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6498发布日期:2021-06-01 23:5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往往需要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借助现有的发酵技术和手段,引导其进行生长代谢以获得所需的生物量或代谢产物。而在发酵过程中,为了能够跟踪和观察到罐体内目标菌种在每个阶段的生长情况,通常要求每隔一定时间从罐内取少量的发酵液进行分析与检验。为了尽量避免出现杂菌的污染导致分析结果失准,则对于取样过程提出了较高的无菌要求。针对这个问题,现有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对取样阀的改进上,但是事实证明,由此开发出的无菌取样阀在生产上的应用,因为存在操作繁琐、结构较复杂、耗时较长等明显缺陷,大大降低了取样的效率,并且阀内会经常由于灭菌的不透彻出现杂菌滋生的风险,基本上达不到无菌取样的要求。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出一种高效、简便又实用的无菌取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取样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组件和取样组件,管路组件包括蒸汽管路、取样管路和进料管路,三者配合连接并相互连通,取样组件包括一组套配于取样管路上的第一安装套、与第一安装套固定配合的横杆、与横杆滑动配合的第二安装套、与第二安装套固定配合的竖杆、套配于竖杆上的第三安装套、与第三安装套固定配合的托盘、设置于托盘内的铁丝网、转动配合于托盘上的盖子及设置于第三安装套上的磁铁,第一安装套可在取样管路上调节角度和位置,第二安装套可在横杆上调节位置,第三安装套可在竖杆上调节位置,当盖子打开时,磁铁能够吸住盖子。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管路上设置第三阀门。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套与取样管路通过设置的第一把手螺杆固定。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套与横杆通过设置的第二把手螺杆固定。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安装套与竖杆通过设置的第三把手螺杆固定。

所述的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铁丝网设置于托盘内腔中部,托盘的上端内壁围住铁丝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盘内酒精棉的燃烧,在其周围形成无菌区,从而充分满足无菌取样环境要求,能最大限度防止外源菌进入取样容器内。而且可以利用特意在流动菌液与托盘之间预留出的至少5厘米垂直距离进行规范操作,具体地,取样容器如试管在这个预留出的无菌区内,缓慢拔出试管塞之后,将试管口置于火焰均匀的灼烧一遍,以确保试管口无残留杂菌,进而较迅速的接取菌液、堵上塞子和熄灭火焰以完成最终操作。在实际取样过程中,严格按照此规范化操作步骤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降低染菌的风险。同时该装置能够调整托盘的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竖杆与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套与取样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套与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安装套与竖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包括管路组件和取样组件,管路组件包括蒸汽管路1、取样管路2和进料管路3,三者配合连接并相互连通,三者具体构成一三通结构,取样管路2朝下设置,取样管路2的下端具有取样口200。取样组件包括一组套配于取样管路2上的第一安装套4、与第一安装套4固定配合的横杆5、与横杆5滑动配合的第二安装套6、与第二安装套6固定配合的竖杆7、套配于竖杆7上的第三安装套8、与第三安装套8固定配合的托盘9、设置于托盘9内的铁丝网10、转动配合于托盘9上的盖子11及设置于第三安装套8上的磁铁12,第一安装套4可在取样管路2上调节角度和位置,第二安装套6可在横杆5上调节位置,第三安装套8可在竖杆7上调节位置,当盖子11打开时,磁铁12能够吸住盖子11。

作为优化:蒸汽管路1上设置第一阀门13。

作为优化:进料管路3上设置第二阀门14。

作为优化:取样管路2上设置第三阀门15。

作为优化:第一安装套4与取样管路2通过设置的第一把手螺杆16固定。具体的,第一安装套4的侧面开设相应的螺纹孔,第一把手螺杆16拧入该螺纹孔并从侧面顶紧取样管路2,实现第一安装套4与取样管路2的固定,第一把手螺杆16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设定,需要时可拧松第一把手螺杆16,然后调整第一安装套4在取样管路2上的高度位置和转动角度。

作为优化:第二安装套6与横杆5通过设置的第二把手螺杆17固定。具体的,第二安装套6的侧面开设相应的螺纹孔,第二把手螺杆17拧入该螺纹孔并从侧面顶紧横杆5,实现第二安装套6与横杆5的固定,第二把手螺杆17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设定,需要时可拧松第二把手螺杆17,然后调整第二安装套6在横杆5上的水平位置。

作为优化:第三安装套8与竖杆7通过设置的第三把手螺杆18固定。具体的,第三安装套8的侧面开设相应的螺纹孔,第三把手螺杆18拧入该螺纹孔并从侧面顶紧竖杆7,实现第三安装套8与竖杆7的固定,第三把手螺杆18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设定,需要时可拧松第三把手螺杆18,然后调整第三安装套8在竖杆7上的高度位置和转动角度。

作为优化:铁丝网10设置于托盘9内腔中部,托盘9的上端内壁围住铁丝网10,主要用于完全包住整个托盘9的外围一圈,并且在合上盖子11时用于隔绝托盘9内的空气从而达到瞬间熄灭火焰的效果。

作为优化: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套可以采用类似卡箍的两段式结构,其可以打开,以便从对应管子上取出,两段式结构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螺栓仅用于使安装套的两段连接,不能使安装套与管子固定,固定还需要用把手螺杆。此外也可以取消把手螺杆,将结构设计成螺栓既可用于使安装套的两段连接,又可以用于安装套与管子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关闭第二阀门14,依次打开第一阀门13和第三阀门15,蒸汽管路1内通入水蒸气,引导水蒸气进入取样管路2和进料管路3,从而实现对取样管路2和进料管路3的在线灭菌;

第二步:根据取样口200的位置,调节第二安装套6在横杆5上的位置以及第一安装套4在取样管路2上的位置或者第三安装套8在竖杆7上的位置,从而使托盘9置于靠近取样口200正下方5至10厘米的相互垂直距离;

第三步:依次关闭第一阀门13和打开第二阀门14,引导罐内培养液顺着进料管路3进入取样管路2,再从取样口200处匀速流出;

第四步:缓慢揭开托盘9上的盖子11,将其吸附在磁铁12上,点燃托盘9铁丝网10上酒精棉。

第五步:在火焰周围形成的无菌区内拔去试管塞的取样试管口,然后将取样试管口置于火焰上充分灼烧一圈,然后迅速接近从取样口200处匀速流出的培养液,并顺次装回试管塞并合上盖子11,使火焰熄灭,以完成整个取样过程。

第六步:取样结束后,关闭第二阀门14,打开第一阀门13进行在线灭菌10分钟。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托盘内酒精棉的燃烧,在其周围形成无菌区,从而充分满足无菌取样环境要求,能最大限度防止外源菌进入取样容器内。而且可以利用特意在流动菌液与托盘之间预留出的至少5厘米垂直距离进行规范操作,具体地,取样容器如试管在这个预留出的无菌区内,缓慢拔出试管塞之后,将试管口置于火焰均匀的灼烧一遍,以确保试管口无残留杂菌,进而较迅速的接取菌液、堵上塞子和熄灭火焰以完成最终操作。在实际取样过程中,严格按照此规范化操作步骤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降低染菌的风险。同时该装置能够调整托盘的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方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