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3083发布日期:2018-09-29 04:5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透明性优异、与耐冲击性和断裂伸长率等机械特性以及耐湿热性的平衡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将该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含源自双酚a等的结构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以及近年来进行了研究开发的使用了异山梨醇(isb)(其是由生物质资源得到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新型聚碳酸酯树脂的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耐热性、透明性等优异,在各种机械部件、光学用光盘、汽车部件等用途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用于汽车部件用途的情况下,要求其具有即使在假设被用于寒冷地带这样的极低温下或夏季直射日光照射的高温下等的广泛的温度范围或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耐受的物性。如上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常温下的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极为优异,与之相对,在高温下由于发生热老化,因而与常温下相比,拉伸伸长率之类的机械特性变差。另外,与常温下相比,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之类的机械特性变差。作为其改善方法,可以举出提高常温下的机械特性从而即使在广泛的温度范围或恶劣的环境下发生物性变化也仍为容许标准的方法。

特别是由异山梨醇之类的二羟基化合物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不仅光学特性优异,而且与现有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相比耐候性、表面硬度也极为优异,与之相对,要求进一步改善断裂伸长率或者应力集中的部分的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针对该课题,作为改善耐冲击性的方法,已知可通过使聚碳酸酯树脂含有核-壳型弹性体而改良耐冲击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近年来,聚轮烷作为改善冲击强度等机械特性的材料之一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进行了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轮烷和着色剂的面向汽车部件的着色塑料的开发(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另外,已知可在聚轮烷的环状分子的外周部赋予衍生自不饱和羧酸酐的官能团,通过使利用不饱和羧酸酐进行了改性的聚烯烃与聚轮烷结合而对聚烯烃赋予应力松弛性能、改良耐冲击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在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聚轮烷来改善机械特性的示例尚未为人所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46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06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2094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在使用异山梨醇作为单体的聚碳酸酯树脂中含有核-壳型弹性体而成的树脂组合物可得到优异的耐冲击性。但是,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来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树脂的透明性、色调变化显著,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时需要进一步改善。

本发明是鉴于该背景而进行的,其中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弥补聚碳酸酯树脂的缺点,具体地说,可在维持透明性、耐湿热性的同时提高断裂伸长率、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包含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能够高水平地改善断裂伸长率或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要点在于下述的[1]~[9]。

[1]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该聚碳酸酯树脂(a)至少具有源自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化1]

[2]

如[1]中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在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所具有的结构单元中,相对于源自全部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100摩尔%,源自上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大于30摩尔%。

[3]

如[1]或[2]中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和上述聚轮烷(b)的总量100重量份,所述组合物含有0.1重量份以上且小于20重量份的上述聚轮烷(b)。

[4]

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聚轮烷(b)是包含聚乙二醇和环糊精分子而成的。

[5]

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进一步含有选自长周期型周期表第1族金属的化合物和长周期型周期表第2族金属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c)。

[6]

如[5]中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和上述聚轮烷(b)的总量100重量份,上述化合物(c)的含量以该化合物(c)中的金属量计为0.5重量ppm以上1000重量ppm以下。

[7]

如[5]或[6]中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化合物(c)为选自由无机盐(包括碳酸盐)、羧酸盐、酚盐、卤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8]

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化合物(c)为选自由钠化合物、钾化合物、镁化合物、钙化合物和铯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9]

一种成型体,其是将[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的透明性优异,同时以高水平且均衡地兼顾生物来源物质含量、耐热性、耐湿热性以及耐冲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代表例),只要不超出其要点,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聚碳酸酯树脂(a)]

本发明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是将源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利用碳酸酯键合而成的树脂。本发明中的源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是从二羟基化合物所具有的羟基中除去氢原子而得到的结构单元。关于作为源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来源的二羟基化合物,如下文详细叙述,可以举出脂肪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具有杂原子的非芳香性二羟基化合物、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其中,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特征在于,其至少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结构单元。

[化2]

另外,进一步优选为包含源自下述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该二羟基化合物选自下述列举的二羟基化合物组。下述二羟基化合物的组合方式可以根据聚碳酸酯树脂所要求的特性适宜地选择,下述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构成共聚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脂肪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所具有的脂肪族烃,可以为链状烃、也可以为脂环式烃。作为具有杂原子的非芳香性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含有醚基的二羟基化合物等。另外,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所具有的具有芳香性的结构部分,可以举出以苯环、萘环为代表的芳香性烃,只要具有芳香性,也可以为吡啶环等具有杂原子的结构部分。

(脂肪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

作为脂肪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脂肪族烃可以为链状烃、也可以为脂环式烃。可以举出具有优选碳原子数为1~20、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2~13、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3~12的亚烷基的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5-庚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等直链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1,3-丁二醇、1,2-丁二醇、新戊二醇、异己二醇等具有支链的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

作为脂环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从制成聚碳酸酯树脂后的机械特性良好的方面考虑,可以举出包含4~6元环的至少一种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特别是包含5元环结构或6元环结构的化合物。另外,6元环结构可以通过共价键固定为椅式或船式。通过使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为5元环结构、6元环结构,能够提高所得到的聚碳酸酯的耐热性。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所含有的碳原子数通常为70以下、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13以下。该值越大则耐热性越高,但越难以合成、难以精制、或价格越高。碳原子数越小则越容易精制、容易获得。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二羟基化合物。以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癸烷二甲醇、五环十五烷二甲醇、2,6-十氢化萘二甲醇、1,5-十氢化萘二甲醇、2,3-十氢化萘二甲醇、2,3-降莰烷二甲醇、2,5-降莰烷二甲醇、1,3-金刚烷二甲醇、由苧烯等萜烯化合物衍生的二羟基化合物等为例的作为脂环式烃的伯醇的二羟基化合物;以1,2-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3-金刚烷二醇、氢化双酚a、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等为例的作为脂环式烃的仲醇或叔醇的二羟基化合物。

(具有杂原子的非芳香性二羟基化合物)

作为具有杂原子的非芳香性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含有醚基的二羟基化合物。

作为含有醚基的二羟基化合物,只要在分子内含有醚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氧化亚烷基二醇类、下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含有缩醛环的二羟基化合物等。其中,从耐热性的方面出发,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结构单元。

作为氧化亚烷基二醇类,例如可以采用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等。

[化3]

作为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处于立体异构体的关系的异山梨醇(isb)、异甘露醇和异艾杜糖。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异山梨醇(isb)可通过山梨糖醇脱水缩合而得到,该山梨糖醇是由作为植物来源的资源而丰富存在且能够容易地获得的各种淀粉制造出的,从获得和制造的容易性、耐候性、光学特性、成型性、耐热性和碳中性的方面出发,该异山梨醇(isb)是最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容易在氧的作用下被缓慢地氧化。因此,为了在保存中或制造时的处理之际防止因氧所致的分解,优选不混入水分,并且使用脱氧剂或处于氮气气氛下。

作为含有缩醛环的二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式(2)所表示的螺环二醇、下述结构式(3)所表示的二氧六环二醇等。

[化4]

[化5]

(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

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只要在分子内包含具有芳香性的基团即可,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二羟基化合物。

可以举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

[化6]

(其中,上述通式(4)中的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y表示单键或2价基团。)

作为上述通式(4)中的r1~r8的取代基,可示例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卤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香族基团。它们之中,优选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香族基团。作为上述通式(4)中的y的2价基团,可以举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6的链状结构的亚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6的链状结构的次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结构的亚烷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结构的次烷基、-o-、-s-、-co-或-so2-。此处,作为取代基,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通常是分子量为200以下的取代基。另外,作为碳原子数为1~6的链状结构的亚烷基所具有的取代基,优选芳基、特别优选苯基。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说的源自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是从二羟基化合物的羟基中除去氢原子而得到的结构单元。作为与源自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相对应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下述化合物。

4,4’-联苯酚、2,4’-联苯酚、3,3’-二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3,3’-二甲基-2,4’-二羟基-1,1’-联苯、3,3’-二(叔丁基)-4,4’-二羟基-1,1’-联苯、3,3’,5,5’-四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3,3’,5,5’-四(叔丁基)-4,4’-二羟基-1,1’-联苯、2,2’,3,3’,5,5’-六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等联苯化合物。

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己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3-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1,1-双(3-苯基-4-羟基苯基)乙烷、1,1-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仲丁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6-二甲基苯基)乙烷、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苄基甲烷、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苯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6-二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2,6-二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1,3-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硫醚、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醚、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砜、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硫醚、酚酞、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烯基)]双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烯基)]双[2-甲基苯酚]、(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2-羟基-5-甲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乙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等双酚化合物。

2,2-双(3,5-二溴-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氯-4-羟基苯基)丙烷等卤代双酚化合物。

