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培养体系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2512发布日期:2021-04-09 2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小分子化合物,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为哌啶醇氧化物、木犀草素,d(+)-半乳糖,重组人转铁蛋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为哌啶醇氧化物、木犀草素、d(+)-半乳糖、重组人转铁蛋白中的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为哌啶醇氧化物、木犀草素、d(+)-半乳糖、重组人转铁蛋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哌啶醇氧化物的用量为10nm-200u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哌啶醇氧化物的用量为50nm、100nm、500nm、1um、5um、10um、20um、50um、100um、150um或20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犀草素的用量为5um-150u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犀草素的用量为5um、10um、50um、75um、100um或15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d(+)-半乳糖的用量为5-25ug/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d(+)-半乳糖的用量为5.5ug/ml、7.5ug/ml、10ug/ml、12.5ug/ml、15ug/ml、17.5ug/ml、20ug/ml、22.5ug/ml或25ug/m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人转铁蛋白的用量为50-200ng/ml。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人转铁蛋白的用量为55ng/ml、75ng/ml、100ng/ml、125ng/ml、150ng/ml、175ng/ml或200ng/ml。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为dmem培养基或dmem-f12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添加最低必须培养基非必需氨基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还包括生长因子和无机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包括维生素、黄体酮、腐胺及胰岛素;所述无机盐包括氯化钠、亚硒酸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化学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包括1ug/ml维生素e,1.2um维生素b12,64mg/l维生素c;所述黄体酮为6.3ng/ml,所述腐胺为23ug/ml,所述胰岛素为22ug/ml;所述氯化钠为0.5g/l,所述亚硒酸钠为13.6ug/l。

16.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化学培养体系在原代神经细胞培养和神经细胞系培养中的应用。

17.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化学培养体系在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诱导中的应用。

18.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化学培养体系在诱导干细胞神经定向分化及分化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星状胶质细胞分化、drg神经元分化培养或皮质神经元分化培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rg神经元分化及培养过程加入细胞因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质神经元分化培养过程中加入化学小分子抑制剂。

22.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化学培养体系在类脑器官诱导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培养体系及其应用,所述化学培养体系包含基础培养基、小分子化合物,形成化学成分明晰的无血清培养体系。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神经细胞培养活力及体外生存时间。本发明不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使用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代血清B27及GS21,而使用纯化学分子激活信号途径,使用非动物源性的生长因子替换动物源性的生长因子,成分明确,避免了血清及动物源性成分的存在带来的潜在危险,因此本发明大大拓展了神经细胞移植的临床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魏君;蔡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