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23071发布日期:2021-07-02 21:0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此外,在东南亚及日本等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十分接近,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此外,油茶籽油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成分,如角鲨烯、生育酚、甾醇等。

角鲨烯(squalene,sq)又名鲨烯、鲨萜、角鲨油素、鱼肝油萜,是一种高度不饱和开链三萜类化合物,属脂质不皂化物。角鲨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能够提高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应激能力等,在功能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油茶果在生长成熟的过程中,角鲨烯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弥补油茶果在生长成熟过程中,角鲨烯含量下降的损失,实现制取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提升。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0~40℃且湿度为45~9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24~72h;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12%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螺旋压榨、液压压榨和溶剂萃取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制取油茶籽油。

采后的油茶鲜果仍然是一个生命活体,其物质的代谢及转化还未终止,本发明通过对采后油茶鲜果进行光照培养,调节如光照、温度、湿度及时间等培养条件,促进油茶鲜果中角鲨烯的产生和富集,同时控制热风干燥的温度及水分含量等条件,减少热风干燥过程中角鲨烯的损失,以获得角鲨烯含量高的油茶干果,再将其进行制油,从而实现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提升。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包括但不限于白光、红光、蓝光、绿光的发光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热风干燥的温度为50~70℃。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800~10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40~6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0.5~2)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然后在温度为35~45℃且压力为0.5~1.0mpa的条件下萃取45~90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1~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然后在温度为40~50℃且压力为1.0~1.5mpa的条件下萃取30~6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2~3):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60℃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7~10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0~100℃,真空残压为4~7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本发明采用亚临界溶剂萃取的方式制取油茶籽油,其操作温度低,对油茶籽油中的有益伴随物,如角鲨烯、生育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成分破坏性小,另外使用的萃取溶剂处于亚临界状态,其分子扩散性能增强,提高了溶剂对油脂以及有益伴随物的溶解度,不仅提高了出油率,还有效保留了油茶籽中的营养物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溶剂萃取方法首先是对油茶干果进行预处理,将油茶籽脱壳和脱皮,避免油茶籽中带入大量的油茶籽壳和油茶籽皮,因为油茶籽壳和油茶籽皮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在萃取过程中会随油脂一起被提取,造成油茶籽油中营养成分被破坏,降低油茶籽油的品质;接着将油茶籽粉碎至粒度为40~60目,破环油茶籽细胞壁结构,减少油茶籽油浸出阻力,而且增加油茶籽粉与萃取剂接触的表面积,提高油茶籽油的提取,但是粉碎粒度过低,会造成油茶籽细胞壁破坏不足,浸出阻力大,从而影响浸出效率,而粉碎粒度过高,粉末容易堵塞孔道,降低萃取剂和油茶籽油的渗滤速度,不利于油茶籽油的提取。

预处理后,分两步对油茶籽粉进行萃取,先对油茶籽的油脂进行萃取,然后再对油茶籽的有益伴随物进行进一步的萃取,因为大量油脂的存在会降低有益伴随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样既提高了油脂的提取率,也减少了有益伴随物的损失。

其中第一步先采用丙烷作为萃取剂,循环多次进行萃取,提取油茶籽中大部分的油脂,并且萃取过程中加入定量的夹带剂乙醇,增加油茶籽中极性成分的溶解度,但是必须严格控制乙醇的加入量,避免大量乙醇分子进入丙烷溶剂体系后,油茶籽油浴丙烷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减弱,释放能量降低,不足以破坏油茶籽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解度降低。合理控制萃取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增加分子的运动速率,从而提高萃取的速度,但是过高的温度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破坏。控制萃取的时间和次数,在生产能耗不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合理加快传质速率,提高萃取效率。

第二步是采用丙烷和二甲醚混合配制的萃取剂a进行萃取,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丙烷-二甲醚混合萃取剂a的极性与角鲨烯的极性相近,更容易将油茶籽中的角鲨烯等营养成分溶解萃取。

