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蒿烯内酯A-S和多花蒿素A-G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4988发布日期:2020-09-25 17: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多花蒿烯内酯A-S和多花蒿素A-G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a-g,20-26),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95%为肝细胞癌(hcc),其他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混合型肝癌等。据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肝癌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数约80万,而死亡病例数则超过78万,其中约一半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hcc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单靠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hcc患者多数具有基础肝病(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就诊时多数已为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因而目前提倡多学科参与、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hcc最有效的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但80%的病例发现时已属中晚期,且多半合并肝硬化及肝功能异常,失去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最佳时机。hcc非手术内科治疗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其中,局部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消融术和放射治疗;hcc全身治疗主要包括系统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免疫与基因治疗。然而,由于hcc本身的复杂性,临床需要上述多学科综合的方法来应对其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严重程度下的治疗需求。迄今hcc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性治疗为主,但由于这些方法的毒副作用以及化疗药物耐药等复杂情况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并限制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同时降低毒副反应是今后治疗hcc的方向之一,而补充医学与替代医学在该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有报道具有抗肝癌作用的天然产物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及醌类等,且它们可以作用于hcc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靶点。众多研究也证实,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天然药物及其复方能够在其接受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或者化学治疗后,减弱毒副反应、缩小肿瘤尺寸、增强免疫能力和提高生存质量。

蒿属(artemisia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春黄菊族(anthemideael.),是菊科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属。蒿属植物多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数为半灌木或小灌木,全世界380余种,我国有186种,44变种,各省均有分布。该属药用植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止血等功效,在国内外民间用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72年首次从该属植物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并开发我国首创的抗疟新药以来,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日趋深入。特别是自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以来,对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已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热点。多花蒿(artemisiamyrianthawall.exbess.)为菊科蒿属植物,很早就在云南民间作药用,是一味具有抗炎功效的传统中药。为揭示多花蒿的活性成分,中外研究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表明多花蒿中主要含有倍半萜、黄酮及挥发油类化合物。现有文献中对于这些化合物活性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抗癌方面,其抗肝癌活性也有报道,如2016年,昝珂等用mtt法,测定了从多花蒿中分离到的倍半萜类成分对5种人肿瘤细胞(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artanomalidea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人胃癌细胞bgc-823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2.3和4.5μm。2018年,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了从多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愈创木内酯类成分对5种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β,10β-epoxydehydroleucodin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为5.4μm,化合物3-o-methyl-iso-secotanapartholide对人胃癌细胞bgc-823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为2.7μm。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人胃癌细胞bgc-823的ic50分别为5.3和6.1μm。

