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贪铜菌属细菌的纳米囊泡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7141发布日期:2019-11-16 00:58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源自贪铜菌属细菌的纳米囊泡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源自属于贪铜菌属(cupriavidus)的细菌的纳米囊泡及其用途,更具体地,涉及通过使用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纳米囊泡来诊断癌症、心血管疾病、肺病、代谢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的方法,以及用于预防、缓解或治疗所述疾病等的包含所述纳米囊泡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自21世纪初以来,过去被认为是流行病的急性传染病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伴随着由人类与微生物组之间的不和谐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的慢性病已经改变了疾病模式,成为决定生活质量和人类寿命的主要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癌、代谢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是21世纪难治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公共卫生中的主要问题,并且这些难治的慢性疾病的特征是伴有由诱发因素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的慢性炎症。

众所周知,人体内共存的微生物数量已达到100万亿,是人类细胞数量的10倍,微生物基因数量超过人类基因数量的100倍。微生物群或微生物组指的是包含存在于给定栖息地中的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微生物群落。

在我们体内共存的细菌和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细菌分泌纳米大小的囊泡,以便与其它细胞交换关于基因、低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等的信息。粘膜会形成物理防御膜,尺寸为200纳米(nm)或更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因此粘膜中共存的细菌不能通过粘膜,但来自细菌的囊泡的大小为100纳米或更小,并且在通过粘膜相对自由地穿过上皮细胞后被吸收到我们的身体中。局部分泌的细菌源性的囊泡不仅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吸收以诱导局部炎症反应,而且还被吸收到我们的身体中以分配到各个器官并调节吸收囊泡的器官中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例如,源自致病性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的囊泡通过气道吸入以诱导肺气肿,从而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当通过肠吸收时局部诱导结肠炎,并通过血管内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促进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凝血。另外,这样的囊泡被吸收到胰岛素作用的肌肉细胞等中,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相反,源自有益细菌的囊泡可通过调节致病囊泡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来调节疾病。

作为对细菌源性的囊泡等因子的免疫应答,以白细胞介素(il)-17细胞因子的分泌为特征的th17免疫应答发生在暴露于细菌源性的囊泡时分泌il-6的情况,从而诱导th17免疫应答。由th17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的特征是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且在发生炎症的过程中,由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疾病的发展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是从土壤和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已知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对有毒重金属具有抗性,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并且通常没有致病性。此外,已知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如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necator)和台湾贪铜菌(cupriavidustaiwanensis)可在豆科植物中固定氮。然而,尚未报道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细胞外地分泌囊泡,特别是,没有关于其应用于诊断和治疗难治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肺病、代谢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由于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解决上述常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宏基因组分析证实与正常个体的样品相比,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含量在源自患有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等恶性疾病,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和抑郁症等患者的样品中显著降低。还被证实的是,当从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耐金属贪铜菌(c.metulidurans)中分离囊泡并用其处理巨噬细胞时,致病囊泡分泌il-6和tnf-α被显著抑制,并且该处理在小鼠模型中也具有抗癌作用,由此,基于这些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为诊断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提供信息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预防、缓解或治疗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组合物,其包括属于贪铜菌属细菌源性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

然而,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诊断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提供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分离正常个体样品和受试者样品的细胞外囊泡中提取dna;

(b)使用基于16srdna中存在的基因序列制备的一对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各pcr产物;和

(c)通过pcr产物的定量分析,将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细胞外囊泡的含量低于正常个体样品的情况分类为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诊断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分离正常个体样品和受试者样品的细胞外囊泡中提取dna;

(b)使用基于16srdna中存在的基因序列制备的一对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各pcr产物;和

(c)通过pcr产物的定量分析,将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细胞外囊泡的含量低于正常个体样品的情况分类为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

