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0326发布日期:2019-07-27 10:2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细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另一方面,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因此细菌培养研究对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细菌培养常常是在开口的培养皿中进行,然后将培养皿集中放置在细菌培养箱中,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实验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培养皿上罩一个盖子,但这样还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交叉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不易产生交叉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内层、外罩壳,所述内层的一端与第一块体固定连接,所述外罩壳的一端与第二块体固定连接,所述外罩壳套接在内层上,所述内层为两端封闭的半圆筒状结构,内层的上部设有开口,半圆筒状结构的空腔内部设有培养基,所述第一块体与内层连接的一侧设有环状凹陷部,环状凹陷部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外罩壳远离第二块体的一端设有螺纹,外罩壳与环状凹陷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块体的上表面设有标签。

作为改进,所述内层和外罩壳均采用透明玻璃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块体、第二块体为四方体结构,四方体结构的八个角均为圆角。

作为改进,所述内层与第一块体胶黏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外罩壳与第二块体胶黏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外罩壳的底部设有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块体的上表面设有长方形的标签固定片,标签固定片采用透明塑料材质,标签固定片的三条侧边与第一块体胶黏连接,所述标签活动设置在标签固定片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两个块体将承载菌种的内层架起,并且外部套接外罩壳,既能防止杂菌交叉污染,又能使培养装置上下部的温湿等条件一致;内层与外罩壳均为透明玻璃材质,便于观察,细菌接种在内层的培养基上,并且将外罩壳拧进第一块体上的环状凹陷部旋紧,使培养基处于密封状态可以用于培养厌氧性细菌,外罩壳上设有通孔可以用于培养好氧性细菌;通过旋拧第二块体将外罩壳与内层分离,可以使内层带着培养基和菌种一次性全部取出,既便于取样研究,也不会在容器内产生残留;第一块体上的标签压在标签固定片下方,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菌培养装置的内层与外罩壳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菌培养装置的带通孔的外罩壳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块体,2、第二块体,3、内层,4、外罩壳,5、环状凹陷部,6、通孔,7、标签固定片,8、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包括第一块体1、第二块体2、内层3、外罩壳4,所述第一块体1、第二块体2为四方体结构,四方体结构的八个角均为圆角,所述内层3和外罩壳4均采用透明玻璃材质,所述内层3的一端与第一块体1胶黏固定连接,所述外罩壳4的一端与第二块体2胶黏固定连接,所述外罩壳4套接在内层3上,所述内层3为两端封闭的半圆筒状结构,内层3的上部设有开口,半圆筒状结构的空腔内部设有培养基,所述第一块体1与内层3连接的一侧设有环状凹陷部5,环状凹陷部5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外罩壳4远离第二块体2的一端设有螺纹,外罩壳4与环状凹陷部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块体1的上表面设有标签8,所述第一块体1的上表面设有长方形的标签固定片7,标签固定片7采用透明塑料材质,标签固定片7的三条侧边与第一块体1胶黏连接,所述标签8活动设置在标签固定片7的下方。

所述外罩壳4的底部设有通孔6,与外部连通,用于好氧性细菌培养,外罩壳4与第一块体1密封后,不与外部连通,用于厌氧性细菌培养。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培养装置盛装菌种放在细菌培养箱中,两个块体均具有一定重量,配合将承载菌种的内层3架起,并且外部套接外罩壳4,既能防止杂菌交叉污染,又能使培养装置上下部的温湿等条件一致;内层3与外罩壳4均为透明玻璃材质,便于观察,细菌接种在内层3的培养基上,并且将外罩壳4拧进第一块体1上的环状凹陷部5旋紧,使培养基处于密封状态可以用于培养厌氧性细菌,外罩壳4上设有通孔6可以用于培养好氧性细菌;通过旋拧第二块体2将外罩壳4与内层3分离,可以使内层3带着培养基和菌种一次性全部取出,既便于取样研究,也不会在容器内产生残留;第一块体1上的标签8压在标签固定片7下方,便于更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