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压榨用稻草打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5419发布日期:2021-04-30 12:5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茶油压榨用稻草打窝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油压榨用稻草打窝设备。



背景技术:

古艺古法生产出来的茶油具有天然的香气,其主要原因是在实施对蒸煮过的茶树籽压榨过程中,在坯料之间垫设有稻草,在实施对蒸煮后的茶树籽压榨过程中,稻草释放的天然粉末导出至油脂中,使得油脂中包含一种天然的香气,因此这也是古艺古法生产的茶油香气与普通工业化生产的茶油香气区别的关键原因。现有技术中,在实施对蒸煮过的茶树籽压榨过程中,将原料填充在压榨金属圈内,而后在压榨金属圈的上下面覆盖稻草,然后将压榨金属圈码叠呈圆柱状,而后放置在压榨机内,通过启动压榨机,实施对柱状的压榨金属圈上下端面挤压,从而实现对原料的挤压,上述压榨操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物料的处理均需要人工方式进行,人工方式操作时,使得该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油压榨用稻草打窝设备,能够有效提高该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茶油压榨用稻草打窝设备,包括打窝筒,所述打窝筒竖直布置,所述打窝筒设置在排料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打窝筒的腔室内设置有压窝头,所述压窝头竖直布置且实施对打窝筒筒腔内的稻草压窝操作。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排料板的单元排料板下方位置设置有抵靠轮,所述抵靠轮的轮心水平且轮缘与单元排料板的下板面抵靠,所述抵靠轮的轮架活动式设置在抵靠机架上,所述单元排料板绕铰接轴转动时,所述抵靠轮位于抵靠机架上移动。

所述抵靠轮的轮架通过滑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滑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轮架及第一支架抵靠,所述第一支架水平滑动设置在抵靠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与抵靠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所述打窝筒竖直滑动设置在打窝支架上,所述打窝筒与打窝支架之间设置有打窝弹簧,所述打窝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打窝筒下端筒口与打窝支架抵靠。

所述压窝头整体呈圆板状构造,所述压窝头的边缘设置有连动臂,所述连动臂的一端与压窝头的边缘铰接且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连动臂的悬伸端设置有连动滚轮,所述连动滚轮的轮心水平且轮缘与打窝筒的上端面抵靠或分离。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在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操作时,所述打窝设备打窝筒,所述打窝筒竖直布置,所述打窝筒设置在排料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打窝筒的腔室内设置有压窝头,所述压窝头竖直布置且实施对打窝筒筒腔内的稻草压窝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稻草供料设备及打窝设备的主视图;

图2和图3是稻草供料设备及打窝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稻草供料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稻草供料设备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打窝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打窝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

图12是打窝设备的剖面视图;

图13和图14是原料导入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5和图16是原料导入设备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原料导入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围合压榨设备及布袋导送设备的主视图;

图19和图20是围合压榨设备及布袋导送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1和图22是布袋导送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布袋导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布袋导送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和图26是过滤布袋下端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围合压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8、图29和图30是围合压榨设备的部分结构三种视角示意图;

图31和图32是围合压榨设备剖面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

图33和图34是围合压榨设备中的压榨头及废料导头的两种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结合图1至图34所示,下面详尽说明该茶油压榨加工系统的具体特征:

茶油压榨加工系统,包括围合压榨设备200,所述围合压榨设备200上设置有布袋导送设备300,所述布袋导送设备300用于将布袋导出至围合压榨设备200内,使得布袋沿着围合压榨设备200的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原料导入设备100的旁侧还设置有稻草供料设备400,所述稻草供料设备400用于将稻草导出至打窝设备500内,所述打窝设备500用于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操作,原料导入设备100用于将蒸煮后的原料导送至打窝设备500的稻草窝内,所述打窝设备500将稻草窝导送至布袋导送设备300布袋内;

在实施对蒸煮后的茶籽导出时,稻草供料设备400将稻草导出至打窝设备500内,使得稻草打窝呈圆饼状,原料导入设备100将蒸煮后的茶籽导出至稻草窝上方位置,将承接有茶籽的稻草窝逐步到处去至布袋导送设备300内,启动围合压榨设备200实施对布袋内的物料进行压榨,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该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的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茶籽油特殊的风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实施对稻草的稻草,所述稻草供料设备400包括排料仓410,所述排料仓410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带420,所述排料带420的出口设置有排草机构,所述排草机构用于实施对稻草的排料操作,所述排草机构用于将稻草沿着排料转盘430的周向方向排布;

