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968090发布日期:2021-05-07 22: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胺,又称尼龙(pa),是主链中含有聚酰胺特征基团(-nhco-)的含氮杂链聚合物,与聚碳酸酯、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苯醚并称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具有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特性,随着高附加值改性产品的不断涌现,聚酰胺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及交通运输业,典型制品有泵叶轮、轴承、汽车电器仪表等零部件。

高碳链尼龙品种,具有密度小、吸水率低、耐低温、耐磨、耐冲击等优点。所以高碳链烷烃二胺的下游化工品不约而同地对高碳链烷烃二胺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产品的质量要更高。

长链二元胺包括壬二胺,特别是以癸二胺代表的制备,一直以来延续了原始的合成工艺:以长链二元酸为原料,经高温氨化,脱水制的长链二腈,选取雷尼镍等金属合金当作催化剂,选择间歇式的加氢方式来进行催化生产。传统合成方法的优势是对于工艺掌握比较成熟,操作便于进行。另外,对于壬二胺,也有报道通过以壬二醛为原料,在氨的存在下,以镍等金属作催化剂,氨化氢化生产壬二胺的工业化工艺。

但是,上述现有的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氢化等危险工艺,存在安全性上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工艺存在工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性和工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简单易行的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酰胺化反应条件下,将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与含氨化合物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

2)在碱性条件下,在水与、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存在下,使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发生重排降级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

3)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与对苯二甲酸进行接触反应,

cooh-(ch2)n-cooh式(1)conh2-(ch2)n-conh2式(2)

nh2-(ch2)m-nh2式(3)

式(1)~式(3)中,n=11-13,m=9-13。

优选地,步骤2)的产物直接用于步骤3)中进行反应。

优选地,所述含氨化合物为氨气和/或尿素。

优选地,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与含氨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0。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50-280℃,反应时间为3-18小时。

优选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与、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摩尔比为1:1.8-3.5。

优选地,步骤2)在溶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与所述溶剂的重量比为1:5-15。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丙醇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2)中,反应体系的ph值在9以上。

优选地,式(3)所示高碳链烷烃二胺为壬二胺、葵二胺、十一烷二胺、十二烷二胺或十三烷二胺。

优选地,步骤3)中,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0.95-1.05。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简单易行的高碳链烷烃二胺盐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的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酰胺化反应条件下,将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与含氨化合物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

2)在碱性条件下,在水与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存在下,使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发生重排降级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

3)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与对苯二甲酸进行接触反应,

cooh-(ch2)n-cooh式(1)conh2-(ch2)n-conh2式(2)

nh2-(ch2)m-nh2式(3)

式(1)~式(3)中,n=9-13,m=9-13。

根据本发明,式(1)~式(3)中,n可以为9、10、11、12或13。

根据本发明,式(1)~式(3)中,m可以为9、10、11、12或13。

根据本发明,步骤1)在酰胺化反应条件下进行,通过使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与含氨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从而得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与含氨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副产物少和收率高的优点,并且,反应完成后无需经过后处理可以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极大地简化了工艺。

根据本发明,所述含氨化合物可以为本领域通常用于羧酸酰胺化的各种含氨化合物,例如,可以为氨气、尿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氨气和/或尿素,由于通过使用氨气具有反应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因此更优选为氨气。

根据本发明,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可以通过商购获得,也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合成得到。

作为所述高碳链烷烃二酸例如可以举出:十一烷基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或十五烷二酸。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式(1)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酸与含氨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0,更优选为1:2-10,更优选为1:2.5-5,更进一步优选为1:3-4。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50-280℃,反应时间为3-18小时;更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60-240℃,反应时间为10-16小时。

根据本发明,步骤1)完成后,仅需要冷却到室温即可得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并且得到的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可以直接用于步骤2)。例如可以直接在步骤1)的反应容器中进行步骤2)的反应,从而实现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上述两步反应,在工业上极其有用。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在碱性条件下,在水与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存在下,使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发生重排降级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在该步骤中,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与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碱溶液作用时,重排反应生成异腈酸酯,然后水解制备得到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也即,在步骤2)中,重排反应和水解反应(降级反应)也是在同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由此可以大大简化工业,在工业上极其有用。

在本发明中,水通常过量使用,例如,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与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5-100,优选为1:6-50,更优选为1:6-15,更优选为1:6-10,进一步优选为1:7-8。

此外,水可以次氯酸钠水溶液或次溴酸钠水溶液的形式使用。

优选地,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与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摩尔比为1:1.8-3.5,更优选为1:2.6-3.2。

上述次氯酸钠或次溴酸钠可以通过商购获得,也可以在反应现场制备得到。在反应现场制备得到时,可以以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现场制备使用,也可以以溴素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现场制备使用。

