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541发布日期:2018-11-20 21:2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可以多次使用的培养皿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清理,其主要过程包括冲刷、清洗和浸泡,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除培养皿内大部分的污染物,在通过毛刷等清洁物对培养皿内壁进行刷洗,去除培养皿内壁上的顽固污染物,最后将培养皿浸泡在酸液中,利用酸液的强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残留物质,长时间浸泡后烘干即可使用,目前市场上对培养皿的清洗常常需要多个装置的配合,从清洗台的自来水冲洗,到后来的浸泡,容易导致培养皿在转移的过程中掉落,导致前面的清洗操作变成无用功,同时在整个清洗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培养皿较高的洁净度,需要使用水液多次冲洗,冲洗过后的水液直接排出,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行为,水液中含有较多培养皿内的细菌微生物,直接排出后,在外界多因素干扰下容易产生变异,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冲洗过程中,含有污染物的水液容易向清洗台外侧溅射,容易造成细菌微生物散发到空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引发研究人员的身体疾病,同时溅射的水液也不方便使用者清理,在清洁过程中,毛刷难以有效的将洗涤剂成分充分的扩散到培养皿内部棱边处,容易导致培养皿内部棱边难以有效和洗涤剂接触,导致培养皿清洁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同时现有的清洗装置也没有设置浸泡功能,现有的培养皿在浸泡时容易相互碰撞,导致培养皿的损坏,而且培养皿浸泡前后不方便拿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用清洗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对培养皿的清洗常常需要多个装置的配合,从清洗台的自来水冲洗,到后来的浸泡,容易导致培养皿在转移的过程中掉落,导致前面的清洗操作变成无用功,同时在整个清洗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培养皿较高的洁净度,需要使用水液多次冲洗,冲洗过后的水液直接排出,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行为,水液中含有较多培养皿内的细菌微生物,直接排出后,在外界多因素干扰下容易产生变异,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冲洗过程中,含有污染物的水液容易向清洗台外侧溅射,容易造成细菌微生物散发到空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引发研究人员的身体疾病,同时溅射的水液也不方便使用者清理,在清洁过程中,毛刷难以有效的将洗涤剂成分充分的扩散到培养皿内部棱边处,容易导致培养皿内部棱边难以有效和洗涤剂接触,导致培养皿清洁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同时现有的清洗装置也没有设置浸泡功能,现有的培养皿在浸泡时容易相互碰撞,导致培养皿的损坏,而且培养皿浸泡前后不方便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所述清洗台上端开设有冲洗腔室,所述清洗台上端位于冲洗腔室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水龙头,所述清洗台上端对应水龙头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吸盘,所述冲洗腔室底部远离水龙头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架、过滤网和拉板,所述过滤组件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导流槽上部,所述安装架中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安装架一侧安装有拉板;

所述清洗台上端对应冲洗腔室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清洁腔室,所述清洁腔室和导流槽之间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清洁腔室中部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导液孔、调节弹簧、挤压套管、清洁板和出液口,所述清洁组件通过外套管焊接在清洁腔室中部,所述外套管内部安装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底部和外套管底部均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外套管内侧和内套管外侧之间位置处等角度安装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上方安装有挤压套管,所述挤压套管上方安装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上表面中部对应内套管位置处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清洁腔室底部安装有水塞;

所述清洗台中部位于清洁腔室下方位置处开设有浸泡腔室,所述浸泡腔室一侧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拉杆、搅拌板和把手,所述拉杆一端安装有搅拌板,所述拉杆另一端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冲洗腔室底部对应导流槽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安装有防溅射组件,所述防溅射组件包括前防护板、滑动凸块、侧防护板和滑槽,所述前防护板底部通过转轴和冲洗腔室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前防护板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滑动凸块,所述前防护板两侧对称安装有侧防护板,所述侧防护板底部通过转轴安装在挡板和冲洗腔室内壁之间,所述侧防护板对应滑动凸块的侧表面开设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清洁腔室下方对应水塞位置处安装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箱、安装耳、折流板和排液口,所述净化箱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耳,所述净化组件通过安装耳安装在清洁腔室下方,所述净化箱内部安装有折流板,所述净化箱底部开设有排液口。

优选的,所述浸泡腔室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滑轨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滑轨,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支撑弹簧和浸泡腔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上方安装有浸泡组件,所述浸泡组件包括浸泡板、滑块、钢丝网、固定环和配重盒,所述浸泡板底端对应滑轨位置处安装有滑块,所述浸泡组件通过滑块与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浸泡板中部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中部均匀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浸泡板上表面对应钢丝网两侧位置处安装有配重盒。

优选的,所述水龙头数量设置为两个,且水龙头通过水管分别与纯水水箱和自来水水箱安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洁板外表面贴覆有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清洁腔室和浸泡腔室一侧底部均安装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滑动凸块的外直径和滑槽的宽度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部填装有净化剂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了冲洗腔室、清洁腔室和浸泡腔室,实现了培养皿清洗流程一体化,便于使用者更换的在冲洗后清洁,在清洁后浸泡,也解决了现有的培养皿清洗常常需要多个装置的配合,容易导致培养皿在转移的过程中掉落,导致前面的清洗操作变成无用功的问题。

