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5290发布日期:2022-04-27 11:2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皮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些植物的汁液或矿物油对皮革具有一定的鞣性,原料皮通过汁液的浸泡,更具有透气性,防腐性。从而使板质具有柔软、抗撕裂性、耐曲折性等物化性能。这个时期的皮才真正具备了革制品的特性。
3.但伴随社会发展,单层皮革往往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例如低温环境短时间使用就会出现裂纹,撕裂强度差等。因此,本技术研究制备了一种撕裂强度高、耐低温性好并且抗开裂的双层皮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所述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将合金原料熔融后进行变质处理,再进行喷射成型。
6.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是将基布依次进行鞣制和复鞣制得。
7.优选的,所述第二层是将基布打碎后加入环氧树脂压延制成。
8.优选的,所述基布为黄牛皮。
9.6.优选的,所述第一层的制备方法为:
10.(a)鞣制: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6~0.8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5~0.08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0.2倍的明矾,以20~40rpm的转速转动10~20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4倍质量分数为3~5%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5~8倍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0~20min,停止5~8min,再次转动10~20min,停止5~8min,重复3~5次,静置12~18h,将转鼓中的液体倒去一半后,加入黄牛皮质量0.07~0.1倍的端氨基乙丙交酯,继续转动2~3h,加入黄牛皮质量0.5~0.6倍60~70℃的热水,继续转动2~3h,得到鞣制后的基布;
11.(b)复鞣:将鞣制后的基布出鼓后,静置48~60h,经过挤水、片皮、削匀、修边后再次放入转鼓中,加入黄牛皮质量0.6~0.8倍的水,保持转鼓温度在30~45℃,加入黄牛皮质量0.07~0.1倍的端羟基乙丙交酯,以20~40rpm的转速转动1~1.5h,取出用水冲洗10~15分钟,挤水,制得第一层。
12.优选的,上述步骤(b)中,端羟基乙丙交酯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将无水甲苯、丙交酯、乙交酯、辛酸亚锡和丁二醇按质量比5:1:1:0.04:0.02~10:1:1:0.06:0.04混合置于反应釜内,升温至112~115℃,反应5~8h后,转移至旋转蒸发仪,蒸发20~30min后加入丙交酯质量1.5~2倍的三氯甲烷,搅拌均匀后进行抽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
等量的甲醇,静置12~24h,得到沉淀即为端羟基乙丙交酯。
13.优选的,上述步骤(a)中,端氨基乙丙交酯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将端羟基乙丙交酯、赖氨酸和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0.3:8~1:0.5:10混合,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1,3-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反应24h后,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三氟乙酸,转移至冰浴0℃反应4~8h,抽真空并用乙醚进行沉淀,最后在40℃下真空干燥24h,制得端氨基乙丙交酯。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层的制备方法为: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6~0.8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5~0.08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0.2倍的明矾,以20~40rpm的转速转动10~20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4倍质量分数为3~5%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5~8倍质量分数为2~4%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0~20min,停止5~8min,再次转动10~20min,停止5~8min,重复3~5次,静置12~18h,取出后将黄牛皮打碎成浆料,加热至80~90℃并加入浆料质量0.3~0.6倍的e-20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后保温3~4h,转移至模具上,压延至与第一层厚度相同,室温下放置48~52h,制得第二层。
15.优选的,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6.(1)将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酰胺按质量比1:3~1.2:3混合置于三颈瓶中,冰浴环境下以3~5ml/min滴加二乙醇胺质量1.2~1.4倍的异氰酸酯、二乙醇胺质量0.1~0.15倍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二乙醇胺质量4~4.3倍的n,n-二甲基酰胺,滴加完成后升温至55~60℃,再次加入二乙醇胺质量0.5~0.6倍的羟基硅油,反应8~12h后用甲苯沉降5~8次,制得改性聚氨酯;
17.(2)将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上并用改性聚氨酯膜料涂覆外表面,改性聚氨酯膜料厚度为0.02~0.05mm,放置在压合机中,压合机温度为150℃,压合3~5min,并进行紫外光照射,紫外光波长为320nm~400nm,照射时间为20~30min,制得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
18.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改性聚氨酯膜料是将改性聚氨酯与二苯甲酮按质量比10:0.15~10:0.2混合均匀制得。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在进行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时,以黄牛皮为基布,将基布进行依次鞣制和复鞣制成第一层,再将基布打碎后加入环氧树脂压延制成第二层,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用改性聚氨酯包覆并在紫外光下压合制成。