这些之中,优选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

这些之中,特别优选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a)以具有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结构单元为特征。另外,如上所述,进一步优选为包含源自选自上述列举的二羟基化合物组中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上述二羟基化合物的组合方式可以根据聚碳酸酯树脂所要求的特性适宜地选择,上述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构成共聚聚碳酸酯树脂。从使用对地球环境友好的植物来源物质、并且如上所述可得到耐热性良好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方面考虑,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为下述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其以含有源自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方便起见将其称为“结构单元(a)”)为特征,进一步含有与结构单元(a)不同的、源自选自由上述脂肪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具有杂原子的非芳香性二羟基化合物以及含有芳香族基团的二羟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方便起见将其称为“结构单元(b)”)作为其他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b)的二羟基化合物具有柔软的分子结构,因而通过使用这些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原料,能够提高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韧性、提高耐热性、改善成型性。但是,作为这些结构单元(b)的二羟基化合物,从聚碳酸酯树脂的机械特性、耐候性、色调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在分子结构内不具有芳香环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选自由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和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这些结构单元(b)的二羟基化合物中,优选使用提高耐候性和韧性的效果大的脂肪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更优选使用脂环式烃的二羟基化合物。

在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对合用上述2种以上的二羟基化合物构成共聚聚碳酸酯树脂时的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在使用上述式(1)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时,相对于源自全部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100摩尔%,上述结构单元(a)的含有比例优选大于30摩尔%,更优选为55摩尔%以上9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摩尔%以上90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65摩尔%以上85摩尔%以下。在这些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来源物质含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热性。需要说明的是,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结构单元(a)的含有比例也可以为100摩尔%,但从进一步提高分子量的方面和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共聚有结构单元(a)以外的结构单元。

但是,在含有源自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中含有大量的源自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情况下,由于上述的理由,可能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耐冲击性的提高效果可能会降低。因而,从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的方面考虑,相对于源自全部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100摩尔%,源自含有芳香族基团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5摩尔%以下。

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包含还原剂、抗氧化剂、脱氧剂、光稳定剂、抗酸剂、ph稳定剂或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特别是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具有在酸性状态下容易变质的性质。因而,通过在聚碳酸酯树脂(a)的合成过程中使用碱性稳定剂,能够抑制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变质,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品质。

作为碱性稳定剂,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此处,在本说明书中,将长周期型周期表(无机化学命名法iupac推荐2005)中的第1族金属、第2族金属简单表述为“1族金属”、“2族金属”。另外,将第1族金属的化合物、第2族金属的化合物表述为“1族金属的化合物”、“2族金属的化合物”。作为具体的1族金属的化合物或2族金属的化合物,可以举出1族金属或2族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次磷酸盐、硼酸盐和脂肪酸盐;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三甲基乙基氢氧化铵、三甲基苄基氢氧化铵、三甲基苯基氢氧化铵、三乙基甲基氢氧化铵、三乙基苄基氢氧化铵、三乙基苯基氢氧化铵、三丁基苄基氢氧化铵、三丁基苯基氢氧化铵、四苯基氢氧化铵、苄基三苯基氢氧化铵、甲基三苯基氢氧化铵和丁基三苯基氢氧化铵等碱性铵化合物;二乙胺、二丁胺、三乙胺、吗啉、n-甲基吗啉、吡咯烷、哌啶、3-氨基-1-丙醇、乙二胺、n-甲基二乙醇胺、二乙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4-氨基吡啶、2-氨基吡啶、n,n-二甲基-4-氨基吡啶、4-二乙基氨基吡啶、2-羟基吡啶、2-甲氧基吡啶、4-甲氧基吡啶、2-二甲氨基咪唑、2-甲氧基咪唑、咪唑、2-巯基咪唑、2-甲基咪唑和氨基喹啉等胺系化合物;以及二(叔丁基)胺和2,2,6,6-四甲基哌啶等受阻胺系化合物。

对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上述碱性稳定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由于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在酸性状态下不稳定,因而优选设定碱性稳定剂的含量,使得包含碱性稳定剂的二羟基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处于7附近。

碱性稳定剂相对于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0001重量%~1重量%。这种情况下,可充分得到防止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变质的效果。从进一步提高该效果的方面考虑,碱性稳定剂的含量更优选为0.001重量%~0.1重量%。

[聚碳酸酯树脂(a)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利用通常使用的聚合方法进行制造,该聚合方法可以为使用光气的溶液聚合法、与碳酸二酯反应的熔融聚合法中的任一种方法,优选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无溶剂残渣残留的熔融聚合法。

详细地说,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8-24919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1-24662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通过在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上述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通过酯交换反应进行缩聚而得到。

作为在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原料中使用的碳酸二酯,通常可以采用下述通式(7)所表示的化合物。这些碳酸二酯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化7]

上述通式(7)中,a1和a2分别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a1和a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a1和a2,优选采用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更优选采用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作为上述通式(7)所表示的碳酸二酯,例如可以采用碳酸二苯酯(dpc)和碳酸二苄酯等取代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以及碳酸二叔丁酯等。这些碳酸二酯中,优选使用碳酸二苯酯或取代碳酸二苯酯,特别优选使用碳酸二苯酯。需要说明的是,碳酸二酯有时包含氯离子等杂质,由于杂质可能会阻碍缩聚反应、或使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变差,因而优选使用根据需要通过蒸馏等进行了精制的碳酸二酯。

聚碳酸酯树脂(a)可通过使上述的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通过酯交换反应进行缩聚来合成。更详细地,可以通过在缩聚的同时将酯交换反应中副生成的单羟基化合物等排出到体系外而得到。

上述酯交换反应在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下文中将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称为“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催化剂的种类会对酯交换反应的反应速度和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品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作为聚合催化剂,只要是能够满足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透明性、色调、耐热性、耐候性以及机械强度的催化剂就没有限定。作为聚合催化剂,例如可以使用第1族、第2族金属化合物以及碱性硼化合物、碱性磷化合物、碱性铵化合物和胺系化合物等碱性化合物,其中优选1族金属化合物和/或2族金属化合物,特别优选2族金属化合物。

作为上述的1族金属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碳酸氢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碳酸铯、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锂、乙酸铯、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锂、硬脂酸铯、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硼氢化锂、硼氢化铯、苯基硼化钠、苯基硼化钾、苯基硼化锂、苯基硼化铯、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锂、苯甲酸铯、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锂、磷酸氢二铯、苯基磷酸二钠、苯基磷酸二钾、苯基磷酸二锂、苯基磷酸二铯、钠、钾、锂、铯的醇盐、酚盐、双酚a的二钠盐、二钾盐、二锂盐和二铯盐等。

作为1族金属化合物,从聚合活性和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的方面出发,优选锂化合物。

作为上述的2族金属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锶、碳酸氢钙、碳酸氢钡、碳酸氢镁、碳酸氢锶、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碳酸锶、乙酸钙、乙酸钡、乙酸镁、乙酸锶、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锶等。

作为2族金属化合物,优选镁化合物、钙化合物或钡化合物,从聚合活性和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的方面出发,更优选镁化合物和/或钙化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还能够与上述的1族金属化合物和/或2族金属化合物一起辅助性地合用碱性硼化合物、碱性磷化合物、碱性铵化合物、胺系化合物等碱性化合物,但特别优选仅使用1族金属化合物和/或2族金属化合物。

作为上述的碱性磷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三乙基膦、三正丙基膦、三异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苯基膦、三丁基膦和季鏻盐等。

作为上述的碱性铵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三甲基乙基氢氧化铵、三甲基苄基氢氧化铵、三甲基苯基氢氧化铵、三乙基甲基氢氧化铵、三乙基苄基氢氧化铵、三乙基苯基氢氧化铵、三丁基苄基氢氧化铵、三丁基苯基氢氧化铵、四苯基氢氧化铵、苄基三苯基氢氧化铵、甲基三苯基氢氧化铵和丁基三苯基氢氧化铵等。

作为上述的胺系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4-氨基吡啶、2-氨基吡啶、n,n-二甲基-4-氨基吡啶、4-二乙基氨基吡啶、2-羟基吡啶、2-甲氧基吡啶、4-甲氧基吡啶、2-二甲氨基咪唑、2-甲氧基咪唑、咪唑、2-巯基咪唑、2-甲基咪唑、氨基喹啉和胍等。

相对于反应中使用的全部二羟基化合物1mol,上述聚合催化剂的用量优选为0.1μmol~300μmol、更优选为0.5μmol~100μmol、特别优选为1μmol~50μmol。

作为聚合催化剂,在使用包含选自由2族金属和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例如在使用镁化合物、钙化合物或钡化合物的情况下、特别是使用镁化合物和/或钙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反应中使用的全部二羟基化合物1mol,聚合催化剂的用量以包含该金属的化合物的金属原子量计优选为0.1μmol以上、更优选为0.3μmol以上、特别优选为0.5μmol以上。另外,作为上限,优选为10μmol以下、更优选为5μmol以下、特别优选为3μmol以下。

通过将聚合催化剂的用量调整在上述的范围,能够提高聚合速度,因而能够在不必提高聚合温度的情况下得到所期望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从而能够抑制聚碳酸酯树脂(a)的色调变差。另外,由于能够防止未反应的原料在聚合途中挥发而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摩尔比例不受控制,因而能够更确实地得到所期望分子量的树脂。进而,由于能够抑制副反应的并发,因而能够更进一步防止聚碳酸酯树脂(a)的色调变差或成型加工时的着色。

