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70319发布日期:2019-09-13 21:04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肽和角蛋白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发是身体状况的外在表现,按照中医理论,肾藏精,肝主血,其华在发,机体营养不良和新陈代谢异常,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造成脱发。毛发主要成份是角蛋白,由蛋白质、铁质、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物质构成及几十种微量元素。头发的营养来自毛囊组织,胶原蛋白能改善毛囊细胞生存环境和促进新发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加微循环,增加发质弹性、减少头发断裂等目的。

2019年1月31日日本研究人员在《cellstemcell》杂志上报告,动物实验证实毛根缺乏一种胶原蛋白可同时导致脱发和白发。

目前,对于牦牛皮的研究一直是以脱毛后的皮进行,忽略了牦牛毛的作用。牛毛主要是由角蛋白组成,具有氨基酸长链,角蛋白类似于胶原,有两种主要蛋白,一种为含硫元素较多的细胞间质蛋白,含有胱氨酸,而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多含于角蛋白中,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其具有促进细胞氧化还原、细胞增殖的功能,对人体没有不良效果。医药上有促进机体细胞氧化和还原机能,增加白血球和阻止病原菌发育等作用,并有维持蛋白质构型的作用。另一种为含硫较少的纤维质蛋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于实施的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新鲜带离皮1~2厘米毛的青藏高原牦牛皮清洗干净,经紫外灯照射,得到辐照后的牦牛皮;

⑵所述辐照后的牦牛皮切割成1~3cm的块,沸水中提取5~30分钟后取出,用多刺板刺穿牦牛皮;

⑶将所述步骤⑵所得的牦牛皮放入质量浓度为0.5%~10%的酶解液中酶解,过滤,分别得到酶解后的牦牛皮和第一次酶解溶液;所述牦牛皮与所述酶解液的质量比为1:10~1:20;

⑷所述酶解后的牦牛皮中加入其质量5~15倍的水煮沸5~40分钟,得到滤液;

⑸所述滤液中加入其质量3~10%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0.5~4小时,过滤,得到滤渣;

⑹所述滤渣放入质量浓度为0.5%~8%的酶解液中酶解,过滤,得到第二次酶解溶液;所述滤渣与所述酶解液的质量比为1:8~1:15;

⑺将所述第一次酶解溶液与所述第二次酶解溶液合并后煮沸5~40分钟,经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

⑻所述上清液采用聚醚砜膜过滤,截取分子量为40~75kda的角蛋白液和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牦牛皮小分子肽,该角蛋白液和牦牛皮小分子肽合并后经冷冻干燥,即得牦牛胶。

所述步骤⑴中紫外灯照射条件是指辐射波长为200nm~275nm,照射时间为0.3~2.0小时。

所述步骤⑶中质量浓度为0.5%~10%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5~100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

所述步骤⑶中酶解条件是指温度为30~65℃,时间为0.5~36小时。

所述步骤⑹中质量浓度为0.5%~8%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5~80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

所述步骤⑹中酶解条件是指温度为30~45℃,时间为0.5~12小时。

所述蛋白酶是指菠萝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组织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巯基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链霉菌角质蛋白酶、酵母菌酶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复合物。

所述步骤⑺中离心分离的条件是指速率为15000~25000rpm,时间为5~60min。

所述步骤⑻中聚醚砜膜过滤的条件是指压力为0.08~0.2mpa,滤膜孔径为0.3~0.01μm。

所述步骤⑻中冷冻干燥的条件是指温度为-10~-50℃,时间为2~48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青藏高原特有的优势畜种牦牛带毛的皮为原料,从带毛牦牛皮中提取纯天然的小分子肽和角蛋白,该牦牛皮小分子肽与头发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能渗透头皮表皮,起到营养作用

2、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施,所得的动物胶可用于治疗继发性和产后性脱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新鲜带离皮1~2厘米毛的青藏高原牦牛皮清洗干净,以275nm的波长经紫外灯照射2.0小时,得到辐照后的牦牛皮。

