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6808发布日期:2022-02-09 14:4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采样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


背景技术:

2.为检测呼吸道疾病,现通常采用咽拭子检测方式检测分泌物,采集咽拭子取标本时需要用到采样管,常规的用于咽拭子检测的病毒采样管包括一端开口的管体和结合于该管体开口处的盖体。
3.现有的检测流程通常是使用棉签在鼻咽部采集脱落上皮细胞,打开盖体后将棉签放到装有病毒保存液的管体中,在振荡器作用下,使棉签表面的细胞脱落到溶液中,检测时需要将病毒保存液取出,对病毒保存液进行检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将棉签放入管体的内部时需要打开盖体,导致管体的开口外壁容易粘附细菌,当将病毒保存液从管体内倒出时,管体开口外壁的细菌会溶入病毒保存液中,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病毒保存液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包括一端为开口的管体和盖合于该管体开口处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排液口,所述盖体上可拆连接有打开或关闭排液口的外罩。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盖体后将棉签放到装有病毒保存液的管体中,当需要对液体检测时,打开外罩,将管体倒置,液体从排液口流出,无需打开盖体,使液体在倒出时不会接触开口外壁,从而避免与开口外壁处的细菌接触,能够提高病毒保存液检测的准确性。
9.可选的,所述盖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上穿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管体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导流槽呈圆台形,所述导流槽与排液口连通,且当所述盖体盖合于管体上时,管体的顶端插入导流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倒置时,管体内部的液体进入导流槽中,且导流槽呈圆台形,便于将导流槽内部液体全部排出。
11.可选的,所述导流槽内设置有过滤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对排液口进行遮挡,避免在倒至管体排出液体时,管体内部的棉签对排液口造成堵塞,影响液体的排出,对液体检测产生影响。
13.可选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排液嘴,所述排液嘴呈尖锥状,所述排液嘴的顶端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排液口连通,所述外罩套设于排液嘴的外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液嘴呈尖锥状,管体内部的液体从排液嘴上的出液孔排出,便于使液体准确滴入试管或者检测盘上进行检测,避免在管体倾倒时造成液体泼撒。
15.可选的,所述管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处设置有用于增大管体内部的压强的排液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体内部的液体聚集于导流槽后,排液组件增大管体内部的压强,从而能够加快液体排出的速率,提高病毒保存液检测的效率。
17.可选的,所述排液组件包括胶帽,所述胶帽固定连接于穿孔处,且胶帽的内腔与管体的内腔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胶帽,胶帽发生形变,且胶帽内部的空气进入管体中,使管体内部的压强增大,提高液体排出的速率,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19.可选的,所述管体的外部沿轴线方向滑动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与管体的外周壁滑动适配,所述管体靠近底端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罩靠近顶端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保护罩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胶帽位于保护罩的内部,且保护罩与管体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向下滑动后通过转动,使保护罩内壁的内螺纹与管体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从而使保护罩位置固定,保护罩能够对胶帽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胶帽受到损坏,需要按压胶帽时,可通过转动保护罩后将其向上推动,使胶帽移出。
21.可选的,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推杆和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位于管体的内部,且所述橡胶塞的外周侧与管体的内周壁相贴合,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于橡胶塞靠近穿孔的一侧,所述推杆远离橡胶塞的一端穿设于穿孔且伸至管体的外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推杆使橡胶塞向管体的开口处移动,能够缩小管体的体积,从而使管体内部的压强增大,提高液体排出的速率,使用较为方便。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盖体后将棉签放到装有病毒保存液的管体中,当需要对液体检测时,打开外罩,将管体倒置,液体从排液口流出,无需打开盖体,使液体在倒出时不会接触开口外壁,从而避免与开口外壁处的细菌接触,能够提高病毒保存液检测的准确性;
25.2.通过在盖体内部设置导流件,便于使管体内部的液体全部排出,且导流件上的导流槽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对排液口进行遮挡,避免在倒至管体排出液体时,管体内部的棉签对排液口造成堵塞;
26.3.通过在管体底部设置排液组件,当管体内部的液体聚集于导流槽后,排液组件能够增大管体内部的压强,从而能够加快液体排出的速率,提高病毒保存液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管体;11、穿孔;12、保护罩;2、盖体;21、排液口;22、外罩;23、导流件;231、导流槽;232、过滤网;24、排液嘴;241、出液孔;3、排液组件;31、胶帽;32、推杆;33、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2,一种防二次污染的咽拭子采样管包括一端为开口的管体1和盖合于该管体1开口处的盖体2,盖体2上开设有排液口21,使管体1倒置后,管体1内部的病毒保存液能够从排液口21流出,盖体2上可拆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液口21的外罩22。
35.为便于使排液口21排出的液体准确流至试管内或者检测盘上进行检测,盖体2上固定连接有排液嘴24,排液嘴24呈尖锥状,排液嘴24的顶端开设有出液孔241,出液孔241与排液口21连通,排液口21排出的液体进入排液嘴24中,再从出液孔241中流出,能够准确控制液体排出的位置,外罩22套设于排液嘴24的外部,排液嘴24的外壁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外罩22靠近底端的内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半圆形凸起,便于使外罩22扣合于排液嘴24上。
36.盖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件23,导流件23上穿设有导流槽231,导流槽231与管体1在同一轴线上,导流槽231呈圆台形,导流槽231与排液口21连通,且当所述盖体2盖合于管体1上时,管体1的顶端插入导流槽231中,从而当管体1倒置时,管体1内部的液体进入导流槽231中,能够将导流槽231内部液体全部排出,且为了避免管体1内部的棉签堵塞排液口21,导流槽23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32,通过过滤网232能够对排液口21进行遮挡,液体能够穿过过滤网232排出。
37.管体1远离开口的一端开设有穿孔11,穿孔11处设置有用于增大管体1内部的压强的排液组件3,管体1内部的液体聚集于导流槽231后,排液组件3增大管体1内部的压强,从而能够加快液体排出的速率,排液组件3包括胶帽31,胶帽31固定连接于穿孔11处,且胶帽31的内腔与管体1的内腔连通,通过按压胶帽31,胶帽31发生形变,且胶帽31内部的空气进入管体1中,使管体1内部的压强增大,提高液体排出的速率。
38.为避免胶帽31受到损坏,管体1的外部沿轴线方向滑动套设有保护罩12,保护罩12上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壁与管体1的外周壁滑动适配,管体1靠近底端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保护罩12靠近顶端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保护罩12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胶帽31位于保护罩12的内部,且保护罩12与管体1螺纹连接,使保护罩12的位置固定,对胶帽31起到保护作用。
39.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打开盖体2将采集后的棉签放入装有病毒保存液的管体1中,当需要检测液体时,取下外罩22,使管体1倒置,液体流至导流槽231中,转动保护罩12使胶帽31从保护罩12中移出,通过按压胶帽31,胶帽31发生形变,且胶帽31内部的空气进入管体1中,使管体1内部的压强增大,导流槽231内的液体穿过排液口21,从排液嘴24上的出液孔241中流出。
40.实施例2
41.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排液组件3包括推杆32和橡胶塞33,橡胶塞33位于管体1的内部,且橡胶塞33的外周侧与管体1的内周壁相贴合,推杆32固定连接于橡胶塞33靠近穿孔11的一侧,推杆32远离橡胶塞33的一端穿设于穿孔11且伸至管体1的外部。
42.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推动推杆32使橡胶塞33向管体1的开口处移动,能够
缩小管体1的体积,从而使管体1内部的压强增大,提高液体排出的速率,挤出完成后再将推杆32拉至初始位置,以便再次使用。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