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步骤(a)中的样品可以是粪便、血液、尿液或唾液。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步骤(b)中的引物对可以是seqidnos.1和2的引物。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细菌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缓解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食品组合物,其包括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细菌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吸入剂组合物,其包括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细菌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受试者施用包含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细菌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用于预防或治疗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用途。

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囊泡可具有10至200nm的平均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囊泡可以由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自然或人工分泌。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可以是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囊泡。

有益效果

本发明人证实肠道细菌不被人体吸收,但来自细菌的囊泡通过上皮细胞被吸收到体内,全身分布,并通过肾脏、肝脏和肺从体内排出,并且证实通过来自存在于患者的粪便、血液、尿液或唾液等的细菌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与正常个体相比,来自存在于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患者的粪便、血液、尿液或唾液中的属于贪铜菌属细菌的囊泡显著减少。还证实的是,当在体外培养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并从中分离囊泡,然后在体外将分离的囊泡给予炎性细胞时,致病囊泡炎症介质的分泌被显著地抑制,因此,可以预期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可以有效地用于诊断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方法中,以及用于预防、缓解或治疗上述疾病的组合物中。

附图说明

图1a是在将细菌和来自细菌的囊泡口服给予小鼠后,捕捉细菌和来自细菌的囊泡(ev)随时间的分布模式的一系列照片,图1b是在口服给予细菌和囊泡12小时后,通过收集血液、肾脏、肝脏和各种器官来评估细菌和囊泡的体内分布模式的结果。

图2a至2c示出了在胃癌患者和正常个体中存在的细菌源性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2a示出了使用粪便样本的结果,图2b示出了使用血液样本的结果,图2c示出了使用尿样的结果。

图3a和3b示出了在结肠癌患者和正常个体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3a示出了使用粪便样本的结果,图3b示出了使用尿样的结果。

图4是在胰腺癌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5是在胆管癌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6a和6b示出了在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个体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6a示出了使用血液样本的结果,图6b示出了使用尿样的结果。

图7a和7b示出了在卵巢癌患者和正常个体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7a示出了使用血液样本的结果,图7b示出了使用尿样的结果。

图8a和8b示出了在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个体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8a示出了使用血液样本的结果,图8b示出了使用尿样的结果。

图9是在前列腺癌患者和正常个体的尿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0是在头颈癌患者和正常个体的唾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1是在淋巴瘤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2a至12c示出了在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12a示出了心肌病的情况,图12b示出了心房颤动的情况,图12c示出了变异型心绞痛的情况。

图13是在中风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4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5a至15c示出了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个体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之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其中,图15a示出了使用血液样本的结果,图15b示出了使用尿液样本的结果,图15c示出了使用唾液样本的结果。

图16是在对肾衰竭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进行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7是在痴呆患者和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8是在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个体的尿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19是在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个体的尿液中存在的细菌来源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后,比较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分布的结果。

图20示出了将来自耐金属贪铜菌的囊泡施用于巨噬细胞(raw264.7)时评估细胞凋亡程度的结果,以评估囊泡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图21示出了在用致病囊泡大肠杆菌ev处理之前、预处理囊泡之后,通过大肠杆菌囊泡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胞的囊泡对炎症介质il-6和tnf-α分泌影响的结果,以评估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囊泡对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图22是向小鼠施用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囊泡的方案,以评估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囊泡的抗癌功效。

图23是通过腹膜内(ip)或口服(po)给予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囊泡来评估癌细胞对肿瘤发生的影响的结果,以评估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囊泡的抗癌功效。

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宏基因组分析证实,在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肺病、代谢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样本中,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可以诊断出所述疾病。还证实的是,首先从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中分离囊泡并表征分离的囊泡的结果是,菌株来源的囊泡能够调节由致病囊泡、炎症和癌症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诊断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提供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分离正常个体样品和受试者样品的细胞外囊泡中提取dna;

(b)使用基于16srdna中存在的基因序列制备的一对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各pcr产物;和

