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R基因及用作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相关遗传标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2204发布日期:2019-05-24 20:1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OBR基因及用作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相关遗传标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禽分子生物技术及育种领域,主要是测定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具体地说是,是测定obr基因中的多态性,即与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的瘦蛋白受体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缩写为snp)的存在。

技术背景

溆浦鹅是我国肥肝性能最优,体型大,生长快,抗病性强,优势特别明显的国家级地方品种遗传资源,2014年进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鹅肥肝是世界级高档美味健康食品中三大珍品之一,其所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卵磷脂等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由于溆浦鹅缺乏科学系统选育,导致填肥后肝脏大小个体差异大,严重制约了鹅产业化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常规选育较慢,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从dna水平寻找与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的主效基因或分子标记,并在育种中将其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一提高选育进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

瘦蛋白受体(leptinreceptor,obr)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i类细胞因子超家族受体,有5种异构体,即obra、obrb、obre、obrd和obrf。它们具有相同的胞外区,而胞内结构域则具有长度和序列上的差异。obr主要生理功能是与瘦素结合,使瘦素发挥调节体内能量平衡、脂肪贮存等生理作用。有关家禽obr基因的研究很少,guy等首次克隆了鸡obrcdna序列,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平均为60%。dunn等将鸡的obr基因定位在8号染色体上。顾志良等在obr基因外显子9上检测到了1个碱基突变,并推测等位基因a可能与沉积较多腹脂有关。王颖等在鸡obr基因内含子8上检测到了t—c、g—a2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不同基因型在腹脂重和腹脂率上差异显著,bb型个体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ab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初步推断obr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目前,关于obr基因多态性与肥肝性能的关联分析相对较少。溆浦鹅dna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相关的遗传标记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obr基因及其作为溆浦鹅肥肝性状遗传标记的用途;同时筛选与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的snp,以期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渗入,并提供上述遗传标记在溆浦鹅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obr基因,所述基因为与表示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的基因,它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述。序列表seqidno:1的573bp处有1个g/a的碱基突变,导致多态性存在。所用引物如下:

正向引物:5’—tttgccgttagtaccagg—3’

反向引物:5’—gcacagacaaacaggagc—3’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obr基因作为溆浦鹅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遗传标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genbank中鹅obr基因的序列,用primer5.0设计引物,覆盖该基因全部外显子14到外显子16序列;

(2)以溆浦鹅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产物纯化,克隆,获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在扩增的591bp序列中(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第573bp处存在1个突变位点。并证实该位点是在obr基因第16内含子碱基位置258bp处。

进一步,所述方法选择溆浦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筛选溆浦鹅肥肝性状相关基因,其步骤如下:

(1)选择相同批次80日龄健康溆浦鹅60只进行饲养试验;

(2)根据obr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测序;

(3)筛选与肥肝性状相关的snp。

关于溆浦鹅肝脏脂肪沉积相关基因snp筛选方法。

选择相同日龄的健康溆浦鹅50~80只进行填饲试验。一般在28天后进行屠宰,分别称取所有溆浦鹅肝脏重量,并从极端样本中(大肝和小肝)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

根据genbank中鹅obr基因序列,用primer5.0设计引物,覆盖该基因全部外显子14到外显子16序列,引物序列为:5’-tttgccgttagtaccagg-3’(正向),5’-gcacagacaaacaggagc-3’(反向),由湖南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用上述引物分别对溆浦鹅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pcr:20μl反应体系:2×mastermix12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各0.8μl,dna模板1μl,超纯水补至所需体积。

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7℃退火30s,72℃延伸90s,共35个循环;72℃后延长10min,最后4℃保存。

取pcr产物5μl进行凝胶电泳,检测产物片段大小是否符合目的片段大小,pcr产物的长度为1246bp。

取pcr扩增产物30μl,产物纯化后送湖南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反向测序一个反应,测序结果确证了pcr产物是obr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idno:1所示。图1是突变位点和测序峰图。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从溆浦鹅肝脏中提取相关基因为obr基因,并且在该基因序列中筛选到与肝脏脂肪沉积有关的snp,很可能这就是影响溆浦鹅肝脏大小的原因。

关于与溆浦鹅肝脏脂肪沉积有关的snp在生产实践中的验证试验。

选择80日龄及相同饲养管理条件的健康溆浦鹅10~20只进行试验。一般在28天填饲后,所有供试溆浦鹅进行屠宰,分别称量肝脏重量。

用提取的溆浦鹅肝脏组织样基因组dna,并利用引物扩增,并检测其snp。

1、pcr

pcr反应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1pcr反应体系

pcr循环参数如下:

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7℃退火30s,72℃延伸90s,共35个循环;72℃后延长10min,最后4℃保存。

2、obr基因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分析

通过卡方检验突变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如表2所示,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中(p>0.05)。

表2snp位点基因型和基因频率

3、obr基因与溆浦鹅肥肝性状的相关分析

分析不同snp基因型对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的影响,从下表3中可见:不同snp基因型对溆浦鹅肥肝性状有显著影响;其中gg基因型溆浦鹅肝重高ga型个体110.8%,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3不同基因型溆浦鹅肝重比较

注:同一列肩注不同小写字母为差异极显著(p<0.05)。

本发明采用pcr与dna测序结合的方法首先筛选出obr基因为溆浦鹅肥肝性状的相关基因,继而从溆浦鹅obr基因上筛选到与性状相关的snp,并且通过生产实践验证确定obr基因为肥肝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筛选的snp为与之相关的snp。本发明筛选的溆浦鹅obr基因的snp可作为溆浦鹅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从而培育出肝脏脂肪沉积沉积更多,肝脏更大的溆浦鹅,具有极其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图1是突变位点和测序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溆浦鹅肝脏脂肪沉积相关基因snp筛选

选择相同日龄的健康溆浦鹅60只进行填饲试验。28天后进行屠宰,称量溆浦鹅肝脏重量,并从极端样本中(大肝和小肝)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

根据genbank中鹅obr基因序列,用primer5.0设计引物,覆盖该基因全部外显子14到外显子16序列,引物序列为:5’-tttgccgttagtaccagg-3’(正向),5’-gcacagacaaacaggagc-3’(反向),由湖南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用上述引物分别对溆浦鹅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pcr:20μl反应体系:2×mastermix12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各0.8μl,dna模板1μl,超纯水补至所需体积。

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7℃退火30s,72℃延伸90s,共35个循环;72℃后延长10min,最后4℃保存。

取pcr产物5μl进行凝胶电泳,检测产物片段大小是否符合目的片段大小,pcr产物的长度为1246bp。

取pcr扩增产物30μl,产物纯化后送湖南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反向测序一个反应,测序结果确证了pcr产物是obr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idno:1所示。图1是突变位点和测序峰图。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从溆浦鹅肝脏中提取相关基因为obr基因,并且在该基因序列中筛选到与肝脏脂肪沉积有关的snp,很可能这就是影响溆浦鹅肝脏大小的原因。

实施例2与溆浦鹅肝脏脂肪沉积有关的snp在生产实践中的验证

选择80日龄及相同饲养管理条件的健康溆浦鹅14只进行试验。28天填饲后,所有供试溆浦鹅进行屠宰,称量肝脏重量。

用提取的14只溆浦鹅肝脏组织样基因组dna,并利用实施例1中的引物扩增,并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检测其snp。

1、pcr

pcr反应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1pcr反应体系

pcr循环参数如下:

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7℃退火30s,72℃延伸90s,共35个循环;72℃后延长10min,最后4℃保存。

2、obr基因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分析

通过卡方检验突变位点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如表2所示,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中(p>0.05)。

表2snp位点基因型和基因频率

3、obr基因与溆浦鹅肥肝性状的相关分析

分析不同snp基因型对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的影响,从下表3中可见:不同snp基因型对溆浦鹅肥肝性状有显著影响;其中gg基因型溆浦鹅肝重高ga型个体110.8%,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3不同基因型溆浦鹅肝重比较

注:同一列肩注不同小写字母为差异极显著(p<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湖南农业大学

<120>obr基因及用作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相关遗传标记的方法

<160>1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591

<212>dna

<213>鹅(goose)

<220>

<221>mutation

<222>(573)

<223>r=g或a

<400>1

agttgccaacaagatcagctatgataaaggttcagaaactctgtgttgagtatgttgttc60

aggtccgctgcagagcactggatggtttaggttactggagcaactggagcagatcagctt120

atgcagttgtgagagatatcaaaggtacgtgtgctttcagagcgtgctctgatgctcggt180

ccggtttcagactcagatgtgacactgttctttcaaaactgtaatcttgcagctccctta240

caaggccctgagttttggagagttgttgttgaagatccagccaggaggcagaaaaatgtt300

accctcctgtggaaggtgagaacacttagattttggtctttcactttgaaagatgcatga360

cccaaaagcattggtagaattaatgaaaatgataatgataagcacgtgcctccctgccct420

gagaggcaacctagggtggtcactgtttacaggacttggtttgcagcatgcttgcaggtt480

tttgctgccaatttctgctaaccgagttctctgagcagaatgtgccactgagtcctagac540

agctgcctgtacaaacacctcggcaatggcacrtaaactgggcaaagctgc59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