在1族金属中,考虑到钠、钾或铯对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的不良影响以及铁对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的不良影响,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钠、钾、铯以及铁的总含量优选为1重量ppm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防止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变差、能够使聚碳酸酯树脂的色调更进一步良好。从同样的观点出发,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钠、钾、铯以及铁的总含量更优选为0.5重量pp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金属不仅来自所使用的催化剂,而且还可能从原料或反应装置中混入。不论来自何处,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这些金属的化合物的总量以钠、钾、铯和铁的合计含量计优选处于上述的范围。

作为原料的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优选在酯交换反应前均匀地混合。混合的温度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且通常为250℃以下、优选为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以下的范围,其中适宜为100℃以上120℃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溶解速度或充分提高溶解度,能够充分避免固化等不利状况。此外,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抑制二羟基化合物的热劣化,结果能够使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色调更进一步良好,同时还能够提高耐候性。

将原料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混合的操作优选在氧浓度为10v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001vol%~10vol%、尤其优选为0.0001vol%~5vol%、特别优选为0.0001vol%~1vol%的气氛下进行。这种情况下,能够使色调更良好,同时能够提高反应性。

为了得到聚碳酸酯树脂(a),相对于反应中使用的全部二羟基化合物,优选以0.90~1.20的摩尔比例使用碳酸二酯。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聚碳酸酯树脂(a)的羟基末端量的增加,因而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防止成型时的着色、能够提高酯交换反应的速度。另外,能够更确实地得到所期望的高分子量体。进而,通过将碳酸二酯的用量调整为上述范围内,能够抑制酯交换反应速度的降低,能够更确实地制造所期望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a)。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反应时的受热过程的增大,因而能够使聚碳酸酯树脂(a)的色调、耐候性更进一步良好。进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残存碳酸二酯量,能够避免或缓和成型时的污垢或异味的发生。从与以上同样的方面出发,碳酸二酯相对于全部二羟基化合物的用量以摩尔比例计更优选为0.95~1.10。

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缩聚的方法可以在上述催化剂存在下使用多个反应器以多阶段来实施。反应的形式有分批式、连续式、或者分批式与连续式组合的方法,优选采用能够以更少的受热过程得到聚碳酸酯树脂且生产率也优异的连续式。

从聚合速度的控制以及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品质的方面出发,重要的是根据反应阶段适当地选择夹套温度和内温、反应体系内的压力。具体地说,优选在缩聚反应的反应初期在相对低温、低真空下得到预聚物,在反应后期在相对高温、高真空下使分子量上升至规定的值。这种情况下,可抑制未反应单体的馏出,容易将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的摩尔比例调整为所期望的比例。其结果,能够抑制聚合速度的降低。另外,能够更确实地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分子量或末端基团的聚合物。

另外,缩聚反应中的聚合速度由羟基末端和碳酸酯基末端的平衡来控制。因此,若末端基团的平衡因未反应单体的馏出而发生变动,则可能难以将聚合速度控制为恒定,所得到的树脂的分子量的变动可能增大。由于树脂的分子量与熔融粘度相关,因此,在将所得到的树脂进行熔融加工时,有时熔融粘度发生变动,难以将成型品的品质保持恒定。这种问题在以连续式进行缩聚反应时特别容易产生。

为了抑制馏出的未反应单体的量,有效的是在聚合反应器中使用回流冷却器,特别是在未反应单体多的反应初期显示出很高的效果。导入至回流冷却器中的制冷剂的温度可以根据使用的单体适当地选择,通常导入至回流冷却器中的制冷剂的温度在该回流冷却器的入口为45℃~180℃、优选为80℃~150℃、特别优选为100℃~130℃。通过将制冷剂温度调整为这些范围内,可充分提高回流量、充分地得到其效果,并且可充分提高应蒸馏除去的单羟基化合物的蒸馏除去效率。其结果,能够防止反应率的降低,能够更进一步防止所得到的树脂的着色。作为制冷剂,使用温水、蒸气、热介质油等,优选蒸气、热介质油。

为了适当地维持聚合速度、抑制单体的馏出,同时使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色调更良好,重要的是上述聚合催化剂的种类和量的选择。

聚碳酸酯树脂(a)使用聚合催化剂并通常经过2阶段以上的工序来制造。缩聚反应可以使用1个缩聚反应器并依次改变条件以2阶段以上的工序来进行,但从生产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多个反应器并改变各自的条件以多阶段进行。

从效率良好地进行缩聚反应的方面考虑,重要的是,在反应液中所含有的单体多的反应初期,一边维持必要的聚合速度一边抑制单体的挥散。另外,在反应后期,重要的是,通过充分蒸馏除去副生成的单羟基化合物而使平衡向缩聚反应侧移动。从而,在反应初期优选的反应条件和在反应后期优选的反应条件通常不同。因此,通过使用串联配置的多个反应器,能够更容易地改变各自的条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聚碳酸酯树脂(a)的制造中所使用的聚合反应器如上所述只要为至少2个以上即可,但从生产效率等方面出发为3个以上、优选为3~5个、特别优选为4个。若聚合反应器为2个以上,则在各聚合反应器中可以进一步进行多个条件不同的反应阶段或连续地改变温度、压力。

聚合催化剂可以添加至原料制备槽或原料贮槽中,也可以直接添加至聚合反应器中。从供给的稳定性、缩聚反应的控制的方面出发,优选在供给至聚合反应器之前的原料管线的中途设置催化剂供给管线,以水溶液供给聚合催化剂。

通过调整缩聚反应的温度,能够提高生产率、避免对制品的受热过程的增大。此外,能够更进一步防止单体的挥散以及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解或着色。具体地说,作为第1段反应中的反应条件,可以采用以下的条件。即,聚合反应器的内温的最高温度通常在150℃~250℃、优选在160℃~240℃、进一步优选在170℃~230℃的范围设定。另外,聚合反应器的压力(下文中,压力表示绝对压力)通常在1kpa~110kpa、优选在5kpa~70kpa、进一步优选在7kpa~30kpa的范围设定。另外,反应时间通常在0.1小时~10小时、优选在0.5小时~3小时的范围设定。第1段的反应优选一边将产生的单羟基化合物蒸馏除去至反应体系外一边进行实施。

第2段以后,优选一边将反应体系的压力从第1段的压力慢慢地降低,将持续产生的单羟基化合物除去到反应体系外,一边使最终反应体系的压力(绝对压力)为1kpa以下。另外,聚合反应器的内温的最高温度通常在200℃~260℃、优选在210℃~250℃的范围设定。另外,反应时间通常在0.1小时~10小时、优选在0.3小时~6小时、特别优选在0.5小时~3小时的范围设定。

从更进一步抑制聚碳酸酯树脂(a)的着色或热劣化、得到色调更进一步良好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方面考虑,优选将全部反应阶段中的聚合反应器的内温的最高温度设为210℃~240℃。另外,为了抑制反应后半段的聚合速度的降低,并将受热过程所致的劣化抑制在最小限度,优选在缩聚反应的最终阶段使用栓塞流性和界面更新性优异的卧式反应器。

在连续聚合中,为了将最终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子量控制为一定水准,优选根据需要调节聚合速度。这种情况下,调整最终阶段的聚合反应器的压力为操作性良好的方法。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聚合速度根据羟基末端和碳酸酯基末端的比例而变化,因此可有意地减少一方的末端基团,抑制聚合速度,相应地将最终阶段的聚合反应器的压力保持在高真空,由此能够减少在树脂中残存的以单羟基化合物为代表的低分子成分。但是,这种情况下,若一方的末端过少,则仅仅是末端基团平衡稍微变动,就会导致反应性极端降低,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子量可能无法满足所期望的分子量。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最终阶段的聚合反应器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羟基末端和碳酸酯基末端均含有10mol/ton以上。另一方面,若两方的末端基团过多,则聚合速度变快,分子量变得过高,因此,一方的末端基团优选为60mol/ton以下。

通过像这样将末端基团的量和最终阶段的聚合反应器的压力调整为优选的范围,能够在聚合反应器的出口处降低树脂中的单羟基化合物的残存量。聚合反应器的出口处的树脂中的单羟基化合物的残存量优选为2000重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500重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重量ppm以下。通过像这样降低聚合反应器的出口处的单羟基化合物的含量,在后续工序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单羟基化合物等的脱挥。

单羟基化合物的残存量优选较少,但若减少至不足100重量ppm,则需要采取极端地减少一方的末端基团的量并将聚合反应器的压力保持为高真空这样的运转条件。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难以将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子量保持为一定水准,因此,单羟基化合物的残存量通常为100重量ppm以上、优选为150重量ppm以上。

从资源有效利用的方面出发,副生成的单羟基化合物优选在根据需要进行精制后作为其他化合物的原料进行再利用。例如在单羟基化合物为苯酚的情况下,能够用作碳酸二苯酯或双酚a等的原料。