(c)通过pcr产物的定量分析,将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细胞外囊泡的含量低于正常个体样品的情况分类为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

本文所用术语“诊断”广义上是指全方面测定患者的疾病状况。测定的内容是疾病实体、病因、发病机理、严重程度、疾病的详细方面、有无并发症、预后等。本发明中的诊断意指确定是否患有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和/或抑郁症,疾病的程度等。

在本发明中,样品可以是粪便、血液、尿液或唾液,但不限于此。

本文所用的术语“宏基因组”还指微生物组,并且是指在诸如土壤和动物肠的隔离区域中包括所有病毒、细菌、真菌等的总基因组,并且通常用作基因组的概念,来解释通过使用序列分析仪一次鉴定大量的微生物以分析未培养的微生物。特别地,宏基因组不是指一个物种的基因组,而是指一种混合基因组,作为一个环境单元的所有物种的基因组。在组学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定义一个物种时,宏基因组是源自构建由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物种以及一种功能上存在的物种构成的完整物种的观点的术语。从技术上讲,宏基因组是一种不论物种,通过使用快速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所有dna和rna来识别一个环境中的所有物种并研究相互作用和代谢的技术目标。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治疗或缓解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和/或抑郁症的组合物,其包括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所述组合物包含食品组合物、吸入剂组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并且在本发明中,食品组合物包含保健功能食品组合物。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口腔喷雾剂、鼻喷雾剂或吸入剂。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预防”是指通过施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来抑制疾病或延迟其发作的所有作用。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治疗”是指通过施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减轻或有益地改变疾病症状的所有作用。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缓解”是指至少减少与待治疗的病症相关的参数(例如症状的程度)的所有作用。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纳米囊泡”或“囊泡”是指一种由各种细菌分泌的纳米级膜组成的结构。

源自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囊泡或外膜囊泡(omv)不仅具有内毒素(脂多糖),还具有蛋白质、低分子化合物和细菌dna和rna,并且源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囊泡还具有肽聚糖和脂磷壁酸,除蛋白质、低分子化合物和核酸外,其也为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在本发明中,纳米囊泡或囊泡是由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天然分泌的或人工产生的,是球形的,并且平均直径为10-200nm。