利用梳草机将排料仓410出口导出的较为均等量的稻草导出至排料带420上,而后利用排草机构实施对稻草的排料操作,使得稻草沿着排料转盘430的周向方向排布,进而使得稻草呈现草窝状构造,能够有效实现对稻草的均匀排布,确保后期对蒸煮后茶籽的兜设;

上述的稻草选用无霉变的当年稻草,在稻草打窝之前,稻草通过梳草机进行有效的梳草,使得导入排料仓410内的稻草呈现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以确保导出的稻草呈现一把一把的状态,方便导出至排料转盘430上进行排料。

所述排料仓410的出口设置有导料通道411,所述导料通道411倾斜延伸布置,所述导料通道411内设置有导料杆412,所述导料杆412上设置有导料螺旋片,导料杆412转动且连动稻草从导料通道411出口导出至排料带420上。

所述排料带420上设置有条状开口,所述条状开口内设置有推送头413,所述推送头413与推送气缸41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送气缸414与排料带420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推送头413上设置有档头杆415,所述档头杆415与推送气缸414平行布置;

在实施对稻草导送时,启动导料杆412转动,在导料螺旋片的驱动力下,使得稻草沿着导料通道411滑动,进而实现对稻草的定量供给,当导出至排料到420上后,启动推送气缸414,连动稻草定量的推送出去。

优选地,所述排料带420的出口设置有导草管421,所述导草管421水平布置且与排料带420垂直,所述导草管421的出口位于排料转盘430的下方位置,所述导草管421的管口位置设置有草料压头422,所处草料压头422用于实施对导草管421内的稻草向下挤压;

在实施对稻草均匀排布在排料转盘430上之前,排料带420首先定量导出至导草管421内,定量的稻草在草料压头422的挤压力下,使得稻草导出至排料转盘430上,以实现对稻草位于排料转盘430上的均布。

具体地,所述导草管421的管腔内设置有草料导头423,所述草料导头423沿着导草管421的管腔的移动且实施对稻草的牵引,并且将稻草牵引至草料压头422的下方位置;

在实施对导草管421内的稻草水平导出至草料压头422的下方位置时,草料导头423沿着导草管42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实施对稻草的水平牵引,使得稻草水平牵引至草料压头422的下方位置,进而将稻草均匀排布在排料转盘430上,以实现对稻草位于排料转盘430上的均布。

更为具体地,所述草料导头423包括设置在导草管421管腔内的两组半环,所述两组半环分别滑动式设置在导草管421管腔上,两组半环的外侧环面设置有导料滑杆4231,所述导料滑杆4231的杆端伸出稻草导草管421的杆身上套设有导料弹簧4232,所述导草管421的管身上设置有开口4211,所述开口4211沿着导草管42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料滑杆4231上套设有滑套4233,所述滑套4233滑动设置在开口4211内,所述导料弹簧4232的两端分别与导料滑杆4231杆端及滑套4233的一端抵靠,所述导料滑杆4231的杆端设置有滚珠4234,所述滚珠4234与导料折板4235抵靠,所述导料折板4235沿着导草管42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草料导头423伸出导草管421的一端与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用于实施对草料导头423水平牵引;

在实施对位于导草管421内的稻草牵引时,启动牵引机构使得草料导头423沿着导草管421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滚珠4234与导料折板4235抵靠,并且使得滑套4233沿着开口4211滑动,从而使得两组半环靠近,以实施对稻草的夹紧,从而使得稻草沿着导草管421长度方向移动,以将稻草从导草管421导出至草料压头422的下方位置。

当稻草从导草管421导出至草料压头422下方位置时,为使得稻草能够均匀排布在排料转盘430上,所述草料压头422竖直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草料压头422与机架之间通过挤压弹簧4221连接,所述草料压头422上设置有压料滚轮4222,所述草料导头423上设置有导料折板4236,所述导料折板4236与压料滚轮4222抵靠,且实施对草料压头422的升降;