[聚碳酸酯树脂(a)的物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碳酸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90℃以上。这种情况下,能够均衡地提高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和生物来源物质含量。从同样的方面出发,聚碳酸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特别优选为120℃以上。另一方面,聚碳酸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70℃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上述的熔融聚合来减小熔融粘度,能够得到充分的分子量的聚合物。另外,在希望通过提高聚合温度、降低熔融粘度来提高分子量的情况下,由于结构单元(a)的耐热性不充分,因而可能容易着色。从能够更均衡地提高分子量和防止着色的方面考虑,聚碳酸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16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下、特别优选为150℃以下、最优选小于145℃。

<比浓粘度>

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子量能够以比浓粘度来表示,比浓粘度越高,表示分子量越大。比浓粘度通常为0.30dl/g以上、优选为0.33dl/g以上。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型品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比浓粘度通常为1.20dl/g以下、更优选为1.00dl/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0dl/g以下。这些情况下,能够提高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成型性。需要说明的是,聚碳酸酯树脂(a)的比浓粘度使用如下测定的值:将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树脂组合物的浓度精确地调整为0.6g/dl,使用所得到的溶液,利用乌氏粘度管在温度为20.0℃±0.1℃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比浓粘度使用测定得到的值。比浓粘度的测定方法的详细内容在实施例中说明。

<熔融粘度>

聚碳酸酯树脂(a)的熔融粘度优选为400pa·s以上3000pa·s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变脆、进一步提高机械特性。进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防止成型品的外观受损或尺寸精度变差。进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防止因剪切放热使树脂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着色或发泡。从同样的方面出发,聚碳酸酯树脂(a)的熔融粘度更优选为600pa·s以上2500pa·s以下、进而更优选为800pa·s以上2000pa·s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熔融粘度是指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测定的在温度为240℃、剪切速度为91.2sec-1时的熔融粘度。熔融粘度的测定方法的详细内容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说明。

聚碳酸酯树脂(a)优选包含催化剂失活剂。作为催化剂失活剂,只要为酸性物质且具有聚合催化剂的失活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磷酸、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亚磷酸、辛基磺酸四丁基鏻盐、苯磺酸四甲基鏻盐、苯磺酸四丁基鏻盐、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对甲苯磺酸四丁基鏻盐之类的鏻盐;癸基磺酸四甲基铵盐、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铵盐之类的铵盐;以及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丁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丁酯、十六烷基磺酸乙酯之类的烷基酯等。

上述催化剂失活剂优选包含含有下述结构式(5)或下述结构式(6)所表示的部分结构中的任一者的磷系化合物(以下称为“特定磷系化合物”)。上述特定磷系化合物在缩聚反应完成后、即例如在混炼工序或粒料化工序等时添加,由此能够使后述的聚合催化剂失活,抑制在此以后缩聚反应不必要地进行。其结果,能够抑制在成型工序等中聚碳酸酯树脂(a)被加热时的缩聚的进行,进而能够抑制上述单羟基化合物的脱离。另外,通过使聚合催化剂失活,能够更进一步抑制高温下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着色。

[化8]

[化9]

作为含有由上述结构式(5)或结构式(6)表示的部分结构的特定磷系化合物,可以采用磷酸、亚磷酸、膦酸、次磷酸、多磷酸、膦酸酯、酸式磷酸酯等。特定磷系化合物中,催化剂失活和着色抑制的效果更为优异的是亚磷酸、膦酸、膦酸酯,特别优选亚磷酸。

作为膦酸,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膦酸(亚磷酸)、甲基膦酸、乙基膦酸、乙烯基膦酸、癸基膦酸、苯基膦酸、苄基膦酸、氨基甲基膦酸、亚甲基二膦酸、1-羟基乙烷-1,1-二膦酸、4-甲氧基苯基膦酸、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丙基膦酸酐等。

作为膦酸酯,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膦酸二甲酯、膦酸二乙酯、膦酸双(2-乙基己基)酯、膦酸二月桂酯、膦酸二油烯酯、膦酸二苯酯、膦酸二苄酯、甲基膦酸二甲酯、甲基膦酸二苯酯、乙基膦酸二乙酯、苄基膦酸二乙酯、苯基膦酸二甲酯、苯基膦酸二乙酯、苯基膦酸二丙酯、(甲氧基甲基)膦酸二乙酯、乙烯基膦酸二乙酯、羟基甲基膦酸二乙酯、(2-羟基乙基)膦酸二甲酯、对甲基苄基膦酸二乙酯、二乙基膦酰基乙酸、膦酰基乙酸三乙酯、二乙基膦酰基乙酸叔丁酯、(4-氯苄基)膦酸二乙酯、氰基膦酸二乙酯、氰基甲基膦酸二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二乙基膦酰基乙醛二乙基缩醛、(甲基硫代甲基)膦酸二乙酯等。

作为酸性磷酸酯,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磷酸二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二乙烯酯、磷酸二丙酯、磷酸二丁酯、磷酸双(丁氧基乙基)酯、磷酸双(2-乙基己基)酯、磷酸二(异十三烷基)酯、磷酸二油烯酯、磷酸二硬脂酯、磷酸二苯酯、磷酸二苄酯等磷酸二酯、或者二酯与单酯的混合物、氯磷酸二乙酯、磷酸硬脂酯的锌盐等。

上述特定磷系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比例混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的特定磷系化合物的含量以磷原子计优选为0.1重量ppm以上5重量ppm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得到上述特定磷系化合物所带来的催化剂失活和着色抑制的效果。另外,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度下的耐久试验中,能够更进一步防止聚碳酸酯树脂(a)的着色。

另外,通过根据聚合催化剂的量调节上述特定磷系化合物的含量,能够更确实地得到催化剂失活和着色抑制的效果。相对于聚合催化剂的金属原子1mol,上述特定磷系化合物的含量以磷原子的量计优选为0.5倍mol以上5倍mol以下、更优选为0.7倍mol以上4倍mol以下、特别优选为0.8倍mol以上3倍mol以下。

[聚轮烷(b)]

本发明中的聚轮烷是指在准聚轮烷的两末端(直链状分子的两末端)按照环状分子不会从直链状分子脱离的方式配置封端基团而成的分子,该准聚轮烷是环状分子的开口部被直链状分子以穿刺状贯穿且环状分子包接直链状分子而成的。

<直链状分子>

直链状分子只要为能够被环状分子包接且以非共价键合与环状分子一体化的、后述分子量的高分子即可。

此处,“直链状分子”的“直链”是指实质上为“直链”。即,只要作为转子的环状分子能够旋转、或者环状分子能够在直链状分子上滑动或移动,则直链状分子也可以具有支链。另外,关于“直链”的长度,只要环状分子能够在直链状分子上滑动或移动,对其长度就没有特别限制。

另外,“直链状分子”的“直链”根据与聚轮烷材料的关系来相对地决定。即,在为其一部分具有交联结构的材料的情况下,直链状分子在材料中占极少的一部分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即使占极少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只要环状分子能够在直链状分子上滑动或移动,对其长度就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直链状分子,亲水性聚合物和疏水性聚合物均能够使用。作为亲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纤维素系树脂(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聚丙烯酰胺、聚氧乙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醇缩醛系树脂、聚乙烯基甲醚、多元胺、聚乙烯亚胺、酪蛋白、明胶、淀粉等和/或它们的共聚物等;作为疏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与其他烯烃系单体的共聚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等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树脂等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改性物。此外还能够使用聚异丁烯、聚四氢呋喃、聚苯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等聚二烯类、聚二甲基硅氧烷等聚硅氧烷类、聚砜类、聚亚胺类、聚乙酸酐类、聚脲类、聚硫醚类、聚膦腈类、聚酮类、聚亚苯基类、聚卤烯烃类、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等。

这些之中,优选聚乙二醇、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聚丁二烯、聚丙二醇、聚四氢呋喃、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以及聚丙烯。特别优选聚乙二醇。

关于直线状分子的优选分子量,以数均分子量计,其分子量为1万以上、优选为2万以上、更优选为3.5万以上。

直链状分子优选在其两末端具有反应基团。通过具有反应基团,能够容易地与封端基团反应。反应基团依赖于所使用的封端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等。

对封端基团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为可保持利用直链状分子使环状分子形成穿刺状的形态的基团即可,可以使用任何基团。作为这样的基团,例如可以举出具有“大体积”的基团和/或具有“离子性”的基团等。此处所说的“基团”是指包括分子基团和高分子基团在内的各种基团。即,作为具有“大体积”的基团,可以为以球形示意性表示的基团,也可以为像侧壁那样示意性表示的固体支撑体。另外,由于具有“离子性”的基团的“离子性”与环状分子所具有的“离子性”相互影响、例如相互排斥,因而能够保持利用直链状分子使环状分子成为穿刺状的形态。

