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2479发布日期:2022-04-07 07:0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2.益生菌,主要指肠道益生菌,是肠道中原有的有益菌的总称,从体外添加对人体有益的外来菌,可以直接增加肠道内一种或数种益生菌的数量,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因此益生菌需求量较大,益生菌与中药相互配合使用时可以提高益生菌整体的使用效果,液态中药益生菌进行发酵时,需要使用发酵加温装置对所需的各类原料进行加工。
3.现有的发酵加温装置一般是利用加热元件对发酵罐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加热元件在加热时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容易影响原料的发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包括发酵罐和循环水泵,所述发酵罐的前端设置有储存组件,且发酵罐的右侧设置有储存水箱,所述储存水箱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输出管,且储存水箱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杆、第一连接杆、卡块、卡套、第二螺栓、第二连接杆、第二穿孔和收纳架,且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连接有收纳架,所述卡块连接于支撑杆的底端,且卡块的底端设置有卡套,所述循环水泵安装于储存水箱的左侧下方,且循环水泵的左侧设置有输入管。
6.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内部设置有储存槽,且发酵罐的前端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口。
7.优选的,所述储存组件包括储存板、滑块、滑轨、第一穿孔和第一螺栓,且储存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储存板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滑轨,且滑块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滑轨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穿孔。
8.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矩形状,且滑块关于储存板的中间位置对称设有两个。
9.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进料口,且发酵罐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
10.优选的,所述储存水箱的内部为中空状,且储存水箱与输出管之间为相互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卡块呈垂直分布,且卡块与卡套之间为卡合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液
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采用储存水箱的设计,可以在发酵罐需要进行加温时,对储存槽内缠绕的输入管所需要的水源进行加热,储存水箱内部的水源加热到对应的温度后,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就可将储存水箱内的水源抽入输入管内,输入管就可对发酵罐内的原料进行加温,输入管在发酵罐内壁的外侧缠绕的较为均匀,从而使得发酵罐内的原料可以加热的更加均匀。
13.1、本实用新型滑块为矩形状,且滑块关于储存板的中间位置对称设有两个,储存板可以在发酵罐需要进行使用时,对需要添加的原料进行储存,从而方便使用者向发酵罐内添加原料,同时储存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盛装原料器皿的高度对自身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发酵罐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便捷。
14.2、本实用新型储存水箱内部中空状的设计,可以对需要加热的水源进行储存,进水管内的水源通过进水口输入进储存水箱内后,储存水箱内部安装的加热板就可对水源进行加热,储存水箱内部的水源加热到对应的温度后,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就可将储存水箱内的水源输入进储存槽内部缠绕的输入管内,输入管内的水源就会对发酵罐内的原料进行加温,使得发酵罐内部的原料可以更好的进行发酵,同时输入管均匀的缠绕在发酵罐内壁的外侧,可以使得加热的更加均匀,从而避免发酵罐内部出现热量不均匀的现象。
15.3、本实用新型卡块卡合进卡套内的卡槽内后,就可将支撑杆安装在储存水箱的上方,支撑杆安装后,支撑架就可对进水管的首端进行支撑,从而可以降低进水管下落管道的重力对进水管与进水口连接处的影响,避免在进水过程中发生进水管与进水口脱落的现象,同时收纳架可以在进水管闲置时,对收卷后的进水管进行收纳,从而方便进水管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的发酵罐和储存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发酵罐;2、储存组件;201、储存板;202、滑块;203、滑轨;204、第一穿孔;205、第一螺栓;3、支撑组件;301、支撑架;302、支撑杆;303、第一连接杆;304、卡块;305、卡套;306、第二螺栓;307、第二连接杆;308、第二穿孔;309、收纳架;4、第一进料口;5、储存槽;6、第二进料口;7、进水管;8、排料管;9、储存水箱;10、输出管;11、循环水泵;12、输入管;13、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包括发酵罐1和循环水泵11,发酵罐1的前端设置有储存组件2,储存组件2包括储存板201、滑块202、滑轨203、第一穿孔204和第一螺栓205,且储存板20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2,滑块202远离储存板20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滑轨203,且滑块2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栓205,滑轨203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穿孔204,滑块202为矩形状,且滑块202关于储存板201的中间位置对称设有两个,
