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4651发布日期:2022-02-26 00:5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2.生物堆技术是指对污染土壤堆体采取人工强化措施,促进土壤中对污染物具备降解能力的土著微生物或外源微生物的生长,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生物堆技术对污染土壤、油泥中的石油烃等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有较好的效果,不适用于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对粘土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差。生物堆技术修复成本相对低廉,相关配套设施已能够成套化生产制造,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石油烃等易生物降解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成熟。目前生物堆修复技术针对污染土壤修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修复过程比较漫长,特别是针对一些难降解长链杂环有机物,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极大的限制的生物堆修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其次,生物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渗滤液也需要设置专门的废水处理设施,增加了修复成本;最后,在生物堆进行土壤修复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存活能力较差,需要持续进行生物菌种投加,这也大幅度的提高了生物堆的运行成本,因此亟需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培养设备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培养设备一般无法持续进行微生物增殖培养,而且微生物的培养效率较低,对水资源的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培养设备无法持续进行微生物增殖培养,效率低、成本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罐、曝气腔、培养室、营养管和搅拌桨,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腔,且所述曝气腔上方的培养罐内部设置有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层,且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的培养室内部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培养室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依次贯穿第二填料层和第一填料层,且所述搅拌杆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搅拌桨,所述培养罐顶端的一侧固定有微生物添加口,且所述培养罐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检测箱,所述培养罐远离检测箱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回流管,且所述回流管下方的培养罐外壁上安装有投加管,并且所述投加管下方的培养罐外壁上安装有导气管。
6.优选的,所述培养罐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机罩,且所述机罩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并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培养室的内部并与搅拌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便于驱动搅拌杆使其转动。
7.优选的,所述曝气腔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与导气管相连通,且所述曝气盘管的内部皆固定有连接管,并且所述曝气盘管的顶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曝气管,曝气管的顶端延伸至培养室的内部,便于对培养室进行曝气。
8.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安装有压力表,压力表的检测端延伸至培养室的内部,便于检测培养罐内部的压力。
9.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上方的检测箱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皆延伸至培养室的内部,便于检测培养罐内部的温湿度。
10.优选的,所述微生物添加口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圈,且所述定位圈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定位孔,便于对微生物添加口进行密封。
11.优选的,所述微生物添加口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便于对紧压螺杆进行定位。
12.优选的,所述机罩一侧的培养罐顶端固定有水管,且所述水管一侧的培养罐顶端安装有营养管,便于持续的将水分及微生物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补充至培养罐内部的培养室中。
13.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耳块,且所述耳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并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紧压螺杆,紧压螺杆的底端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使得密封圈被挤压,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添加口与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不仅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微生物增殖培养,提高了培养效率,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培养环境的密封性,而且保证了培养环境的合格性和安全性;
15.(1)通过设置有曝气盘管、连接管、曝气管、搅拌杆、搅拌桨、电机、转轴、水管、营养管和回流管,分别通过水管和营养管持续的将水分及微生物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补充至培养室中,并通过微生物添加口将需要增殖的外源微生物或土著微生物投加进培养室中,电机通过转轴驱动搅拌杆旋转,搅拌杆带动搅拌桨转动,对微生物进行搅拌,外部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到曝气盘管的内部,并通过曝气管输入至培养室的内部,进行曝气,经过持续的搅拌及曝气培养,培养室内部的微生物得到大量增殖,微生物依然可以持续获得增殖,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微生物增殖培养,回流管的设置以便生物堆渗滤液回流至培养罐的内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处理渗滤液,减少废水处理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堆供水系统中外源水的用量,节约用水,将渗滤液中的土著微生物进行有效增殖,显著提高了生物堆的处理效果,缩短处理时间;
16.(2)通过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孔、密封盖、密封圈、耳块、螺纹孔和紧压螺杆,将密封盖盖在微生物添加口的顶端,对微生物添加口进行密封,再转动紧压螺杆将其旋进定位孔的内部,紧压螺杆旋紧后,密封盖底端的密封圈被挤压,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添加口与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培养环境的密封性;