此外,优选步骤2)在溶剂存在下进行,使用溶剂有助于反应的进行,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根据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的量来具体选择,例如,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与所述溶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5-15,优选为1:8-10。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和丙醇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氧六环,通过使用二氧六环具有操作简便,反应选择性好的优异效果。

优选地,步骤2)中,反应体系的ph值在9以上,更优选为10-12。

根据本发明,根据需要反应体系的ph值可以通过加入碱来调节,例如可以加入无机碱和有机碱来调节,优选加入无机碱来调节。作为所述无机碱例如可以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优选为氢氧化钠。

根据本发明,步骤2)可以在5-80℃的温度下进行,更优选地,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在0-10℃下,将含有次氯酸钠和/或次溴酸钠的水溶液滴加到含有式(2)所示的高碳链二酰胺的溶液中,并在该温度下保持0.5-3小时;然后升温至20-35℃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5小时;接着,升温到60-75℃并在该温度下反应0.5-5小时。

根据本发明,步骤2)反应完成后,仅需要将反应液进行分层后、将有机相浓缩即可获得高纯度的产物,其后处理步骤极其简单,在工业上极其有用。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式(3)所示高碳链烷烃二胺为壬二胺、葵二胺、十一烷二胺、十二烷二胺或十三烷二胺。

根据本发明,步骤3)中,式(3)所示的高碳链烷烃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0.95-1.05;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在步骤2)得到产物直接用于步骤3)进行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高碳链烷烃二胺对苯二甲酸盐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剂如无特别说明时均为市售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制备

1)1,11-十一烷二酰胺的合成

将100克十一烷二酸加入250ml的三口反应瓶中,加热至原料熔点使之熔化,通入氨气(相对于1摩尔的十一烷二酸,氨气通入量约为3摩尔),反应温度先保持在160℃,使原料和氨气反应成盐,随后反应温度升至220℃,随着反应脱水的量增加,最终反应温度升高至260℃,氨气流速保持此反应脱水能够顺利带出,脱水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后结晶成固体,烘干得1,11-十一烷二酰胺:93克(收率为94%),可直接供下一步使用。

2)1,9-壬二胺的合成

将1,11-十一烷二酰胺(10克)和190ml的二氧六环加入反应瓶中,搅拌并用冰浴降温,在反应液温度降至10℃左右后,滴加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2:1,并且相对于1摩尔的1,11-十一烷二酰胺,次氯酸钠用量为3摩尔),控制滴加速度以维持反应温度在10℃左右,并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2。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撤除冰浴让其自然回温,并将温度控制在30℃反应3小时,然后加热至75℃,保温反应1.5小时。冷却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浓缩除去二氧六环,过滤除去少量固体,滤液继续浓缩得到6.7g浅黄色油状产品,通过核磁数据可知,得到的产品为1,9-壬二胺,另外,气相定量进样检测,纯度为95%,收率为91%。

核磁数据:1hnmr(meod,ppm)δ2.65,(t,18hz,cη2,4η),1.4-1.6(b,ch2,4h),1.3-1.4(b,ch2,10h).

3)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上步得到1,9-壬二胺5.8克,然后加入32毫升乙醇。搅拌下加热反应液至55-60℃,得浅色透明液体,分批加入对苯二甲酸6.1克,色谱检测液体中壬二胺的含量。待反应完成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收集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8.83克,收率:82.6%(按对苯二甲酸计),纯度:99.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1,9-壬二胺的制备

1)1,11-十一烷二酰胺的合成

将100克十一烷二酸加入250ml的三口反应瓶中,加热至原料熔点使之熔化,通入氨气(相对于1摩尔的十一烷二酸,氨气通入量约为3.5摩尔),反应温度先保持在180℃,使原料和氨气反应成盐,随后反应温度升至200℃,随着反应脱水的量增加,最终反应温度升高至220℃,氨气流速保持此反应脱水能够顺利带出,脱水反应时间为10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后结晶成固体,烘干得1,11-十一烷二酰胺(收率95%),可直接供下一步使用。

2)1,9-壬二胺的合成

将1,11-十一烷二酰胺(10克)和190ml的二氧六环加入反应瓶中,搅拌并用冰浴降温,在反应液温度降至10℃左右后,滴加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2:1,并且相对于1摩尔的1,11-十一烷二酰胺,次氯酸钠用量为2.6摩尔),控制滴加速度以维持反应温度在13℃左右,并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1。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撤除冰浴让其自然回温,并将温度控制在25℃反应3小时,然后加热至75℃,保温反应1小时。冷却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浓缩除去二氧六环,过滤除去少量固体,滤液继续浓缩得到6.6g浅黄色油状产品,通过核磁数据可知,得到的产品为1,9-壬二胺,另外,气相定量进样检测,纯度为95%,收率为89.5%。

3)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上步得到1,9-壬二胺3.30克,然后加入20毫升乙醇。搅拌下加热反应液至55-60℃,得浅色透明液体,分批加入对苯二甲酸3.46克,色谱检测液体中壬二胺的含量。待反应完成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收集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5.73克,收率:85%(按对苯二甲酸计),纯度:99.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1,9-壬二胺的制备

