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IK细胞的活化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8163发布日期:2020-08-11 21:5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CIK细胞的活化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盒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cik细胞的活化试剂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cik细胞研究工作中,在对cik细胞诱导和培养时往往需要使用到诸如无血清培养基、淋巴细胞分离液、cd3单克隆抗体、重组人il—1α等试剂,为了提高在cik细胞研究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往往需要将用于cik细胞研究用的各类试剂分别装载在独立的试剂瓶中,然后通过试剂盒进行统一承载,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采用的试剂盒存在对试剂瓶承载定位时,一方面仅通过试管架、弹性海绵等传统结构进行,因此对试剂瓶的承载定位能力相对较弱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试剂盒也缺乏有效的隔热防护能力和密封防护能力,从而导致在存贮转运过程中,试剂盒内试剂瓶易因冲击震荡受损,试剂瓶内试剂也易因温度不适而发生变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204000124”的“cik细胞活化试剂盒”等传统试剂盒均不同程度存在以上缺陷。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试剂盒,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ik细胞的活化试剂盒,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试剂瓶同时承载定位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对cik细胞样本、培养剂等多个试剂瓶集中存放定位,在提高转运存储便捷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后续cik细胞培养、实验等活动的规范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对试剂瓶具有良好的承载定位、抗震仿震及保温能力,从而极大提高了对所承载试剂瓶承载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cik细胞的活化试剂盒,包括盒体、盒盖、内衬盖、承载龙骨、承载面板、承载托盘、弹性垫层及承压弹簧,盒体和盒盖均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盒体上端面与盒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承载龙骨为与盒体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嵌于盒体内并与侧壁内表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弹性垫层嵌于盒体与承载龙骨外表面之间位置及嵌于承载龙骨内部并与承载龙骨同轴分布,承载面板与承载龙骨上端面连接并与盒体同轴分布,且承载面板上端面与内衬盖下端面相抵,承载面板上设若干轴线与盒体轴线平行分布的定位口,定位口对应的位于承载龙骨内部的弹性垫层内设与定位口同轴分布的承载槽,承载托盘嵌于承载槽内并与承载槽同轴分布,且承载槽下端面通过承压弹簧与盒体底部连接,侧表面与承载龙骨滑动连接,内衬盖嵌于盒体上端面并与盒体同轴分布,且内衬盖上端面与盒体上端面平齐分布,并与盒盖顶部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盒盖下端面分别与盒体及内衬盖上端面连接,且连接接触面处设至少一条与盒盖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面板包括板体、压紧弹簧、滑块、卡箍,所述定位口位于板体上,且定位口孔壁对应的板体设两个轴线与定位口轴线垂直并相交分布的承载孔,且两个承载孔以定位口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承载孔中,每个承载孔内均设一条压紧弹簧,且所述压紧弹簧前端面与一个滑块后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滑块有效长度的30%—90%嵌于承载孔内,滑块前端面与一各卡箍连接,所述卡箍为与定位口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上,其中一个滑块所在承载孔对应的面板上端面设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板体垂直分布,其下端面与滑块上端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垫层包括海绵承载层、保温棉层及弹性气垫层,所述保温棉层包覆在弹性气垫层外,所述海绵承载层包覆在保温棉层外,且所述海绵承载层厚度为保温棉层及弹性气垫层总厚度的1.3—2.1倍,所述保温棉层厚度不小于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盒盖侧表面设一个导流口,所述导流口轴线盒盖轴线垂直并相交,且导流口对应的盒盖外表面设一个控制阀并与控制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直径比定位口直径小2—20毫米。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试剂瓶同时承载定位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对cik细胞样本、培养剂等多个试剂瓶集中存放定位,在提高转运存储便捷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后续cik细胞培养、实验等活动的规范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对试剂瓶具有良好的承载定位、抗震仿震及保温能力,从而极大提高了对所承载试剂瓶承载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垫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cik细胞的活化试剂盒,包括盒体1、盒盖2、内衬盖3、承载龙骨4、承载面板5、承载托盘6、弹性垫层7及承压弹簧8,盒体1和盒盖2均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盒体1上端面与盒盖2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承载龙骨4为与盒体1同轴分布的框架结构,嵌于盒体1内并与侧壁内表面通过滑轨9滑动连接,弹性垫层7嵌于盒体1与承载龙骨4外表面之间位置及嵌于承载龙骨4内部并与承载龙骨4同轴分布,承载面板5与承载龙骨4上端面连接并与盒体1同轴分布,且承载面板5上端面与内衬盖3下端面相抵,承载面板5上设若干轴线与盒体1轴线平行分布的定位口10,定位口10对应的位于承载龙骨4内部的弹性垫层7内设与定位口10同轴分布的承载槽11,承载托盘6嵌于承载槽11内并与承载槽11同轴分布,且承载槽11下端面通过承压弹簧8与盒体1底部连接,侧表面与承载龙骨4滑动连接,内衬盖3嵌于盒体1上端面并与盒体1同轴分布,且内衬盖3上端面与盒体1上端面平齐分布,并与盒盖2顶部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盒盖2下端面分别与盒体1及内衬盖3上端面连接,且连接接触面处设至少一条与盒盖2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环12。