2、设置了过滤网和净化箱,冲洗腔室内使用过后的水液在过滤网去除可视污染物后通过单向阀流入到清洁腔室,清洁腔室内的水液使用后,通过在净化箱内部净化流入到浸泡腔室,实现了水液的多次利用,避免冲洗、清洁和浸泡需要使用多份水液,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3、将培养皿倒扣在清洁板上方,在内套管内部添加洗涤剂,利用挤压套管将水液,使得水液通过内套管溶解洗涤剂后,在从出液口排出,使得培养皿内壁能稳定的接触到含有洗涤剂的水液,便于洗涤剂更好的和培养皿内壁的顽固污染物进行接触反应,提高了对培养皿内壁的清洗程度,解决了现有毛刷清洁不彻底的问题。

4、拉动前防护板,通过前防护板顶部两侧安装的滑动凸块带动两块侧防护板缓慢抬升,利用固定吸盘固定后,避免冲洗过程中水液溅射到清洗台的其他位置,解决了含有污染物的水液向清洗台外侧溅射,容易造成细菌微生物散发到空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引发研究人员的身体疾病的问题。

5、拉动把手,使得拉杆带动搅拌板在浸泡腔室内往返移动,使得浸泡腔室内部的酸液浓度均匀,避免培养皿在浸泡腔室内不同位置浸泡效果不同的情况,保证同批次浸泡的培养皿的洁净度相同,能同时取出使用。

6、将培养皿放置在固定环上,利用滑块将浸泡板放置在滑轨上,此时向配重盒内放置重物,使得支撑弹簧受力后收缩,浸泡板完全浸入到酸液内部,使得在浸泡过程中,各个培养皿不会因为晃动而相互碰撞损坏的情况,取下配重块后即可将浸泡板沿着滑轨滑动取出,解决了培养皿浸泡前后不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固定吸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溅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浸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清洗台;2、冲洗腔室;3、水龙头;4、固定吸盘;5、导流槽;6、过滤组件;601、安装架;602、过滤网;603、拉板;7、挡板;8、防溅射组件;801、前防护板;802、滑动凸块;803、侧防护板;804、滑槽;9、清洁腔室;10、单向阀;11、清洁组件;1101、外套管;1102、内套管;1103、导液孔;1104、调节弹簧;1105、挤压套管;1106、清洁板;1107、出液口;12、水塞;13、净化组件;1301、净化箱;1302、安装耳;1303、折流板;1304、排液口;14、浸泡腔室;15、搅拌组件;1501、拉杆;1502、搅拌板;1503、把手;16、支撑组件;1601、支撑板;1602、滑轨;1603、支撑弹簧;17、浸泡组件;1701、浸泡板;1702、滑块;1703、钢丝网;1704、固定环;1705、配重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台1,清洗台1上端开设有冲洗腔室2,清洗台1上端位于冲洗腔室2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水龙头3,为了便于冲洗时使用自来水,在浸泡后使用纯水冲洗,水龙头3数量设置为两个,且水龙头3通过水管分别与纯水水箱和自来水水箱安装连接,清洗台1上端对应水龙头3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吸盘4,冲洗腔室2底部远离水龙头3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导流槽5,导流槽5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安装架601、过滤网602和拉板603,过滤组件6通过安装架601安装在导流槽5上部,安装架601中部安装有过滤网602,安装架601一侧安装有拉板603,利用拉板603便于将安装架601从导流槽5内取出。

冲洗腔室2底部对应导流槽5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挡板7,挡板7一侧安装有防溅射组件8,防溅射组件8包括前防护板801、滑动凸块802、侧防护板803和滑槽804,前防护板801底部通过转轴和冲洗腔室2内壁活动连接,前防护板801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滑动凸块802,前防护板801两侧对称安装有侧防护板803,侧防护板803底部通过转轴安装在挡板7和冲洗腔室2内壁之间,侧防护板803对应滑动凸块802的侧表面开设有滑槽804,为了保证滑动凸块802能稳定的在滑槽804内滑动,使得前防护板801带动侧防护板803翻起,滑动凸块802的外直径和滑槽804的宽度相契合。

清洗台1上端对应冲洗腔室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清洁腔室9,清洁腔室9和导流槽5之间安装有单向阀10,单向阀10能有效避免清洁腔室9内部的水液回流到冲洗腔室2内部,清洁腔室9中部安装有清洁组件11,清洁组件11包括外套管1101、内套管1102、导液孔1103、调节弹簧1104、挤压套管1105、清洁板1106和出液口1107,清洁组件11通过外套管1101焊接在清洁腔室9中部,外套管1101内部安装有内套管1102,内套管1102底部和外套管1101底部均开设有导液孔1103,外套管1101内侧和内套管1102外侧之间位置处等角度安装有调节弹簧1104,调节弹簧1104上方安装有挤压套管1105,挤压套管1105上方安装有清洁板1106,调节弹簧1104能提供挤压弹簧1105恢复原位置的应力,为了便于更好的清洁培养皿的内壁,清洁板1106外表面贴覆有海绵块,清洁板1106上表面中部对应内套管1102位置处开设有出液口1107。

