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油高冲击AS/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9035发布日期:2019-05-07 19:58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到一种耐油高冲击as/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和pbt树脂具有优良耐油性。但二者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as/pbt合金有效提高了as的耐油性能,降低了pbt材料的收缩率,但合金材料仍然存在缺口冲击强度较低,且合金形态结构不稳定,as是一种非结晶型聚合物,而pbt属于无定形/结晶聚合物共混,导致二者相分离,造成材料性能不稳定。所以应增加as与pbt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

中国专利cn107312299a公开了一种通过pbt的办法改善了pc/abs合金材料的耐油性问题。通过低粘度的pbt迁移到pc/abs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晶区结构,从而达到材料耐油的效果,材料冲击强度高,但pbt与pc/abs不相容,pbt添加量过大会降低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缺口冲击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油高冲击as/pbt/pc合金材料,按照重量配比的成分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的as类树脂为丙烯腈-苯乙烯二元共聚物,其丙烯腈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数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pbt树脂的粘度为0.988~1.012pa·s,高粘度pbt。

进一步地,所述pc树脂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增韧剂为abs高胶粉。

进一步地,相容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ptw。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助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聚硅氧烷、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pe蜡、pp蜡、abs蜡、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锌与pe蜡的复配物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和,所述加工助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耐油高冲击as/pbt/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pbt和pc在120℃~130℃下干燥4~6h,含水率控制在0.03%以下,干燥后备用;

s2:将as在80℃~85℃下干燥2~4h,含水率控制在0.03%以下,干燥后备用;

s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处理后的pbt和as,混合均匀;

s4:按重量配比称取相容剂、润滑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再与pbt和as的混合物一起加入到混合器中继续混合2~5min;

s5:将上述充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并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输送和剪切作用下,经充分塑化、熔融、复合、机头挤出、拉条、冷却、切粒、烘干和包装,即得一种as/pbt/pc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s5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在215℃~250℃,螺杆转速为400rp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使用高组分含量的pbt树脂,提高材料的耐油性能,高组分含量pbt树脂在合金中形成连续致密的晶区结构,有效提高了材料的耐油性,提高了合金材料对油料的深层抗侵蚀效果。

2.本发明还通过加入pc组分,增强了as与pbt材料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材料的稳定性,避免as与pbt分层,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相容剂mbs和相容剂ptw增强了三组分的相容性,使as、pbt、pc三者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了油料对材料的侵蚀效果。

3.本发明制备的as/pbt/pc制备工艺简单,加工性能优异,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

表1: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组分配比(单位kg)

其中,as类树脂优选丙烯腈-苯乙烯二元共聚物,其丙烯腈的含量按质量百分数为30%-60%。

pbt树脂优选的粘度为0.988~1.012pa·s,高粘度pbt。

pc树脂优选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

增韧剂优选abs高胶粉。

相容剂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ptw。

加工助剂优选乙烯基双硬脂酰胺、聚硅氧烷、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pe蜡、pp蜡、abs蜡、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锌与pe蜡的复配物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和,所述加工助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制备方法包括:

s1:按表1所述称量pbt树脂、as树脂、pc树脂、高胶粉60p、mbs、ptw、抗氧剂及润滑剂;

s2:将pbt和pc在120℃~130℃下干燥4~6h,含水率控制在0.03%以下,干燥后备用;

s3:将as在80℃~85℃下干燥2~4h,含水率控制在0.03%以下,干燥后备用;

s4: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处理后的pbt和as,混合均匀;称量好的高胶粉、相容剂及加工助剂混合均匀,再与pbt和as的混合物一起加入到混合器中继续混合2~5min;

s5:将上述充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并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输送和剪切作用下,经充分塑化、熔融、复合、机头挤出、拉条、冷却、切粒、烘干和包装,即得一种as/pbt/pc合金材料。

其中s5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在215℃~250℃,螺杆转速为400rpm。

对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按照iso标准执行进行测试,实施例1-3与对比例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的测试结果

从表2中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性能测试结果可知,加入5%pc材料后,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从6kj/m2上升到50kj/m2有明显提升,随着pc用量增大材料缺口冲击强度随着提升,但是,材料耐油性能变差。

由此可知pc加入有效改善了材料的冲击强度,但过量的pc材料会破坏材料的交联网状结构,而pc组分耐油性能较差,从而造成材料的耐油性能降低(如对比例1中,pc加入超过15%后,耐油性测试就会开裂)。而不加入pc,其耐油性很好,但是其冲击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如对比例2-3中所示的实验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