当稻草从导草管421导出后,滚珠4234与导料折板4235抵靠,使得两组半环远离,进而实施对稻草的松开,而后导料折板4236与压料滚轮4222抵靠,从而使得草料压头422竖直移动,以将到从导出至排料转盘430上,通过转动排料转盘430,实施对稻草的均匀排布。

更为具体地,在实施对草料导头423的水平驱动时,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草料导头423上的导料螺母4237,所述导料螺母4237内设置有导料丝杆4238,所述导料丝杆4238与导料电机4239连接;

通过启动导料电机4239,使得草料导头423沿着导草管421移动,进而实施对稻草从导草管421的水平导出。

在实施对稻草的排布时,所述排料转盘430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排料板440,所述排料板440上设置有多组排料槽4410,所述多组排料槽4410整体呈圆盘面布置,所述排料槽4410的长度方向沿着圆盘面径向方向布置,所述排料转盘430的下方设置有排料臂431,所述排料臂431的一端与排料转盘430铰接且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排料臂431的另一端与排料板440抵靠,动力机构驱动排料板440转动;

在实施对位于排料转盘430下方位置的稻草排布时,驱动启动动力机构使得排料板440转动,并且排料臂431的一端与排料板440抵靠,从而使得稻草赶出至多组排料槽4410内,以实施对稻草位于排料板440上的均布,从而达到对稻草的排料操作。

更为具体地,为实施对稻草位于排料板440与排料转盘430之间间隙内稻草的排布操作,所述排料臂431的另一端转动式设置有挡料滚轮432,所述挡料滚轮432的轮心水平且轮缘与排料板440抵靠。

在实施对排料板440的转动时,所述排料板440的下板面设置有驱动齿盘441,所述驱动齿盘441与驱动齿轮442啮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驱动齿轮442一端连接的动力电机443;

通过在排料板440的下板面设置的驱动齿盘441,当实施对排料板440上方稻草的打窝操作时,动力机构对稻草窝成型产生的影响。

在实施对位于排料板440上的均布的稻草打窝操作时,所述排料板440的中心设置排料圆形开口,所述排料板440的圆形开口内设置有单元排料板4411,所述单元排料板4411沿着圆形开口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单元排料板4411与圆形开口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排料槽4410位于单元排料板4411上设置;

上述的排料板440上的单元排料板4411的一侧均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在中心圆形开口的一侧位置,并且铰接轴上均套设有扭簧,扭簧使得单元排料板4411处在板面水平的状态,以实施对位于排料板440上稻草的承托,当实施对位于排料板440上的稻草打窝操作时,排料板4411绕铰接轴转动,使得稻草弯曲,以从中心开口导出,以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操作。

在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操作时,所述打窝设备500打窝筒510,所述打窝筒510竖直布置,所述打窝筒510设置在排料板440的上方位置,所述打窝筒510的腔室内设置有压窝头520,所述压窝头520竖直布置且实施对打窝筒520筒腔内的稻草压窝操作;

上述的压窝头520竖直升降,使得压窝头520与排料板440抵靠,并且使得排料板4411绕铰接轴转动,使得稻草弯曲,以从中心开口导出,以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操作。

优选地,所述排料板440的单元排料板4411下方位置设置有抵靠轮530,所述抵靠轮530的轮心水平且轮缘与单元排料板4411的下板面抵靠,所述抵靠轮530的轮架活动式设置在抵靠机架534上,所述单元排料板4411绕铰接轴转动时,所述抵靠轮530位于抵靠机架534上移动;

在实施对稻草打窝操作时,压窝头520沿着打窝筒510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抵靠轮530位于抵靠机架534呈现活动状态,实施稻草打窝呈现,档杆打窝呈现后,打窝筒510竖直复位,在抵靠轮530的复位力下,使得排料板4411复位,并且使得排料板4411沉陷水平状态,以实施对排料板440的中心孔的封堵,并且实施对稻草的承接,直至对下一个稻草窝的成型操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抵靠轮530的轮架通过滑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532上,所述滑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533,所述第一弹簧533的两端分别与轮架及第一支架532抵靠,所述第一支架532水平滑动设置在抵靠机架534上,所述第一支架532与抵靠机架534之间设置有抵靠机架535;

