述透气孔和进气扇、排气扇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空气滤网。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微生物生化培养箱具有温度控制功能,且通过设置排气扇和进气扇使生化培养箱内空气循环加快、更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搁板上设置凹台使得培养皿放置更安全、不会因搬动生化培养箱而导致培养皿移动或打翻。

基于上述,实用新型人发现,该一种空气微生物生化培养箱在箱门上设置有放大镜便于查看微生物生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观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状态,但无法确切的观察到微生物的状态,观察时还需要将培养皿取出进行观察,而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对培养基造成污染。

公开号为CN2058213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支撑底座和培养盒主体,所述支撑底座的内腔底端设有冷气机,所述冷气机的右侧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培养盒主体的内腔中心位置设有矩形座,所述矩形座的四面均设有通孔,所述培养盒主体的四面均设有培养盒,所述培养盒的内腔顶端设有加热器。通过在培养盒主体的四面均安装培养盒可以储存多种培养基一起进行培养,通过输送管把臭氧输送到矩形座内,通过通孔均匀的分散在培养盒内,可以给培养盒内杀菌,使培养储盒和培养基彻底灭菌。。

基于上述,实用新型人发现,该一种空气微生物生化培养箱通过加热器和冷气机,可以自动调节培养盒内的温度,使培养盒内保持一个适当的温度环境,但由于其采用加热器和冷气机进行温度的调控,对温度的波动较大,难以保持一个恒定的温湿度环境,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以解决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箱不便于对微生物的实时观察,容易造成培养基的污染,以及对温湿度环境的控制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包括培养箱,箱体,换气孔,盖体,数码显微镜,PLC控制器,承载装置,转盘,定位凸起,培养装置,培养皿,斜槽,弹簧,外盘,支脚,振动电机,观察窗,换气扇,伺服电机,减速器,加热板,栅条,栅槽,加热槽,罩环,加热棒,转轴、开槽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箱包括箱体和铰接于箱体背侧的盖体;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数码显微镜安装于盖体的顶部;所述换气扇安装于观察窗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腔底部,并通过转轴与减速器相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阵列开设有三处开槽,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转盘,定位凸起,培养装置,支脚和振动电机;所述转盘的底部对应于转轴上的开槽设置有凸棱;所述转盘与转轴通过开槽与凸棱的配合相连接;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于转盘的底部;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高于振动电机的支脚;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于转盘的底部,且温湿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十二组定位凸起;所述培养装置设于定位凸起的中间;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斜槽、弹簧和外盘;所述外盘的内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槽;所述弹簧设于斜槽中;所述培养皿设于外盘的内部,并通过弹簧进行支撑;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槽中设有加热棒。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包括栅条和栅槽;所述栅条为圆柱形的、均匀间隔分布的条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栅条设置于底部的加热槽中;加热槽采用水浴加热,且水面高度没过栅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数码显微镜的物镜对应于培养皿所在的圆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圆柱形的凹槽,且凹槽的顶部设有通透的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与转轴通过开槽与凸棱的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处换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槽的顶部四周与加热板之间通过罩环进行相对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浴的方式进行加热,水浴加热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性,可以平稳地加热,有利于保持培养箱内恒定的温度环境。