然后将两步萃取得到的毛油混合后采用水化脱胶方法,通过严格控制加水量、温度、加水速度和搅拌速度,促进磷脂集中结成絮状沉淀,提高毛油水化脱胶效率,精制得到油茶籽油。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1~2)ml。合理控制料液比,避免丙烷用量过多增加残留及丙烷回收的生产能耗。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减压蒸发的温度为40~50℃。

进一步的,步骤s2的萃取过程是在速度为200~300r/min的搅拌条件下进行的。使得油茶籽粉与丙烷充分混合,减少萃取中外扩散阻力,使萃取体系的浓度朝有利于油茶籽粉中脂溶性成分向丙烷溶剂中扩散。

进一步的,步骤s3的萃取过程是在速度为100~200r/min的搅拌条件下进行的。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2~3)ml。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3~10):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0~15min。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采后油茶鲜果的进行光照培养,促进油茶鲜果中角鲨烯的产生和富集,同时控制热风干燥的温度及水分含量等条件,减少热风干燥过程中角鲨烯的损失,以获得角鲨烯含量高的油茶干果,再将其进行制油,从而实现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提升。

2、本发明采用亚临界溶剂萃取方式制取油茶籽油,分两步进行萃取,不仅提高了出油率,还有效保留了油茶籽中的营养物质。

3、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得到的油茶籽油的质量稳定可控,适合自动化、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实验条件和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5℃且湿度为70%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48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白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4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1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2ml,然后在温度为40℃、压力为0.7mpa、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萃取60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3ml,然后在温度为40℃、压力为1.2mpa、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条件下萃取35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5℃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8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5: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0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0℃,真空残压为5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施例2: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0℃且湿度为4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24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红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9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5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0.5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1ml,然后在温度为35℃、压力为0.6mpa、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萃取45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1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2ml,然后在温度为45℃、压力为1.0mpa、搅拌速度为150r/min的条件下萃取3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2: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5℃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7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3: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5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5℃,真空残压为4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施例3: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5℃且湿度为5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36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蓝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10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6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1.5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1.5ml,然后在温度为45℃、压力为0.5mpa、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萃取90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1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2.5ml,然后在温度为50℃、压力为1.3mpa、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萃取45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2.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8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8: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2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100℃,真空残压为6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施例4: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40℃且湿度为7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54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红光和蓝光组合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9%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10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5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2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1.2ml,然后在温度为35℃、压力为0.8mpa、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萃取50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2.2ml,然后在温度为40℃、压力为1.2mpa、搅拌速度为180r/min的条件下萃取5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0℃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9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5: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2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100℃,真空残压为4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施例5: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5℃且湿度为8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60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绿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1%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9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4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1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2ml,然后在温度为40℃、压力为0.9mpa、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条件下萃取75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2.8ml,然后在温度为45℃、压力为1.5mpa、搅拌速度为150r/min的条件下萃取6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2.5: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60℃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10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1:1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0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0℃,真空残压为7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施例6: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40℃且湿度为9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72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白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2%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6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0.5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1.8ml,然后在温度为45℃、压力为1.0mpa、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萃取80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1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经过步骤s2处理的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3ml,然后在温度为50℃、压力为1.5mpa、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条件下萃取4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2: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4,将步骤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骤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毛油,接着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60℃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混合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7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为8: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5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5℃,真空残压为5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施例7: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5℃且湿度为70%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48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白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螺旋压榨制取油茶籽油。

实施例8: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35℃且湿度为70%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48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白光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液压压榨制取油茶籽油。

实施例9:

一种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光照培养:将采后的油茶鲜果置于温度为40℃且湿度为75%的培养箱中持续光照培养54h;所述光照培养的光源为红光和蓝光组合的发光体;

(2)热风干燥: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置于热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9%后得到油茶干果;

