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4797发布日期:2019-09-21 0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配比:分别称取PC、聚氯乙烯、聚乙烯、共聚酯、纳米级活性轻质碳酸钙、丙烯酸酯和亚磷酸二苯酯备用;

(2)主料烘干处理:首先将PC加入烘干机中,进行5~6h的烘干处理;

(3)主料预处理:将PC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100℃,使PC融化,配合搅拌,搅拌转速为50~60r/min,使PC均匀充分融化;

(4)初步混合:将混合机内部的温度调整至80℃~90℃,并将聚氯乙烯、聚乙烯和纳米级活性轻质碳酸钙加入混合机中的PC中,调整搅拌转速为100~120r/min,对物料进行初步物料混合;

(5)整体混合:降低混合机内的温度至60℃~70℃,并向其中加入共聚酯、丙烯酸酯和亚磷酸二苯酯,调整搅拌转速为80~100r/min,进行整体物料混合;

(6)混炼:将经过整体混合后的物料加入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10~20min;

(7)挤出造粒:使用挤出机将混炼后的物料进行挤出造粒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原料配比为:

PC50~60份;

聚氯乙烯 10~15份;

聚乙烯 5~10份;

共聚酯 3~7份;

纳米级活性轻质碳酸钙 9~12份;

丙烯酸酯 5~10份;

亚磷酸二苯酯 2~3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原料配比为:

PC54~57份;

聚氯乙烯 12~13份;

聚乙烯 7~8份;

共聚酯 4~5份;

纳米级活性轻质碳酸钙 10~11份;

丙烯酸酯 7~8份;

亚磷酸二苯酯 2~3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主料烘干温度为120℃~1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初步混合的混合时间为3~5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整体混合的混合时间为3~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使用的挤出机内部分为五个区,其中各区的温度分别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使用的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