储存板201可以在发酵罐1需要进行使用时,对需要添加的原料进行储存,从而方便使用者向发酵罐1内添加原料,同时储存板20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盛装原料器皿的高度对自身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发酵罐1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便捷,发酵罐1的右侧设置有储存水箱9,储存水箱9的内部为中空状,且储存水箱9与输出管10之间为相互连通,储存水箱9内部中空状的设计,可以对需要加热的水源进行储存,进水管7内的水源通过进水口13输入进储存水箱9内后,储存水箱9内部安装的加热板就可对水源进行加热,储存水箱9内部的水源加热到对应的温度后,在循环水泵11的作用下,就可将储存水箱9内的水源输入进储存槽5内部缠绕的输入管12内,输入管12内的水源就会对发酵罐1内的原料进行加温,使得发酵罐1内部的原料可以更好的进行发酵,同时输入管12均匀的缠绕在发酵罐1内壁的外侧,可以使得加热的更加均匀,从而避免发酵罐1内部出现热量不均匀的现象,储存水箱9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输出管10,且储存水箱9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水口13,进水口13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7,循环水泵11安装于储存水箱9的左侧下方,且循环水泵11的左侧设置有输入管12,发酵罐1的内部设置有储存槽5,且发酵罐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料口6,发酵罐1的顶端左侧安装有第一进料口4,且发酵罐1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8。
21.如图3所示,进水管7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架301、支撑杆302、第一连接杆303、卡块304、卡套305、第二螺栓306、第二连接杆307、第二穿孔308和收纳架309,且支撑架30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302,支撑杆302的下方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03,且第一连接杆303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螺栓306,第一连接杆30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07,且第二连接杆307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穿孔308,第二连接杆307的右侧连接有收纳架309,卡块304连接于支撑杆302的底端,且卡块304的底端设置有卡套305,支撑杆302与卡块304呈垂直分布,且卡块304与卡套305之间为卡合连接,卡块304卡合进卡套305内的卡槽内后,就可将支撑杆302安装在储存水箱9的上方,支撑杆302安装后,支撑架301就可对进水管7的首端进行支撑,从而可以降低进水管7下落管道的重力对进水管7与进水口13连接处的影响,避免在进水过程中发生进水管7与进水口13脱落的现象,同时收纳架309可以在进水管7闲置时,对收卷后的进水管7进行收纳,从而方便进水管7再次使用。
22.综上,该液态中药益生菌发酵加温装置,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所示,液态中药益生菌生产所需的原料需要放置进内发酵罐1内进行发酵时,首先将第一螺栓205顺时针旋转出,之后再握住储存板201,根据盛装原料器皿的高度,将储存板201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储存板201在移动时,就可带动滑块202在滑轨203内进行移动,将储存板20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再将滑块202前端的孔与对应位置的第一穿孔204进行重合,之后再将第一螺栓205逆时针旋转入重合的孔内,就可完成对储存板201的固定,从而方便储存板201对需要添加的原料进行储存,使得使用者向发酵罐1内添加原料更加的便捷,原料从第一进料口4内添加进发酵罐1内后,在发酵罐1顶端电机的作用下,就可带动发酵罐1内部的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就可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原料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加温时,根据图3所示,将进水管7与进水口13进行连接,连接后,再握住支撑杆302将下方的卡块304卡合进卡套305内的卡槽内,从而就可将支撑杆302安装在储存水箱9的上方,然后再将进水管7的首端放置在支撑架301的上方,支撑架301就可对进水管7进行支撑,水源就可通过进水管7输送入储存水箱9内,储存水箱9内部安装的加热板就可对水源进行加热,水源加热到对应的温度后,根据图2所示,储存水箱9在循环水泵11的作用下,就可将储存水箱9内的水源输入进储存槽
5内部缠绕的输入管12内,输入管12内的水源就会对发酵罐1内的原料进行加温,从而方便发酵罐1内的原料进行发酵,输入管12内的水源流通到发酵罐1的最上方后,就可通过输出管10输入进储存水箱9内,储存水箱9就可不断地对水源进行加温,方便其对发酵罐1进行加温,同时进水管7闲置时,将进水管7与进水口13之间分离后,再对进水管7进行收卷,收卷后,再将进水管7卷圈挂在收纳架309上,就可完成对进水管7的收纳,从而方便进水管7再次使用,同时收纳架309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操作者的需求调整自身的位置,从而使得收纳架309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灵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