作为封端基团,可以举出2,4-二硝基苯基、3,5-二硝基苯基等二硝基苯基类、环糊精类、金刚烷基类、三苯甲基类、荧光素类和芘类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改性物。更具体地说,在使用α-环糊精作为环状分子以及使用聚乙二醇作为直链状分子的情况下,作为封端基团,可以举出环糊精类、2,4-二硝基苯基、3,5-二硝基苯基等二硝基苯基类、金刚烷基类、三苯甲基类、荧光素类和芘类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改性物。

<环状分子>

对环状分子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包接在直链状分子上可发挥出滑轮效应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各种环状物质。另外,环状分子只要实质上为环状即足矣,也可以像“c”字状那样不必为完全的闭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环状分子来说,在无损于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该分子的至少1处以上的外周部位可以被取代(环状分子的侧链)。作为具体的环状分子,可以为在侧链可以具有官能团的环糊精分子,该环糊精分子可以选自由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中。另外,作为该侧链的末端的官能团,例如可以举出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等。

在准聚轮烷的制造时,优选控制利用直链状分子以穿刺状贯穿的环状分子的量。优选至少2个环状分子被直链状分子以穿刺状贯穿,至少2个环状分子包接直链状分子。另外,在将能够以最大限度存在于直链状分子上的环状分子的量、即最大包接量设为1的情况下,环状分子的量优选以最大包接量的0.001~0.6、优选0.01~0.5、更优选0.05~0.4的值存在。

聚轮烷优选包含聚乙二醇作为直链状分子、包含环糊精分子作为环状分子而成,具体地说,优选为在准聚轮烷中配置封端基团(金刚烷基、二硝基苯基等)而成的聚轮烷,在该准聚轮烷中,侧链可以具有官能团的环糊精分子、特别是α-环糊精包接聚乙二醇。

[聚轮烷(b)的物性]

<分子量>

对聚轮烷整体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以利用gpc法测定的数均分子量计,作为下限优选为10万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万以上。另一方面,作为上限优选为100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万以下。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物性]

本发明中所说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至少含有上述的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只要为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相互混合的状态,即可充分发挥出本发明的效果,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聚轮烷(b)的特性、或者为了提高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优选为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的环状分子的官能团发生反应、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结合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使用进一步混合1种或2种以上的与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a)不同的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而成的聚合物合金。

另外,本发明中,在使用仅由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与具有源自上述式(1)所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相比,通常机械特性优异,与之相对,已知其表面硬度等较差,但通过制成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能够提高耐擦伤性。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物性]

<全光线透过率>

对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来说,将其成型而成的厚度为2mm的成型体在厚度方向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55%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由dsc法测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峰优选是单一的。另外,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0℃以上200℃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热性,因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成型品的变形。另外,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树脂组合物制造时的聚碳酸酯树脂(a)的热劣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此外,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成型时的树脂组合物的热劣化。从同样的方面出发,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优选为110℃以上19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上180℃以下。

显示出上述规定的全光线透过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聚轮烷(b)、以及后述的特定化合物(c),可通过将该化合物(c)的含量调整成后述的规定范围来实现。

关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聚轮烷(b)的混配量的下限,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总量100重量份为0.1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重量份以上。聚轮烷(b)的混配量若少于上述量,则聚轮烷的滑轮效应降低从而使机械特性降低,因而得不到所期望的效果。另一方面,关于上述聚轮烷(b)的混配量的上限,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总量100重量份,优选小于40重量份。若多于上述混配量,则从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的相容性的方面出发,不仅会招致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和色调变差、使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和色调受损,而且树脂组合物本身也变得难以处理,成型性变差。聚轮烷(b)的混配量的上限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小于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通过使其混配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在维持透明性的同时提高断裂伸长率和耐冲击性之类的机械物性。

在本发明中,关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聚轮烷(b)的混配量,具体地说,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上述聚轮烷(b)的总量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且小于20重量份。

在将聚碳酸酯树脂(a)的熔融粘度和聚轮烷(b)的熔融粘度乘以各自的重量比所得到的熔融粘度之和作为理想熔融粘度的情况下,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粘度相对于理想熔融粘度优选为40%以上。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强度。从同样的方面出发,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粘度相对于理想熔融粘度更优选为60%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熔融粘度是指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测定的在温度240℃、剪切速度91.2sec-1时的熔融粘度。熔融粘度的测定方法的详细内容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说明。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可以利用后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的断裂伸长率试验进行评价。断裂伸长率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以上。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冲击强度例如可利用后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的带缺口的却贝冲击强度试验进行评价。带缺口的却贝冲击强度优选为10kj/m2以上、更优选为20kj/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kj/m2以上、特别优选为40kj/m2以上。通过为该范围,具有优异的耐冲击强度。

[化合物(c)]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除了含有上述的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以外,还可以含有以下详细说明的化合物(c)。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混配的上述化合物(c)能够促进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的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在制作上述树脂组合物时例如通过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的混炼时的加热而引发并通过化合物(c)来促进。其结果,由于树脂组合物中的聚碳酸酯树脂(a)与聚轮烷(b)的相容性提高,因而能够提高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并且能够实现具备高透明性同时耐热性、耐湿热性以及耐冲击性等特性也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化合物(c)只要为包含选自由1族金属、2族金属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化合物即可。

作为上述化合物(c)中的金属的示例,可以举出锂、钠、钾、铷、铯、铍、镁、钙、锶、钡等。其中优选钠、钾、镁、钙和铯,优选为选自由包含这些金属的化合物、即钠化合物、钾化合物、镁化合物、钙化合物和铯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化合物(c)中的金属的电负性优选为0.7~1.1、更优选为0.75~1.0、进而更优选为0.75~0.98。具体地说,可以举出铯(0.79)、钾(0.82)、钠(0.93)、锂(0.98)、钡(0.89)、锶(0.95)、钙(1.0)。括号内的数值为电负性。通过采用电负性处于上述范围的金属,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

作为化合物(c),可以举出由上述金属与羧酸、碳酸、苯酚等有机酸、硝酸、磷酸、硼酸等构成的金属盐。另外,作为金属盐,还可以举出上述金属的卤化物、氢氧化物等。在本发明中,化合物(c)更优选为选自由无机盐(包括碳酸盐)、羧酸盐、酚盐、卤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化合物(c)中的金属离子的抗衡离子的酸解离常数(pka)优选为2~16。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不增加金属换算催化剂量的情况下提高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能够更进一步防止色调变差。从同样的方面出发,化合物(c)中的金属离子的抗衡离子的酸解离常数(pka)更优选为3~11、特别优选为5~10。

作为用作化合物(c)的1族金属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碳酸氢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碳酸铯、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锂、乙酸铯、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锂、硬脂酸铯、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硼氢化锂、硼氢化铯、苯基硼化钠、苯基硼化钾、苯基硼化锂、苯基硼化铯、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锂、苯甲酸铯、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锂、磷酸氢二铯、苯基磷酸二钠、苯基磷酸二钾、苯基磷酸二锂、苯基磷酸二铯、钠、钾、锂、铯的醇盐、酚盐、双酚a的二钠盐、二钾盐、二锂盐和二铯盐等。它们之中,从进一步提高透明性、色调和耐湿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钠化合物、钾化合物以及铯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钾化合物和/或铯化合物。特别优选为碳酸氢钾、碳酸氢铯、碳酸钾、碳酸铯、乙酸钾、乙酸铯、硬脂酸钾、硬脂酸铯。

作为用作化合物(c)的2族金属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化合物。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锶、碳酸氢钙、碳酸氢钡、碳酸氢镁、碳酸氢锶、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碳酸锶、乙酸钙、乙酸钡、乙酸镁、乙酸锶、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锶等。它们之中,从进一步提高透明性和色调的观点出发,优选钙化合物。特别优选氢氧化钙、碳酸氢钙、乙酸钙。

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和上述聚轮烷(b)的总量100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化合物(c)的含量以该化合物(c)中的金属量计优选为0.5重量ppm以上、且为1000重量ppm以下。尽管根据金属种类而不同,但该金属量若超过1000重量ppm,则树脂组合物的色调变差,并且耐湿热性降低。若小于0.5重量ppm,则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不充分。从进一步提高色调、耐热性、透明性的方面考虑,化合物(c)中的金属量更优选为0.9重量ppm以上、且为100重量ppm以下,特别优选为1重量ppm以上、且为10重量pp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原料聚碳酸酯树脂(a)的聚合催化剂而导入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化合物(c)通常在例如聚合工序后由对甲苯磺酸丁酯之类的酸性化合物致其失活的情况较多,因而优选如下文所述另外添加化合物(c)。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合物(c)为包括下述两者的概念:在聚碳酸酯树脂(a)的制造时所使用的由各树脂(a)引入到树脂组合物中的相当于化合物(c)的聚合催化剂、以及在树脂组合物制作时另行添加的化合物(c)。

关于上述化合物(c)的添加方法,可以将固体状的化合物直接以固体状态供给,可溶于水或溶剂中的化合物可以以水溶液或溶液的形式供给。另外,可以添加到聚碳酸酯树脂原料中,在水溶液或溶液的情况下,可以从挤出机的原料投入口投入,也可以使用泵等从料筒添加液体。

