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6955发布日期:2019-01-13 17:5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经氯化取代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作树脂抗冲改性剂和合成橡胶。氯化聚乙烯目前的生产工艺是反应完毕后的料浆在反应釜内由130℃自然降温至90℃后,转移到待料槽内,然后物料在待料槽内继续降温,温度降至50℃后,向分离器进料,进行脱酸。目前的生产工艺从反应完毕到脱酸至少需要2.5小时的降温时间,存在降温效率低的缺点,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能够缩短降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包括料浆反应釜、换热装置、待料槽和脱酸分离器,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料浆反应釜和待料槽之间,料浆反应釜内的物料流经换热装置后进入待料槽,所述待料槽的出料口连通脱酸分离器;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由耐热温度100℃以上的耐腐蚀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列管由碳化硅管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料浆反应釜的外侧设置有反应釜夹套,所述反应釜夹套上连通有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待料槽的外侧设置有待料槽夹套,所述待料槽夹套上连通有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装置的降温进水管的水源端以及降温回水管的出水端均连通至用热设备,使得换热装置的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形成闭路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料浆反应釜的降温进水管的水源端以及降温回水管的出水端均连通至用热设备,使得料浆反应釜的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形成闭路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料浆反应釜和换热装置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料浆反应釜的出料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料浆反应釜的底部设置吹扫管路,所述吹扫管路与空气干燥净化机连通,吹扫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在料浆反应釜和待料槽之间设置换热装置,物料经过换热装置之后进入待料槽,物料在流经换热装置时,温度会迅速的降低,大大缩短了降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换热装置的换热列管由碳化硅管构成,氯化聚乙烯料浆中的盐酸为浓度26%,温度为100℃,随着碳化硅在换热上应用的逐渐成熟,碳化硅管的换热装置在强度和耐腐蚀性上可满足氯化聚乙烯这种危险介质的要求,其耐腐蚀性、换热效果和可靠性是之前的石墨、碳钢等材质不能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料浆反应釜的外侧设置夹套,进一步的提高降温效率,缩短降温时间,料浆在料浆反应釜内的降温时间缩短至0.5小时以内,物料经过换热装置后,降温至50℃,输送时间约1小时,物料输送至待料槽后,料浆温度降至50℃,可以直接向脱酸分离器进料,将降温时间从目前的至少2.5小时缩短至1.5小时以内,缩短生产周期。

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将反应釜和换热装置的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与用热设备间形成循环,为用热设备提供热源,避免了热能的浪费。

5、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在料浆反应釜和换热装置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可控制料浆流经换热装置的流量,达到换热效果的最佳,将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料浆反应釜的出料口处便于流量的精准控制。

6、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在料浆反应釜的底部设置吹扫管路,使物料得到吹扫,提高反应效率和脱酸效果,也便于反应釜的清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浆反应釜,2换热装置,3待料槽,4脱酸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包括料浆反应釜1、换热装置2、待料槽3和脱酸分离器4,所述换热装置2位于料浆反应釜1和待料槽3之间,料浆反应釜1内的物料流经换热装置2后进入待料槽3,所述待料槽3的出料口连通脱酸分离器4;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由耐热温度100℃以上的耐腐蚀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换热列管由碳化硅管构成。碳化硅换热效率高、耐腐蚀性好,且随着碳化硅技术的成熟,目前制作碳化硅管的技术以使得碳化硅管能够满足强度和安全性的要求。

料浆反应釜1的外侧设置有反应釜夹套,所述反应釜夹套上连通有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待料槽3的外侧设置有待料槽夹套,所述待料槽夹套上连通有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

为避免热量浪费,降低企业耗能,换热装置2的降温进水管的水源端以及降温回水管的出水端均连通至用热设备,使得换热装置2的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形成闭路循环。料浆反应釜1的降温进水管的水源端以及降温回水管的出水端也连通至用热设备,使得料浆反应釜1的降温进水管和降温回水管形成闭路循环。

料浆反应釜1和换热装置2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料浆反应釜1的出料口处。

料浆反应釜1的底部设置吹扫管路(图中未示出),所述吹扫管路与空气干燥净化机连通,吹扫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气体以一定压力通入料浆反应釜1,提高反应效率和脱酸效果,也便于反应釜的清洗。

使用时,反应后的料浆在料浆反应釜1内降温,0.5小时内由130℃降温至100℃后,开始将物料经过换热装置2输送至待料槽3,物料经过碳化硅列管的换热装置2之后,降温至50℃,输送时间约1小时,物料输送至待料槽3之后,物料温度已经降至50℃,所以可直接向脱酸分离器4进料,无需在待料槽3内再次降温,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