1)1,11-十一烷二酰胺的合成

将100克十一烷二酸加入250ml的三口反应瓶中,加热至原料熔点使之熔化,通入氨气(相对于1摩尔的十一烷二酸,氨气通入量为4摩尔),反应温度先保持在160℃,使原料和氨气反应成盐,随后反应温度升至190℃,随着反应脱水的量增加,最终反应温度升高至210℃,氨气流速保持此反应脱水能够顺利带出,脱水反应时间为13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后结晶成固体,烘干得1,11-十一烷二酰胺(收率94%),可直接供下一步使用。

2)1,9-壬二胺的合成

将1,11-十一烷二酰胺(10克)和190ml的二氧六环加入反应瓶中,搅拌并用冰浴降温,在反应液温度降至10℃左右后,滴加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2:1,并且相对于1摩尔的1,11-十一烷二酰胺,次氯酸钠用量为3.2摩尔),控制滴加速度以维持反应温度在10℃左右,并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1。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小时,然后撤除冰浴让其自然回温,并将温度控制在30℃反应1小时,然后加热至75℃,保温反应1小时。冷却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浓缩除去溶剂,过滤除去少量固体,滤液继续浓缩得到6.8g浅黄色油状产品,通过核磁数据可知,得到的产品为1,9-壬二胺,另外,气相定量进样检测,纯度为94.5%,收率为92%。

3)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上步得到1,9-壬二胺4.95克,然后加入30毫升乙醇。搅拌下加热反应液至55-60℃,得浅色透明液体,分批加入对苯二甲酸5.53克,色谱检测液体中壬二胺的含量。待反应完成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收集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9.0克,收率:86%(按对苯二甲酸计),纯度:99.1%。

实施例4

1)1,12-十二烷二酰胺的合成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将原料十一烷二酸替换为相同摩尔量的十二烷二酸,得到1,12-十二烷二酰胺:90克(收率为91%),可直接供下一步使用。

2)1,10-葵二胺的合成

取10克(0.044mol)十二碳二酸二酰胺加入反应瓶中,随后加入190ml(2.23mol)1,4-二氧六环搅拌并用冰浴降温。配制氢氧化钠11.2g(0.28mol)和160g(0.135mol)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反应液温度降至10℃左右,滴加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控制反应温度在10℃左右。反应液为浑浊状固液混合体。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30分钟,让其自然回温。温度控制在30℃左右,反应3小时;随后用油浴加热至75℃,搅拌反应约10分钟,反应液澄清,保温反应1小时,随后在在60-65℃左右下分层,有机层浓缩,得到粘状固液混合体,除去少量固体,滤液浓缩得到5.7g浅黄色油状物,通过核磁数据可知,得到的产品为1,10-葵二胺,另外,气相定量进样检测,纯度98%,收率74%。

核磁数据:1hnmr(cdcl3,ppm)δ2.65(t,18hz,ch2,4η),1.4-1.6(b,ch2,4h),1.25-1.3(b,ch2,8h),1.15-1.25(b,ch2,4h).

3)1,10-葵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上步得到的1,10-葵二胺4.30克,然后加入30毫升乙醇。搅拌下加热反应液至55-60℃,得浅色透明液体,分批加入对苯二甲酸4.50克,色谱检测液体中壬二胺的含量。待反应完成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收集1,10-葵二胺对苯二甲酸盐6.85克,收率:78.0%(按对苯二甲酸计);纯度:99.2%。

实施例5

1)1,11-十一烷二酰胺的合成

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1)的方法进行制备。

2)1,9-壬二胺的合成

将700克(3.27mol)十一碳二酸二酰胺加入30l反应釜中,随后加入13.3kg(155.93mol)的1,4-二氧六环搅拌夹套通盐水降温。配制氢氧化钠788g(19.7mol)和11.2kg(9.45mol)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反应液温度降至10℃左右,滴加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控制反应温度在10℃左右。反应液为浑浊状固液混合体。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30分钟。温度控制在30℃左右,反应3小时。随后夹套改用水浴加热至75℃,搅拌反应约10分钟,反应液澄清,保温反应1小时,随后在60-65℃左右下分层,有机层浓缩,除去少量固体,滤液浓缩得到465g浅黄色油状物,通过核磁数据可知,得到的产品为1,9-壬二胺,另外,气相定量进样检测,纯度96%,收率88.3%。

3)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上步得到1,9-壬二胺330.0克,然后加入2000毫升乙醇。搅拌下加热反应液至55-60℃,得浅色透明液体,分批加入对苯二甲酸346.0克,色谱检测液体中壬二胺的含量。待反应完成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收集1,9-壬二胺对苯二甲酸盐580克,收率:86%(按对苯二甲酸计),纯度:99.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