[其他添加剂]

在聚碳酸酯树脂(a)或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添加其他各种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剂,有酸性化合物、染料颜料、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脱模剂、热稳定剂、阻燃剂、难燃助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冲击改良剂、水解抑制剂、发泡剂、成核剂等,可以使用通常用于聚碳酸酯树脂的添加剂。

(酸性化合物)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酸性化合物。该酸性化合物在将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混配时添加,为不包括在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制造时所使用的上述催化剂失活剂在内的概念。这是由于,这些催化剂失活剂在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制造阶段其本身的效果丧失。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酸性化合物,可以使用与上述催化剂失活剂同样的物质。

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合物(c)1摩尔,酸性化合物的添加量优选为0.5倍摩尔以上且5倍摩尔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耐湿热性、同时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成型时等的热稳定性。从同样的方面出发,相对于化合物(c)1摩尔,酸性化合物的添加量更优选为0.6倍摩尔以上2倍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7倍摩尔以上1倍摩尔以下。

(染料颜料)

作为染料颜料,可以举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以及有机染料等有机染料颜料。

作为无机颜料,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炭黑;氧化钛、锌白、氧化铁红、氧化铬、铁黑、钛黄、铁锌棕、铜铬黑、铜铁黑等氧化物系颜料等。

作为有机颜料和有机染料等有机染料颜料,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举出酞菁系染料颜料;偶氮系、硫靛蓝系、紫环酮系、二萘嵌苯系、喹吖啶酮系、二噁嗪系、异吲哚啉酮系、喹酞酮系等稠合多环染料颜料;蒽醌系、紫环酮系、二萘嵌苯系、次甲基系、喹啉系、杂环系、甲基系的染料颜料等。

这些染料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有机染料等有机染料颜料中,优选无机颜料。通过使用无机颜料作为着色剂,即使将成型品在室外等使用,也能够长期保持鲜映性等。

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染料颜料的量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2重量份以下。着色剂的量若小于0.05重量份,则难以得到具有鲜映性的染色成型品。若多于5重量份,则成型品的表面粗糙度增大,难以得到具有鲜映性的染色成型品。

(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树脂中所用的一般的抗氧化剂,从氧化稳定性、热稳定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和酚系抗氧化剂。此处,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更确实地防止成型时的模具的污染、得到表面外观更为优异的成型品。从同样的方面出发,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添加量更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份以下。另外,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001重量份以上。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地得到对成型稳定性的改良效果。从同样的方面出发,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添加量更优选为0.002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5重量份以上。

(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

作为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癸酯、亚磷酸三辛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基酯、亚磷酸二异丙基单苯基酯、亚磷酸单丁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基酯、亚磷酸单辛基二苯基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

它们之中,优选使用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这些化合物可使用1种或合用2种以上。

(硫系抗氧化剂)

作为硫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双十三烷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月桂基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双[2-甲基-4-(3-月桂基硫代丙酰基氧基)-5-叔丁基苯基]硫醚、十八烷基二硫醚、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6-甲基苯并咪唑、1,1’-硫代双(2-萘酚)等。上述之中,优选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合用2种以上。

(酚系抗氧化剂)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甘油-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4,4’-亚联苯基二次膦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酯、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基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中,优选被1个以上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烷基取代的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具体地说,优选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等,更优选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合用2种以上。

(uv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受阻胺系化合物、水杨酸苯酯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丙二酸酯系化合物、草酰苯胺系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合用2种以上。

作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的更具体的示例,可以举出2-(2’-羟基-3’-甲基-5’-己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己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十二烷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叔十二烷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甲基-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

作为三嗪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4-[(2-羟基-3-十二烷基氧基丙基)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4-二甲基苯基)-6-(2-羟基-4-异辛氧基苯基)-均三嗪、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basfjapan公司制造,tinuvin1577ff)等。

作为羟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2’-二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乙酯、2’-乙基己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丙二酸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1-芳基次烷基)丙二酸酯类等。其中优选丙二酸[(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二甲基酯(clariant公司制造,hostavinpr-25)、2-(对甲氧基亚苄基)丙二酸二甲酯。

作为草酰苯胺系化合物,可以举出2-乙基-2’-乙氧基-草酰苯胺(clariant公司制造,sanduvorvsu)等。

它们之中,优选2-(2’-羟基-3’-叔丁基-5’-己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4-[(2-羟基-3-十二烷基氧基丙基)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

(光稳定剂)

作为光稳定剂,可以举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其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型品的耐候性。从同样的方面出发,光稳定剂的分子量更优选为900以下。另外,光稳定剂的分子量优选为300以上。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热性,能够更确实地防止成型时的模具的污染。其结果,能够得到表面外观更为优异的成型品。从同样的方面出发,光稳定剂的分子量更优选为400以上。光稳定剂进而优选为具有哌啶结构的化合物。在此规定的哌啶结构只要成为饱和6元环的胺结构即可,还包含哌啶结构的一部分被取代基取代的结构。作为取代基,可以举出碳原子数为4以下的烷基,特别优选甲基。特别优选具有多个哌啶结构的化合物,优选这些多个哌啶结构经酯结构连结而成的化合物。

作为这样的光稳定剂,可以举出4-哌啶醇、2,2,6,6-四甲基-4-苯甲酸酯、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四(2,2,6,6-四甲基哌啶-4-羧酸)1,2,3,4-丁烷四基酯、2,2,6,6-四甲基-吡咯烷醇和十三烷基醇和1,2,3,4-丁烷四羧酸的缩合物、1,2,2,6,6-五甲基-4-哌啶和十三烷基醇和十三烷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双(1,2,3,6,6-五甲基-4-哌啶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癸烷二酸双[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呱啶基]酯、1,1-二甲基乙基过氧化氢和辛烷的反应生成物、1-{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氧基]乙基}-4-[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烷二胺聚合物和2,4,6-三氯-1,3,5-三嗪、1,2,3,4-丁烷四羧酸和2,2,6,6-四甲基-4-哌啶醇和β,β,β,β-四甲基-3,9-(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二乙醇的缩合物、n,n’-双(3-氨基丙基)乙二胺-2,4-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6-氯-1,3,5-三嗪缩合物、琥珀酸二甲酯-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等。

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光稳定剂的含量优选为0.001重量份以上5重量份以下。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防止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着色。其结果,在例如添加着色剂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具有深的和澄清感的漆黑。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耐光性,即使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应用于例如汽车内外装饰品用途中也能够发挥出优异的耐光性。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合计100重量份,光稳定剂的含量更优选为0.005重量份以上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1重量份以下。另外,聚轮烷(b)具有容易在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作用下而分解的倾向。因而,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比例来说,在聚轮烷(b)增多的情况下,优选节制地设定光稳定剂的添加量。

(脱模剂)

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作为用于在成型时赋予脱模性的脱模剂,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可以含有0.0001重量份以上2重量份以下的多元醇的脂肪酸酯。通过将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的量调整在该范围,可充分地得到添加效果,在成型加工中的脱模时,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因脱模不良而导致成型品破裂。进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地抑制树脂组合物的白浊或在成型加工时附着于模具的附着物的增大。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的含量更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1.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1重量份以下。

作为多元醇的脂肪酸酯,优选碳原子数为1~碳原子数为20的多元醇和碳原子数为10~碳原子数为30的饱和脂肪酸的偏酯或全酯。作为该多元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偏酯或全酯,可以举出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二甘油酯、硬脂酸甘油三脂、硬脂酸单山梨醇酯、山嵛酸单甘油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壬酸酯、丙二醇单硬脂酸酯、棕榈酸异丙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等。其中优选使用硬脂酸单甘油酯、硬脂酸甘油三脂、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

另外,从耐热性和耐湿性的方面出发,作为多元醇的脂肪酸酯,更优选全酯。

作为脂肪酸,优选高级脂肪酸,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0~碳原子数为30的饱和脂肪酸。作为该脂肪酸,可以举出十四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等。

另外,在多元醇的脂肪酸酯中,多元醇优选为乙二醇。这种情况下,在添加到树脂中时,能够在无损于树脂的透明性的情况下提高脱模性。

另外,上述多元醇的脂肪酸酯优选为二元醇的脂肪酸二酯。这种情况下,在添加到树脂中时,能够抑制湿热环境下的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混配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脱模剂的添加时期、添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添加时期,例如可以举出:在利用酯交换法制造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的聚合反应终止时;进而,无论聚合方法如何,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其他混配剂的混炼途中等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发生熔融的状态;使用挤出机等与粒料或粉末等固体状态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共混/混炼时等。作为添加方法,可以为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直接混合或混炼脱模剂的方法;还可以使用少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或其他树脂等和脱模剂而制作出高浓度的母料,以母料的形式添加。

(其他树脂)

另外,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与例如芳香族聚酯、脂肪族聚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烯烃、丙烯酸类、无定形聚烯烃、abs、as(丙烯腈苯乙烯)等合成树脂、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生物降解性树脂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混炼,作为聚合物合金的形式使用。作为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混配量,相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混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以1重量份以上、3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进行混配,更优选以3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进行配合,进一步优选以5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下的比例进行混配。

