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隔离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3877发布日期:2019-07-13 09:28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隔离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隔离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电子产品的屏幕、镜头等以及保护膜,都覆盖有一层离型膜。离型膜贴上后,为了防止产品吸附灰尘,需要离型膜具备防静电的能力。离型膜一般通过涂覆一层防静电层使其具备防静电能力。但是,现有的防静电层在离型膜表面会出现彩虹、花斑及静电值不均匀等情况出现,影响了离型膜的使用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静电隔离膜,所述抗静电隔离膜包括有经电晕处理形成的电晕面,电晕面上涂覆有由防静电剂构成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剂由1-4份的纯净水、1-4份的异丙醇、1-2份的防静电液、1-2份的氨水配制而成。

抗静电隔离膜为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

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的厚度在12um-188um之间。

电晕面的电晕值为4.2。

防静电剂由3份的纯净水、2份的异丙醇、1份的防静电液、1份的氨水配制而成。

防静电剂的配制过程依次包括:

1)配制稀释剂:将纯净水和异丙醇依次按顺序加入搅拌桶使用气动搅拌器匀速搅拌2分钟;

2)将静电液慢慢加入已经搅拌均匀的混合溶剂中继续搅拌10分钟;

3)将氨水在小玻璃杯先用玻璃棒搅拌后再慢慢加入,搅拌3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抗静电隔离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防静电离型膜表面有彩虹、花斑及静电值不均匀等不足之处,还能有效改善和控制其稳定性在使用时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静电隔离膜,所述抗静电隔离膜包括有经电晕处理形成的电晕面,电晕面上涂覆有由防静电剂构成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剂由1份的纯净水、1份的异丙醇、1份的防静电液、1份的氨水配制而成。抗静电隔离膜为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的厚度为20um。电晕面的电晕值为4.2。

防静电剂的配制过程依次包括:

1)配制稀释剂:将纯净水和异丙醇依次按顺序加入搅拌桶使用气动搅拌器匀速搅拌2分钟;

2)将静电液慢慢加入已经搅拌均匀的混合溶剂中继续搅拌10分钟;

3)将氨水在小玻璃杯先用玻璃棒搅拌后再慢慢加入,搅拌3分钟。

实施例2

一种抗静电隔离膜,所述抗静电隔离膜包括有经电晕处理形成的电晕面,电晕面上涂覆有由防静电剂构成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剂由3份的纯净水、2份的异丙醇、1份的防静电液、1份的氨水配制而成。抗静电隔离膜为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的厚度为75um。电晕面的电晕值为4.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隔离膜,所述抗静电隔离膜包括有经电晕处理形成的电晕面,电晕面上涂覆有由防静电剂构成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剂由1‑4份的纯净水、1‑4份的异丙醇、1‑2份的防静电液、1‑2份的氨水配制而成。本发明的抗静电隔离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防静电离型膜表面有彩虹、花斑及静电值不均匀等不足之处,还能有效改善和控制其稳定性在使用时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叶忠元;朱克龙;冉芳;冯世钻;杨仲皮;何孙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玖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6
技术公布日:2019.0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