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1927发布日期:2023-05-05 12:2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伏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电池(简称光伏电池)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目前地面光伏系统大量使用的是以硅为基底的硅太阳能电池,可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2、光伏电池通常通过胶膜封装在正面玻璃下面,所以胶膜的光学特性对于光伏电池的吸光性和转化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现有的,公告号为cn11156022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层封装胶膜、用于制备其的组合物、共挤胶膜及光伏组件,它包括:0~100份基体树脂,10~ 100份接枝有偶联基团的增粘树脂,基体树脂和增粘树脂可选地接枝有第一活性基团和/或第二活性基团,且组合物中同时含有第一活性基团和第二活性基团;第一活性基团选自氮丙环基和/或者碳化二亚胺基团,第二活性基团选自羧基和 /或羟基;或者第一活性基团为叠氮基团,第二活性基团为炔基。层压过程中,第一活性基团和第二活性基团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如低于120℃)发生反应。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制得的胶膜及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因为有第一活性基团和/或第二活性基团的存在,光伏组件透光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达到通过多孔结构,将太阳光进行多次反射,提升太阳光利用率的目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层胶膜,包括:关键功能层;所述关键功能层为设置有若干气孔的封装材料。

3、进一步的,所述气孔的直径为1-10微米。

4、进一步的,所述关键功能层由电气绝缘性树脂构成。

5、进一步的,所述电气绝缘性树脂由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离聚物、聚氨酯、硅胶、环氧树脂、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6、进一步的,所述关键功能层内加入有挥发性液体,适于物理加热进而挥发性液体气化形成气孔。

7、进一步的,所述关键功能层内加入发泡剂,进而发泡形成气孔。

8、进一步的,所述关键功能层进行固化处理,其固化采用uv固化或热固化。

9、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层共挤胶膜,包括至少一层如上所述单层胶膜和至少一层透明聚烯烃胶膜。

10、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聚烯烃胶膜由光伏用膜制备方法制备。

11、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由若干层如上所述单层胶膜构成;或如上所述多层共挤胶膜构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关键功能层中形成若干气孔,太阳照射进入气孔中后,经过多次反射,增加阳光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太阳光经过胶膜时的损失,提升光伏组件对于太阳光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提升光伏组件的性能。

14、2、通过较为广泛应用的关键功能层制作材料,使制作出的胶膜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似于不透明玻璃的雾层性质,从而减少外部太阳光在正面玻璃表面的反射,具有防眩光功能,适用范围广,且制作材料稳定。

15、3、通过对关键功能层的固化处理及制作材料,关键功能层因为不添加一般胶膜都添加的纳米颗粒等添加物,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胶膜不易出现团聚分散不均的问题。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层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胶膜,其特征在于,

3.一种多层共挤胶膜,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胶膜,其特征在于,

5.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这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包括关键功能层;关键功能层设置有若干气孔。气孔的直径为1‑10微米。关键功能层由电气绝缘性树脂构成。电气绝缘性树脂由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离聚物、聚氨酯、硅胶、环氧树脂、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这种单层胶膜、多层共挤胶膜及光伏电池组件具有提升光伏组件对于太阳光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提升光伏组件的性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汉,陈玲,施瑕玉,林俊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汉韦聚合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