通过使用选自由离心、超高速离心、高压处理、挤出、超声处理、细胞裂解、均质化、冻融、电穿孔、机械分解、化学处理、过滤器过滤、凝胶过滤色谱、自由流动电泳和毛细管电泳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可以从包含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培养溶液中分离囊泡。此外,还可以包括诸如用于去除杂质的洗涤和对所获得的囊泡进行浓缩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向小鼠口服给予细菌和细菌来源的囊泡并观察细菌和囊泡的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模式的结果,证实了尽管细菌没有通过肠粘膜吸收,但是细菌源性的囊泡在给药后5分钟内被吸收并分布全身,并通过肾脏、肝脏等排出(参见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由正常个体的粪便、血液、尿液或唾液分离的囊泡进行细菌宏基因组分析,所述正常个体在年龄和性别方面与患有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和抑郁症等的病患相匹配。结果证实,与正常个体的样本相比,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在患有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癌、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和抑郁症的患者样本中显著降低(参见实施例3至2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结果,进一步进行研究以表征源自耐金属贪铜菌(其为属于贪铜菌属的一种细菌)的囊泡,评估由培养的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菌株分泌的囊泡是否表现出抗炎作用,并评估在使用不同浓度的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来源的囊泡处理巨噬细胞并随后使用炎症性疾病致病因子大肠杆菌来源的囊泡处理巨噬细胞后炎症介质分泌,结果证实了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来源的囊泡有效地抑制了大肠杆菌来源的囊泡分泌il-6和tnf-α(参见实施例2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培养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菌株,并评估由菌株分泌的囊泡是否显示出抗癌治疗效果。为此目的,通过皮下注射癌细胞系来制备癌症模型,并且在癌细胞系处理前4天起口服或腹膜内向小鼠给予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来源的囊泡后,测量癌组织的大小20天,作为其结果,其证实了囊泡通过腹膜内和口服给药时,与对照组相比,癌组织的大小减小,特别是通过口服给予囊泡时,癌组织的大小显著减小(参见实施例23)。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在制剂中通常会使用的,并且包括盐水、无菌水、林格氏溶液、缓冲盐水、环糊精、葡萄糖溶液、麦芽糖糊精溶液、甘油、乙醇、脂质体等,但不限于此,并且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典型的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和缓冲剂。此外,通过另外添加稀释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润滑剂等,可以将组合物配制成可注射制剂,例如水溶液、悬浮液和乳液、丸剂、胶囊、颗粒或片剂。关于合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制剂,可以优选通过使用雷明登氏文献中公开的方法根据每种成分配制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剂方面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配制成注射剂、吸入剂、皮肤外用剂、口服摄取剂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口服给药或者可以根据目标方法肠道外给药(例如,静脉内、皮下、皮内、鼻内或气管内给药),给药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疾病的严重程度、药物形式以及给药途径和时期而变化,但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适当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药学有效量施用。在本发明中,药学有效量是指足以以适用于医学治疗的合理的益处/风险比治疗疾病的量,并且可以根据包括患者的疾病类型、疾病的严重程度、药物活性、药物敏感性、给药时间、给药途径、排泄率、治疗期和同时使用的药物的因素、以及其它医学领域众所周知的因素确定有效剂量水平。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剂施用或与其它治疗剂组合施用,可以与相关领域中的治疗剂顺序或同时施用,并且可以以单剂量或多剂量施用。考虑到所有上述因素,重要的是以可获得最大效果而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最小量施用组合物,这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有效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重而变化,并且通常为每1kg体重0.001至150mg的组合物,优选为0.01至100mg的组合物,可以每天或每隔一天施用,或者可以每天施用一次至三次。然而,由于有效量可以根据给药途径、肥胖的严重程度、性别、体重、年龄等增加或减少,给药剂量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吸入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添加到吸入剂中,或者可以与其它成分组合使用,并且可以根据一般方法适当地使用。所述活性成分的混合量可根据其使用目的(用于预防或治疗)适当确定。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包含保健功能食品组合物。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以通过将活性成分添加到食品中使用,或者可以与其它食品或食品成分一起使用,但可以根据常规方法适当地使用。活性成分的混合量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用于预防或缓解)适当确定。通常,制备食品或饮料时,基于原料,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加入量为15wt%或更少,优选10wt%或更少。

除了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以指定的比例含有活性成分作为必需成分之外,其它成分没有特别限制,并且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以含有各种食用香料、天然碳水化合物等作为附加成分,如同典型的饮料。上述天然碳水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常见的糖,诸如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等;二糖,例如麦芽糖、蔗糖等;多糖,例如糊精、环糊精等,以及糖醇,诸如木糖醇、山梨糖醇和赤藓糖醇。作为除上述那些之外的食用香料,可以有利地使用天然食用香料(奇异果甜蛋白、甜叶菊提取物(例如,莱鲍迪甙a、甘草甜素等))和合成食用香料(糖精、阿斯巴甜等)。天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以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选择适当地确定。

除了所述添加剂之外,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含有各种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调味剂如合成调味剂和天然调味剂、着色剂和填充剂(奶酪、巧克力等)、果胶酸及其盐、海藻酸及其盐、有机酸、保护胶体增稠剂、ph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甘油、醇、碳酸饮料中使用的碳酸化剂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这些添加剂的比例也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适当选择。

在下文中,将提出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提供以下实施例仅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内容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发明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肠道细菌和源自细菌的囊泡的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模式的分析