17.(3)通过设置有检测箱、压力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箱内部的压力表对培养罐内部的压力进行实施检测,检测箱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对培养罐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施检测,从而保证了培养环境的合格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盘管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添加口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箱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箱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培养罐;2、曝气腔;3、曝气盘管;4、培养室;5、第一填料层;6、第二填料层;7、检测箱;8、微生物添加口;9、搅拌杆;10、机罩;11、电机;12、转轴;13、水管;14、营养管;15、搅拌桨;16、回流管;17、投加管;18、导气管;19、连接管;20、曝气管;21、定位圈;22、定位孔;23、密封盖;24、密封圈;25、耳块;26、螺纹孔;27、紧压螺杆;28、压力表;29、温度传感器;3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罐1、曝气腔2、培养室4、营养管14和搅拌桨15,培养罐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腔2,且曝气腔2上方的培养罐1内部设置有培养室4,曝气腔2和培养室4皆为挖空设置;
26.培养室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层5,且第一填料层5上方的培养室4内部设置有第二填料层6;
27.培养罐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机罩10,机罩10与培养罐1焊接,且机罩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1,并且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的底端延伸至培养室4的内部并与搅拌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便于驱动搅拌杆9使其转动;
28.机罩10一侧的培养罐1顶端固定有水管13,且水管13一侧的培养罐1顶端安装有营养管14,水管13与营养管14皆与培养室4相连通,便于持续的将水分及微生物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补充至培养罐1内部的培养室4中;
29.曝气腔2的内部安装有曝气盘管3,曝气盘管3通过螺栓安装在曝气腔2的内部,曝气盘管3与导气管18相连通,且曝气盘管3的内部皆固定有连接管19,并且曝气盘管3的顶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曝气管20,曝气管20的顶端延伸至培养室4的内部,便于对培养室4进行曝气;
30.培养室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搅拌杆9,搅拌杆9与培养罐1转动连接,搅拌杆9依次贯穿第二填料层6和第一填料层5,且搅拌杆9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搅拌桨15,培养罐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微生物添加口8,且培养罐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检测箱7,检测箱7通过螺栓安装在培养罐1的侧壁上;
31.检测箱7的底部安装有压力表28,压力表28的检测端延伸至培养室4的内部,便于检测培养罐1内部的压力;
32.检测箱7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9,且温度传感器29上方的检测箱7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30,湿度传感器30和温度传感器29的检测端皆延伸至培养室4的内部,便于检测培养罐1内部的温湿度;
33.微生物添加口8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圈21,且定位圈21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定位孔22,便于对微生物添加口8进行密封;
34.微生物添加口8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23,且密封盖23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24,密封圈24与密封盖23粘连,密封圈24的底端与微生物添加口8的顶端紧密贴合,便于对紧压螺杆27进行定位;
35.密封盖23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耳块25,耳块25与密封盖23焊接,且耳块25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26,并且螺纹孔26的内部设置有紧压螺杆27,紧压螺杆27的底端延伸至定位孔22的内部,使得密封圈24被挤压,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添加口8与密封盖23之间的密封性;
36.培养罐1远离检测箱7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回流管16,且回流管16下方的培养罐1外壁上安装有投加管17,回流管16和投加管17皆与培养室4连通,并且投加管17下方的培养罐1外壁上安装有导气管18。
37.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分别通过水管13和营养管14持续的将水分及微生物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补充至培养罐1内部的培养室4中,并通过微生物添加口8将需要增殖的外源微生物或土著微生物投加进培养室4中。其次,将密封盖23盖在微生物添加口8的顶端,对微生物添加口8进行密封,再转动紧压螺杆27将其旋进定位孔22的内部,紧压螺杆27旋紧后,密封盖23底端的密封圈24被挤压,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添加口8与密封盖23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培养环境的密封性。然后,控制电机11使其通过转轴12驱动搅拌杆9旋转,搅拌杆9带动搅拌桨15转动,对微生物进行搅拌,同时,外部气体通过导气管18进入到曝气盘管3的内部,气体通过连接管19充斥在曝气盘管3的内部,并通过曝气管20输入至培养室4的内部,进行曝气。经过持续的搅拌及曝气培养,培养室4内部的微生物得到大量增殖,在培养好的培养物转出的过程中,微生物依然可以持续获得增殖。因此,该培养设备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微生物增殖培养,培养室4内部的培养物通过投加管17投加至生物堆内部,为生物堆提供扩增菌种,显著提高了生物堆的处理效果,缩短处理时间。回流管16的设置可以实现以下效果:首先,可以对渗滤液进行回收,以便生物堆渗滤液回流至培养罐1的内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处理渗滤液,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其次,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堆供水系统中外源水的用量,节约用水,最后,生物堆出来的渗滤液可以一定程度上土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起到为生物堆修复进行土著微生物增殖的效果。在培养的过程中,检测箱7内部的压力表28对培养罐1内部的压力进行实施检测,检测箱7内部的温度传感器29和湿度传感器30分别对培养罐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施检测,从而保证了培养环境的合格性和安全性,并且,由于在培养罐1的顶端安装有放气阀门,可对整个装置的气压进行控制,完成生物菌种强化培养设备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