⑵辐照后的牦牛皮切割成3cm的块,沸水中提取30分钟后取出,用多刺板刺穿牦牛皮。

⑶将步骤⑵所得的牦牛皮放入质量浓度为10%的酶解液中,于65℃酶解36小时,过滤,分别得到酶解后的牦牛皮和第一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10%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100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5g巯基蛋白酶、15g碱性蛋白酶、35g复合蛋白酶、35g链霉菌角质蛋白酶、10g酵母菌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牦牛皮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0。

⑷酶解后的牦牛皮中加入其质量5倍的水煮沸40分钟,得到滤液。

⑸滤液中加入其质量3%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4小时,过滤,得到滤渣。

⑹滤渣放入质量浓度为8%的酶解液中,于45℃酶解12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8%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80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19g菠萝蛋白酶、21g胃蛋白酶、5g胰蛋白酶、20g组织蛋白酶、2g木瓜蛋白酶、13g枯草杆菌蛋白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滤渣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5。

⑺将第一次酶解溶液与第二次酶解溶液合并后煮沸40分钟,以25000rpm速率离心分离60min,得到上清液。

⑻上清液在压力为0.2mpa、滤膜孔径为0.3~0.01μm的条件下,采用聚醚砜膜过滤,截取分子量为40~75kda的角蛋白液和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牦牛皮小分子肽,该角蛋白液和牦牛皮小分子肽合并后于-10℃冷冻干燥2小时,即得牦牛胶。

实施例2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新鲜带离皮1~2厘米毛的青藏高原牦牛皮清洗干净,以200nm的波长经紫外灯照射0.3小时,得到辐照后的牦牛皮。

⑵辐照后的牦牛皮切割成1cm的块,沸水中提取5分钟后取出,用多刺板刺穿牦牛皮。

⑶将步骤⑵所得的牦牛皮放入质量浓度为0.5%的酶解液中,于30℃酶解0.5小时,过滤,分别得到酶解后的牦牛皮和第一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0.5%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5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0.3g菠萝蛋白酶、2.4g胃蛋白酶、0.5g胰蛋白酶、0.8g组织蛋白酶、0.6g木瓜蛋白酶、0.4g枯草杆菌蛋白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牦牛皮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20。

⑷酶解后的牦牛皮中加入其质量15倍的水煮沸5分钟,得到滤液。

⑸滤液中加入其质量10%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2小时,过滤,得到滤渣。

⑹滤渣放入质量浓度为0.5%的酶解液中,于30℃酶解0.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0.5%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5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1g巯基蛋白酶、0.2g碱性蛋白酶、0.1g复合蛋白酶、2.4g链霉菌角质蛋白酶、1.3g酵母菌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滤渣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8。

⑺将第一次酶解溶液与第二次酶解溶液合并后煮沸5分钟,以15000rpm速率离心分离5min,得到上清液。

⑻上清液在压力为0.08mpa、滤膜孔径为0.3~0.01μm的条件下,采用聚醚砜膜过滤,截取分子量为40~75kda的角蛋白液和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牦牛皮小分子肽,该角蛋白液和牦牛皮小分子肽合并后于-50℃冷冻干燥48小时,即得牦牛胶。

实施例3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新鲜带离皮1~2厘米毛的青藏高原牦牛皮清洗干净,以223nm的波长经紫外灯照射1.0小时,得到辐照后的牦牛皮。

⑵辐照后的牦牛皮切割成2cm的块,沸水中提取15分钟后取出,用多刺板刺穿牦牛皮。

⑶将步骤⑵所得的牦牛皮放入质量浓度为5%的酶解液中,于40℃酶解4小时,过滤,分别得到酶解后的牦牛皮和第一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5%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50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23g枯草杆菌蛋白酶、14g巯基蛋白酶、13g碱性蛋白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牦牛皮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5。

⑷酶解后的牦牛皮中加入其质量10倍的水煮沸20分钟,得到滤液。

⑸滤液中加入其质量5%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1.5小时,过滤,得到滤渣。

⑹滤渣放入质量浓度为6%的酶解液中,于40℃酶解6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6%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60g复合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