为了评估肠道细菌和源自细菌的囊泡是否通过胃肠道被全身吸收,用以下方法进行了实验。将小鼠胃中用荧光标记的肠道细菌和源自肠道细菌的囊泡每种50μg的剂量施用于胃肠道,并在0分钟、5分钟、3小时、6小时和12小时后测量荧光。如图1a所示,作为观察小鼠的整个图像的结果,细菌未被全身吸收,但来自细菌的囊泡在给药后5分钟被全身吸收,并且在给药后3小时在膀胱中强烈观察到荧光,因此可以看出囊泡被排泄到泌尿道中。此外,可以看出囊泡存在于体内直至给药后12小时。

另外,为了评价肠道细菌和来自肠道细菌的囊泡在被全身吸收后渗入各种器官的模式,以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给予50μg用荧光标记的细菌和来自细菌的囊泡,然后在给药后12小时收集血液、心脏、肺、肝脏、肾脏、脾脏、脂肪和肌肉。如图1b所示,作为观察收集的组织中的荧光的结果,可以看出来自细菌的囊泡分布在血液、心脏、肺、肝脏、脾脏、脂肪、肌肉和肾脏中,但细菌未被吸收。

实施例2.临床样本中来自细菌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首先将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粪便或唾液放入10ml的试管中,通过离心(3,500xg,10分钟,4℃)使悬浮物沉降,仅将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10毫升试管。在使用0.22μm的过滤器除去细菌和杂质后,将它们转移到离心管(离心过滤器50kd)中,并在1,500xg和4℃下离心15分钟,丢弃小于50kd的物质,并且将残余物浓缩至10ml。通过使用0.22μm过滤器再次除去细菌和杂质后,使用具有90ti型转子的超高速离心在150,000xg和4℃下离心3小时,丢弃上清液,并且聚集的颗粒被溶解在生理盐水(pbs)中。

通过在100℃下煮沸100μl通过上述方法分离的囊泡,从脂质中提取内部dna,然后在冰上冷却5分钟。然后,为了除去剩余的悬浮物,将dna在10,000xg和4℃下离心30分钟,仅收集上清液。并且,通过使用nanodrop定量dna。此后,为了确认来自细菌的dna是否存在于提取的dna中,用下表1中所示的16srdna引物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并且证实了来自细菌的基因存在于所提取的基因中。

表1

使用16srdna引物扩增通过上述方法提取的dna,然后进行测序(illuminamiseq测序仪),将结果以标准流程图格式(sff)文件输出,使用gsflx软件(v2.9)将sff文件转换为序列文件(.fasta)和核苷酸质量评分文件,然后确认读数的可靠性估计,并且窗口(20bps)平均碱基调用精度(averagebasecallaccuracy)小于99%(phred评分<20)的部分被删除。对于操作分类单元(otu)分析,通过使用uclust和usearch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属、科、目、纲和门分别基于94%、90%、85%、80%和75%的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对每个out的门、纲、目、科和属的水平进行分类,并且通过使用blastn和greengenes(qiime)的16srna序列数据库(108,453个序列)表征在属的水平上具有97%或更高序列相似性的细菌。

实施例3.胃癌患者粪便、血液和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63名胃癌患者和126名正常个体的粪便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粪便相比,来自胃癌患者粪便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降低(参见表2和图2a)。

表2

从67名胃癌患者和198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胃癌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3和图2b)。

表3

此外,从61个胃癌患者和120个正常个体的尿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胃癌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降低(参见表4和图2c)。

表4

实施例4.结肠癌患者粪便和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52名结肠癌患者和83名正常个体的粪便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粪便相比,来自结肠癌患者粪便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5和图3a)。

表5

此外,从38个结肠癌患者和38个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结肠癌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6和图3b)。

表6

实施例5.胰腺癌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291名胰腺癌患者和291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胰腺癌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7和图4)。

表7

实施例6.胆管癌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79个胆管癌患者和259个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胆管癌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8和图5)。

表8

实施例7.乳腺癌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96名乳腺癌患者和192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源自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9和图6a)。