21.鞣制和复鞣时,以端氨基乙丙交酯为的鞣剂,以端羟基乙丙交酯为复鞣剂,乙交酯与丙交酯发生开环反应形成端羟基乙丙交酯,再继续反应,形成端氨基乙丙交酯,端氨基乙丙交酯、端羟基乙丙交酯能够与皮革胶原纤维上的活性基团交联,形成大量的交联结构,提高了皮革的撕裂强度,氨基在染色时可以形成铵根离子,显示出阳离子性,在皮革染色中进行固色,增强色牢度,并且氨基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亚甲基化合物,去除游离的甲醛;
22.改性聚氨酯是在超支化聚氨酯上引入羟基硅油,在成膜性强的超支化聚氨酯上,引入硅氧键,降低了超支化聚氨酯的刚性并具有弹性,增强了耐低温性,使得双层皮革在低温下有改性聚氨酯膜的保护,不会发生脆化,在紫外光下进行固化压合,在紫外光引发下,改性聚氨酯上的活性基团,与第一层上的氨基和羟基反应,与第二层上的环氧基反应,将两层紧密压合,增强了双层皮革的剥离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25.撕裂强度: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参照tm43-2000进行最大拉力测试。
26.耐低温性: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置于-50℃得相同环境中,记录出现第一道裂纹得时间。
27.剥离强度: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参照din53273进行剥离强度测试。
28.实施例1
29.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所述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为:
30.(1)在氮气氛围下,将无水甲苯、丙交酯、乙交酯、辛酸亚锡和丁二醇按质量比5:1:1:0.04:0.02混合置于反应釜内,升温至112℃,反应5h后,转移至旋转蒸发仪,蒸发20min后加入丙交酯质量1.5倍的三氯甲烷,搅拌均匀后进行抽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等量的甲醇,静置12h,得到沉淀即为端羟基乙丙交酯;在氮气氛围下,将端羟基乙丙交酯、赖氨酸和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0.3:8混合,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1,3-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反应24h后,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三氟乙酸,转移至冰浴0℃反应4h,抽真空并用乙醚进行沉淀,最后在40℃下真空干燥24h,制得端氨基乙丙交酯;
31.(2)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6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5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倍的明矾,以20rpm的转速转动10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倍质量分数为3%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5倍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0min,停止5min,再次转动10min,停止5min,重复3次,静置12h,将转鼓中的液体倒去一半后,加入黄牛皮质量0.07倍的端氨基乙丙交酯,继续转动2h,加入黄牛皮质量0.5倍60℃的热水,继续转动2h,得到鞣制后的基布;
32.(3)将鞣制后的基布出鼓后,静置48h,经过挤水、片皮、削匀、修边后再次放入转鼓中,加入黄牛皮质量0.6倍的水,保持转鼓温度在30℃,加入黄牛皮质量0.07倍的端羟基乙丙交酯,以20rpm的转速转动1h,取出用水冲洗10分钟,挤水,制得第一层;
33.(4)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6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5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倍的明矾,以20rpm的转速转动10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倍质量分数为3%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5倍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0min,停止5min,再次转动10min,停止5min,重复3次,静置12h,取出后将黄牛皮打碎成浆料,加热至80℃并加入浆料质量0.3倍的e-20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后保温3h,转移至模具上,压延至与第一层厚度相同,室温下放置48h,制得第二层;
34.(5)将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酰胺按质量比1:3混合置于三颈瓶中,冰浴环境下以3ml/min滴加二乙醇胺质量1.2倍的异氰酸酯、二乙醇胺质量0.1倍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二乙醇胺质量4倍的n,n-二甲基酰胺,滴加完成后升温至55℃,再次加入二乙醇胺质量0.5倍的羟基硅油,反应8h后用甲苯沉降5次,制得改性聚氨酯;
35.(6)将改性聚氨酯与二苯甲酮按质量比10:0.15混合均匀制得改性聚氨酯膜料;将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上并用改性聚氨酯膜料涂覆外表面,改性聚氨酯膜料厚度为0.02mm,放置在压合机中,压合机温度为150℃,压合3min,并进行紫外光照射,紫外光波长为320nm,照射时间为20min,制得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
36.实施例2
37.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所述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为:
38.(1)在氮气氛围下,将无水甲苯、丙交酯、乙交酯、辛酸亚锡和丁二醇按质量比8:1:1:0.05:0.03混合置于反应釜内,升温至1124℃,反应6h后,转移至旋转蒸发仪,蒸发25min后加入丙交酯质量1.8倍的三氯甲烷,搅拌均匀后进行抽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等量的甲醇,静置12~24h,得到沉淀即为端羟基乙丙交酯;在氮气氛围下,将端羟基乙丙交酯、赖氨酸和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0.4:9混合,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1,3-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反应24h后,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三氟乙酸,转移至冰浴0℃反应6h,抽真空并用乙醚进行沉淀,最后在40℃下真空干燥24h,制得端氨基乙丙交酯;
