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756发布日期:2019-02-22 22:13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



背景技术:

抑菌试验主要用于测定抗生素、抗菌肽及其他抑菌物质抑制细菌生长的效力,包括进行定性测定的扩散法和进行定量测定的稀释法。其中扩散法又主要包括滤纸片法、平板打孔法和牛津杯法。

滤纸片法是测定抑菌活性的主要方法。它是将沾有抑菌物质的纸片贴在接种有细菌的培养基表面,抑菌物质向四周扩散产生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的有无和大小来判定抑菌物质的效力。

然而,现有滤纸片法的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在放置滤纸片的过程中,不易控制摆放位置,可能会使相邻两个滤纸片距离过近,使得所得的两个抑菌圈相交,得不到准确的数据;试验结束时,需要对每个滤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大小进行测量,这使实验变得相对繁琐;试验开始时,需要对每个滤纸片的位置进行标记,加大了整个试验的工作量,并且容易造成标记错误;滤纸片的规格是固定的,其对抑菌试剂溶液的载量也必然是固定的,不能满足具体试验对各种上样量的要求;传统的培养皿不封闭,在试验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水份容易挥发,致使培养基破裂。

现有的培养皿(CN201320166853、CN201520567693和CN201521015655)底部的定位标设置,不仅可以帮助药敏片定位还可以直接读出后期抑菌圈的直径大小,但是并没有解决以上其他三方面的问题。

虽然添加了培养皿底部的定位设置,但是很难将滤纸片准确的放在定位标内,如果没能准确的放置会使试验结果非常不准确,这无疑增加了试验的难度和降低了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包括培养皿盖、培养皿底、和滤纸片;所述培养皿底包括圆形皿底、由皿底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和若干垂直于皿底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滤纸片放置位置的定位,滤纸片中心设有可被定位柱穿过的纸孔;在滤纸片放置位置下方的培养皿底相应位置标注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以所述定位柱中心点为中心辐射设置。

优选地,在滤纸片放置位置下方的培养皿底相应位置加注有编号。

优选地,所述培养皿盖内壁上设有两个橡胶圈,所述橡胶圈镶嵌于培养皿盖内壁的环状沟槽内。

本实用新型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在培养皿底上设置定位柱解决了滤纸片放置位置不好掌握的问题,不必因放置滤纸片而浪费试验时间;针对滤纸片周围抑菌圈大小测量相对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在滤纸放置位置下方的培养皿底相应位置标注了刻度,不必对抑菌圈进行测量就可以观察其大小;针对需要每个抑菌试剂进行标记的问题,本发明也在滤纸片放置位置下方的培养皿底相应位置加注了编号,只需要在加抑菌试剂时记下其所对应的编号即可;针对不同试验需要不同的上样量的问题,本发明可通过增减定位柱上滤纸片的多少来控制抑菌试剂的上样量,从而达到对试验的个性化要求;针对培养基中水份易挥发的问题,本发明在培养皿盖上固定了两个橡胶圈,可以与培养皿底很好的结合,达到封闭培养皿和保持皿内水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是培养皿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培养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滤纸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的滤纸片套设于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的滤纸放置位置下方的培养皿底相应位置标注有刻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包括培养皿盖3、培养皿底1和滤纸片6。培养皿盖3上固定有两个橡胶圈2,可以与培养皿底1很好的结合,达到封闭的作用;培养皿底1上设置有定位柱4,并标注了刻度线5和编号;定位柱4上标注有液位线8;滤纸片6上设有纸孔7。

本实用新型用于抑菌实验的培养皿的使用方法如下:

对本发明中的培养基各组件进行灭菌;

将灭菌的琼脂培养基倒在培养皿底内,待其凝固;

用棉签将待测细菌均匀的涂布于培养基表面;

根据上样抑菌试剂的量,在定位柱上穿入合适数量的滤纸片;

在滤纸片上加入待检抑菌试剂样品;

将培养皿放置在37℃条件下培养16-18小时,通过培养皿底上的编号确定所加的抑菌试剂样品,通过培养皿底上的刻度线确定抑菌圈大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