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0413发布日期:2018-07-18 00:24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属于体外诊断试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产品,微生物培养基属于第一类产品。

血平板培养基,通用名称是血琼脂平板培养基,用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苛氧菌的分离、培养及溶血活性的检测,仅用于体外诊断,由于血平板培养基外观为半透明果冻状固体,故当培养基使用完毕需要清理时,培养基粘附在培养装置内壁上不易倒出,且清理过程容易出现培养基破碎,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清理的难度,其次,在培养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培养装置内的菌落进行观察时,需要寻找其他辅助观察的工具,浪费时间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清理,方便观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包括清理组件以及辅助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固定在辅助组件上端,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上盖、电机、电动缸、连接板、弧形刀片以及连接套筒一,所述上盖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安装在上盖内部,所述电动缸下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上盖内部顶端,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弧形刀片,所述上盖内部安装有连接套筒一,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连接套筒一内部,所述弧形刀片安装在连接套筒一内壁上,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培养皿、转杆、支撑杆、连接盒以及凸透镜,所述连接套筒一以及上盖均设置在培养皿上端,所述培养皿外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装配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培养皿外侧,所述支撑杆内端固定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安装在培养皿下侧,所述连接盒内部固定有凸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刀片设有两个,所述弧形刀片对称设置在连接板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以及支撑杆均设有两个,所述转杆对称设置在培养皿左右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内端均固定有磁铁一,且两个磁铁一内端均安装有磁铁二,且两个磁铁二对称固定在培养皿左右两端,且磁铁二安装在转杆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盒下端固定有连接套筒二,所述连接盒下端安装有底盖,且连接套筒二设置在底盖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连接套筒一通过螺纹相连接,且底盖与连接套筒二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培养皿内部设置有固体培养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上盖、电机、电动缸、连接板、弧形刀片以及连接套筒一,该设计可以当需要对培养皿内部的固体培养基进行清理时,使固体培养基与培养皿内壁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固体培养基完整倒出培养皿,进而节约了工作人员清理所需要的时间,解决了当需要清理时,固体培养基粘附在培养装置内壁上不易倒出,且清理过程固体培养基容易破碎,从而增加了清理难度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培养皿、转杆、支撑杆、连接盒以及凸透镜,该设计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培养皿内部的菌落进行观察,从而省去了工作人员寻找其他辅助观察工具的时间,进而节约了工作人员观察所需的时间,解决了在培养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培养装置内的菌落进行观察时,需要寻找其他辅助工具,浪费时间的问题。

因增加磁铁一以及磁铁二,该设计可以对支撑杆进行固定,因增加连接套筒二以及底盖,该设计可以防止凸透镜与桌面产生摩擦,因增加螺纹,该设计便于底盖与连接套筒二以及上盖与连接套筒一进行分离,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清理,方便观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中清理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中辅助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清理组件、2-辅助组件、11-上盖、12-电机、13-电动缸、14-连接板、15-弧形刀片、16-连接套筒一、21-培养皿、22-转杆、23-支撑杆、24-连接盒、25-凸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体外诊断血平板培养装置,包括清理组件1以及辅助组件2,清理组件1固定在辅助组件2上端。

清理组件1包括上盖11、电机12、电动缸13、连接板14、弧形刀片15以及连接套筒一16,上盖11内部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下端设置有电动缸13,电动缸13安装在上盖11内部,电动缸13下端固定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安装在上盖11内部顶端,连接板14下端设置有弧形刀片15,上盖11内部安装有连接套筒一16,连接板14设置在连接套筒一16内部,弧形刀片15安装在连接套筒一16内壁上,该设计可方便对固体培养基进行清理。

辅助组件2包括培养皿21、转杆22、支撑杆23、连接盒24以及凸透镜25,连接套筒一16以及上盖11均设置在培养皿21上端,培养皿21外端固定有转杆22,转杆22上装配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安装在培养皿21外侧,支撑杆23内端固定有连接盒24,连接盒24安装在培养皿21下侧,连接盒24内部固定有凸透镜25,该设计可方便工作人员观察。

弧形刀片15设有两个,弧形刀片15对称设置在连接板14下端,转杆22以及支撑杆23均设有两个,转杆22对称设置在培养皿21左右两端,支撑杆23内端均固定有磁铁一,且两个磁铁一内端均安装有磁铁二,且两个磁铁二对称固定在培养皿21左右两端,且磁铁二安装在转杆22下侧,连接盒24下端固定有连接套筒二,连接盒24下端安装有底盖,且连接套筒二设置在底盖内部,上盖11与连接套筒一16通过螺纹相连接,且底盖与连接套筒二通过螺纹相连接,培养皿21内部设置有固体培养基。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上盖11,由于上盖11与连接套筒一16通过螺纹相连接,故上盖11转动同时向上运动,从而同时带动电机12、电动缸13、连接板14以及弧形刀片15向上运动,进而使上盖11与连接套筒一16进行分离,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套筒一16向培养皿21内投入培养液,当培养液凝固成固体培养基时,工作人员可将细菌放入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利用螺纹将上盖11与连接套筒一16进行安装,实现对培养皿21进行封闭,在培养过程中,当需要对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观察时,由于底盖与连接套筒二通过螺纹相连接,故使用者可将底盖与连接套筒二进行分离,且由于连接盒24通过支撑杆23以及转杆22与培养皿21相连接,故工作人员可将连接盒24绕着转杆22转动至合适角度,然后利用连接盒24内部的凸透镜25对培养皿21内部的菌落进行观察,该设计解决了在培养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培养装置内的菌落进行观察时,需要寻找其他辅助工具,浪费时间的弊端。

当培养皿21内部的固体培养基需要清理时,工作人员启动电动缸13,电动缸13工作带动连接板14向下运动,连接板14向下运动带动弧形刀片15向下运动,从而使弧形刀片15沿着培养皿21内壁插入固体培养基与培养皿21之间,当弧形刀片15向下运动至与培养皿21内部底端接触时,工作人员关闭电动缸13,然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工作带动电动缸13转动,电动缸13转动同时带动连接板14以及弧形刀片15转动,从而实现将固体培养基与培养皿21内壁进行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将培养皿21倒置,从而使固体培养基完整的与培养皿21分离,该设计解决了当需要清理时,固体培养基粘附在培养装置内壁上不易倒出,且清理过程固体培养基容易破碎,从而增加了清理难度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