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0494发布日期:2019-05-31 22:30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PCR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96孔PCR板。



背景技术:

PCR反应技术是现目前分子生物学在研究和医学临床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PCR反应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故又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而PCR板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主要作为参与扩增反应的引物、TaqDNA聚合酶、dNTP、模板核酸、Mg2+、缓冲液等的承载物。利用PCR板进行PCR反应广泛应用于遗传、生化、免疫、医药等领域,不仅应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有DNA、RNA的地方。

现有的PCR板多是每块板上的孔径及孔间距相同,在加样过程中多采用间行放置PCR管,避免因距离太近造成相互污染或者操作不慎打翻样品;在存储时由于孔间距较小,PCR管置放密集,难以取出,操作不便;并且现有技术的PCR板在进行水浴加热或者冰浴操作时,还需进行转移至专用设备,增加操作的复杂性;重要的是PCR盒的盖子与盒本体分体式设置且无连接,进行盖合固定时采用橡皮筋固定,进一步增加操作复杂性,而且盖子过高,PCR管易在PCR板孔中脱出混乱,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操作安全便捷特性的新型PCR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R板,采用不同孔径的PCR管间行设计,增加了PCR管之间的间距,增加操作的简便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R板,包括:底坐、反应管和上盖;

所述底坐包括有面板和围绕设置在面板四边周缘下端的支撑框;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为0.7cm,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为0.85cm,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隔行设置;

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置放0.2mlEPPCR管,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置放0.5mlEPPCR管;

所述上盖可拆卸的盖接在所述面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两种孔径的反应管间隔设置,增加了孔间距,避免了样品管拿放时候相邻管间的相互影响。

进一步的,还包括:镂空环;所述镂空环的外径为0.85cm,内径为0.7cm,所述镂空环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镂空环的安装可减小第二通孔的孔径使其适用于所述第一反应管,拓宽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镂空环为单体环。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求进行安装无限制,使用更加便捷。

优选的,所述镂空环为多个单体环连接在一起的排状环,排状环的单体环数量与PCR板单行通孔数量相对应。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需求可成排安装镂空环,增加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围绕设置在所述面板边缘底端且与所述面板各边长度相匹配,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面板的边缘可拆卸连接。

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支撑框拆卸可使反应管底部充分暴露,无需转移即可进行水浴或冰浴反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面板的边缘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框以所述面板边缘为轴心向上转动90°使所述支撑框与所述面板平行。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支撑框向上转动展开,在进行水浴时可增大整个PCR板的浮力,增加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长边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上盖与凸起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盖合时所述上盖顶端与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为0.1~0.5cm。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上盖与板采用卡扣可拆卸的连接,盖合时候采用卡扣固定,无需再使用橡皮筋固定,使用便捷,避免拿取过程中样本管撒漏,降低盖子的高度,避免不小心颠倒时导致样本管从孔中漏出,打乱已排好的样本管序列,造成混乱。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PCR板具有以下优点:

1)两种规格的通孔间隔设置,增大了通孔之间的间距,避免相邻样品管之间拿取时候的互相影响;

2)支撑框可调节拆卸设置,在进行反应时可将样品管底部充分暴露,无需转移即可进行反应,增加便捷性;

3)上盖与板体采用卡扣可拆卸式连接,增加使用的安全稳定性和便捷性;

4)上盖与板体之间具有合理的距离,避免样本管从通孔中漏出造成样本管混乱,增加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R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R板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R板的底座支撑板展开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R板的排状镂空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面板,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2、支撑板,121、凸起,2、上盖,21、卡槽,3、镂空环,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激光指向固定架,利用激光架换向架二轴移动定位调整固定及二轴指向方位旋转调节,固定方便牢靠,可进行微量调整、调整后锁定,可水平安装固定也可竖直安装固定,满足全方位指向。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附图3,一种PCR板,包括:底坐、反应管和上盖;

底坐包括有面板11和围绕设置在面板11四边周缘下端的支撑框12;面板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第一通孔111的内径为0.7cm,第二通孔112的内径为0.85cm,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12隔行设置;

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置放0.2mlEPPCR管,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置放0.5mlEPPCR管;

上盖2可拆卸的盖接在面板1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镂空环3;镂空环3的外径为0.85cm,内径为0.7cm,镂空环3插接于第二通孔112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镂空环3为单体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镂空环3为多个单体环连接在一起的排状环,排状环的单体环数量与PCR板单行通孔数量相对应。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12围绕设置在面板11边缘底端且与面板各边长度相匹配,支撑框12与面板11的边缘可拆卸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12与面板11的边缘通过第一转轴4可转动的连接,支撑框12以面板11边缘为轴心向上转动90°使支撑框12与面板11平行。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12的长边侧面设置有凸起121,上盖2与凸起121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凸起121匹配的卡槽21。

优选的,盖合时上盖2顶端与面板11之间的距离为0.1~0.5cm。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