在本发明的前期工作中发现,多花蒿干燥地上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进一步从中分离得到26个结构新颖且对肝癌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倍半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a-g,20-26)。迄今,现有技术中无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a-g,20-26)的报道,也没有其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报道,也没有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或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式(i)所示的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a-g,20-26),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能够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中。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倍半萜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a-g,20-26),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化合物1-26的制备方法,取多花蒿干燥地上部分粉碎,用90%乙醇冷浸提取两次,每次4天,合并乙醇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乙醇提取物。提取物混悬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分(1.2k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经硅胶柱层析,用丙酮-石油醚(5:95,10:90,20:80,30:70,40:60,50:50)梯度洗脱得到6个流分fr.a~fr.f。fr.c(150g)经中压mcichp20p柱层析,用水-甲醇(50:50,30:70,20:80,0:100)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fr.c1~fr.c4;fr.d(230g)经中压mcichp20p柱层析,用水-甲醇(50:50,30:70,10:90)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fr.d1~fr.d3。fr.c1(29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0:90至30:70)得到3个流分fr.c1-1~fr.c1-3。fr.c1-1(12.5g)溶于适量甲醇,经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23(1.9g)。将fr.c1-2(7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得到化合物17(8mg)和21(6mg)。fr.c1-3(4.8g)先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2:98至20:80),再通过半制备hplc(水-乙腈,35:65)纯化,得到化合物11(55mg)。fr.c2(35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至30:70)梯度洗脱得到3个流分fr.c2-1~fr.c2-3。将fr.c2-1(1.5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42:58)纯化得到化合物20(30mg)。fr.c2-2(18g)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80:20)得到化合物8(1.4g)和10(1.7g)。fr.c2-3(12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20:80至30:70),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甲醇-氯仿,50:50),半制备hplc(水-甲醇,51:49)得到化合物9(7mg),16(3mg)和22(62mg)。fr.c3(9g)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80:20)得到3个流分fr.c3-1~fr.c3-3。fr.c3-1(0.8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50:50)纯化得到化合物2(34mg)。fr.c3-3(0.9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52:48)纯化得到化合物6(3mg)和18(5mg)。fr.c4(16.5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至30:70)得到3个流分fr.c4-1~fr.c4-3。fr.c4-2(1.3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42:58)纯化得到化合物24(85mg)和25(15mg)。fr.c4-3(2.7g)通过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甲醇-氯仿,50:50)和半制备hplc(水-乙腈,47:53)纯化得到化合物26(4mg)。fr.d2(80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至60:40)得到3个流分fr.d2-1~fr.d2-3。fr.d2-2(49g)经反复的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80:20)得到化合物4(25.2g)和5(1.3g)。fr.d2-3(16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2:98),半制备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1(188mg),12(40mg)和13(24mg)。fr.d3(47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5:95,10:90)洗脱得到4个流分fr.d3-1~fr.d3-4。fr.d3-1(12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30:70)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甲醇-氯仿,50:50)纯化得到化合物3(180mg)和7(157mg)。fr.d3-3(1.2g)经半制备hplc(水-甲醇,62:38)纯化得到化合物14(45mg),15(6mg)和19(17mg)。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化合物1-26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所述应用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即可。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上述的式(i)化合物1-26的至少一种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型剂。

并此,还提供了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当所述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时,本发明优选将所述化合物1-26直接使用,或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上述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型剂。在本发明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型剂优选为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稀释剂,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本发明对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型剂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熟知的、对人和动物无毒且惰性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型剂即可。

本发明对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直接将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型剂混合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熟知的过程能够得到药物组合物即可。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所述应用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选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即可。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时,所述组合物在药物中的含量优选为0.1~99%;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在药物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0.5~90%。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优选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在本发明中,所制备的药物优选可经注射(静注、肌注)和口服两种形式给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1-26的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附图,用本发明的试验例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倍半萜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多花蒿烯内酯a-s(artemyrianolidesa-s,1-19)和多花蒿素a-g(artemyrianinsa-g,20-26)及其制备方法、结构鉴定、药理作用,但不以此试验例和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化合物1-26的制备:

取多花蒿干燥地上部分粉碎,用90%乙醇冷浸提取两次,每次4天,合并乙醇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乙醇提取物。提取物混悬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分(1.2k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经硅胶柱层析,用丙酮-石油醚(5:95,10:90,20:80,30:70,40:60,50:50)梯度洗脱得到6个流分fr.a~fr.f。fr.c(150g)经中压mcichp20p柱层析,用水-甲醇(50:50,30:70,20:80,0:100)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fr.c1~fr.c4;fr.d(230g)经中压mcichp20p柱层析,用水-甲醇(50:50,30:70,10:90)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fr.d1~fr.d3。fr.c1(29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0:90至30:70)得到3个流分fr.c1-1~fr.c1-3。fr.c1-1(12.5g)溶于适量甲醇,经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23(1.9g)。将fr.c1-2(7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得到化合物17(8mg)和21(6mg)。fr.c1-3(4.8g)先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2:98至20:80),再通过半制备hplc(水-乙腈,35:65)纯化,得到化合物11(55mg)。fr.c2(35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至30:70)梯度洗脱得到3个流分fr.c2-1~fr.c2-3。将fr.c2-1(1.5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42:58)纯化得到化合物20(30mg)。fr.c2-2(18g)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80:20)得到化合物8(1.4g)和10(1.7g)。fr.c2-3(12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20:80至30:70),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甲醇-氯仿,50:50),半制备hplc(水-甲醇,51:49)得到化合物9(7mg),16(3mg)和22(62mg)。fr.c3(9g)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80:20)得到3个流分fr.c3-1~fr.c3-3。fr.c3-1(0.8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50:50)纯化得到化合物2(34mg)。fr.c3-3(0.9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52:48)纯化得到化合物6(3mg)和18(5mg)。fr.c4(16.5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至30:70)得到3个流分fr.c4-1~fr.c4-3。fr.c4-2(1.3g)经半制备hplc(水-乙腈,42:58)纯化得到化合物24(85mg)和25(15mg)。fr.c4-3(2.7g)通过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甲醇-氯仿,50:50)和半制备hplc(水-乙腈,47:53)纯化得到化合物26(4mg)。fr.d2(80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至60:40)得到3个流分fr.d2-1~fr.d2-3。fr.d2-2(49g)经反复的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80:20)得到化合物4(25.2g)和5(1.3g)。fr.d2-3(16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2:98),半制备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1(188mg),12(40mg)和13(24mg)。fr.d3(47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氯仿(5:95,10:90)洗脱得到4个流分fr.d3-1~fr.d3-4。fr.d3-1(12g)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30:70)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甲醇-氯仿,50:50)纯化得到化合物3(180mg)和7(157mg)。fr.d3-3(1.2g)经半制备hplc(水-甲醇,62:38)纯化得到化合物14(45mg),15(6mg)和19(17mg)。