当压窝头520沿着打窝筒510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抵靠轮530沿着第一支架532竖直滑动,以实施对第一弹簧533的压缩,并且第一支架532沿着抵靠机架534水平滑动,以将压窝头520下压,从而确保对稻草窝的进一步压窝成型操作,当压窝头520与排料板440分离后,在第一弹簧533及第二弹簧535的复位力下,使得排料板4411复位,并且使得排料板4411沉陷水平状态,以实施对排料板440的中心孔的封堵,并且实施对稻草的承接,直至对下一个稻草窝的成型操作。

在实施对稻草打窝操作时,所述打窝筒510竖直滑动设置在打窝支架511上,所述打窝筒510与打窝支架511之间设置有打窝弹簧512,所述打窝弹簧512的两端分别与打窝筒510下端筒口与打窝支架511抵靠;

打窝筒510竖直滑动设置在打窝支架511上,在实施对稻草打窝操作时,打窝筒510竖直移动,且实施对稻草的抵靠,以实施对稻草的稍稍压紧,直至稻草打窝成型。

更为具体地,所述压窝头520整体呈圆板状构造,所述压窝头520的边缘设置有连动臂521,所述连动臂521的一端与压窝头520的边缘铰接且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连动臂521的悬伸端设置有连动滚轮5211,所述连动滚轮5211的轮心水平且轮缘与打窝筒510的上端面抵靠或分离;

在实施对打窝筒510竖直移动时,压窝头520的边缘设置的连动臂521与打窝筒510的上端面抵靠,从而连动打窝筒510竖直移动,以实施对位于排料板440上的稻草的压紧,直至启动压窝头520,以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成型。

在实施对蒸煮后的茶籽的导出时,所述原料导入设备100包括原料仓110,所述原料仓110的仓底设置有原料导管120,所述原料导管120内设置有铰笼,所述原料导管120的出口设置有导送管130,所述导送管130的管口位置设置有均料机构,所述均料机构用于将原料导出至打窝设备500的打窝筒510内且均匀铺设在稻草窝内;

茶籽通过蒸煮、烘干后,导出至原料仓110内,启动铰笼,使得原料导出至原料导管120内,并且导出至导送管130内,利用均料机构实施对导出原料的均料操作,避免茶籽原料出现聚堆问题,将茶籽导出至打窝设备500的打窝筒510内且均匀铺设在稻草窝内,以确保对茶籽后续的进一步加工。

更为具体地,所述导送管130整体呈弯管状构造,所述导送管130的一端水平且与原料导管120的出口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送管130的另一端竖直且管口端且与竖直滑管131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竖直滑管131的下端与打窝设备500的压窝头520连通;

在实施对物料导送时,铰笼导出至导送管130内,并且导出至竖直滑管131内,从而实现对茶籽的供料,以使得均料机构能够跟随压窝头520的下降而同步移动,从而实施对茶籽的供料操作。

在实施对导入压窝头520内的茶籽的均料操作时,所述压窝头520整体呈锥筒状构造,所述压窝头520的上端为大尺寸端,所述均料机构包括转动式设置在压窝头520下端的压料板140,所述压料板140的板面水平;

茶籽导出至压窝头520内后,并且从压窝头520的下方位置的压料板140导出,以实施对茶籽位于稻草窝上的均匀布料,从而实施对茶籽的均匀布料操作。

更为优选地,在实施对烘干后的茶籽的均匀排布时,所述压料板14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41,所述出料口141内设置有盖板142,所述盖板142的一侧铰接设置在出料口141的边缘处且铰接轴水平,所述盖板142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盖板142倾斜布置;

所述压料板140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实施对炒制后茶籽的排布操作,并且从出料口141导出,到压料板140下降至最低点位置后,盖板142绕轴旋转,使得压料板140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实施对的茶籽的压平操作。

在实施对茶籽的均料操作时,所述压窝头520的筒腔内设置有均料锥150,所述均料锥150上小、下大布置,所述均料锥150的外壁设置有分料板151,所述分料板151沿着母线长度方向布置,相邻分料板151构成物料的通道,所述均料锥150的下端设置有多组锥形接料筒152,所述锥形接料筒152上大、下小布置,多组锥形接料筒152环形排布,所述压料板140设置在锥形接料筒152的下端位置;

