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籽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0282发布日期:2018-12-22 08:40阅读:1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籽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俗称苦茶、建茶、百花茶,学名camelliaoilferaabel.英文名oilteacamellin,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其果树至少要种植五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周期长达12个月之久。

茶籽油营养成分丰富,含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93%,其中油酸含量达83%,亚油酸10%)、山茶苷、磷脂质和皂苷、维生素e、鞣质。已确知其结构的皂苷元有:22a-基脂醇、玉蕊醇al、皂苷元st-1、山茶皂元、茶皂醇b、茶皂醇a、茶皂醇e。而亚油酸、亚麻油酸是维持人体皮肤、毛发生长所不可或缺的,能够预防动脉硬化,茶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

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用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能够和橄榄油相媲美,属于高级食用油。茶籽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性质稳定,密封储藏一年后其理化性质变化很小,茶籽油比其他植物油易于储存,茶籽油可以和其他食用油一样炒菜、凉拌菜等,具有独特的香味。

目前茶籽加工领域,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低,目前无适合茶油特点的加工精制技术,茶油加工走入了模仿大宗油脂传统精加工的误区,压榨后普遍实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等精炼工艺制油。而传统的精加工工艺不但能耗大、得率低,损耗茶油中微量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固有风味物质,高强度的精炼工艺同时会增加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产生的风险;而精炼工艺中投入的溶剂、石蜡、磷酸、盐、碱等各类助滤剂、脱色剂等添加剂,也使成品茶油中增加了含有更多有害物质的风险。因此改进精制方法,既保留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又除去有害成分的工艺和特色产品的开发已经成为油茶籽油加工技术研发中刻不容缓的问题之一,也是所有油脂加工行业研究工作者和企业的共识。

专利cn107446695a公开了一种茶籽油的深加工方法,油茶果晾晒后,剥壳得到油茶籽,油茶籽剥壳后得到油茶籽仁,油茶籽仁烘干,烘干后的油茶籽仁进行炒制,炒制后的油茶籽仁送入榨油机进行榨油,出油过滤得毛油,毛油中加入柠檬酸溶液,反应,再加入氯化钠溶液,反应,分离出上部清油,上部清油进行真空脱水,然后冷却,进行精滤,即得到精制茶籽油。该方法得到的精制茶籽油达到国家一级油标准,去除了茶籽油中的杂质,口味更佳浓香,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专利cn108102779a公开了一种油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鲜果采摘;(2)油茶果的后熟增油;(3)油茶果的脱壳处理;(4)油茶籽的炒制;(5)榨油;(6)精过滤;(7)冬化;(8)抛光过滤。该发明用干燥剂使采摘后新鲜油茶果的水分含量降低,让新鲜油茶果迅速进入油茶果的后熟阶段后,从而增加油茶籽油的含量。该发明采用压榨法制取毛油工艺简单,出油率高。而且产品经过严格控制炒制条件和炒熟程度固定一部分磷脂和杂质,以免除续脱胶和碱炼工艺。该发明操作方便,步骤简单,无需化学品投入,既提高了得率,又保留了精炼过程中可能损失的营养成分,同时还能得到质量优良的浓香型油茶籽油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将油茶果洗净晾干后剥壳,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烘干;然后低温冷冻后迅速加热,之后将油茶籽进行榨油,得到毛油;毛油中加入热水进行水化脱胶处理,然后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最后进行冬化处理,得到精制茶籽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成熟油茶果,洗净后晾干,剥壳后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烘干;

(2)将烘干后的油茶籽置于-15~-20℃环境中冷冻5~6h,然后将冷冻的油茶籽置于70~80℃环境中加热1~2h,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

(3)将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在80~90℃,将榨出的油进行过滤,得到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热水,搅拌后静置,分离出上部清油;

(5)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得到茶籽油;

(6)然后将茶籽油进行冬化处理,得到精制茶籽油。

优选地,步骤(1)中油茶籽烘干温度控制为50~60℃。

优选地,步骤(1)中油茶籽烘干后其水分含量≤6%。

优选地,步骤(4)中热水的温度为80~90℃。

优选地,步骤(4)中搅拌速度控制为30~60r/min。

优选地,步骤(4)中搅拌时间为20~30min。

优选地,步骤(4)静置时间为3~5h。

优选地,步骤(5)中加热温度为90~100℃。

优选地,步骤(6)中冬化温度为-1~2℃。

优选地,步骤(6)中冬化时间为18~2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将油茶籽先后进行低温冷冻和加热处理,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使后续榨油过程的出油率更高;

2、本发明油茶籽在榨油工序之前出现裂纹,可进一步降低榨油过程中榨膛的温度,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温度,保留了精炼过程中可能损失的营养成分;

3、本发明通过加入热水的方式进行水化脱胶,后续进行真空加热脱除水分和低沸点杂物,最后冬化进一步精制茶籽油,全程没有加入任何用于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的化学添加剂,保证精制茶籽油的质量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加工的新鲜油茶果取自同一批来自同一茶园采摘的油茶果。

实施例1

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成熟油茶果,洗净后晾干,剥壳后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在55℃温度下烘干至其含水量为5%;

(2)将烘干后的油茶籽置于-20℃环境中冷冻5h,然后将冷冻的油茶籽置于72℃环境中加热1.8h,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

(3)将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为90℃,将榨出的油进行过滤,得到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温度为90℃的热水,以45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后静置3h,分离出上部清油;