表9

从127名乳腺癌患者和220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乳腺癌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0和图6b)。

表10

实施例8.卵巢癌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136个卵巢癌患者和136个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卵巢癌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1和图7a)。

表11

从136名卵巢癌患者和136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卵巢癌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2和图7b)。

表12

实施例9.膀胱癌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96名膀胱癌患者和184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膀胱癌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3和图8a)。

表13

此外,从95名膀胱癌患者和157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膀胱癌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4和图8b)。

表14

实施例10.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53名前列腺癌患者和159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5和图9)。

表15

实施例11.头颈癌患者唾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57名头颈癌患者和277名正常个体的唾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唾液相比,来自患有头颈癌患者唾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6和图10)。

表16

实施例12.淋巴瘤患者血液中的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57名淋巴瘤患者和163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淋巴瘤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7和图11)。

表17

实施例13.心脏病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72名心肌病患者和163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心肌病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8和图12a)。

表18

从34名心房颤动患者和63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心房颤动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19和图12b)。

表19

从80名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和80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0和图12c)。

表20

实施例14.中风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115名中风患者和109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中风患者血液中的源自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1和图13)。

表21

实施例15.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205名copd患者和231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copd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2和图14)。

表22

实施例16.糖尿病患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61名糖尿病患者和122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3和图15a)。

表23

从60名糖尿病患者和134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4和图15b)。

表24

从37名糖尿病患者和277名正常个体的唾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唾液相比,来自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5和图15c)。

表25

实施例17.肾衰竭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32名肾衰竭患者和32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肾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6和图16)。

表26

实施例18.痴呆患者血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67名痴呆患者和70名正常个体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血液相比,来自痴呆患者血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7和图17)。

表27

实施例19.帕金森氏病患者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39名帕金森氏病患者和76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帕金森氏病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8和图18)。

表28

实施例20.抑郁症患者尿液中细菌来源的囊泡的宏基因组分析

从20名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个体的尿样中存在的囊泡中提取基因,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匹配,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其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然后评估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的分布。结果证实,与来自正常个体的尿液相比,来自抑郁症患者尿液中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囊泡显著减少(参见表29和图19)。

表29

实施例21.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培养和从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中分离囊泡

培养菌株耐金属贪铜菌(c.metallidurans),然后从中分离囊泡,再对其进行表征。将菌株耐金属贪铜菌(c.metulidurans)在胰蛋白酶大豆肉汤(tsb)培养基中、在28℃的有氧室中培养,直至吸光度(od600)达到1.0至1.5,然后在luriabertani(lb)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随后,回收包含该菌株的培养上清液,并在10,000g和4℃下离心20分钟,然后除去菌株并通过0.22μm的过滤器过滤。使用具有100kdapellicon2盒式滤膜(默克密理博,美国)的masterflex泵系统(cole-parmer,美国),通过微滤将过滤的上清液浓缩至50ml的体积。将浓缩的上清液再次用0.22μm的过滤器过滤。此后,使用bca测定法定量蛋白质,并对获得的囊泡进行以下实验。

实施例22.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的囊泡的抗炎作用

为了研究来自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的囊泡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1μg/ml、1μg/ml或10μg/ml)的来自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的囊泡(c.metuliduransevs)处理raw264.7细胞(小鼠巨噬细胞系),然后在其上进行细胞活力测试。更具体地,raw264.7细胞以4×104细胞/孔的密度分配,在48孔细胞培养板中,在dulbe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无血清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源自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的囊泡对其进行处理,并培养12小时。随后,用ez-cytox(dogen,韩国)处理细胞4小时,然后使用spectramaxm3酶标仪(moleculardevies,美国)测量450nm处的吸光度。如图20所示,结果证实了使用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的囊泡处理时,未诱导细胞凋亡。