化合物1-26的结构数据:

核磁共振图谱使用avanceiii600(bruker,switzerland)或av600(bruker,bremerhaven,germany)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使用tms(四甲基硅烷)作为内标。高分辨质谱分析采用岛津lc-ms-it-tof(shimadzu,kyoto,japan),安捷伦uplc/q-tof和g6230质谱仪(agilenttechnologies,santaclara,usa)测定。红外光谱(ir)经kbr压片或使用atr衰减全反射-金刚石晶体(atritx-diamond)方法,通过nicoletis10型红外光谱仪(thermofisherscientific,madison,usa)测定。紫外光谱使用uv-2700型紫外光谱仪(shimadzu,suzhou,china)测定。ecd谱采用chirascan型仪器(appliedphotophysics,surrey,uk)测定。旋光经autopolvi旋光仪(rudolphresearchanalytical,hackettstown,usa)测定。熔点用x-4b显微熔点仪来测定,该熔点仪购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薄层层析硅胶板hsgf254是烟台江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产品;柱层析硅胶(200~300目)为临沂市海祥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柱层析葡聚糖凝胶lh-20购自gehealthcarebio-sciencesab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岛津公司生产,控制器型号是cbm-20a,泵型号是lc-20ar,检测器型号为spd-m20a,柱温箱型号为at-350,使用的色谱柱型号为agilent-eclipsexdb-c18(5μm,9.4×250mm)。色谱纯乙腈购自迈瑞达公司,去离子通道水通过mingchetm-d24uvmerkmillipore系统纯化而得。中压液相(drflash-ⅱ)为上海利穗公司产品,mci柱日本三菱公司,型号为chp-20p(75~150μm)。分析纯甲醇和乙腈购自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显色剂为10%h2so4-etoh溶液。

多花蒿烯内酯a(1)

分子式:c17h22o6

分子量:322.14

性状:无色棱状晶体熔点:155.8~158.0℃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67.1378[m+hcoo]-,计算值367.1398[m+hcoo]-

ir(kbr)νmax:3438,1729,1651,1270,1246,1155,1004,969,947,897cm-1

ecd(乙腈)λmax(δε):199(-39.70),219(+8.9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b(2)

分子式:c15h20o4

分子量:264.13

性状:无色棱状晶体

熔点:152.8~155.3℃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63.1288[m-h]-,计算值263.1298[m-h]-

irνmax:1778,1640,1450,1251,1125,1102,1009,967,910,898,849,657cm-1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c(3)

分子式:c15h20o4

分子量:264.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05,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65.1446[m+h]+,计算值265.1434[m+h]+

ir(kbr)νmax:3433,1755,1639,1272,1143,1019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5(4.21)nm。

ecd(乙腈)λmax(δε):202(-24.20),222(+4.45)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d(4)

