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3082发布日期:2018-09-29 04: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是一种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设计材料使用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基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线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第二种是体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称为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有些高分子带有支链,称为支链高分子,属于线型结构,有些高分子虽然分子间有交联,但交联较少,称为网状结构,属于体型结构,塑料不仅可代替部分传统材料,而且还能根据不同生产物料成分和工序步骤生产出具有独特性能的制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包括: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抗老化剂、填充剂,所述抗老化剂包括硬脂酸铅、已二酸二异辛酯,所述填充剂包括聚酰胺、滑石粉,所述耐热抗老化的塑料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聚氯乙烯占12-3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4-35份,硬脂酸铅占20-26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23-41份,括聚酰胺占17-35份,滑石粉占13-29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占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4份,硬脂酸铅占20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23份,括聚酰胺占17份,滑石粉占1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占1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9份,硬脂酸铅占25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28份,括聚酰胺占22份,滑石粉占18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占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22份,硬脂酸铅占26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31份,括聚酰胺占25份,滑石粉占21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占2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24份,硬脂酸铅占21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33份,括聚酰胺占27份,滑石粉占2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占3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35份,硬脂酸铅占26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41份,括聚酰胺占35份,滑石粉占29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由多种材料配制而成,改进了塑料的性能,防止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光和热的作用被破坏,具有性能稳定、表面光滑、毒性低等优点,同时在工程塑料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包括: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抗老化剂、填充剂,所述抗老化剂包括硬脂酸铅、已二酸二异辛酯,所述填充剂包括聚酰胺、滑石粉,所述耐热抗老化的塑料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聚氯乙烯占12-3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4-35份,硬脂酸铅占20-26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23-41份,括聚酰胺占17-35份,滑石粉占13-29份。

所述聚氯乙烯占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4份,硬脂酸铅占20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23份,括聚酰胺占17份,滑石粉占13份。

所述聚氯乙烯占1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19份,硬脂酸铅占25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28份,括聚酰胺占22份,滑石粉占18份。

所述聚氯乙烯占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22份,硬脂酸铅占26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31份,括聚酰胺占25份,滑石粉占21份。

所述聚氯乙烯占2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24份,硬脂酸铅占21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33份,括聚酰胺占27份,滑石粉占23份。

所述聚氯乙烯占3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35份,硬脂酸铅占26份,已二酸二异辛酯占41份,括聚酰胺占35份,滑石粉占29份。

本发明耐热抗老化的塑料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由多种材料配制而成,改进了塑料的性能,防止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光和热的作用被破坏,具有性能稳定、表面光滑、毒性低等优点,同时在工程塑料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抗老化的塑料,包括: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抗老化剂、填充剂。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耐热抗老化的塑料,由多种材料配制而成,改进了塑料的性能,防止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光和热的作用被破坏,具有性能稳定、表面光滑、毒性低等优点,同时在工程塑料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