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0768发布日期:2021-01-01 18: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氨肟化反应热采用循环水将反应热移除系统,氨肟化反应产物含叔丁醇38-40%,含环己酮肟20%,含水38%,含氨2-3%及其它杂质,反应产物经过叔丁醇回收,通过蒸汽将叔丁醇、氨蒸出后循环使用,肟水溶液经过甲苯萃取、蒸馏后成为高品质环己酮肟。由于反应产物中溶剂叔丁醇及氨的存在,在叔丁醇回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将叔丁醇、氨和水蒸出。

现有两种叔丁醇回收工艺,一种工艺(常压蒸馏工艺)存在蒸汽消耗大、设备庞大、循环水消耗高等缺陷,另一种工艺(叔丁醇双效蒸馏工艺)虽然蒸汽消耗较低,但由于气氨使用液环真空泵和压缩机,导致电耗高,操作难度大。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蒸汽消耗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热水循环系统移出,热水通过泵体输送到氨肟化反应冷却器,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反应冷却器将热量转移到热水中,热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热水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作为热源,热水的温度降低;

s2:氨肟化反应产物从氨肟化反应器经过膜管过滤后进入闪蒸罐,反应产物中总量的3~10%叔丁醇、水和20~30%的氨通过闪蒸进入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的叔丁醇、水和氨循环使用;

s3:经闪蒸过后的反应产物进入脱氨塔,脱氨塔底部通入来自叔丁醇高压塔不含氨的叔丁醇,在叔丁醇气相的汽提作用下,氨总量的50~80%、叔丁醇和水总量的15~50%被蒸出;

s4:脱氨塔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后,叔丁醇和氨冷凝后循环使用,脱氨塔内的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叔丁醇低压塔通过氨肟化反应热水作为热源,叔丁醇低压塔占总量的50~60%叔丁醇、总量20~40%的水和氨被蒸出去,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叔丁醇、水和氨循环使用,未冷凝的气相通过液环真空泵抽出,输送进尾气吸收塔通过水进行吸收;

s5:叔丁醇低压塔底部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进叔丁醇高压塔,叔丁醇高压塔采用生蒸汽作为热源,反应产物中全部的叔丁醇被蒸出后进入脱氨塔,底部环己酮肟水溶液经过换热后萃取。

优选的,所述叔丁醇低压塔内为-60~-90kpa,底部温度为55~70℃。

优选的,所述脱氨塔的温度压力与所述叔丁醇高压塔顶部温度和压力相关。

优选的,所述脱氨塔内温度为75~85℃,压力为2~50kpa。

优选的,s1步骤中水温升高时为70~80℃,水温降低时为60~70℃。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氨肟化反应热通过热水移出后作为叔丁醇低压塔热源,在低压塔降温后循环使用,不采用循环水,大大节省了循环水用量,同时避免了因循环水温度高导致的换热器结垢,影响传热效率;利用汽提,有效去除氨肟化反应产物中氨和叔丁醇;有效降低蒸汽消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叔丁醇低压塔热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热水循环系统移出,热水通过泵体输送到氨肟化反应冷却器,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反应冷却器将热量转移到热水中,热水的温度升为70~80℃,温度升高的热水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作为热源,热水的温度降为60~70℃;氨肟化反应热95%以上被利用,反应热不需要使用循环水,同时避免了因循环水温度高造成的换热器结垢;叔丁醇低压塔热源采用氨肟化反应的余热,热量进行了综合利用;

s2:氨肟化反应产物从氨肟化反应器经过膜管过滤后进入闪蒸罐,反应产物中总量的3~10%叔丁醇、水和20~30%的氨通过闪蒸进入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的叔丁醇、水和氨循环使用;

s3:经闪蒸过后的反应产物进入脱氨塔,脱氨塔底部通入来自叔丁醇高压塔不含氨的叔丁醇,在叔丁醇气相的汽提作用下,氨总量的50~80%、叔丁醇和水总量的15~50%被蒸出,脱氨塔的温度压力由叔丁醇高压塔顶部温度和压力决定,脱氨塔内温度为75~85℃,压力为2~50kpa;

s4:脱氨塔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后,叔丁醇和氨冷凝后循环使用,经过叔丁醇汽提后的反应产物不含氨,脱氨塔内的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叔丁醇低压塔内为-60~-90kpa,底部温度为55~70℃,叔丁醇低压塔通过氨肟化反应热水作为热源,叔丁醇低压塔占总量的50~60%叔丁醇、总量20~40%的水和氨被蒸出去,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叔丁醇、水和氨循环使用,未冷凝的气相通过液环真空泵抽出,输送进尾气吸收塔通过水进行吸收;经过叔丁醇低压塔顶部气相未冷凝的氨通过真空泵抽出后进入吸收塔,使体系中的氨完全循环利用,降低了氨的消耗量。

s5:叔丁醇低压塔底部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进叔丁醇高压塔,叔丁醇高压塔采用生蒸汽作为热源,反应产物中全部的叔丁醇被蒸出后进入脱氨塔,底部环己酮肟水溶液经过换热后萃取;叔丁醇高压塔顶部蒸汽作为脱氨塔热源,热量得到二次利用。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氨肟化反应热通过热水移出后作为叔丁醇低压塔热源,在低压塔降温后循环使用,不采用循环水,大大节省了循环水用量,同时避免了因循环水温度高导致的换热器结垢,影响传热效率;利用汽提,有效去除氨肟化反应产物中氨和叔丁醇;有效降低蒸汽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热水循环系统移出,热水通过泵体输送到氨肟化反应冷却器,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反应冷却器将热量转移到热水中,热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热水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作为热源,热水的温度降低;

s2:氨肟化反应产物从氨肟化反应器经过膜管过滤后进入闪蒸罐,反应产物中总量的3~10%叔丁醇、水和20~30%的氨通过闪蒸进入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的叔丁醇、水和氨循环使用;

s3:经闪蒸过后的反应产物进入脱氨塔,脱氨塔底部通入来自叔丁醇高压塔不含氨的叔丁醇,在叔丁醇气相的汽提作用下,氨总量的50~80%、叔丁醇和水总量的15~50%被蒸出;

s4:脱氨塔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后,叔丁醇和氨冷凝后循环使用,脱氨塔内的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叔丁醇低压塔通过氨肟化反应热水作为热源,在叔丁醇低压塔占总量的50~60%叔丁醇、总量20~40%的水和氨被蒸出去,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叔丁醇、水和氨循环使用,未冷凝的气相通过液环真空泵抽出后,输送进尾气吸收塔通过脱盐水进行吸收;

s5:叔丁醇低压塔底部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进叔丁醇高压塔,叔丁醇高压塔采用生蒸汽作为热源,反应产物中全部的叔丁醇被蒸出后进入脱氨塔,底部环己酮肟水溶液经过换热后萃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叔丁醇低压塔内为-60~-90kpa,底部温度为5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的温度压力与所述叔丁醇高压塔顶部温度和压力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内温度为75~85℃,压力为2~50k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水温升高时为70~80℃,水温降低时为60~7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具体涉及到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氨肟化反应热通过氨肟化热水循环系统移出,氨肟化反应产物从氨肟化反应器经过膜管过滤后进入闪蒸罐,经闪蒸过后的反应产物进入脱氨塔,脱氨塔气相进入循环水冷凝器后,叔丁醇和氨循环使用,脱氨塔内的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到叔丁醇低压塔,叔丁醇低压塔底部反应产物通过泵体输送进叔丁醇高压塔,底部环己酮肟水溶液经过换热后萃取。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己酮肟精制工艺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蒸汽消耗和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凌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