分子式:c17h22o5

分子量:306.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51.1435[m+hcoo]-,计算值351.1449[m+hcoo]-

ir(kbr)νmax:3550,1775,1737,1666,1645,1375,1273,1240,1137,1017,961cm-1

ecd(乙腈)λmax(δε):201(-42.32),220(+7.30)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e(5)

分子式:c17h22o5

分子量:306.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51.1429[m+hcoo]-,计算值351.1449[m+hcoo]-

irνmax:3533,1763,1736,1665,1644,1240,1144,1016cm-1

ecd(乙腈)λmax(δε):201(-32.07),224(+2.85)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f(6)

分子式:c19h24o6

分子量:348.16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49.1627[m+h]+,计算值349.1646[m+h]+

irνmax:1763,1733,1657,1372,1240,1136,1017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4(4.16)nm。

ecd(乙腈)λmax(δε):199(-20.57),219(+3.30)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g(7)

分子式:c18h26o6

分子量:338.18

性状:无色油状物

旋光:(c0.12,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39.1784[m+h]+,计算值339.1802[m+h]+

ir(kbr)νmax:3436,1761,1734,1639,1370,1244,1188,1115,1020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3(4.02)nm。

ecd(乙腈)λmax(δε)201(-32.22),226(+0.94)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1和2。

多花蒿烯内酯h(8)

分子式:c17h20o5

分子量:304.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28,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05.1379[m+h]+,计算值305.1384[m+h]+

irνmax:1766,1719,1658,1626,1268,1250,1139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14(3.15)nm。

ecd(乙腈)λmax(δε):203(+13.31),233(-4.18),284(-0.38),322(-1.4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2和3。

多花蒿烯内酯i(9)

分子式:c17h20o6

分子量:320.13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1,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21.1323[m+h]+,计算值321.1333[m+h]+

irνmax:1764,1733,1705,1662,1372,1299,1267,1243,1147,1034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6(4.19)nm。

ecd(乙腈)λmax(δε):215(+15.18),237(-1.56),298(+2.11)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2和3。

多花蒿烯内酯j(10)

分子式:c17h22o5

分子量:306.15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07.1533[m+h]+,计算值307.1540[m+h]+

irνmax:1760,1731,1660,1369,1269,1239,1137,1018,998,955cm-1

ecd(甲醇)λmax(δε):213(+6.87),258(-0.4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2和3。

多花蒿烯内酯k(11)

分子式:c15h20o4

分子量:264.14

性状:无色棱状晶体

熔点:119.6~121.2℃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65.1426[m+h]+,计算值265.1434[m+h]+

ir(kbr)νmax:3461,1740,1659,1642,1106,1048,991cm-1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2和3。

多花蒿烯内酯l(12)

分子式:c15h20o4

分子量:264.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65.1417[m+h]+,计算值265.1434[m+h]+

ir(kbr)νmax:3440,1748,1640,1352,1281,1151,1105,1061,1005cm-1

ecd(甲醇)λmax(δε):196(+8.09),206(-0.79),220(+6.93),257(-0.38)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2和3。

多花蒿烯内酯m(13)

分子式:c15h18o4

分子量:262.13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63.1277[m+h]+,计算值263.1278[m+h]+

ir(kbr)νmax:3498,1750,1679,1644,1339,1135,1034,981,939,917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10(3.08)nm。

ecd(甲醇)λmax(δε):229(+3.60),317(-0.82)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2和3。

多花蒿烯内酯n(14)

分子式:c17h20o5

分子量:304.13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1,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49.1273[m+hcoo]-,计算值349.1293[m+hcoo]-

ir(kbr)νmax:3437,1762,1712,1657,1642,1372,1258,1160,1073,1033,997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3(4.13)nm。

ecd(甲醇)λmax(δε):203(+2.87),215(+1.35),219(+1.3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4和5。

多花蒿烯内酯o(15)

分子式:c17h22o5

分子量:306.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2,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29.1361[m+na]+,计算值329.1359[m+na]+

ir(kbr)νmax:3471,1759,1737,1641,1373,1254,1223,1043,1005cm-1

ecd(甲醇)λmax(δε):202(+10.81)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4和5。

多花蒿烯内酯p(16)