39.(2)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7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6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5倍的明矾,以30rpm的转速转动15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5倍质量分数为4%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6倍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5min,停止6min,再次转动15min,停止6min,重复4次,静置15h,将转鼓中的液体倒去一半后,加入黄牛皮质量0.08倍的端氨基乙丙交酯,继续转动2.5h,加入黄牛皮质量0.5倍65℃的热水,继续转动2.5h,得到鞣制后的基布;
40.(3)将鞣制后的基布出鼓后,静置55h,经过挤水、片皮、削匀、修边后再次放入转鼓中,加入黄牛皮质量0.7倍的水,保持转鼓温度在40℃,加入黄牛皮质量0.09倍的端羟基乙丙交酯,以30rpm的转速转动1h,取出用水冲洗13分钟,挤水,制得第一层;
41.(4)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7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6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5倍的明矾,以30rpm的转速转动15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5倍质量分数为4%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6倍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5min,停止6min,再次转动15min,停止6min,重复4次,静置16h,取出后将黄牛皮打碎成浆料,加热至85℃并加入浆料质量0.4倍的e-20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后保温3h,转移至模具上,压延至与第一层厚度相同,室温下放置50h,制得第二层;
42.(5)将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酰胺按质量比1.1:3混合置于三颈瓶中,冰浴环境下以4ml/min滴加二乙醇胺质量1.3倍的异氰酸酯、二乙醇胺质量0.13倍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二乙醇胺质量4.2倍的n,n-二甲基酰胺,滴加完成后升温至58℃,再次加入二乙醇胺质量0.55倍的羟基硅油,反应10h后用甲苯沉降6次,制得改性聚氨酯;
43.(6)将改性聚氨酯与二苯甲酮按质量比10:0.18混合均匀制得改性聚氨酯膜料;将
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上并用改性聚氨酯膜料涂覆外表面,改性聚氨酯膜料厚度为0.04mm,放置在压合机中,压合机温度为150℃,压合4min,并进行紫外光照射,紫外光波长为360nm,照射时间为25min,制得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
44.实施例3
45.一种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所述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为:
46.(1)在氮气氛围下,将无水甲苯、丙交酯、乙交酯、辛酸亚锡和丁二醇按质量比10:1:1:0.06:0.04混合置于反应釜内,升温至115℃,反应8h后,转移至旋转蒸发仪,蒸发30min后加入丙交酯质量2倍的三氯甲烷,搅拌均匀后进行抽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等量的甲醇,静置24h,得到沉淀即为端羟基乙丙交酯;在氮气氛围下,将端羟基乙丙交酯、赖氨酸和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0.5:10混合,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1,3-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反应24h后,加入端羟基乙丙交酯等质量的三氟乙酸,转移至冰浴0℃反应8h,抽真空并用乙醚进行沉淀,最后在40℃下真空干燥24h,制得端氨基乙丙交酯;
47.(2)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8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8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2倍的明矾,以40rpm的转速转动20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5%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8倍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20min,停止8min,再次转动20min,停止8min,重复5次,静置18h,将转鼓中的液体倒去一半后,加入黄牛皮质量0.1倍的端氨基乙丙交酯,继续转动3h,加入黄牛皮质量0.6倍70℃的热水,继续转动3h,得到鞣制后的基布;
48.(3)将鞣制后的基布出鼓后,静置60h,经过挤水、片皮、削匀、修边后再次放入转鼓中,加入黄牛皮质量0..8倍的水,保持转鼓温度在45℃,加入黄牛皮质量0.1倍的端羟基乙丙交酯,以40rpm的转速转动1.5h,取出用水冲洗15分钟,挤水,制得第一层;
49.(4)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8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8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2倍的明矾,以40rpm的转速转动20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5%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8倍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20min,停止8min,再次转动20min,停止8min,重复5次,静置18h,取出后将黄牛皮打碎成浆料,加热至90℃并加入浆料质量0.6倍的e-20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后保温4h,转移至模具上,压延至与第一层厚度相同,室温下放置52h,制得第二层;
50.(5)将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酰胺按质量比1.2:3混合置于三颈瓶中,冰浴环境下以3~5ml/min滴加二乙醇胺质量1.4倍的异氰酸酯、二乙醇胺质量0.15倍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二乙醇胺质量4.3倍的n,n-二甲基酰胺,滴加完成后升温至60℃,再次加入二乙醇胺质量0.6倍的羟基硅油,反应12h后用甲苯沉降8次,制得改性聚氨酯;
51.(6)将改性聚氨酯与二苯甲酮按质量比10:0.2混合均匀制得改性聚氨酯膜料;将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上并用改性聚氨酯膜料涂覆外表面,改性聚氨酯膜料厚度为0.05mm,放置在压合机中,压合机温度为150℃,压合5min,并进行紫外光照射,紫外光波长为400nm,照射时间为30min,制得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
