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6866发布日期:2019-06-29 02:03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海洋鱼类酵素专用水解装置,鲜有文献作过相关的披露。

CN206680419U公开了一种沙蟹蛋白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桶和与水解桶相配的搅拌装置,所述水解桶内设有过滤器,所述水解桶顶部设有投料器,水解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器位 于出料口上方;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水解桶外的电机和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轴, 所述搅拌轴伸入到桶体内,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法兰轴承, 法兰轴承与过滤器固定连接。

以上的水解装置设置有水解桶和搅拌装置,上述的装置所解决的问题是实 现沙蟹的水解,提供了水解设备,解决目前水解效率低,不均匀的的问题。但是针对于具有特定工艺的海洋鱼蛋白酵素水解,其并不适用,海洋鱼蛋白酵素水解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酶解、在至少两种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进行发酵以及后熟处理,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具有特定工艺的海洋鱼类酵素水解工艺设计一套专用的水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多酶种酶解多菌种发酵且可连续化一体式生产的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

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该水解装置包括:

通过管道相连接的酶解罐与发酵罐,酶解罐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打浆机的出口相连接;

酶解罐的内部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的上部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且第一搅拌装置由第一电机所驱动;

酶解罐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道、酶制剂管道、酸碱调节剂管道;

酶解罐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夹套,第一夹套的下部有第一热媒进入管道;

发酵罐内部同样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的上部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相连接且第二搅拌装置由第二电机所驱动;发酵罐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夹套,第二夹套的下部有第二热媒进入管道;

发酵罐的上部还通过管道依次并联连接有乳酸菌种子罐和酵母菌种子罐;乳酸菌种子罐和酵母菌种子罐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阀门;

发酵罐的下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后熟罐。

打浆机与酶解罐之间的管道上、酶解罐与发酵罐之间的管道上、发酵罐与乳酸菌种子罐之间的管道上、发酵罐与后熟罐之间的管道上均有输送泵。

进水管道、酶制剂管道、酸碱调节剂管道、第一热媒进入管道和第二热媒进入管道上均有对应的阀门。

发酵罐的上顶部有排气阀。

第一夹套的上部有第一热媒排出管道;第二夹套的上部有第二热媒排出管道;第一热媒排出管道和第二热媒排出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第一夹套和/或第二夹套的外壁有隔热层,隔热层由外至内依次为铝箔玻纤布热网反辐射层、岩棉层和聚酰氨树脂层。

后熟罐的下部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水解装置可提供多酶种酶解、多菌种发酵,提高了鱼蛋白酵素的蛋白质量和产量;

(2)多管口投酶投菌,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3)在酶解和发酵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保温措施,尽量保持温度在一恒定值或者是在一恒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在冬天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避免了反应温度时高时低从而影响反应效果以及效率的现象;

(4)连续化一体式生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中的水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酶解罐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发酵罐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水解装置的主要结构俯视图;

图中,1-打浆机,2-输送泵, 3-第一电机,4-第一搅拌装置,5-酶解罐,6-第一夹套,7-乳酸菌种子罐,8-酵母菌种子罐,9-阀门,10-发酵罐,11-后熟罐,501-第一热媒进入管道,502-进水管道,503-酶制剂管道,504-酸碱调节剂管道,12-第二热媒进入管道,13-第一热媒排出管道,14-第二热媒排出管道,15-排气阀,16-第二电机,17-第二搅拌装置,18-第二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主要包括打浆装置、泵、电机、搅拌装置、酶解罐5、夹套、乳酸菌种子罐7、酵母菌种子罐8、阀门9、发酵罐10和后熟罐11,其具体的结构如下:

通过管道相连接的酶解罐5与发酵罐10,酶解罐5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打浆机1的出口相连接;

酶解罐5的内部有第一搅拌装置4,第一搅拌装置4的上部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相连接且第一搅拌装置4由第一电机3所驱动;

酶解罐5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道502、酶制剂管道503、酸碱调节剂管道504;分别用于补水、补加酶制剂或者是加入多种酶制剂以及补入酸或碱;

酶解罐5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夹套6,第一夹套6的下部有第一热媒进入管道501;热煤可以是蒸汽、加热油或者是热水;在本实施例中,酶解罐5主要用于酶制剂酶解,包括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酶解条件是55℃,30分钟,pH=4~8之间(根据物料的不同来调节)。

发酵罐10内部同样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17,第二搅拌装置17的上部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16相连接且第二搅拌装置17由第二电机16所驱动;发酵罐10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夹套18,第二夹套18的下部有第二热媒进入管道12;发酵罐10的上顶部有排气阀15;

第一夹套6的上部有第一热媒排出管道13;第二夹套18的上部有第二热媒排出管道14;第一热媒排出管道13和第二热媒排出管道14上均设置有阀门9。

发酵罐10的上部还通过管道依次并联连接有乳酸菌种子罐7和酵母菌种子罐8;乳酸菌种子罐7和酵母菌种子罐8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阀门9;设置上述的乳酸菌种子罐7和酵母菌种子罐8,可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泵入发酵罐10,促进物料发酵,发酵条件一般是30℃,7~15天;

发酵罐10的下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后熟罐11;发酵罐10与后熟罐11相连,发酵后物料泵入后熟罐11,后熟条件是常温,3~6个月,后熟罐11的下部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有阀门9。后熟之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

打浆机1与酶解罐5之间的管道上、酶解罐5与发酵罐10之间的管道上、发酵罐10与乳酸菌种子罐7之间的管道上、发酵罐10与后熟罐11之间的管道上均有输送泵2;

进水管道502、酶制剂管道503、酸碱调节剂管道504、第一热媒进入管道501和第二热媒进入管道12上均有对应的阀门9;

第一夹套6和/或第二夹套18的外壁有隔热层,隔热层由外至内依次为铝箔玻纤布热网反辐射层、岩棉层和聚酰氨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在运行时,其具体的过程如下:

1.鱼蛋白原料放入打浆机处理后,泵入酶解罐;

2. 加入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酶解,酶解条件是55℃,30分钟,酶解过程中自动检测pH值,待pH=6,酶解时根据需要补水,或者是酶制剂或者是酸碱调节剂;

3.酶解后将物料(主要是酶解液)泵入发酵罐;

3. 在发酵罐中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条件是30℃,10天;

4.将发酵后的物料泵入后熟罐,常温5个月后通过后熟罐的出料口取出成品鱼蛋白酵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