(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

在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在能够维持设计性的范围内含有公知的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详细地说,还能够添加玻璃纤维、玻璃磨碎纤维、玻璃鳞片、玻璃珠、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硫酸钙粉体、石膏、石膏晶须、硫酸钡、滑石、云母、硅灰石等硅酸钙、炭黑、石墨、铁粉、铜粉、二硫化钼、碳化硅、碳化硅纤维、氮化硅、氮化硅纤维、黄铜纤维、不锈钢纤维、钛酸钾纤维、它们的晶须等无机填充剂;木粉、竹粉、椰子淀粉、软木粉、纸浆粉等粉末状有机填充剂;交联聚酯、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脲树脂等囊状/球状有机填充剂;碳纤维、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等纤维状有机填充剂。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进行使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发生熔融反应的反应工序来制造。优选可以如下制造:进行添加工序,在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中添加以金属量换算计为0.5重量ppm以上1000重量ppm的上述特定的化合物(c),其后进行使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发生熔融反应的反应工序。在反应工序中,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酯交换反应由于化合物(c)的存在而被促进,得到相容性高的树脂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聚碳酸酯树脂(a)、聚轮烷(b)、化合物(c),可以使用与上述同样的物质。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利用转鼓混合机、v型混合机、诺塔混合器(nautamixer)、班伯里混炼机、开炼机、挤出机等混合机将上述成分以规定的比例同时或以任意的顺序进行混合来制造。其中,在熔融混合时,更优选能够以减压的状态混合的设备。

关于上述熔融混炼机,只要为能够达成以减压状态混合的构成,对于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为何种类别并无限定,为了实现根据所使用的上述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特性来达成反应混合的目的,更优选双螺杆挤出机。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温度优选为190℃~280℃。这种情况下,能够缩短反应混炼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抑制反应所需要的化合物(c)的量。其结果,能够更确实地防止与树脂的劣化相伴的色调变差,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耐湿热性等实用方面的物理特性。从同样的方面出发,混合温度更优选为190℃~280℃。

另外,关于混合时间,从更确实地避免与上述同样的树脂劣化的方面考虑,应该避免混合时间不必要的延长,要兼顾到化合物(c)的量和混合温度,优选为10秒以上150秒以下、更优选为10秒以上25秒以下,有必要进行满足该条件的化合物(c)的量和混合温度的条件设定。

尽管没有特别限制,但反应工序中的熔融反应优选在真空度为30kpa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可以更优选真空度为25kpa以下、进一步优选真空度为15kpa以下。此处所说的真空度表示绝对压力,读取真空压力计的数值,由换算式(101kpa-(真空压力计数值))来计算出该绝对压力。

通过使上述反应工序在减压下进行、将该减压条件控制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在上述反应工序中,在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酯交换反应时生成的副产物容易被去除。其结果,酯交换反应容易进行,能够制造出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相容性更高的树脂组合物。

[成型体]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能够利用注射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压缩成型法、热模压成型法等通常已知的方法来成型。通过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得到的成型体的透明性优异,同时高水平且均衡地兼顾生物来源物质含量、耐热性、耐湿热性以及耐冲击性。另外,在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成型体中,还能够提高色调、耐候性、机械强度等、降低残存低分子成分、异物。因而,成型体适于车辆用内装部件。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色调、透明性、耐热性、机械强度等优异,因而能够应用于下述广泛的领域中:电气电子部件、汽车用部件、玻璃代替用途等注射成型领域;膜、片领域、瓶、容器领域等挤出成型领域;照相机镜头、瞄准透镜、ccd或cmos用透镜等透镜用途;液晶或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屏等中使用的相位差膜、扩散片、导光板、偏光膜等光学膜、光学片;光盘、光学材料、光学部件;将色素和电荷转移剂等进行固定的粘结剂用途;等等。

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由于透明性、耐热性、机械强度等优异,因而即使利用着色剂等进行着色,鲜映性也优异,因此,可应用于汽车内外装部件或电气电子部件、壳体等用途。作为汽车外装部件,例如有挡泥板、保险杆、仪表板(fascia)、门板、侧装饰件、支柱、散热器格栅、侧保护器、侧镶条、后保护器、后镶条、各种阻流板、发动机罩、顶盖、箱盖、可拆卸顶部、车窗反射器、镜外壳、外门拉手等。作为汽车内装部件,例如有仪表盘、中控台面板、仪表部件、各种开关类、汽车导航部件、汽车音频视频部件、可移动计算机部件等。作为电气电子部件、壳体,例如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个人电脑类的外装部件、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和传真机(包括它们的复合机)等oa(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外装部件、显示装置(crt、液晶、等离子体、投影仪和有机el等)的外装部件、鼠标等外装部件、键盘的键或各种开关等开关机构部件、游戏机(家庭用游戏机、营业用游戏机以及弹球机和老虎机等)的外装部件等。进而可以举出:便携式信息终端(所谓的pda)、移动电话、便携书籍(辞典类等)、便携电视、记录介质(cd、md、dvd、下一代高密度光盘、硬盘等)的驱动器、记录介质(ic卡、智能媒体、存储棒等)的读取装置、光学相机、数码相机、抛物面天线、电动工具、vtr、熨斗、吹风机、电饭煲、微波炉、加热板、音响设备、照明设备、冰箱、空调、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钟表等电气/oa设备、家庭用电器产品。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只要不超出其要点,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定。

[评价方法]

在下文中,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聚碳酸酯树脂(a)、聚轮烷(b)以及树脂组合物的物性或特性的评价。

(1)断裂伸长率测定

使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strograph(型号名vg10e),在23℃的室温内以拉伸速度50mm/分钟对断裂点伸长率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断裂伸长率数值越大,机械强度越优异,在本发明中,将该数值为12%以上判断为机械强度优异。

(2)全光线透过率

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使用热风干燥机在90℃干燥4小时以上。接着,将干燥的粒料供给到注射成型机((株)日本制钢所制造j75eii型)中,在树脂温度240℃、模具温度60℃、成型周期50秒的条件下进行成型,从而得到了注射成型板(宽100mm×长100mm×厚2mm)。依据jisk7136(2000年),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雾度计“ndh2000”,以d65光源测定注射成型板的全光线透过率。需要说明的是,全光线透过率的数值越高透明性越优异,在本发明中,将该数值为55%以上判断为透明性优异。进而65%以上为透明性特别优异。

(3)带缺口的却贝冲击强度

对于下述得到的机械特性试验用iso试验片,依据iso179(2000年)实施带缺口的却贝冲击试验,得到带缺口的却贝冲击强度。在本试验中,使用缺口前端半径为0.50r的试验片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带缺口的却贝冲击强度的数值越大耐冲击强度越优异,在本发明中,将该数值为20kj/m2以上判断为机械强度优异。

(4)熔融粘度

熔融粘度使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capillograph(型号名capirograph1b),在温度为250℃、剪切速度为91.2sec-1以孔长10mm、孔径1mm的条件进行测定。

(5)玻璃化转变温度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siinanotechnology公司制造dsc6220)进行测定。将聚碳酸酯树脂样品约10mg放入到该公司制造的铝盘中并密封,在50ml/分钟的氮气流下以升温速度20℃/分钟从室温升温至250℃。将温度保持3分钟后,以20℃/分钟的速度冷却至30℃。在30℃保持3分钟,再次以2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00℃。由第2次升温得到的dsc数据求出外推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将其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该外推玻璃化转变起始温度是将低温侧的基线延长至高温侧而得到的直线与在玻璃化转变的阶梯状变化部分中的曲线梯度达到最大的点画出的切线的交点的温度。

(6)比浓粘度

将聚碳酸酯树脂的样品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进行溶解,制备0.6g/dl浓度的聚碳酸酯溶液。使用森友理化工业公司制造的乌氏粘度管,在温度20.0℃±0.1℃进行测定,由溶剂的通过时间t0和溶液的通过时间t通过下述式求出相对粘度ηrel,

ηrel=t/t0

由相对粘度通过下述式求出比粘度ηsp。

ηsp=(η-η0)/η0=ηrel-1

将比粘度除以浓度c(g/dl),求出比浓粘度ηsp/c。该值越高,分子量越大。

(7)耐湿热试验

使用热风干燥机((株)松井制作所制箱型干燥机po-80),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在90℃干燥4小时以上。接着,将干燥后的粒料供给到注射成型机((株)日本制钢所制j75eii型),在树脂温度240℃、模具温度60℃、成型周期50秒的条件下进行成型,从而得到注射成型板(宽100mm×长100mm×厚2mm)。将该成型板切削成宽50mm×长50mm后,利用楠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etachiflexfx224p,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进行264小时静置处理。

对于耐湿热试验前后的yi变化(δyi),依据jisk7136(2000年),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测色色差计“ze-2000”,以c光源测定注射成型板的yi,计算出耐湿热试验前后的yi值之差(δyi)。另外还测定了耐湿热试验后的全光线透过率,计算出该试验前后的全光线透过率之差。

