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葫芦素D的提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757发布日期:2018-10-16 20:32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葫芦素d的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葫芦素d分子式为c30h44o7,分子量为516.67,在常温常压下呈白色针状结晶,主要来源于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的果梗,溶于氯仿,微溶于甲醇,几乎不溶于水,在室温下较为稳定性较好,需要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目前,在从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的果梗进行葫芦素d的提取时,提取不够彻底,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葫芦素d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提取彻底,且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葫芦素d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甜瓜蒂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的甜瓜蒂;

2)、将粉碎的甜瓜蒂进行两次乙醇回流提取,从而得到提取液;

3)、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层;

4)、然后将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再加入10%的吡啶和乙醇,回流2.5-3.5小时,分离得到葫芦素d。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乙醇的浓度为60-85%,所述步骤4)中乙醇的浓度为30-50%。

本发明采用10%的吡啶和乙醇作为弱碱,将甜瓜蒂中大量的葫芦素b转化成葫芦素d,并进行分离提取,大大提高了葫芦素d的提取率,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葫芦素d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甜瓜蒂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的甜瓜蒂;

2)、将粉碎的甜瓜蒂进行两次乙醇回流提取,从而得到提取液,乙醇的浓度为60-85%;

3)、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层;

4)、然后将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再加入10%的吡啶和浓度为30-50%的乙醇,回流2.5-3.5小时,分离得到葫芦素d。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葫芦素D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甜瓜蒂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碎的甜瓜蒂;2)、将粉碎的甜瓜蒂进行两次乙醇回流提取,从而得到提取液;3)、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层;4)、然后将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再加入10%的吡啶和乙醇,回流2.5‑3.5小时,分离得到葫芦素D。本发明采用10%的吡啶和乙醇作为弱碱,将甜瓜蒂中大量的葫芦素B转化成葫芦素D,并进行分离提取,大大提高了葫芦素D的提取率,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展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