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7880发布日期:2018-11-02 21:57阅读:1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拐枣,别名:万寿果、俅江枳椇、鸡爪连、金钩梨、拐枣儿、臭杞子、鸡爪子、龙爪、弯捞捞、蜜爪爪等,客家话叫桔杻,属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拐角";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供建筑及制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果实形态似万字符,故称其树为万寿果树,果实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浆,无果核,种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浆甜略有甘涩,亦可做汤,汤味独特醇香,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

现有的古法酿酒工艺过于简单,制曲的辅料单一,种类少,制作酒母的发酵工序简单,定型酒的口感和品质不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酒曲配料制备:将新鲜野菊花花朵、叶片从支杆上分离,均匀的洒在小麦粉、麦麸的混合料上得到制备酒曲的配料;

s2:曲块制备:将s1中所述的酒曲配料倒入搅拌机中,并加适量山泉水搅拌均匀,然后压入曲盒,制成曲块;

s3:养菌成曲:将s2中所述的曲块再用野菊花枝径包裹、层层叠放压实,封闭养菌成曲;

s4:酒曲存放:将s3中所述已生成成熟发酵菌的曲块解开包裹的香草,放置干燥通风处晾干存放;

s5:制作酒母原料:将高粱、燕麦粉碎煮熟成糊状;

s6:搅拌混合:将s5中所述的混合原料冷却后加入s4所述的酒曲粉末,得到混合料;

s7:定型发酵:将s6所述的混合料搅拌均匀,再倒入酒母发酵缸内发酵定型;

s8:蒸馏:将发酵好的酒母与蒸熟压碎的拐枣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地下土窖封藏,发酵充分后再启封蒸馏。

优选地,所述s1中,制作酒曲时将小麦粉、麦麸和野菊花按比例14:5:1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s3中,曲块用野菊花枝径包裹、层层叠放压实,经过40-45天封闭养菌成曲。

优选地,所述s3中,在酒曲中添加香草辅料。

优选地,所述s5中,将高粱、燕麦按9:1比例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料置于研磨机内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混合料置于蒸煮锅内煮成糊状。

优选地,所述s6中,待糊状的高粱和燕麦混合物冷却至25-30℃后,再加入20%的酒曲粉末。

优选地,所述s7中,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后进入酒母缸发酵密封40-45天发酵定型,作为后续拐枣原料发酵的母体。

优选地,所述s8中,将发酵好的酒母与蒸熟压碎的拐枣按照3:17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500kg的实验缸的原料构成为:425kg高温灭菌的破碎拐枣、75kg发酵定型酒母;15顿批量生产的地下窖池原料构成:11.25吨高温灭菌的破碎拐枣、2.25吨发酵定型的酒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香草附入制曲,高粱、燕麦、天然山泉水等制作酒母的工艺方法,对拐枣古法酿酒工艺进行创新改进,提升了拐枣酿酒的口感、品质、功效,使酒味香醇,色泽晶润,饮用后不上头、不上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酒曲配料制备:将新鲜野菊花花朵、叶片从支杆上分离,均匀的洒在小麦粉、麦麸的混合料上得到制备酒曲的配料;

s2:曲块制备:将s1中所述的酒曲配料倒入搅拌机中,并加适量山泉水搅拌均匀,然后压入曲盒,制成曲块;

s3:养菌成曲:将s2中所述的曲块再用野菊花枝径包裹、层层叠放压实,封闭养菌成曲;

s4:酒曲存放:将s3中所述已生成成熟发酵菌的曲块解开包裹的香草,放置干燥通风处晾干存放;

s5:制作酒母原料:将高粱、燕麦粉碎煮熟成糊状;

s6:搅拌混合:将s5中所述的混合原料冷却后加入s4所述的酒曲粉末,得到混合料;

s7:定型发酵:将s6所述的混合料搅拌均匀,再倒入酒母发酵缸内发酵定型;

s8:蒸馏:将发酵好的酒母与蒸熟压碎的拐枣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地下土窖封藏,发酵充分后再启封蒸馏。

本实施例中,s1中,制作酒曲时将小麦粉、麦麸和野菊花按比例14:5:1混合均匀,所述s3中,曲块用野菊花枝径包裹、层层叠放压实,经过40天封闭养菌成曲,所述s3中,在酒曲中添加香草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将高粱、燕麦按9:1比例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料置于研磨机内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混合料置于蒸煮锅内煮成糊状,所述s6中,待糊状的高粱和燕麦混合物冷却至25℃后,再加入20%的酒曲粉末,所述s7中,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后进入酒母缸发酵密封40天发酵定型,作为后续拐枣原料发酵的母体,所述s8中,将发酵好的酒母与蒸熟压碎的拐枣按照3:17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500kg的实验缸的原料构成为:425kg高温灭菌的破碎拐枣、75kg发酵定型酒母;15顿批量生产的地下窖池原料构成:11.25吨高温灭菌的破碎拐枣、2.25吨发酵定型的酒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拐枣古法酿酒的制曲与发酵的创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酒曲配料制备:将新鲜野菊花花朵、叶片从支杆上分离,均匀的洒在小麦粉、麦麸的混合料上得到制备酒曲的配料;

s2:曲块制备:将s1中所述的酒曲配料倒入搅拌机中,并加适量山泉水搅拌均匀,然后压入曲盒,制成曲块;

s3:养菌成曲:将s2中所述的曲块再用野菊花枝径包裹、层层叠放压实,封闭养菌成曲;

s4:酒曲存放:将s3中所述已生成成熟发酵菌的曲块解开包裹的香草,放置干燥通风处晾干存放;

s5:制作酒母原料:将高粱、燕麦粉碎煮熟成糊状;

s6:搅拌混合:将s5中所述的混合原料冷却后加入s4所述的酒曲粉末,得到混合料;

s7:定型发酵:将s6所述的混合料搅拌均匀,再倒入酒母发酵缸内发酵定型;

s8:蒸馏:将发酵好的酒母与蒸熟压碎的拐枣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地下土窖封藏,发酵充分后再启封蒸馏。

本实施例中,s1中,制作酒曲时将小麦粉、麦麸和野菊花按比例14:5:1混合均匀,所述s3中,曲块用野菊花枝径包裹、层层叠放压实,经过45天封闭养菌成曲,所述s3中,在酒曲中添加香草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将高粱、燕麦按9:1比例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料置于研磨机内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混合料置于蒸煮锅内煮成糊状,所述s6中,待糊状的高粱和燕麦混合物冷却至30℃后,再加入20%的酒曲粉末,所述s7中,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后进入酒母缸发酵密封45天发酵定型,作为后续拐枣原料发酵的母体,所述s8中,将发酵好的酒母与蒸熟压碎的拐枣按照3:17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500kg的实验缸的原料构成为:425kg高温灭菌的破碎拐枣、75kg发酵定型酒母;15顿批量生产的地下窖池原料构成:11.25吨高温灭菌的破碎拐枣、2.25吨发酵定型的酒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