在本评价中,δyi值越小,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色调变化越小,显示出耐湿热性越优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本评价中的δyi值为6.0以下视为耐湿热性优异。进而,将δyi值为5.0以下视为耐湿热性特别优异。

同样地,耐湿热试验前后的全光线透过率的变化越小,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透明性变化越小,显示出耐湿热性越优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本评价中的耐湿热试验前后的全光线透过率的变化为-3.0以下视为湿热性优异。进而,将耐湿热试验前后的全光线透过率的变化为-1.0以下视为耐湿热性特别优异。

特别地,将耐湿热试验前后的全光线透过率的变化为-2.0以下、且耐湿热试验前后的δyi值为5.0以下视为耐湿热性极优异。

[使用原料]

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化合物的简写符号以及厂家如下。

[聚碳酸酯树脂(a)]

<二羟基化合物>

·isb:异山梨醇[roquettefreres公司制造]

·chdm:1,4-环己烷二甲醇[skchemical公司制造]

<碳酸二酯>

·dpc:碳酸二苯酯[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催化剂失活剂(酸性化合物)>

·亚磷酸[太平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分子量82.0)

<热稳定剂(抗氧化剂)>

·irganox1010: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basf公司制造]

·as2112: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株)adeka制](分子量646.9)

<脱模剂>

·e-275:乙二醇二硬脂酸酯[日油株式会社制造]

[聚轮烷(b)]

·含羟基聚轮烷(环状分子:具有羟基末端(聚己内酯链)的环糊精,轴分子:聚乙二醇[advancedsoftmaterials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sermsuperpolymersh2400p(整体分子量:40万、轴分子的分子量:2万)、sh3400p(整体分子量:70万、轴分子的分子量:3.5万)、casno.:928045-45-8])

[化合物(c)]

·乙酸镁四水合物[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在实施例中使用调整成2重量%水溶液的物质。)

·硬脂酸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在实施例中使用调整成10重量%水溶液的物质。)

[冲击改性剂(d)]

·(株)核壳橡胶m-590(kaneka株式会社制造)

[聚碳酸酯树脂(a)的制造例1]

使用由3台立式搅拌反应器和1台卧式搅拌反应器以及双螺杆挤出机构成的连续聚合设备进行聚碳酸酯树脂的聚合。具体地说,首先使isb、chdm以及dpc分别在罐中熔融,将isb以35.2kg/hr、chdm以14.9kg/hr、dpc以74.5kg/hr(以摩尔比计为isb/chdm/dpc=0.700/0.300/1.010)的流量连续地供给到第1立式搅拌反应器中。同时按照作为催化剂的乙酸钙一水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全部二羟基化合物1mol为1.5μmol的方式向第1立式搅拌反应器中供给乙酸钙一水合物的水溶液。各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内压、停留时间分别设为第1立式搅拌反应器:190℃、25kpa、90分钟、第2立式搅拌反应器:195℃、10kpa、45分钟、第3立式搅拌反应器:210℃、3kpa、45分钟、第4卧式搅拌反应器:225℃、0.5kpa、90分钟。一边微调整第4卧式搅拌反应器的内压一边进行运转从而使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比浓粘度为0.41dl/g~0.43dl/g。

以60kg/hr的量从第4卧式搅拌反应器中抽出聚碳酸酯树脂,接下来将树脂以熔融状态直接供给到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株)日本制钢所制tex30α,l/d:42.0,l(mm):螺杆的长度,d(mm):螺杆的直径]中。使通过了挤出机的聚碳酸酯树脂持续以熔融状态通过网孔为10μm的烛式过滤器(sus316制),过滤出异物。其后使聚碳酸酯树脂以线料状从模头排出,水冷却使其固化后,利用旋转式切割器进行粒料化,得到了isb/chdm的摩尔比为70/30mol%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

上述挤出机具有3个真空排气口,在此将树脂中的残存低分子成分脱挥除去。在第2排气口的这边相对于树脂添加2000重量ppm的水,进行注水脱挥。在第3排气口的这边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分别添加0.1重量份、0.05重量份、0.3重量份的irganox1010、as2112、e-275。通过以上操作得到了isb/chdm共聚物聚碳酸酯树脂粒料。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添加0.65重量ppm的亚磷酸(以磷原子的量计为0.24重量ppm)作为催化剂失活剂。需要说明的是,亚磷酸如下添加。制备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粒料上涂布混合亚磷酸的乙醇溶液而成的母料,从挤出机的第1排气口的这边(挤出机的树脂供给口侧)以相对于挤出机中的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母料为1重量份的方式进行母料的供给。

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称为“pc-a1”。pc-a1的各物性如下。

玻璃化转变温度:120℃

比浓粘度:0.42dl/g

熔融粘度(240℃、剪切速度91.2sec-1):720pa·s

[实施例1]

使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转矩流变仪(laboplastomill)4c150-01,在240℃对于制造例1中得到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47.5g和作为聚轮烷的sermsuperpolymersh2400p2.5g进行10分钟混炼(混配比例参照表1)。

对于所得到的混炼树脂利用90℃的减压干燥机干燥5小时后,使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热压机(minitestpress(200×200mm)型号mp-2fh)在200℃利用10分钟进行热压,得到了厚度为0.5mm的共聚聚碳酸酯和聚轮烷的复合组成压制板。对于所得到的压制板进行全光线透过率评价并冲切出拉伸试验用试验片,利用拉伸试验对拉伸量进行评价。

[实施例2]

如表1所示,除了进一步添加化合物(c)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含有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树脂组合物的试验片制作和评价。

[实施例3]

如表1所示,除了在实施例2中改变聚轮烷(b)的种类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试验片制作和评价。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不添加聚轮烷(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试验片制作和评价。

[表1]

表1

(表1中的化合物(c)的混配比例是将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总量设为100时的值,空栏表示未使用该材料。)

[实施例4]

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粒料4750g、作为聚轮烷的sermsuperpolymersh3400p250g、以及2重量%乙酸镁水溶液18g共混后(混配比例参照表2),使用设有真空排气口的30mm双螺杆挤出机((株)日本制钢所制tex-30αl/d=52.5),一边脱挥除去树脂中的残存低分子成分一边在240℃进行挤出,得到共聚聚碳酸酯和聚轮烷复合组成粒料。接下来,将所得到的粒料用温度90℃的热风干燥机干燥5小时后,使用75吨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造ec-75)进行粒料的注射成型。成型条件为模具温度:60℃、料筒温度:240℃。像这样得到了由宽100mm×长100mm×厚2mm的板状的成型体构成的试验片和iso拉伸试验片。对于所得到的iso拉伸试验片,切割出带0.5mm缺口的却贝冲击试验片,实施却贝冲击试验。另外,对于将板状的成型品切削出宽50mm×长50mm而成的样品进行全光线透过率的测定。

[实施例5]

如表2所示,除了改变聚轮烷(b)的种类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包含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树脂组合物的试验片制作和评价。

[实施例6]

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粒料pc-a12850重量份、作为聚轮烷的sermsuperpolymersh3400p150g和10重量%硬脂酸锂水溶液15g共混后(混配比例参照表2),使用设有真空排气口的15mm双螺杆挤出机(technovel株式会社制造kzw-15-30mg),一边脱挥除去树脂中的残存低分子成分一边在230℃进行挤出,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粒料。接下来,将所得到的粒料用温度90℃的热风干燥机干燥5小时后,使用75吨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造ec-75)进行粒料的注射成型。成型条件为模具温度:60℃、料筒温度:240℃。像这样得到了由宽100mm×长100mm×厚2mm的板状的成型体构成的试验片和iso拉伸试验片。对于所得到的iso拉伸试验片,切割出带0.5mm缺口的却贝冲击试验片,实施却贝冲击试验。另外,对于将板状的成型品切削出宽50mm×长50mm而成的样品进行全光线透过率的测定。

[比较例2]

对于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a),不经实施例4所述的工序而直接进行注射成型,进行试验片制作和评价。

[比较例3]

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粒料pc-a12850重量份和作为冲击改性剂的m590共混后(混配比例参照表2),使用设有真空排气口的15mm双螺杆挤出机(technovel株式会社制造kzw-15-30mg),一边脱挥除去树脂中的残存低分子成分一边在230℃进行挤出,得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粒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进行包含聚碳酸酯树脂(a)和冲击改性剂(d)的树脂组合物的试验片制作和评价。

[表2]

表2

(表2中的化合物(c)的混配比例为将聚碳酸酯树脂(a)和聚轮烷(b)的总量设为100时的值,空栏表示未使用该材料。)

由表1和表2可知,本申请的树脂组合物的断裂伸长率和耐冲击等机械特性优异。另外,通过在该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添加化合物(c),机械特性、透明性和耐湿热性的平衡优异。

尽管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正。本申请基于2015年9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5-191606),以参考的形式将其内容引入本说明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