在实施对茶籽的均料操作时,竖直滑管131导出的茶籽导入均料锥150上,利用均料锥150上设置的分料板151实施对茶籽的分料操作,使得茶籽从均料锥150下端导出至锥形接料筒152上方位置,从而实施对的散开操作。

在实施对茶籽的均料操作时,所述压料板140的上端设置有均料扇143,所述均料扇143整体呈圆柱状构造,所述均料扇143的轴心竖直布置且与动力单元连接,动力单元驱动均料扇143转动;

启动动力单元,使得均料扇143转动,并且从压料板140的出料口141导出,进而实施对茶籽的均料操作,以使得茶籽均匀的排布在草窝上。

在实施对茶籽的导出时,铰笼定量导出至导送管内130内,并且从竖直滑管131导出至压窝头520内,所述导送管130的水平段位置设置有闸板132,所述闸板132竖直升降且实施对导送端130的启闭;

当实施对茶籽的均料操作后,闸板132竖直移动以实施对导送管130的管壁,当实施对茶籽的均料操作时,闸板132使得导送管130开启,以实施对茶籽位于新的草窝的均料操作。

为实施对排好茶籽的草窝的导出,以将草窝导出至布袋导送设备300内,所述布袋导送设备300包括设置在过滤布袋310,所述过滤布袋310的上端设置有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机构用于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撑口操作,所述撑口机构用于将撑开的过滤布袋310导出至打窝设备500的出口位置,所述撑口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撑开机构呈现间断式上下移动状态;

在实施对草窝的导出操作,承载有茶籽的草窝导出至过滤布袋310内,使得草窝沿着过滤布袋310内排布多个,撑口机构使得过滤布袋310撑开,启动升降机构,在实施对草窝承接操作时,使得草窝间断式位于过滤布袋310内排布多个。

更为具体地,为实施对导送压平有茶籽的草窝的导出,所述打窝设备50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导出转盘540,所述导出转盘540上设置有导出窝541,所述导出窝541包括多组导出片542构成,所述多组导出片542沿着导出窝541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导出片542的一端与导出转盘540铰接,所述导出片542的铰接轴水平,所述导出片542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导出片542水平,导出驱动机构驱动导出转盘540呈现间隔式转动状;

在实施对打窝设备500导出的装有茶籽的草窝承接时,导出转盘540转出至打窝设备500的压窝头520下方位置后,启压窝头520使得草窝导出至导出转盘540的导出窝541内,导出窝541实施对草窝的约束,避免草窝的随意变形或者茶籽的散落,而后导出转盘540转动,并且转动至导出驱动机构的下方位置,启动导出驱动机构,使得导出片542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将草窝导出至过滤布袋310内排布,直至过滤布袋310内排布定量的草窝,以实施对草窝的进一步压榨操作。

优选地,所述撑口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布袋310上端袋口位置的撑口钢环320,所述撑口钢环320的环芯竖直布置且构成物料的进料口,所述过滤布袋31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撑口钢丝330,所述过滤布袋310与撑口钢丝330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撑口钢丝330穿过撑口钢环320且向上延伸,所述撑口钢丝330的上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驱动撑口钢丝330呈现间断式移动状态,且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逐步展开;

所述过滤布袋310选用韧性好且致密的纺织材料或者柔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能够提高该过滤布袋310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确保对油液的有效过滤,上述的撑口钢环320能够有效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撑口操作,并且将草窝稳定可靠的导出至撑口布袋310内进行排布;

上述的过滤布袋310的边缘穿套在撑口钢丝330内,并且撑口钢丝330沿着过滤布袋310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约束,使得过滤布袋310约束形成一个可靠的袋状构造,进而实施对草窝的承接操作,随着对升降机构的启动,实施对撑口钢丝330释放,从而实施对撑口钢丝330释放的长度进行调整,以改变过滤布袋310的长度,进而实施对草窝的可靠承接;

上述的过滤布袋310的拉伸长度随着撑口钢丝330的长度改变而改变,进而随着草窝的容积出现长度的变化,使得过滤布袋310上端的管口与打窝设备500的出口距离适中处在最近的状态,进而可实施对草窝的可靠承接,避免草窝出现的散乱问题。

