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5679发布日期:2022-01-19 18: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益生菌剂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或动物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由益生菌生产的产品叫做益生菌剂,包括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它们能够改善机体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并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达到防治某些疾病、促进发育、增强体质、提高产量、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目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是用于对益生菌剂发酵干燥过程常用的设备,但是,现有的发酵设备是直接对益生菌剂发酵进行加热干燥,这种干燥方式温度难以均匀的渗入益生菌剂发酵内部,导致靠近加热设备的出现焦化,而远离加热设备的依然保持湿润状态,干燥均匀性差,难以满足现代生产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竖直设置,所述罐体内部竖直设置有干燥筒,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干燥筒侧面设置干燥机构;
5.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固定环板、两个弧板、阻风片、电机二、导风套、发热网,所述固定环板水平设置在罐体内部,所述固定环板套设在干燥筒外侧,所述干燥筒左右两侧均竖直贯通开设有安装通槽,两个所述弧板分别竖直固定两个安装通槽内部,两个所述弧板底端均延伸至干燥筒下方,两个所述弧板内部均中空设置,两个所述弧板底面均开口设置,所述导风套从上往下贯穿固定环板设置,所述发热网水平固定设置在导风套内部。
6.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面竖直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顶面与罐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均匀设置在罐体底面四角,所述罐体顶面固定贯通设置有进料斗。
7.优选的,所述固定环板外侧面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板内侧面与干燥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板内壁与导风套外表面固定连接,利用中空设置的弧板配合固定环板和导风套使干燥筒外侧形成循环通风环境。
8.优选的,所述阻风片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两个弧板内部,所述阻风片一侧面与弧板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板顶端外侧面贯通开设有出风通槽,利用阻风片使热风在弧
板内部的流通时间加长,提高烘干效率。
9.优选的,所述电机二设置在导风套上方,所述电机二输出杆底端延伸至导风套内部,所述电机二输出杆底端固定套设有扇叶,通过导风套内部的扇叶和发热网对通过导风套的空气进行加热,使热空气不断进入弧板内部对干燥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持续加热。
10.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一、搭接环板、导料环板、出料管、清理板、搅拌板、连接杆,所述干燥筒顶面开口设置,所述干燥筒顶端水平向外延伸为台阶设置,所述电机一固定设置在罐体顶面,所述电机一输出杆底端贯穿罐体顶面延伸至干燥筒内部,所述搭接环板水平套设在干燥筒顶端表面,所述导料环板水平设置在干燥筒上方,所述导料环板截面为倾斜设置,所述导料环板和搭接环板的外侧面均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搭接环板顶面和导料环板底面分别与干燥筒顶端外沿表面接触,所述清理板倾斜设置在导料环板内侧,所述清理板底面通过刷毛与导料环板上表面接触,所述连接杆水平固定设置在电机一输出杆侧面,所述连接杆另一侧面与清理板顶面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搅拌板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套设在电机一底端表面,所述搅拌板表面均匀开设有散料孔,所述电机二顶面与搭接环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竖直设置在罐体内部,所述出料管顶端与干燥筒底端面贯通连接,所述出料管底端贯穿罐体底面延伸至罐体下方,所述出料管顶端内部设置有电磁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通过设置干燥机构,利用中空设置的弧板配合固定环板和导风套使干燥筒外侧形成循环通风环境,通过导风套内部的扇叶和发热网对通过导风套的空气进行加热,使热空气不断进入弧板内部对干燥筒内部的物料进行持续加热,利用阻风片使热风在弧板内部的流通时间加长,提高烘干效率;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利用电机一转动,使搅拌板对干燥筒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加快烘干速率,提高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区放大图。
17.图中:罐体1、进料斗101、干燥筒102、支撑脚2、搅拌机构3、电机一301、搭接环板302、导料环板303、出料管304、清理板305、搅拌板306、散料孔307、连接杆308、干燥机构4、固定环板401、弧板402、阻风片403、出风通槽404、电机二405、导风套406、发热网407。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竖直设置,罐体1内部竖直设置有干燥筒102,罐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
机构3,干燥筒102侧面设置干燥机构4,罐体1底面竖直设置有支撑脚2,支撑脚2顶面与罐体1底面固定连接,支撑脚2为四个,四个支撑脚2均匀设置在罐体1底面四角,罐体1顶面固定贯通设置有进料斗101;
20.干燥机构4包括固定环板401、两个弧板402、阻风片403、电机二405、导风套406、发热网407,固定环板401水平设置在罐体1内部,固定环板401套设在干燥筒102外侧,干燥筒102左右两侧均竖直贯通开设有安装通槽,两个弧板402分别竖直固定两个安装通槽内部,两个弧板402底端均延伸至干燥筒102下方,两个弧板402内部均中空设置,两个弧板402底面均开口设置,导风套406从上往下贯穿固定环板401设置,发热网407水平固定设置在导风套406内部,固定环板401外侧面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环板401内侧面与干燥筒102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环板401内壁与导风套406外表面固定连接,阻风片403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两个弧板402内部,阻风片403一侧面与弧板402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弧板402顶端外侧面贯通开设有出风通槽404,电机二405设置在导风套406上方,电机二405输出杆底端延伸至导风套406内部,电机二405输出杆底端固定套设有扇叶,利用中空设置的弧板402配合固定环板401和导风套406使干燥筒102外侧形成循环通风环境,通过导风套406内部的扇叶和发热网407对通过导风套406的空气进行加热,使热空气不断进入弧板402内部对干燥筒102内部的物料进行持续加热,利用阻风片403使热风在弧板402内部的流通时间加长,提高烘干效率;
21.搅拌机构3包括电机一301、搭接环板302、导料环板303、出料管304、清理板305、搅拌板306、连接杆308,干燥筒102顶面开口设置,干燥筒102顶端水平向外延伸为台阶设置,电机一301固定设置在罐体1顶面,电机一301输出杆底端贯穿罐体1顶面延伸至干燥筒102内部,搭接环板302水平套设在干燥筒102顶端表面,导料环板303水平设置在干燥筒102上方,导料环板303截面为倾斜设置,导料环板303和搭接环板302的外侧面均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搭接环板302顶面和导料环板303底面分别与干燥筒102顶端外沿表面接触,清理板305倾斜设置在导料环板303内侧,清理板305底面通过刷毛与导料环板303上表面接触,连接杆308水平固定设置在电机一301输出杆侧面,连接杆308另一侧面与清理板305顶面固定连接,搅拌板306从上往下依次固定套设在电机一301底端表面,搅拌板306表面均匀开设有散料孔307,电机二405顶面与搭接环板302底面固定连接,出料管304竖直设置在罐体1内部,出料管304顶端与干燥筒102底端面贯通连接,出料管304底端贯穿罐体1底面延伸至罐体1下方,出料管304顶端内部设置有电磁阀,利用电机一301转动,使搅拌板306对干燥筒102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加快烘干速率,提高烘干效果。
22.使用时,利用中空设置的弧板402配合固定环板401和导风套406使干燥筒102外侧形成循环通风环境,通过导风套406内部的扇叶和发热网407对通过导风套406的空气进行加热,使热空气不断进入弧板402内部对干燥筒102内部的物料进行持续加热,利用阻风片403使热风在弧板402内部的流通时间加长,提高烘干效率;通过设置搅拌机构3,利用电机一301转动,使搅拌板306对干燥筒102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加快烘干速率,提高烘干效果。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