滤渣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2。

⑺将第一次酶解溶液与第二次酶解溶液合并后煮沸30分钟,以23000rpm速率离心分离30min,得到上清液。

⑻上清液在压力为0.1mpa、滤膜孔径为0.3~0.01μm的条件下,采用聚醚砜膜过滤,截取分子量为40~75kda的角蛋白液和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牦牛皮小分子肽,该角蛋白液和牦牛皮小分子肽合并后于-30℃冷冻干燥28小时,即得牦牛胶。

实施例4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新鲜带离皮1~2厘米毛的青藏高原牦牛皮清洗干净,以245nm的波长经紫外灯照射0.5小时,得到辐照后的牦牛皮。

⑵辐照后的牦牛皮切割成3cm的块,沸水中提取10分钟后取出,用多刺板刺穿牦牛皮。

⑶将步骤⑵所得的牦牛皮放入质量浓度为4%的酶解液中,于45℃酶解7小时,过滤,分别得到酶解后的牦牛皮和第一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4%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40g巯基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

牦牛皮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6。

⑷酶解后的牦牛皮中加入其质量10倍的水煮沸10分钟,得到滤液。

⑸滤液中加入其质量8%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3小时,过滤,得到滤渣。

⑹滤渣放入质量浓度为7%的酶解液中,于45℃酶解8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7%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70g菠萝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

滤渣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3。

⑺将第一次酶解溶液与第二次酶解溶液合并后煮沸15分钟,以19000rpm速率离心分离35min,得到上清液。

⑻上清液在压力为0.15mpa、滤膜孔径为0.3~0.01μm的条件下,采用聚醚砜膜过滤,截取分子量为40~75kda的角蛋白液和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牦牛皮小分子肽,该角蛋白液和牦牛皮小分子肽合并后于-15℃冷冻干燥6小时,即得牦牛胶。

实施例5一种改善脱发的动物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新鲜带离皮1~2厘米毛的青藏高原牦牛皮清洗干净,以225nm的波长经紫外灯照射1.5小时,得到辐照后的牦牛皮。

⑵辐照后的牦牛皮切割成1cm的块,沸水中提取25分钟后取出,用多刺板刺穿牦牛皮。

⑶将步骤⑵所得的牦牛皮放入质量浓度为5.5%的酶解液中,于60℃酶解0.5小时,过滤,分别得到酶解后的牦牛皮和第一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5.5%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55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5g菠萝蛋白酶、8g链霉菌角质蛋白酶、12g酵母菌酶、2g胃蛋白酶、13g胰蛋白酶、10g组织蛋白酶、2g木瓜蛋白酶、3g枯草杆菌蛋白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牦牛皮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4。

⑷酶解后的牦牛皮中加入其质量8倍的水煮沸10分钟,得到滤液。

⑸滤液中加入其质量7.5%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2.5小时,过滤,得到滤渣。

⑹滤渣放入质量浓度为2%的酶解液中,于35℃酶解12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酶解溶液。

其中:质量浓度为2%的酶解液是指在1l去离子水中加入20g蛋白酶,混合均匀而得的溶液。蛋白酶是指9g巯基蛋白酶、3g碱性蛋白酶、8g复合蛋白酶混合均匀所得的混合物。

滤渣与酶解液的质量比(g/g)为1:13。

⑺将第一次酶解溶液与第二次酶解溶液合并后煮沸20分钟,以24500rpm速率离心分离10min,得到上清液。

⑻上清液在压力为0.16mpa、滤膜孔径为0.3~0.01μm的条件下,采用聚醚砜膜过滤,截取分子量为40~75kda的角蛋白液和分子量在5kda以下的牦牛皮小分子肽,该角蛋白液和牦牛皮小分子肽合并后于-25℃冷冻干燥18小时,即得牦牛胶。

上述实施例1~5中,蛋白酶还可以是菠萝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组织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巯基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链霉菌角质蛋白酶、酵母菌酶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复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