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原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1203发布日期:2021-12-08 16:3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独蒜原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蒜制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蒜原位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蒜除了作为调料外,与蒜相关的蒜制品因其对人体的好处,被大范围推广,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发酵蒜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发酵后的蒜味道酸甜,无蒜味,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特别适合三高人群及癌症患者,发酵蒜超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甜、软、糯”的口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认可,正逐步走向百姓生活,虽然很多消费者能够接受发酵蒜的口感及味道,但是还是有少部分消费者无法接受,因此发酵蒜被生产成各种剂型的蒜制品进行销售,其中将发酵蒜粉碎成粉后进行压片,制成片剂是比较常见的生产方式,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片机为常见的制药用压片机,常用压片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溢出粉尘,粉尘会污染操作车间,同时压片后的物料回收也存在诸多不便,常规操作一般是在压片机的出料口处设置容器,容器接触出料的片剂,此种操作方式较为粗糙,同时也存在物料回收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独蒜原位发酵装置,所述独蒜原位发酵装置由发酵罐及回收罐组成,发酵罐内部设置有内罐体,内罐体内部设置有发酵架,内罐体通过侧板架放在发酵罐顶部,发酵架通过顶板架放在内罐体内部,需发酵的蒜放置在置蒜板上,置蒜板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成多个槽道,独蒜依次排开放置在槽道内进行发酵,左进液管及右进液管处通入发酵液,置蒜板上的蒜被发酵液浸泡发酵,发酵完成后,发酵液从连通管处通入回收罐进行回收处理,发酵后的蒜从顶板处收集,从侧板处将内罐体抬起,从顶板处将发酵架抬起进行发酵蒜回收,本实用新型发酵的蒜可从发酵罐顶部进行回收,发酵后的水在回收罐内进行回收处理。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所述独蒜原位发酵装置主要包括发酵罐、连通管、回收罐、支脚、滑轮、内罐体、侧板、发酵架、顶板、左进液管、右进液管、进水管、分隔网、漏渣管、清水进管、进液管、海绵块、出水管,所述发酵罐通过连通管与回收罐连通,支脚设置在发酵罐底部,滑轮与支脚连接,内罐体设置在发酵罐内部,侧板与内罐体连接,发酵架设置在内罐体内部,顶板与发酵架连接,左进液管设置在发酵罐侧面,右进液管设置在发酵罐右侧,进水管设置在发酵罐左侧,分隔网设置在回收罐内部,漏渣管设置在回收罐底部,清水进管设置在回收罐顶部,进液管设置在回收罐顶部,海绵块设置在回收罐内部,位于分隔网右侧,出水管设置在回收罐右侧,所述发酵架由中间板、底板、置蒜板、分隔板组成,中间板与底板垂直连接,置蒜板设置在中间板侧面,分隔板设置在置蒜板内部。
6.所述内罐体与侧板一体成型设置,内罐体罐身为网状结构,侧板架放在发酵罐顶
部。
7.所述发酵架焊接在顶板下方,顶板架放在侧板上。
8.所述分隔网竖向设置在回收罐内部。
9.所述清水进管与分隔网左侧空间连通,进液管与分隔网右侧空间连通。
10.所述海绵块的体积为分隔网右侧空间的2/3。
11.所述置蒜板的底部为滤布层。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独蒜原位发酵装置由发酵罐及回收罐组成,发酵罐内部设置有内罐体,内罐体内部设置有发酵架,内罐体通过侧板架放在发酵罐顶部,发酵架通过顶板架放在内罐体内部,需发酵的蒜放置在置蒜板上,置蒜板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成多个槽道,独蒜依次排开放置在槽道内进行发酵,左进液管及右进液管处通入发酵液,置蒜板上的蒜被发酵液浸泡发酵,发酵完成后,发酵液从连通管处通入回收罐进行回收处理,发酵后的蒜从顶板处收集,从侧板处将内罐体抬起,从顶板处将发酵架抬起进行发酵蒜回收,本实用新型发酵的蒜可从发酵罐顶部进行回收,发酵后的水在回收罐内进行处理回收。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发酵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发酵罐、2

连通管、3

回收罐、4

支脚、5

滑轮、6

内罐体、7

侧板、8

发酵架、9

顶板、10

左进液管、11

右进液管、12

进水管、13

分隔网、14

漏渣管、15

清水进管、16

进液管、17

海绵块、18

出水管、19

中间板、20

底板、21

置蒜板、22

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17.如图1

2所示,所述独蒜原位发酵装置主要包括发酵罐1、连通管2、回收罐3、支脚4、滑轮5、内罐体6、侧板7、发酵架8、顶板9、左进液管10、右进液管11、进水管12、分隔网13、漏渣管14、清水进管15、进液管16、海绵块17、出水管18,所述发酵罐1通过连通管2与回收罐3连通,支脚4设置在发酵罐1底部,滑轮5与支脚4连接,内罐体6设置在发酵罐1内部,侧板7与内罐体6连接,所述内罐体6侧板7一体成型设置,内罐体6罐身为网状结构,侧板7架放在发酵罐1顶部,发酵架8设置在内罐体6内部,顶板9与发酵架8连接,所述发酵架8焊接在顶板9下方,顶板9架放在侧板7上,左进液管10设置在发酵罐1侧面,右进液管11设置在发酵罐1右侧,进水管12设置在发酵罐1左侧,分隔网13设置在回收罐3内部,所述分隔网13竖向设置在回收罐3内部,漏渣管14设置在回收罐3底部,清水进管15设置在回收罐3顶部,进液管16设置在回收罐3顶部,所述清水进管15与分隔网13左侧空间连通,进液管16与分隔网13右侧空间连通,海绵块17设置在回收罐3内部,位于分隔网右侧,所述海绵块17的体积为分隔网13右侧空间的2/3,出水管18设置在回收罐3右侧,所述发酵架8由中间板19、底板20、置蒜板21、分隔板22组成,中间板19与底板20垂直连接,置蒜板21设置在中间板19侧面,分隔板22设置在置蒜板21内部,所述置蒜板21的底部为滤布层,方便发酵架21内部的发酵液下漏,发酵架21的底部设置底板20,底板20的设置方便发酵架21稳定设置。
18.所述独蒜原位发酵装置由发酵罐1及回收罐3组成,发酵罐1内部设置有内罐体6,内罐体6内部设置有发酵架8,内罐体6通过侧板7架放在发酵罐1顶部,发酵架8通过顶板9架放在内罐体6内部,内罐体6及发酵架8可从发酵罐1顶部拆卸,需发酵的蒜放置在置蒜板21上,置蒜板21内部通过分隔板22分隔成多个槽道,独蒜依次排开放置在槽道内进行发酵,左进液管10及右进液管11处通入发酵液,置蒜板21上的蒜被发酵液浸泡发酵,发酵完成后,发酵液从连通管2处通入回收罐进行回收处理,发酵后的蒜从发酵罐1顶部将内罐体6及发酵架8抬起回收,从侧板7处将内罐体6抬起,从顶板9处将发酵架8抬起进行发酵蒜回收,发酵完成后从进水管12进水对发酵罐1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水回收到回收罐3内进行统一处理,分隔网13可阻隔回收液中的固体物,固体物从漏渣管14处回收,回收罐3内部设置有海绵块17,海绵块17的体积为分隔网13右侧空间的2/3,海绵块17的设置可为有机物提供附着环境,回收水在回收罐3内进行有机分解,本实用新型发酵的蒜可从发酵罐1顶部进行回收,发酵后的水在回收罐3内进行处理回收。
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