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7143发布日期:2020-08-18 17:25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用酵素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首要问题,引起了全党全国的重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化农业的步伐,生产出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酵素菌技术作为进化型的生物技术结晶,被誉为"中国农业未来之希望",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大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拌种剂是一类能与种子、块茎或根茎混拌,用于改善种子出苗状况、幼苗生长情况、对病害、虫害有防治作用、对土壤有益微生物有促进作用、改善土壤盐碱、干旱、对作物有促进强壮功能、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目的一类物质。但是现有拌种剂存在以下缺点:

1、采用药剂制成,因药剂大都是由农药原药、激素和种肥加工制成,毒性大,易在土壤、作物中残留富集,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2、针对性强,一种拌种剂只能适用于一种作物,使用不广泛。

3、采用草木灰、蓬松土等土办法进行拌种处理,防病效果不佳。

4、一些生物拌种剂,但因制作工艺要求高、操作繁琐,菌种单一或防病效果一般不能被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利用酵素菌技术提供了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制作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生长素、抗病毒酶、活性多肽,是一种集快速愈合伤口、促进发芽、抑制病源菌侵害、环保长效于一体的酵素微生物拌种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酵素复合菌菌种0.05-0.15份、米糠或麦麸1-3份、稻壳粉3-5份、锯沫0.5-1.5份、鱼骨粉0.5-1.5份、页岩5-7份、沸石1-3份、草炭2-5份、红糖0.05-0.15份;

所述酵素复合菌菌种中活菌量>10亿/g,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链霉菌、米曲霉、绿色木霉、卧孔菌七大有益菌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至少各一种,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配比为40-60%:20-30%:20-30%。

选择上述原料的原因为:

1)物料对土壤、环境、后期作物有利无害,米糠、麦麸、稻壳等有机物料提供土壤成份有机质,提供作物生长营养,页岩、沸石等疏松土壤,提供作物所需微量元素,壮苗强根等,红糖还有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2)具体配比需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氮比,碳氮比保持在20~25;

3)碳源、氮源为复合物料,选择前期培养菌种时菌数量比较高的米糠、麦麸、稻壳、红糖、鱼骨粉等作为复合碳源氮源;

4)添加页岩、沸石、草炭等矿物质,提供细菌生长所需微量元素,经细菌分解代谢后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小分子。

优选地,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酵素复合菌菌种0.10份、米糠或麦麸2份、稻壳粉4份、锯沫1.0份、鱼骨粉1.0份、页岩6份、沸石2份、草炭4份、红糖0.10份;

所述酵素复合菌菌种中活菌量>10亿/g,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链霉菌、米曲霉、绿色木霉、卧孔菌七大有益菌,按照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丝状真菌类配比为25%:25%:20%:15%:15%。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发酵物料的准备: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物料中的碳氮比控制在25:1-40:1之间;

2)好氧发酵:加水使混合物料水分控制在55%左右,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发酵,当堆内温度达到5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之后每7~10天翻一次堆,直至温度降至30℃左右且趋于稳定时终止发酵;

3)粉碎过筛:将步骤2)中发酵好的物料水分含量降至20%以下后进行粉碎过筛处理,获得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半成品;

4)合格检测:对步骤3)中制得的拌种剂进行检测,其中活性有益菌≥2.0亿/g判定为合格产品,将检测合格的拌种剂进行分装、入库。

3.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使用方法,将制作好的拌种剂与种薯或姜块按照1:25-37的比例混匀,置于土炕进行催芽即可。

可选地,如需放周转筐,则在周转筐内放置一大袋进行保温保湿,大袋开孔保持透气,将拌好的种薯块或姜块与沙土按照一层沙土一层薯块或姜块叠放于周转筐袋内,沙土与种薯或姜块配比为1:3,置于15-20℃环境中催芽即可。

本发明的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在种植前期本发明可以保护作物不烧种、发芽率高、出芽整齐、出苗健壮、浸染病害少;在种植中后期本发明中的有益活菌可以保护作物整个生长期,促使叶片增厚并提高光合作用,增产,抗早衰,改善作物品质。除此之外,本发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健康环保,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土豆的根系生长图(从左到右依次为不使用、使用化学、使用实施例一的);

附图2为使用实施例一后土豆的发芽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组成:

酵素复合菌菌种0.05份、米糠或麦麸3份、稻壳粉3份、锯沫0.5份、鱼骨粉1.5份、页岩5份、沸石3份、草炭2份、红糖0.15份。

所述酵素复合菌菌种中活菌量>10亿/g,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链霉菌、绿色木霉,配比为25%:25%:20%:15%:15%。

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至少各一种,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配比为40-60%:20-30%:20-30%。

所述酵素复合菌菌种中活菌量>10亿/g,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链霉菌、米曲霉、绿色木霉、卧孔菌七大有益菌,按照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丝状真菌类的配比为25%:25%:20%:15%:15%。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发酵物料的准备:按照上述1中所述的原料进行准备,碳氮比控制在25:1-40:1之间。

2)好氧发酵:加水使混合物料水分控制在55%左右,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发酵,当堆内温度达到5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之后每7~10天翻一次堆,直至温度降至30℃左右且趋于稳定时终止发酵。

3)粉碎过筛:将上述2)中发酵好的物料水分含量降至20%以下后进行粉碎过筛处理,获得马铃薯专用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半成品。

4)合格检测:对上述3)中制得的拌种剂进行检测,其中活性有益菌≥2.0亿/g判定为合格产品,将检测合格的拌种剂进行分装、入库。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使用方法,将制作好的拌种剂与种薯或姜块按照1:25-37的比例混匀,置于土炕进行催芽即可,如需放周转筐,最优办法是在周转筐内放置一大袋进行保温保湿,大袋开孔10个左右保持透气,将拌好的种薯块或姜块与沙土按照一层沙土一层薯块或姜块叠放于周转筐袋内,沙土与种薯或姜块最优配比为1:3,置于15-20℃环境中催芽即可。

以下以土豆拌种为例,对比使用本专利、使用拌种剂、不使用拌种剂的生长情况:

实施例二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组成:

酵素复合菌菌种0.10份、米糠或麦麸2份、稻壳粉4份、锯沫1.0份、鱼骨粉1.0份、页岩6份、沸石2份、草炭4份、红糖0.10份。

所述酵素复合菌菌种中活菌量>10亿/g,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链霉菌、米曲霉、绿色木霉、卧孔菌七大有益菌,按照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丝状真菌类的配比为35%:35%:10%:10%:10%。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具体实施同具体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组成:

酵素复合菌菌种0.15份、米糠或麦麸1份、稻壳粉5份、锯沫1.5份、鱼骨粉0.5份、页岩7份、沸石1份、草炭5份、红糖0.05份。

所述酵素复合菌菌种中活菌量>10亿/g,包含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链霉菌、米曲霉、绿色木霉、卧孔菌七大有益菌,按照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丝状真菌类的配比为25%:25%:20%:15%:15%。

一种酵素微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具体实施同具体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