本实用新型可在不打开盖体的情况下,通过数码显微镜数对培养皿进行限位观察,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观察的便捷性,并且,观察过程中不存在外界污染的情况;码显微镜可与外置的显示设备连接,从而获取到微生物生长的准确视频资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电机对培养皿进行振荡处理,可改善与培养基成分的接触和氧的供应,繁殖比较均一,而且效率也高,特别是对霉菌的培养,不会形成菌膜,也不会形成长菌丝所形成的小球,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培养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承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承载装置与转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箱,2-箱体,201-换气孔,3-盖体,4-数码显微镜,5-PLC控制器,6-承载装置,601-转盘,602-定位凸起,603-培养装置,6031-培养皿,6032-斜槽,6033-弹簧,6034-外盘,604-支脚,605-振动电机,7-观察窗,8-换气扇,9-伺服电机,10-减速器,11-加热板,111-栅条,112-栅槽,12-加热槽,121-罩环,13-加热棒,14-转轴,141-开槽,15-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用的观察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箱体2,换气孔201,盖体3,数码显微镜4,PLC控制器5,承载装置6,转盘601,定位凸起602,培养装置603,培养皿6031,斜槽6032,弹簧6033,外盘6034,支脚604,振动电机605,观察窗7,换气扇8,伺服电机9,减速器10,加热板11,栅条111,栅槽112,加热槽12,罩环121,加热棒13,转轴14、开槽141和温湿度传感器15;所述培养箱1包括箱体2和铰接于箱体2背侧的盖体3;所述箱体2的外壁上设有PLC控制器5;所述数码显微镜4安装于盖体3的顶部;所述换气扇8安装于观察窗7上;所述伺服电机9固定安装于箱体2的内腔底部,并通过转轴14与减速器10相连接;所述转轴14的顶端阵列开设有三处开槽141,所述承载装置6包括转盘601,定位凸起602,培养装置603,支脚604和振动电机605;所述转盘601的底部对应于转轴14上的开槽141设置有凸棱;所述转盘601与转轴14通过开槽141与凸棱的配合相连接;所述振动电机605固定安装于转盘601的底部;所述转盘601的底部设有高于振动电机605的支脚604;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5设于转盘601的底部,且温湿度传感器15与PLC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转盘601的顶部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十二组定位凸起602;所述培养装置603设于定位凸起602的中间;所述培养装置603包括培养皿6031、斜槽6032、弹簧6033和外盘6034;所述外盘6034的内侧壁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槽6032;所述弹簧6033设于斜槽6032中;所述培养皿6031设于外盘6034的内部,并通过弹簧6033进行支撑;所述转盘601的底部设有加热板11;所述加热槽12中设有加热棒13。

其中,所述加热板11包括栅条111和栅槽112;所述栅条111为圆柱形的、均匀间隔分布的条形结构,栅条111的设置,提高了受热面积,便于快速均匀的吸收热量;而栅槽112的设置,提高了散热面积,相对可降低加热板11的体积,使之小型化。

其中,所述栅条111设置于底部的加热槽12中;加热槽12采用水浴加热,且水面高度没过栅条111设置,水浴加热的优点是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性,可以平稳地加热。

其中,所述数码显微镜4的物镜对应于培养皿6031所在的圆周设置,转动调节培养皿6031的位置,使转盘601顶部的十二处培养皿6031可循环转动到数码显微镜4的物镜底部,从而实现对培养皿6031的显微观察。

其中,所述盖体3上开设有圆柱形的凹槽,且凹槽的顶部设有通透的观察窗7,通过观察窗7可大致了解培养皿6031中微生物的生长状态。

其中,所述转盘601与转轴14通过开槽141与凸棱的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在初次安装培养装置603时,可将转盘601取出,放置好培养装置603后,在将转盘601装配到转轴14的顶部,方便进行操作。

其中,所述箱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处换气孔201,换气孔201对称分布,使箱体2中的空气流动均匀,而且,换气孔201中设有过滤网,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箱体2中。

其中,所述加热槽12的顶部四周与加热板11之间通过罩环121进行相对密封连接,减轻在水浴加热时水汽的外溢,避免水汽过大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转盘601和加热板11从培养箱1中取出,在加热槽12中注入干净的水,将加热板重新固定好;转盘601可通过底部的支脚604进行固定安放,将培养装置603对应于定位凸起602进行安放,然后将转盘601安装到转轴14的顶部,转盘601的底部设有振动电机,培养皿6031在弹簧6033的作用下,其中的培养液得到震荡处理,可改善与培养基成分的接触和氧的供应,繁殖比较均一,而且效率也高,特别是对霉菌的培养,不会形成菌膜,也不会形成长菌丝所形成的小球;

加热槽12中的水对加热板11进行加热,热量通过加热板11的顶部扩散到培养箱1中,设置在转盘601底部的温湿度传感器15实时监测温湿度信息,并将信息传递到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通过控制换气扇8和加热棒13的工作来控制培养箱1内部的温湿度环境,使培养箱1中维持恒定的温度环境,培养过程中,可通过盖体3上的观察窗7观察培养皿6031中微生物的生长状态,若需要进行细致观察,通过伺服电机9带动转盘601转动调节,使转盘601顶部的十二处培养皿6031可循环转动到数码显微镜4的物镜底部,从而实现对培养皿6031的显微观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