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蓝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蓝光灯罩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20127发布日期:2020-08-05 01:0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蓝光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上述防蓝光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防蓝光材料制作的灯罩,属于材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蓝光不仅存在于一般光线,其更普遍存在于各种电子产品所发出的光线中,如智慧型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与液晶电视屏幕或其它led相关产品等,其为了维持高亮度,通常会使用比传统映像管强度更强的蓝光;再者,目前市场上白光led生产技术主要分为两大主流,第一类为利用黄光萤光粉,将蓝光led所产生的蓝光分别转换为白光,此项技术称之为萤光粉转换白光led(phosphorconverted-led),又,第二类则为多晶片型白光led,经由组合两种(或以上)不同色光的led组合以形成白光,然,目前市场上的白光led商品,以蓝光led晶片搭配黄光萤光粉最为普遍,故日常生活中常用于照明的led光源,亦会发出高强度的蓝光。

研究表明,可见光中的蓝光(波长为380-500nm范围的短波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视网膜经蓝光长期照射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进而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最终引起视力损伤。且其损害程度随着光波波长的减小而迅速增加。蓝光被研究证实是最具危害的可见光。医学研究还表明,人眼对380-470nm波段的紫光和部分蓝光的视物和辨色不敏感,即眼睛对该波段的色光的颜色分辨能力有限,但该波段光波波长短、能量高,对眼睛伤害较大。因此,有效避免470nm以下蓝光的照射对保护眼睛至关重要。

故此,越来越多人购买具备抗蓝光功能的产品,如抗蓝光镜片、抗蓝光屏幕及抗蓝光灯罩等,以防止蓝光伤害人体眼睛,造成眼部病变(如视网膜黄斑病变等);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目前现有的技术是以塑胶原粒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射出、挤压或压出及拉挤技术加工成型照明灯具的外罩,然,因其原料本身不具备吸收与阻隔蓝光的功能,故需在产品上再添加抗蓝光层,或通过镀膜法(coatingprocess)在产品上镀上抗蓝光膜才能达成,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463663号“抗蓝光保护贴组成”,其是揭露在一基材上覆设一功能层及一保护膜,其中所述的功能层为含有蓝光阻隔剂,使该组成的保护贴能有效降低物件在使用时存在的蓝光对眼睛的伤害,然,其在制作工序上较为繁杂,再者,镀膜后的产品会降低光亮度,造成视觉亮度上的差异,故此,现有的防蓝光材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使光均匀扩散,及吸收、阻隔蓝光的防蓝光材料;

与之相应,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防蓝光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加工方便,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蓝光材料制作的灯罩。

就防蓝光材料而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基础物料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50-1500:1;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为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改进,所述的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有阻燃母粒,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0.03:1。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有抗紫外线剂,其中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0.02:1。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蓝光母料由蓝光吸收剂0.1-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80份,纳米二氧化硅3-8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1-0.3份、过氧化苯甲酰0.5-1.5份组成。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蓝光吸收剂为偶氮类染料、异吲哚啉酮类染料、喹酞酮类染料、苯并咪唑酮类染料、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铷或氧化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防蓝光材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物料为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其中所述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按1:0.5-2:0.1-3的混合物。

就防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物料和防蓝光母料放入高速混合机里,以600-12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8-15min,得混和体;

b、将步骤a中的混和体加热使其熔融成半固态状或液态状的熔体;继续搅拌10-30min,得中间体;

c、将步骤b中的中间体注入模具中成型或进行拉丝作业,待其冷却与干燥固化。

就防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采用如上所述防蓝光材料制作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基础物料和防蓝光母之间配合合理,能有效使光均匀扩散,及吸收、阻隔蓝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

实施例2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碳酸脂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

实施例3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

实施例4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50:1。

实施例5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碳酸脂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500:1。

实施例6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200:1。

实施例7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按1:0.5:0.1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500:1。

实施例8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按1:2:0.1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100:1。

实施例9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其中所述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按1:2:0.1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400:1。

实施例10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

实施例11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碳酸脂、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3:1。

实施例12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1:1。

实施例13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抗紫外线剂,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

实施例14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碳酸脂、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抗紫外线剂,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

实施例15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抗紫外线剂,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5: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

实施例16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苯乙烯、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抗紫外线剂,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5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所述防蓝光母料由蓝光吸收剂0.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0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过氧化苯甲酰1.5份组成。

实施例14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碳酸脂、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抗紫外线剂,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2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所述防蓝光母料由蓝光吸收剂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1份、过氧化苯甲酰0.5份组成。

实施例15

一种防蓝光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防蓝光母料、阻燃母粒、抗紫外线剂,其中所述基础物料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1300:1。其中阻燃母粒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5:1。抗紫外线剂与防蓝光母料的质量比为0.001:1。所述的抗紫外线剂为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所述防蓝光母料由蓝光吸收剂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2份、过氧化苯甲酰1份组成。

实施例1-15中的防蓝光材料可以通过实施例16-18中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16

一种防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物料和防蓝光母料放入高速混合机里,以6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8min,得混和体;

b、将步骤a中的混和体加热使其熔融成半固态状或液态状的熔体;继续搅拌10min,得中间体;

c、将步骤b中的中间体注入模具中成型或进行拉丝作业,待其冷却与干燥固化。

实施例17

一种防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物料和防蓝光母料放入高速混合机里,以12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min,得混和体;

b、将步骤a中的混和体加热使其熔融成半固态状或液态状的熔体;继续搅拌30min,得中间体;

c、将步骤b中的中间体注入模具中成型或进行拉丝作业,待其冷却与干燥固化。

实施例18

一种防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物料和防蓝光母料放入高速混合机里,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0min,得混和体;

b、将步骤a中的混和体加热使其熔融成半固态状或液态状的熔体;继续搅拌20min,得中间体;

c、将步骤b中的中间体注入模具中成型或进行拉丝作业,待其冷却与干燥固化。

实施例19

一种防蓝光灯罩,采用实施例1-15中任一种防蓝光材料制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