分子式:c17h22o5

分子量:306.15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2,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07.1520[m+h]+,计算值307.1540[m+h]+

ir(kbr)νmax:3436,1767,1735,1639,1370,1259,1157,1118,1000cm-1

ecd(甲醇)λmax(δε):205(-6.93),230(+0.30)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4和5。

多花蒿烯内酯q(17)

分子式:c15h20o3

分子量:248.15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49.1495[m+h]+,计算值249.1485[m+h]+

ir(kbr)νmax:3437,1760,1637,1279,1267,1163,998,911cm-1

ecd(甲醇)λmax(δε):198(+3.53),204(+2.52),217(+7.14),257(-1.3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4和5。

多花蒿烯内酯r(18)

分子式:c15h20o4

分子量:264.14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0,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65.1435[m+h]+,计算值265.1434[m+h]+

ir(kbr)νmax:3511,3468,1770,1644,1251,1148,989,951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4(2.93)nm。

ecd(甲醇)λmax(δε):199(+3.08),206(+2.06),217(+3.66)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4和5。

多花蒿烯内酯s(19)

分子式:c15h20o5

分子量:280.12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2,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03.1188[m+na]+,计算值303.1203[m+na]+

ir(kbr)νmax:3412,1752,1655,1266,1010,993,936,894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5(2.93)nm。

ecd(甲醇)λmax(δε):208(-1.99),227(+0.50)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4和5。

多花蒿素a(20)

分子式:c15h20o2

分子量:232.15

性状:无色棱状晶体

熔点:95.8~97.5℃

旋光:(c0.13,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33.1518[m+h]+,计算值233.1536[m+h]+

irνmax:1771,1671,1606,1454,1132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6(3.69),224(3.73),266(3.4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6。

多花蒿素b(21)

分子式:c15h20o5

分子量:280.12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1,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279.1242[m-h]-,计算值279.1238[m-h]-

ir(kbr)νmax:3435,1771,1716,1633,1291,1171,1085,1026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63(3.06)nm。

ecd(甲醇)λmax(δε):213(-0.14),238(+3.00),272(-20.81)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6。

多花蒿素d(22)

分子式:c18h26o5

分子量:322.17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1,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45.1675[m+na]+,计算值345.1672[m+na]+

ir(kbr)νmax:3434,1735,1720,1629,1440,1376,1247,1148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4(4.08)nm。

ecd(甲醇)λmax(δε):219(+2.17)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6。

多花蒿素c(23)

分子式:c16h26o4

分子量:282.17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6,甲醇)

hresims(+)m/z:实验值305.1725[m+na]+,计算值305.1723[m+na]+

ir(kbr)νmax:3501,3459,1701,1626,1290,1245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06(3.82)nm。

ecd(甲醇)λmax(δε):196(-5.96),254(+0.56)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6。

多花蒿素e(24)

分子式:c19h18o5

分子量:326.11

性状:微黄色油状物

旋光:(c0.22,甲醇)

hreimsm/z:实验值326.1148[m]+,计算值326.1154[m]+

irνmax:3384,1606,1503,1489,1444,1250,1190,1039,929,804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15(4.18),267(4.04),290(3.87)nm。

ecd(乙腈)λmax(δε):201(+18.46),224(-4.18),241(-2.24),262(-5.89),282(-3.15),300(-5.71)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7。

多花蒿素f(25)

分子式:c19h18o5

分子量:326.12

性状:微黄色油状物

旋光:(c0.15,甲醇)

hreimsm/z:实验值326.1152[m]+,计算值326.1154[m]+

irνmax:3404,1607,1503,1489,1442,1245,1189,1040,928,869,812cm-1

uv/vis(乙腈)λmax(logε):262(3.03),290(2.95)nm。

ecd(乙腈)λmax(δε):200(-40.56),215(+15.69),240(+2.92),297(+5.8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7。

多花蒿素g(26)

分子式:c19h18o6

分子量:342.11

性状:白色粉末

旋光:(c0.12,甲醇)

hreimsm/z:实验值342.1104[m]+,计算值342.1103[m]+

irνmax:3406,1608,1503,1490,1443,1247,1189,1099,1039,927,811cm-1

uv/vis(甲醇)λmax(logε):235(3.63),287(3.59)nm。

ecd(乙腈)λmax(δε)206(+5.76),248(+0.20),282(+0.29)nm。

1hnmr和13cnmr(dept)数据见表7。

表5.化合物14-19的13cnmr(dept)数据(150mhz,δinppm)

b测试溶剂为acetone-d6.c测试溶剂为cdcl3.