优选地,所述导出转盘540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导出头,所述导出头呈现盘片状构造,所述导出头的上端与导出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出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布置,所述导出气缸驱动导出头且与导出窝541的导出片542抵靠或分离;

在实施对导出转盘540上方的草窝导出时,导出气缸启动,使得导出头下移,并且与草窝抵靠,以克服导出片542产生旋转,从而将草窝整体导出至过滤布袋310的上端管口位置,以实施对草窝的承接。

优选地,所述撑口钢丝330伸出撑口钢环32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扶持轮331、332,所述第一、第二扶持轮331、332轮心水平布置且二者之间构成夹持撑口钢丝330的夹口,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撑口钢丝330的一端连接的升降圈333,所述升降圈333与撑口钢环320同心布置;

上述的撑口钢丝330的伸长或者缩短操作时,利用第一、第二扶持轮331、332实施对撑口钢丝330的支撑导向,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圈333的竖直升降,从而实现对撑口钢丝330的升降,升降圈333与撑口钢环320同心布置,以实现对草窝导入撑口钢环320的避让,以实现对草窝的承接操作,当实施对草窝的承接时,上述的导出头竖直移动,在导出头的竖直驱动力下,实现对撑口钢丝320的逐渐推长,进而实现对过滤布袋310长度的实时调整。

具体地,所述升降圈333外壁竖直滑动设置在升降轨道334上,所述升降轨道334上设置有阻尼辊335,所述阻尼辊335沿着升降轨道334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阻尼辊335与升降圈333外壁抵靠;

利用阻尼辊335实施对升降圈333的抵靠,实施对升降圈333的间断式阻尼,避免过滤布袋310的随意伸长,当草窝导出至过滤布袋310内后,以将撑口钢丝320的逐渐推长,直至将过滤布袋310进行拉长,以实施对草窝的可靠承接,并且随着撑口钢丝320的逐渐推长,在导出头的逐步敦实操作下,以实施对草窝的敦实,从而确保后续的进一步压榨出油操作。

更为具体地,在实施对升降圈333施加阻尼时,所述阻尼辊335的辊芯水平且两端转动式设置在辊架上,所述辊架与升降轨道334之间设置有弹簧3351,所述弹簧3351水平布置,所述阻尼辊335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升降圈333的外壁设置有卡接辊3331,所述卡接辊3331与阻尼辊335的辊身抵靠或分离;

上述的卡接辊3331与阻尼辊335的辊身抵靠,并且在弹簧3351的弹性驱动力下,以实施对升降圈33的弹性抵靠,从而实施对升降圈333施加可靠的阻尼,避免升降圈333的随意下降,并且在导出头导出配合下,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内草窝的进一步敦实。

为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收起,以实施对草窝的可靠承接,所述升降圈333上设置有升降齿杆3332,所述升降齿杆3332竖直,所述升降齿杆3332与升降齿轮3333啮合,所述升降齿轮3333与电机3334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布袋310的下端设置有收紧绳340,所述收紧绳340沿着过滤布袋310的下端周向穿设,所述收紧绳340的一端与收紧装置连接,所述收紧装置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收紧动作,以实施对过滤布袋210下端的松开及系紧操作;

为方便位于过滤布袋310内的草窝的压榨及压榨后的导出,利用收紧装置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收紧,进而实施对过滤布袋310下端的封闭,利用导出头实施对草窝的排料及敦实,而后当过滤布袋310进行压榨后,收紧装置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松开,使得过滤布袋310下端的打开操作,随着过滤布袋310下端的松开,在压榨头的导压作用下,以将过滤布袋310内的料渣排出,以实施对料渣进一步的加工。

进一步地,在实施对过滤布袋310下端管口的张开及收紧操作时,所述收紧绳340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沿着过滤布袋310的下端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挂钩的一端通过滑杆水平滑动设置在收紧环上,所述滑杆伸出收紧环的一端套设有收紧弹簧,所述收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杆端及收紧环抵靠;

利用收紧弹簧一端的挂钩与收紧绳340构成挂钩配合,进而实施对收紧绳340的张开操作,以使得过滤布袋310在常态下处在打开的状态,当收紧弹簧复位后,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下端收紧操作。