52.对比例1
53.对比例1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2
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的不同,将步骤(2)修改为: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7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6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5倍的明矾,以30rpm的转速转动15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5倍质量分数为4%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6倍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5min,停止6min,再次转动15min,停止6min,重复4次,静置15h,将转鼓中的液体倒去一半后,加入黄牛皮质量0.08倍的铬鞣剂,继续转动2.5h,加入黄牛皮质量0.5倍65℃的热水,继续转动2.5h,得到鞣制后的基布。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54.对比例2
55.对比例2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的不同,并将步骤(5)修改为:将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酰胺按质量比1.1:3混合置于三颈瓶中,冰浴环境下以4ml/min滴加二乙醇胺质量1.3倍的异氰酸酯、二乙醇胺质量0.13倍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和二乙醇胺质量4.2倍的n,n-二甲基酰胺,滴加完成后升温至58℃,反应10h后用甲苯沉降6次,制得改性聚氨酯。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56.对比例3
57.对比例3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步骤(5)的制备,并将步骤(6)修改为:将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上并放置在压合机中,压合机温度为150℃,压合4min,并进行紫外光照射,紫外光波长为360nm,照射时间为25min,制得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58.对比例4
59.对比例4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的不同,将步骤(4)修改为:将黄牛皮置于转鼓中,依次加入黄牛皮质量0.7倍的水、黄牛皮质量0.06倍的食盐、黄牛皮质量0.15倍的明矾,以30rpm的转速转动15min,再加入黄牛皮质量3.5倍质量分数为4%的甲酸溶液和黄牛皮质量6倍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溶液,继续转动15min,停止6min,再次转动15min,停止6min,重复4次,静置16h,取出后将黄牛皮打碎成浆料,加热至85℃,搅拌均匀后保温3h,转移至模具上,压延至与第一层厚度相同,室温下放置50h,制得第二层。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60.对比例5
61.对比例5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的不同,将步骤(6)修改为:将改性聚氨酯与二苯甲酮按质量比10:0.18混合均匀制得改性聚氨酯膜料;将第二层放置在第一层上并用改性聚氨酯膜料涂覆外表面,改性聚氨酯膜料厚度为0.04mm,放置在压合机中,压合机温度为150℃,压合4min,制得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其余步骤同实施例2。
62.效果例
63.下表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2、3与对比例1-5的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的性能分析结果。
64.表1
[0065] 最大拉力(kg)出现第一道裂纹时间(min)剥离强度(kg/cm)实施例148273.0实施例249292.9实施例350253.0
对比例135242.8对比例247162.7对比例345151.9对比例441272.1对比例547221.5
[0066]
通过表1中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实验数据比较可以明显发现,实施例1、2制备的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最大拉力和剥离强度较大,出现第一道裂纹时间较长,说明具有较好的撕裂强度、耐低温性和抗开裂性;
[0067]
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1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制备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时使用端氨基乙丙交酯作为鞣剂,能够与皮革胶原纤维上的活性基团交联,形成大量的交联结构,提高了皮革的撕裂强度,而使用传统的铬鞣即进行鞣制,最大拉力较低,抗撕裂强度较弱。
[0068]
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2、3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制备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时,使用改性聚氨酯,在成膜性强的超支化聚氨酯上,引入硅氧键,降低了超支化聚氨酯的刚性并具有弹性,增强了耐低温性,使得双层皮革在低温下有改性聚氨酯膜的保护,不会发生脆化,而仅使用超支化聚氨酯或不使用改性聚氨酯进行包覆,双层皮革的耐低温性和剥离强度并不高。
[0069]
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4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制备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时,在第二层中加入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上的活性基团,与第一层上的氨基和羟基反应,与第二层上的环氧基反应,将两层紧密压合,增强了双层皮革的剥离强度。
[0070]
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5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制备耐低温抗开裂双层皮革时,压合时进行紫外光照射,在紫外光引发下,超支化硅改性聚氨酯上的活性基团,与第一层上的氨基和羟基反应,与第二层上的环氧基反应,将两层紧密压合,从而增强了双层皮革的剥离强度。
[007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