a“ol”表示不能识别出耦合常数的重叠信号

表7.化合物24-26的1hnmr(600mhz)和13cnmr(dept,150mhz)数据(cdcl3,δinppm,jinhz)

a“ol”表示不能识别出耦合常数的重叠信号

实施例2:

化合物1-26对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肝癌细胞株(hepg2,huh7和smmc-7721)购自上海纪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养基(dulbecco'smodifiedeaglemedium,dmem)购自thermofisherscientific(苏州,中国);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购自lifetechnologies(ny,usa);rpmi-1640购自thermofisherbiochemicalproducts(北京,中国)。

1.2仪器

flexstation3台式多功能酶标仪(bio-rad680,美国);分析天平(ag135,metlertoledo,中国);恒温箱(dhp-9082,上海)。

1.3实验过程

1).取对数期生长的肝癌细胞,弃去旧培养基,用pbs清洗两遍,弃去pbs;

2).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轮廓加深并有变圆趋势时,迅速吸去胰蛋白酶;

3)用含10%fbs的dmem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并重悬细胞,取10μl细胞悬液,用细胞计数仪计数,并用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至1×104/ml,接种在96孔板上,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孵育24h,使细胞贴壁;

4).吸去培养基,将稀释好的样品加入板中,每孔加入100μl,每个浓度设置3个复孔,培养箱中继续孵育48h;

5).吸去培养基,加入配好的mtt溶液(1mg/ml),每孔加入100μl,培养箱中孵育4h;

6).吸去mtt溶液,加入dmso,每孔加入100μl,培养箱中孵育10min;

7).使用酶标仪在49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值,通过公式:抑制率=(阴性-实验组)/(阴性-空白组)×100%计算细胞抑制率,并用统计软件graphpadprism7计算ic50,实验重复3次。

2.结果

化合物1-19对人肝癌细胞(hepg2,huh7和smmc-7721)和化合物20-26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如表8所示,化合物5仅对hepg2细胞都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22.7μm;化合物6,13,16和17对hepg2和huh7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小于50.0μm;化合物1,4,10,11,18和19对三种肝癌细胞都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小于50.0μm;化合物9对hepg2和huh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6和8.8μm,基本与阳性药物索拉非尼相当;化合物8对hepg2,huh7和smmc-772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9,4.3和3.1μm,比阳性(索拉非尼)更优。

表8.化合物1-26对三株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a数值是两次独立试验的平均值;b数值表示为ic50±sd,ic50来源于三次独立重复试验

3.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9对hepg2和huh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6和8.8μm,与阳性药物索拉非尼相当;化合物8对hepg2,huh7和smmc-772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9,4.3和3.1μm,比阳性药物索拉非尼更优;其余化合物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以上结果表明多花蒿中化合物1-26可作为药物用于肝癌相关的疾病。

应用例1-26:

在以下应用例中,选择常规试剂,并按照现有常规方法进行制剂制备,本应用例仅体现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制备成不同的制剂,对具体试剂和操作不作具体限定:

1.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用dmso溶解后,按常规方法加注射用水,精滤,灌封灭菌制成注射液,所述注射液的浓度为0.5~5mg/ml。

2.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用dmso溶解后,将其溶于无菌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溶解,用无菌抽滤漏斗过滤,再无菌精滤,分装于安瓿中,低温冷冻干燥后无菌熔封,得粉针剂。

3.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按其与赋形剂质量比为9: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成粉剂。

4.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按其与赋形剂质量比为5: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粒压片。

5.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按常规口服液制备方法制成口服液。

6.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按其与赋形剂质量比为5: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成胶囊。

7.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26中的至少一种,按其与赋形剂质量比为5: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成颗粒剂。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花蒿中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花蒿烯内酯和多花蒿素,主要包括26种新颖结构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能够与可药用载体或赋型剂组成药物组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