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淡水养殖成品高效生物群落速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2363发布日期:2022-05-17 11:3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小龙虾淡水养殖成品高效生物群落速检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龙虾群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龙虾淡水养殖成品高效生物群落速检设备。


背景技术:

2.龙虾的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腹部较短而粗,后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宽短。龙虾有坚硬、分节的外骨骼。胸博具五对足其中一或多对常变形为螯,一侧的螯通常大于对侧者。眼位于可活动的眼柄上。有两对长触角。腹部形长,有多对游泳足,尾呈鳍状,用以游,尾部和腹部的弯曲活动可推展身体前进,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各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边缘、表面、质地、颜色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3.现有的龙虾在养殖成品过后需要将龙虾捞取回收,但捞取过后需要随机对龙虾表面的菌落进行人工一一提取保存,将提取后的菌落进行检测,给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并且取样的数目较少,所测的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小龙虾淡水养殖成品高效生物群落速检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小龙虾淡水养殖成品高效生物群落速检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进料口,所述箱体正面通孔内设有连接套圈,所述箱体背面通孔内设有转动套圈,且转动套圈与连接套圈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转动套圈内设有卡槽,所述箱体背面设有传动带,且传动带两端分别与转动套圈套接,所述转动套圈一端设有电机,且电机与转动套圈背面通过联轴器键接,所述箱体内设有提取装置,所述箱体正面凹槽内设有回收柜,且回收柜与箱体正面凹槽的内壁相抵。
6.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箱体顶面固定,且进料口倾斜面由内向外倾斜,且进料口倾斜面设有凹槽。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通孔和背面通孔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转动圈,且转动圈分别与连接套圈和转动套圈表面固定,且转动圈与转动槽内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机背面螺栓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与箱体一面固定。
9.优选的,所述提取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末端固定有连接凸起,且连接凸起嵌合与转动套圈内,且连接凸起与卡槽榫接,所述连接套圈内设有限位柱。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与连接套圈内相互配合,所述限位柱与转动轴首端固定。
11.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表面设有柔性毛刷,且柔性毛刷套接于转动轴表面。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传动带、转动套圈、连接套圈和取样装置,通过将捞取后的龙虾进行随机的提取,提取的龙虾重量在设置的数值内,将转动轴末端的连接凸起嵌合在箱体背面通孔中的转动套圈内,并且连接凸起与转动套圈内的卡槽榫接,卡槽由大至小,转动轴首端固定的限位柱与箱体正面通孔内的连接套圈相互配合,依次将取样装置安装,将准备的回收柜放入箱体正面凹槽中,将提取的龙虾放入进料口中,由于进料口设有倾斜角度,并且进料口的倾斜面设有凹槽,龙虾进入倾斜凹槽内落入箱体中,电机转动,将转动套圈带动,转动套圈和连接套圈表面固定的转动圈分别在转动槽内转动,左右两边的电机分别为正转和翻转,上下相邻的转动套圈通过传动带连接,当龙虾进入箱体内时转动轴表面的柔性毛刷对龙虾表面的菌落提取,两个柔性毛刷旋转方向相对,龙虾通过柔性毛刷之间的缝隙落入至回收柜内,工作人员将检测的龙虾回收,并且以上述所说将提取装置取出保存,放入准备的检测试管中通过旋转转动轴,将柔性毛刷提取的菌落回收并进行检测即可,实现了减少人员的劳动力,降低提取龙虾表面的菌落的难度,提高了取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取装置整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整体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9.