为了评估基于上述结果的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来源的囊泡的抗炎作用,用不同浓度(0.1μg/ml、1μg/ml或10μg/ml)的耐金属贪铜菌(c.metulidurans)来源的囊泡预处理巨噬细胞系12小时,然后使用1μg/ml的大肠杆菌来源的ev(其为致病囊泡)处理,12小时后,使用elisa测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为了进行elisa,将包被抗体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稀释,将50μl所得溶液按照工作浓度分配到96孔聚苯乙烯板中,然后于其间在4℃下反应整晚。

接下来,将反应产物用100μl的pbst溶液(含有0.05%tween-20的pbs)洗涤三次,然后将100μl的rd(含有1%bsa的pbs)溶液分配到板中在室温下封闭1小时,并根据浓度以50μl等分试样分配样本和标准品,并于其间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此后,将反应产物用100μl的pbst洗涤三次,然后将检测抗体稀释于rd中,按照工作浓度分配50μl所得溶液,并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将反应产物用100μl的pbst洗涤三次,然后将链霉亲和素-hrp(r&dsystem,美国)在rd中稀释至1/40,分配50μl的所得溶液,并在室温下反应20分钟。

最后,用100μl的pbst洗涤反应产物三次,然后分配50μl的tmb底物(surmodics,美国),并且在5至20分钟后,当显色进行时,分配50μl的1m硫酸溶液以终止反应,并使用spectramaxm3酶标仪(moleculardevices,美国)测量450nm处的吸光度。

如图21所示,结果证实了使用耐金属贪铜菌(c.metulidurans)来源的囊泡预处理时,大肠杆菌来源的ev分泌il-6和tnf-α被显著抑制。特别地,证实了耐金属贪铜菌(c.metulidurans)来源的囊泡预处理的tnf-α分泌抑制效果显著大于植物乳杆菌来源的囊泡(其是有用的微生物对照)预处理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来源的囊泡能够有效地抑制致病囊泡如大肠杆菌来源的ev诱导的炎症反应。

实施例23.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来源的囊泡的抗癌作用

基于实施例对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来源的囊泡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研究。为此目的,如图22所示,通过腹膜内注射或口服给予耐金属贪铜菌(cupriavidusmetallidurans)(cmt101)的分离菌株来源的囊泡至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并在施用第4天皮下注射癌细胞系(ct26细胞)来制备癌症模型。在施用癌细胞系后,每天腹膜内注射或口服施用耐金属贪铜菌(c.metallidurans)的分离菌株来源的囊泡,测量癌组织的大小,直至第24天。结果,如图23所示,与口服给予生理盐水的组(对照组)相比,通过腹膜内注射给予囊泡的小鼠和口服给予囊泡的小鼠的癌组织的尺寸减小,特别是口服给予囊泡时,尺寸进一步减小。这意味着当施用耐金属贪铜菌(c.metalidurans)来源的囊泡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组织的生长。

提供本发明的上述描述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技术精神或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将本发明容易地修改为其它特定形式。因此,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源自属于贪铜菌属的细菌的囊泡不仅可以用于一种诊断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头颈症、淋巴瘤、心肌病、心房颤动、变异型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风、糖尿病、肾衰竭、痴呆、帕金森氏病或抑郁症的方法中,还可以用作用于预防、缓解或治疗上述疾病的组合物,因此有望有效地用于相关的医药和食品工业领域。

<110>md保健株式会社

<120>源自贪铜菌属细菌的纳米囊泡及其用途

<130>dfp19kr3642

<150>kr10-2018-0020573

<151>2018-02-21

<150>kr10-2019-0018989

<151>2019-02-19

<160>2

<170>kopatentin3.0

<210>1

<211>5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16s_v3_f

<400>1

tcgtcggcagcgtcagatgtgtataagagacagcctacgggnggcwgcag50

<210>2

<211>55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16s_v4_r

<400>2

gtctcgtgggctcggagatgtgtataagagacaggactachvgggtatctaatcc5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