具体地,所述收紧绳340的一端卷绕在收紧辊341上,所述收紧绳340的另一端设置在收紧机架342上,所述收紧辊341转动式设置在收紧机架342上,所述收紧辊341的一端中心设置有收紧齿轮342,所述收紧齿轮342的一端与收紧电机343连接;

在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收紧操作时,启动收紧电机343,使得收紧辊341转动,从而克服收紧弹簧的弹性力,使得过滤布袋310的下端袋口处在打开及合闭状态,以实施对物料的压榨及排出操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收紧辊341的一端同心设置有棘齿轮344,所述收紧机架342上铰接设置有棘爪3441,所述棘爪3441与棘齿轮344抵靠或分离;

在实施对收紧辊341的转动过程中,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收紧操作时,棘爪3441与棘齿轮344构成抵靠配合,避免收紧辊341的反转,以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持续收紧,从而确保对过滤布袋310下端的封闭;

当过滤布袋310的下端需要打开时,棘爪3441与棘齿轮344分离,进而实现对收紧辊341的反转,进而实施对收紧绳340的释放,以使得过滤布袋310下端打开,以实施对料渣的排出。

更为具体地,所述收紧机架342竖直滑动设置在收紧轨道上,所述收紧机架342的旁侧设置有分离杆346,所述分离杆346竖直布置,所述棘爪3441的一端铰接轴设置有分离板3442,所述分离杆346与分离板343抵靠或分离,所述分离杆346与分离板343抵靠时,所述棘爪3441与棘齿轮344分离;

在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解锁操作时,过滤布袋310处在最低端位置,过滤布袋310内排布并且敦实了多层草窝,启动压榨头实施对过滤布袋310施加持续的均衡压力,实施对物料的持续榨油操作,当物料榨油完毕后,收紧电机343断电,分离杆346与分离板343抵靠,使得棘爪3441与棘齿轮344分离,进而实施对过滤布袋310下端袋口的打开,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内压榨后的料渣排出操作。

下面详细介绍围合压榨设备200的具体结构,所述围合压榨设备200包括多组钢圈210,所述多组钢圈210轴心竖直布置且相互码叠在一起,所述多组钢圈210构成容纳布袋导送设备300的过滤布袋310腔室,所述多组钢圈210构成的腔室上端位置设置有压榨头220,所述压榨头220竖直移动且实施对腔室内物料的压榨操作;

在实施对过滤布袋310内的物料压榨操作时,过滤布袋310内排满草窝后,并且导入多组钢圈210构成的管腔内,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约束,随着压榨头220的启动,使得压榨头220与过滤布袋310上端的抵靠,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持续压力,从而实施对物料的持续压榨,进而实施对物料的榨油操作,榨出的油脂从多组钢圈210之间的间隙导出,并且从钢圈210排出,从而实施对油脂的压榨操作。

优选地,多组钢圈210构成的腔室下端设置有接油盘230,所述接油盘230的中心设置有压榨销头231,所述压榨销头231与多组钢圈210构成的腔室下端构成封堵或分离配合;

利用接油盘230排布在多组钢圈210构成的压榨腔室的下方位置,从而实施对压榨出来的油脂的承接,并且在实施对多组钢圈210内的物料压榨时,压榨小偷231实施对多组钢圈210组成的腔室下端进行封堵,进而使得多组钢圈210形成下端封闭的腔室,进而可实施对物料的可靠压榨操作,当压榨完毕后,压榨销头231与多组钢圈210围合成的腔室下端分离,从而方便后续的料渣的排出操作。

更为具体地,在实施对压榨销头231的驱动时,所述压榨销头231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驱动压榨销头231旋转且转动面竖直布置。

更为具体地,所述压榨销头231整体呈圆盘状构造,所述压榨销头231上设置有接油槽232,所述接油槽232上设置有排油口2321,所述排油口2321位于接油盘230上方设置,所述接油槽232的中心设置有顶板233,所述顶板233水平布置;