图6为图5-a处的放大图。
20.图例说明:
21.1、箱体;101、进料口;102、连接套圈;103、转动套圈;104、转动圈;105、转动槽;106、卡槽;107、电机;108、限位板;109、传动带;2、提取装置;201、转动轴;202、连接凸起;203、限位柱;204、柔性毛刷;3、回收柜。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4.具体实施例:
25.参照图1-6,小龙虾淡水养殖成品高效生物群落速检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进料口101,箱体1正面通孔内设有连接套圈102,箱体1背面通孔内设有转动套圈103,转动套圈103与连接套圈102位于同一水平面,转动套圈103内设有卡槽106,箱体1背面设有传动带109,传动带109两端分别与转动套圈103套接,转动套圈103一端设有电机107,电机107与
转动套圈103背面通过联轴器键接,箱体1内设有提取装置2,箱体1正面凹槽内设有回收柜3,回收柜3与箱体1正面凹槽的内壁相抵,提取装置2包括转动轴201,转动轴201末端固定有连接凸起202,连接凸起202嵌合与转动套圈103内,连接凸起202与卡槽106榫接,连接套圈102内设有限位柱203,限位柱203与连接套圈102内相互配合,限位柱203与转动轴201首端固定,通过将捞取后的龙虾进行随机的提取,提取的龙虾重量在设置的数值内,将转动轴201末端的连接凸起202嵌合在箱体1背面通孔中的转动套圈103内,并连接凸起202与转动套圈103内的卡槽106榫接,卡槽106由大至小,转动轴201首端固定的限位柱203与箱体1正面通孔内的连接套圈102相互配合,依次将取样装置安装,将准备的回收柜3放入箱体1正面凹槽中。
26.进料口101与箱体1顶面固定,进料口101倾斜面由内向外倾斜,进料口101倾斜面设有凹槽,将提取的龙虾放入进料口101中,由于进料口101设有倾斜角度,并进料口101的倾斜面设有凹槽,龙虾进入倾斜凹槽内落入箱体1中,箱体1的正面通孔和背面通孔内开设有转动槽105,转动槽105内设有转动圈104,转动圈104分别与连接套圈102和转动套圈103表面固定,转动圈104与转动槽105内活动连接,电机107背面螺栓连接有限位板108,限位板108一端与箱体1一面固定,转动轴201表面设有柔性毛刷204,柔性毛刷204套接于转动轴201表面,电机107转动,将转动套圈103带动,转动套圈103和连接套圈102表面固定的转动圈104分别在转动槽105内转动,左右两边的电机107分别为正转和翻转,上下相邻的转动套圈103通过传动带109连接,当龙虾进入箱体1内时转动轴201表面的柔性毛刷204对龙虾表面的菌落提取,两个柔性毛刷204旋转方向相对,龙虾通过柔性毛刷204之间的缝隙落入至回收柜3内,工作人员将检测的龙虾回收,并以上述所说将提取装置2取出保存,放入准备的检测试管中通过旋转转动轴201,将柔性毛刷204提取的菌落回收并进行检测即可。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将捞取后的龙虾进行随机的提取,提取的龙虾重量在设置的数值内,将转动轴201末端的连接凸起202嵌合在箱体1背面通孔中的转动套圈103内,并且连接凸起202与转动套圈103内的卡槽106榫接,卡槽106由大至小,转动轴201首端固定的限位柱203与箱体1正面通孔内的连接套圈102相互配合,依次将取样装置安装,将准备的回收柜3放入箱体1正面凹槽中,将提取的龙虾放入进料口101中,由于进料口101设有倾斜角度,并且进料口101的倾斜面设有凹槽,龙虾进入倾斜凹槽内落入箱体1中,电机107转动,将转动套圈103带动,转动套圈103和连接套圈102表面固定的转动圈104分别在转动槽105内转动,左右两边的电机107分别为正转和翻转,上下相邻的转动套圈103通过传动带109连接,当龙虾进入箱体1内时转动轴201表面的柔性毛刷204对龙虾表面的菌落提取,两个柔性毛刷204旋转方向相对,龙虾通过柔性毛刷204之间的缝隙落入至回收柜3内,工作人员将检测的龙虾回收,并且以上述所说将提取装置2取出保存,放入准备的检测试管中通过旋转转动轴201,将柔性毛刷204提取的菌落回收并进行检测即可。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