(5)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温度为95℃,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得到茶籽油;

(6)然后将茶籽油投入温度为-1℃的冬化罐内进行冬化处理,控制处理时间为18h,得到精制茶籽油。

实施例2

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成熟油茶果,洗净后晾干,剥壳后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在50℃温度下烘干至其含水量为5%;

(2)将烘干后的油茶籽置于-18℃环境中冷冻5.6h,然后将冷冻的油茶籽置于75℃环境中加热2h,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

(3)将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为90℃,将榨出的油进行过滤,得到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温度为88℃的热水,以40r/min的速度搅拌25min后静置5h,分离出上部清油;

(5)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温度为100℃,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得到茶籽油;

(6)然后将茶籽油投入温度为0℃的冬化罐内进行冬化处理,控制处理时间为20h,得到精制茶籽油。

实施例3

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成熟油茶果,洗净后晾干,剥壳后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在60℃温度下烘干至其含水量为6%;

(2)将烘干后的油茶籽置于-20℃环境中冷冻6h,然后将冷冻的油茶籽置于80℃环境中加热1.2h,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

(3)将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为85℃,将榨出的油进行过滤,得到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温度为90℃的热水,以55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静置4h,分离出上部清油;

(5)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温度为90℃,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得到茶籽油;

(6)然后将茶籽油投入温度为1℃的冬化罐内进行冬化处理,控制处理时间为20h,得到精制茶籽油。

实施例4

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成熟油茶果,洗净后晾干,剥壳后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在58℃温度下烘干至其含水量为4%;

(2)将烘干后的油茶籽置于-15℃环境中冷冻6h,然后将冷冻的油茶籽置于78℃环境中加热2h,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

(3)将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为90℃,将榨出的油进行过滤,得到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温度为90℃的热水,以35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静置5h,分离出上部清油;

(5)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温度为95℃,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得到茶籽油;

(6)然后将茶籽油投入温度为-1℃的冬化罐内进行冬化处理,控制处理时间为19h,得到精制茶籽油。

实施例5

一种茶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成熟油茶果,洗净后晾干,剥壳后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在52℃温度下烘干至其含水量为6%;

(2)将烘干后的油茶籽置于-20℃环境中冷冻5.2h,然后将冷冻的油茶籽置于70℃环境中加热2h,使油茶籽表面出现裂纹;

(3)将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为80℃,将榨出的油进行过滤,得到毛油;

(4)向毛油中加入温度为80℃的热水,以45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后静置4h,分离出上部清油;

(5)将分离出的上部清油进行真空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温度为90℃,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杂质,得到茶籽油;

(6)然后将茶籽油投入温度为2℃的冬化罐内进行冬化处理,控制处理时间为20h,得到精制茶籽油。

对比例1

按照专利cn107446695a公开的方法加工茶籽油,包括以下步骤:

(1)油茶果的处理:采集成熟的油茶果,晾晒,剥壳得到油茶籽,油茶籽剥壳得到油茶籽仁,油茶籽仁在50~55℃下进行烘干,烘至油茶籽仁的含水率≤9%即可;

(2)油茶籽仁炒制:烘干后的油茶籽仁送入炒炉中进行炒制,炒炉的温度控制在120~130℃之间,炒制时间55min;

(3)榨油:炒制后的油茶籽送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油机榨膛的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榨出的油过滤,得到毛油;

(4)酸化:向毛油中加入其重量0.12%的柠檬酸溶液,柠檬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9%,连续搅拌75min;

(5)脱胶:经步骤(4)处理后的油加入其重量0.7%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搅拌35min;

(6)真空脱水:脱胶后的油静置7h,分离出上部清油,上部清油进行真空脱水处理,加热设备的热源为105~110℃的导热油;

(7)精滤:真空脱水后的油用15~20℃循环水冷却4.5h,然后进行精滤,得到精制茶籽油。

对比例2

按照专利cn108102779a公开的方法加工茶籽油,具体步骤为:

1、采集新鲜且杂质含量小于0.3%的油茶果;

2、在通风的室内将油茶果平铺于表面放置有纱布隔层的干燥剂上后熟处理48小时,所用干燥剂为质量比为3:0.5:0.05的生石灰、蒙脱石粉和淀粉的混合物;

3、将后熟处理后的油茶籽果剥壳得油茶籽,将油茶籽在60℃下进行烘干,烘干至油茶籽的含水量为5%即可;

4、将烘干过后得到的油茶籽投入旋转烤炉进行炒制,烤炉的温度控制在140℃,炒制时间40分钟即可;

5、将经炒制过后得到的油茶籽投入榨油机进行榨油,榨膛温度控制在100℃,榨出的油过滤,得毛油;

6、将毛油采用压滤机进行精过滤,压滤机中采用70目滤布过滤;

7、将过滤得到的油茶籽油直接投入冬化罐,在0~2℃温度下冬化12小时;

8、将冬化过后得到的油茶籽油经抛光过滤,即可得精致茶籽油。

测试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得到的精制茶油分别统计其茶籽油提取率、脱臭率、维生素e含量、角鲨烯含量和茶多酚含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精制茶籽油的各项指标比较

通过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比较可知,本发明在保证脱臭率的同时,其茶籽油的提取率明显高于对比例,且其有效营养物质维生素e、角鲨烯和茶多酚含量也明显高于对比例。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