清洁腔室9底部安装有水塞12,清洁腔室9下方对应水塞12位置处安装有净化组件13,净化组件13包括净化箱1301、安装耳1302、折流板1303和排液口1304,净化箱1301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耳1302,净化组件13通过安装耳1302安装在清洁腔室9下方,净化箱1301内部安装有折流板1303,折流板1303能使水液更好的在净化箱1301内流动,起到更好的净化作用,净化箱1301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304,为了保证净化箱1301能有效净化水液,保证水液能再次使用。

清洗台1中部位于清洁腔室9下方位置处开设有浸泡腔室14,为了便于清洁腔室9和浸泡腔室14内部的水液排出,清洁腔室9和浸泡腔室14一侧底部均安装有排水管,浸泡腔室14一侧安装有搅拌组件15,搅拌组件15包括拉杆1501、搅拌板1502和把手1503,拉杆1501一端安装有搅拌板1502,拉杆1501另一端安装有把手1503。

浸泡腔室14底部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组件16,支撑组件16包括支撑板1601、滑轨1602和支撑弹簧1603,支撑板1601上表面安装有滑轨1602,支撑板1601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弹簧1603,支撑组件16通过支撑弹簧1603和浸泡腔室14底部固定连接,支撑组件16上方安装有浸泡组件17,浸泡组件17包括浸泡板1701、滑块1702、钢丝网1703、固定环1704和配重盒1705,浸泡板1701底端对应滑轨1602位置处安装有滑块1702,浸泡组件17通过滑块1702与滑轨1603活动连接,浸泡板1701中部安装有钢丝网1703,钢丝网1703中部均匀安装有固定环1704,钢丝网1703的设置便于固定环1704的安装,同时保证酸液能没过钢丝网1703,使得培养皿完全浸泡的酸液中,浸泡板1701上表面对应钢丝网1703两侧位置处安装有配重盒170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拉动前防护板801,前防护板801以底部的转轴为轴心摆动,在前防护板801被拉起时,通过滑动凸块802在滑槽804内的移动,使得前防护板801稳定的将侧防护板803推起,利用固定吸盘4吸附在前防护板801一侧,对前防护板801固定后,也使得侧防护板803受到前防护板801支撑保持稳定,此时将待清洗的培养皿拿取到冲洗腔室2内,开启连接自来水箱的水龙头3,对培养皿进行冲洗,去除大部分附着污渍。

冲洗过后的水液在挡板7的作用下流向导流槽5,导流槽5顶部安装有过滤组件6,水流通过安装架601中部安装的过滤网602,过滤掉大颗粒物,过滤后的水液通过导流槽5底部的单向阀10流向清洁腔室9,使得水液再次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清洁板1106中部开设的出液口1107向内套管1102内投放洗涤剂,将培养皿倒扣在清洁板1106上,同时缓慢上下按动清洁板1106,在使得外套管1101和内套管1102内部的含有水液通过导液孔1103进入到内套管1102内,和洗涤剂混合后,通过清洁板1106中部开设的出液口1107排出,使得含有洗涤剂的混合液能更好的和培养皿内壁进行接触,解决了现有培养皿清洁时,洗涤剂在混合液内浓度较低,毛刷难以将洗涤剂洗涤成分和培养皿内壁充分接触,导致清洗不充分的情况。

清洗后,打开水塞12,使得水液经过净化箱1301内部,在折流板1303的作用下反复被净化剂颗粒净化,最后通过排液口1304排入到浸泡腔室14内部,当浸泡腔室14内部集聚一定水液时,投放强酸液稀释,拉动把手1503,使得拉杆1501带动搅拌板1502在浸泡腔室14内部来回移动,便于强酸液的分子稳定的扩散到溶液的各个位置,保证培养皿浸泡时接触相同酸碱度的酸液,使得培养皿浸泡相同时间后保持一致的洁净度,此时再将清洗过后的培养皿放置到固定环1704上,利用浸泡板1701底部安装的滑块1702将浸泡组件17安装到滑轨1602上,当浸泡板1701完全位于滑轨1602上方时,向配重盒1705内放置配重物,使得浸泡组件17挤压支撑板1601和支撑弹簧1603,支撑弹簧1063收缩带动浸泡板1701下降,使得固定环1704中部固定的培养皿完全浸泡在酸液中,利用酸液的强氧化作用清除培养皿表面的可能残留物质,长时间浸泡后,取下配重盒1705内的配重物,在支撑弹簧1603的作用下将浸泡组件17恢复的未放置配重物时的高度,抽出浸泡板1701后,取下培养皿,再培养皿放置到连接纯水水箱的水龙头3下,开启连接纯水水箱的水龙头3冲洗三到五次,冲洗完毕即可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