重点说明的,所述的承载面板5包括板体51、压紧弹簧52、滑块53、卡箍54,所述定位口10位于板体51上,且定位口10孔壁对应的板体51设两个轴线与定位口10轴线垂直并相交分布的承载孔55,且两个承载孔55以定位口10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承载孔55中,每个承载孔55内均设一条压紧弹簧52,且所述压紧弹簧52前端面与一个滑块53后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滑块53有效长度的30%—90%嵌于承载孔55内,滑块5.3前端面与一各卡箍54连接,所述卡箍54为与定位口10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滑块53上,其中一个滑块53所在承载孔55对应的面板51上端面设定位销56,所述定位销56与板体51垂直分布,其下端面与滑块53上端面连接。

此外,所述的弹性垫层7包括海绵承载层71、保温棉层72及弹性气垫层73,所述保温棉层72包覆在弹性气垫层73外,所述海绵承载层71包覆在保温棉层72外,且所述海绵承载层71厚度为保温棉层72及弹性气垫层73总厚度的1.3—2.1倍,所述保温棉层72厚度不小于5毫米。

同时,所述的盒盖2侧表面设一个导流口13,所述导流口13轴线盒盖2轴线垂直并相交,且导流口13对应的盒盖2外表面设一个控制阀14并与控制阀14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槽11直径比定位口10直径小2—20毫米。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盒体、盒盖、内衬盖、承载龙骨、承载面板、承载托盘、弹性垫层及承压弹簧进行装配,完成装配后即可进行试剂瓶承载作业的需要。

在进行承载作业时,将待承载的试剂瓶通过承载面板上的定位口将试剂瓶嵌入到定位口和定位口对应的承载槽内,且试剂瓶下端面与承载托盘相抵,并在装在试剂瓶的过程中,沿着承载槽轴线向下压动托盘,并通过承压弹簧因压缩产生的弹力对试剂瓶进行承载定位,并可通过承压弹簧剩余的弹性形变能力对试剂瓶受到的轴向冲击力进行弹性吸收和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提高试剂瓶对外部冲击力抵御能力;在完成对试剂瓶承载定位后,一方面由承载龙骨内的弹性垫层对试剂瓶进行弹性夹持定位,通过弹性垫层的弹性形变能力实现对盒体内承载龙骨和承载龙骨内的试剂瓶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弹性吸收和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提高试剂瓶对外部冲击力抵御能力。

此外,在完成试剂瓶通过定位口安装定位后,另通过承载面板上的卡箍对试剂瓶进行强化夹持定位,且在卡箍对试剂瓶夹持定位时,一方面通过压紧弹簧增加卡箍对试剂瓶夹持定位稳定性,并通过弹性形变能力对试剂瓶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弹性吸收和缓慢释放,提高试剂瓶抗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定位销对滑块进行强化定位,从而达到提高卡箍对试剂瓶定位的刚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完成对试剂瓶定位后,一方面通过内衬盖对盒体进行强化密封,使盒体内部环境通过内衬盖与外部环境隔离,然后再通过盒盖侧表面的导流口将盒盖与内衬盖之间的空气排出并形成真空环境,通过真空环境实现对盒体内部与外部强制隔离和进行真空保温;另一方面通过弹性垫层内的保温棉层及弹性气垫层对盒体内的试剂瓶进行隔热保温防护的目的。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试剂瓶同时承载定位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对cik细胞样本、培养剂等多个试剂瓶集中存放定位,在提高转运存储便捷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后续cik细胞培养、实验等活动的规范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对试剂瓶具有良好的承载定位、抗震仿震及保温能力,从而极大提高了对所承载试剂瓶承载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