(3)压榨制油:将步骤(2)得到的油茶干果进行液压压榨制取油茶籽油。

对比例1: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将油茶鲜果采摘后,直接进行晒干处理,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然后采用螺旋压榨的方式制取得到油茶籽油。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4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无水乙醇,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油茶干粉的质量比为1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和丙烷的体积比为1g:2ml,然后在温度为40℃、压力为0.7mpa、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萃取60min,对油茶干粉重复萃取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后在蒸发罐内,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除去丙烷,得到毛油;

s3,将步骤s2得到的毛油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5℃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8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毛油的重量比为5: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0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0℃,真空残压为5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对比例3:

所述溶剂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茶干果脱壳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脱皮机中脱皮,然后粉碎过40目的筛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骤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与萃取剂a混合,所述油茶干粉的质量与萃取剂a的体积比为1g:3ml,然后在温度为40℃、压力为1.2mpa、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条件下萃取35min,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将滤液在蒸发罐内进行减压蒸发除去萃取剂a,得到毛油;所述萃取剂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s3,将步骤s2得到的毛油在速度为60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热至55℃后恒温,然后缓慢加入热水,当毛油中出现絮状沉淀后,将搅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静置8h,过滤得到水化净油;加入的热水重量和毛油的重量比为5:100,加入热水的时间控制在10min;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水化净油打入真空罐进行脱水,脱水温度控制在90℃,真空残压为5kpa,然后将水化净油冷却至60℃后进行过滤得到脱水油;

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脱水油打入养精罐,将温度降到0℃后恒温养精24h,然后过滤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

实验例1:

将采摘后的油茶鲜果平均分成10份,分别按照实施例1~9和对比例1所述的方法制取油茶籽油,然后检测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具体结果见表1。

表1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

实验例2:

按照实施例7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分别在20℃、25℃、30℃、35℃、40℃、45℃、50℃的条件下进行油茶鲜果的光照培养,其它工艺参数与实施例7中所述一致,检测所制取油茶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具体结果见表2。

表2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

由上可见,光照培养的温度在30~40℃时,所得到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说明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光照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油茶鲜果中角鲨烯的产生和富集,提高油茶鲜果中角鲨烯的含量,从而在相同的榨油条件下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的含量。

实验例3:

按照实施例7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分别在30%、40%、45%、50%、55%、65%、75%、85%、95%、100%的湿度条件下进行油茶鲜果的光照培养,其它工艺参数与实施例7中所述一致,检测所制取油茶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具体结果见表3。

表3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

由上可见,光照培养的湿度大于45℃时,所得到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说明在这个湿度范围内光照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油茶鲜果中角鲨烯的产生和富集。

实验例4:

按照实施例7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进行油茶鲜果的光照培养分别12h、18h、24h、30h、36h、48h、60h、72h、78h、84h,其它工艺参数与实施例7中所述一致,检测所制取油茶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具体结果见表4。

表4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

由上可见,光照培养的时间大于24℃时,所得到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说明进行24h以上的光照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油茶鲜果中角鲨烯的产生和富集,但是时间超过60h以后角鲨烯含量的提升不明显,所以选择光照培养时间在24~72h内,既可以提高角鲨含量,也可以有效利用能源。

实验例5:

按照实施例7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分别在40℃、45℃、50℃、55℃、60℃、65℃、70℃、75℃、80℃的条件下热风干燥,其它工艺参数与实施例7中所述一致,检测所制取油茶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具体结果见表5。

表5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

由上可见,当干燥温度高于70℃时,所得到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明显降低,说明干燥温度过高容易造成角鲨烯损失,不利于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的含量。

实验例6:

按照实施例7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油茶果分别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6%、8%、9%、10%、11%、12%、13%、15%,其它工艺参数与实施例7中所述一致,检测所制取油茶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具体结果见表6。

表6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

由上可见,当油茶果的水分含量小于8%时,所得到的油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明显降低,因为水分含量越低,干燥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角鲨烯的损失;但是当水分含量过高时,容易降低油茶籽的出油率。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