在实施对过滤布袋310内物料的压榨操作时,压榨出来的油脂导出至接油槽232内,并且从排油口2321快速的排出至接油盘230上,以实施对油脂的快速排出,在实施对多组钢圈210构成的压榨腔室下端封堵时,顶板233伸入多组钢圈210的下端位置,进而使得过滤布袋310的下端与顶板233抵靠,在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压榨操作时,物料处在压榨头220与顶板233之间的区域,进而实施对物料的可靠压榨,以实施对物料的有效榨油操作。

具体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压榨销头231连接的旋转杆234,所述旋转杆234竖直布置,所述顶板233与旋转杆234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旋转杆234上设置有旋转齿轮235,所述旋转齿轮235与旋转齿条236,所述旋转齿轮236水平且与旋转油缸236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旋转杆234转动式设置在旋转机架237上;

在实施对上述的压榨销头231的转动操作时,启动旋转油缸2361,使得旋转杆234产生旋转,以实施对多组钢圈210的下端构成封堵或者分离配合,从而实施对多组钢圈210内围合的腔室进行可靠的压榨操作。

具体地,所述旋转机架237上悬伸设置有旋转臂2371,所述顶板233与旋转杆234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顶板233的下方设置有顶开滚珠2331,所述顶开滚珠2331与旋转臂2371抵靠;

随着旋转杆234的旋转,使得顶开滚珠2331与旋转臂2371抵靠,进而使得顶板233沿着旋转杆234滑动,从而使得顶板233伸入多组钢圈210的下端家或者与多组钢圈210的下端分离。

更为具体地,所述接油盘230的中心设置有排料开口238,所述排料开口238上端孔口设置有围合挡圈2381,所述围合挡圈2381上设置有抵靠圈2382,所述抵靠圈2382与围合挡圈2381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

当位于多组钢圈210内的过滤布袋310内物料压榨完毕后,接油盘230的中心设置的排料开口238打开,并且过滤布袋310的下端打开,从而将过滤布袋310内的料渣排出,在实施对多组钢圈210内的物料进行压榨操作时,抵靠圈2382与多组钢圈210的下端远离,避免干涉,当多组钢圈210内的物料压榨完毕后,抵靠圈2382与多组钢圈210的下端靠近,以实施对多组钢圈210的下端进行封堵,避免油脂的渗出。

具体地,所述抵靠圈2382与围合挡圈2381之间通过抵靠弹簧2383连接,所述抵靠圈2382上设置有抵靠滚珠2384,所述旋转杆234上设置有旋转圈2341,所述旋转圈2341上设置有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与抵靠滚珠2384抵靠,所述压榨销头231旋转至钢圈210构成的腔室下端位置时,所述抵靠圈2382处在低位,所述压榨销头231旋转远离钢圈210构成的腔室下端时,所述抵靠圈2382与钢圈210构成抵靠配合。

为实施对过滤布袋310内的物料压榨及导出,所述压榨头220上端与压榨油缸22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压榨头220的中心设置有废料导头240,所述废料导头240与压榨头220构成一个平面,所述废料导头240的上端与废料齿杆241连接,所述废料齿杆241与废料齿轮242啮合,所述废料齿轮242与导出电机243连接。

茶油压榨加工方法,所述茶油压榨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茶籽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茶籽导入蒸床上进行蒸煮,蒸煮后的茶籽进行加热烘干;

第二步、烘干的茶籽导出至原料导入设备100内;

第三步、启动稻草供料设备400,将定量的稻草导出至打窝设备500内,对稻草进行打窝操作;

第四步、将原料导入设备100内的烘干后的茶籽导出至打窝设备500内的草窝上,并且对草窝进行初次挤压成型,形成茶饼;

第五步、将茶饼逐个导出至布袋导送设备300的过滤布袋310内,并且使得过滤布袋310导入围合压榨设备200的多组钢圈210构成的压榨腔室内;

第六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下端进行封口,使得过滤布袋310沿着多组钢圈210构成的压榨腔室排布多层茶饼;

第七步、启动围合压榨设备200的压榨头220,使得压榨头220沿着多组钢圈210构成的压榨移动,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恒定的压力,以实施对过滤布袋310内茶饼的压榨;

第八步、将过滤布袋310的下端打开,将压榨后的料渣排出,以实施对新的茶饼进行压榨,循环往复,压榨出来的茶油从围合压榨设备200导出,进行后续的过滤、除臭等加工,最终获得高品质茶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