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FR靶向多肽及其在制备治疗EGFR异常表达疾病的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34992923发布日期:2023-08-03 21: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EGFR靶向多肽及其在制备治疗EGFR异常表达疾病的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gfr靶向多肽及其在制备治疗 egfr异常表达疾病的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目前,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多种肿瘤中均居首位,对女性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 是乳腺癌中的一种亚型,具有恶性程度高、病理进展迅速、预后差、侵袭性强及易复发转移等特点,由于其缺乏ii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使得其对曲妥珠单抗、他莫昔芬、赫赛汀等靶向药物缺乏敏感性,因此,广谱化疗药物是目前治疗tnbc的重要临床用药。然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往往是tnbc 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加剧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需要探寻新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抗肿瘤药的治疗效果,同时逆转癌细胞的耐药性。

2、为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人们建立了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光热与光动力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方式,其中化学药物治疗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依旧是恶性肿瘤全身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临床所用的化疗药物或多或少存在水溶性差、体内循环时间短、靶向性差、产生耐药及全身毒性等缺点,造成了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受限的困境。近年来,通过改变化学药物的临床剂型或引入纳米药物载体克服化疗药物的缺点为其临床应用拓展指明了方向,例如通过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作为溶媒制备的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已经成为卵巢癌、乳腺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但是此类剂型仍存在稳定性差、注射痛、急性过敏反应(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6,8:174-177)、神经毒性(clin breast cancer 2011,11:73-81)及引发高血脂症(j clin oncol 2014,32:573-573)等典型问题。相比于脂肪乳剂型,纳米药物载体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和应用潜力,例如fda批准的白蛋白紫杉醇制剂abraxane,具有毒副作用小,给药时间短及不良反应低的优点(drugs 2017,74:1757-1768),然而该剂型由于白蛋白来源受限、微生物污染风险及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众多纳米剂型中,脂质体在生物医药与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截止2000 年,世界范围内脂质体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到2005年增加到33亿美元,截至目前已经有两性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等脂质体进入临床,同时还有三十余种脂质体抗癌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等待批准上市,进一步表明脂质体纳米药物在抗癌领域的应用前景。但是,脂质体药物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靶向性,对实体瘤的渗透性能差等,限制了脂质体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新型脂质体药物,提高其对肿瘤的靶向作用与渗透作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目前临床所用的脂质体大多由磷脂、胆固醇及peg化的磷脂制备,脂质体对肿瘤或其他病灶缺乏靶向作用,使得脂质体药物不可避免的在正常组织器官中富集,引发不必要的毒副作用。为提高脂质对肿瘤的靶向富集作用,人们对脂质体进行了进一步修饰,将肿瘤相关标志物的靶向配体连接到脂质体表面,如抗体、叶酸和透明质酸分子及多肽等,提高了脂质体在肿瘤病灶的靶向作用。但是,鉴于实体瘤内部的高间充质压力(nat rev cancer2006,6:583-592),显著抑制了抗癌药物到达肿瘤内部,降低了其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为此研究人员将组织渗透分子修饰到了脂质体表面,例如tat多肽分子,然而这些分子却缺乏对靶组织或器官的靶向特异性,加重了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同时将靶向配体和具有渗透能力的分子修饰到脂质体表面可以获得具有组织靶向性与渗透性的脂质体药物,然而表面修饰物的增多加重了脂质体表面的空间位阻,两种分子的链接比例对脂质体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也是一种重要问题,同时脂质体表面的多分子修饰也提高了对脂质体药物质量控制的难度,提高了其生产成本。

4、因此,利用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方法构建既具有靶向渗透能力又具有逆转肿瘤耐药性的靶向递药系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egfr靶向多肽:npte-1;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npte-1为基础的新型多功能靶向肽:emc;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靶向多肽修饰的多功能靶向递药体系。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它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多肽,它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本发明还提供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在制备egfr异常表达疾病的检测探针或治疗egfr异常表达疾病的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用途。

5、进一步地,所述egfr异常表达疾病为头颈部肿瘤、肾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卵巢癌、膀胱癌、神经胶质瘤、胰腺癌、食道癌、胃癌、子宫体癌或子宫颈癌。

6、进一步地,所述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

7、进一步地,所述三阴性乳腺癌为耐药三阴性乳腺癌,优选为阿霉素耐药三阴性乳腺癌。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靶向递药系统,它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 或seq idno:2所示多肽、药物载体和活性药物成分为原料制得的。

9、进一步地,它是以脂质材料和活性药物成分为原料制得的,所述脂质材料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 或磷脂的衍生物。

10、进一步地,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化疗药物和p-gp抑制剂;

11、所述脂质材料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组成。

12、进一步地,所述化疗药物为以下药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尼莫司汀、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甘磷酰芥、去氧氟鸟苷、多西氟鸟啶、5-氟尿嘧啶、巯嘌呤、硫鸟嘌呤、氟鸟苷、替加氟、吉西他滨、卡莫氟、羟基脲、甲氨蝶呤、安西他滨、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星、丝裂霉素、培洛霉素、平阳霉素、吡柔比星、伊立替康、三尖杉酯碱、羟基喜树碱、长春瑞滨、紫杉醇、泰素帝、拓扑替康、多西他赛、、长春新碱、喜树碱、羟基喜树碱、长春地辛、长春酰胺、长春碱、替尼泊苷、依托泊苷、榄香烯、阿他美坦、阿那曲唑、他莫昔芬、卡铂、顺铂、奥沙利铂、乐沙定、可铂奥沙、米托蒽醌;优选地,所述化疗药物为阿霉素或其盐;

13、所述p-gp抑制剂为2-醛基-4-甲氧基苯硼酸;

14、所述磷脂的衍生物为马来酰亚胺修饰的磷脂、聚乙二醇磷脂、马来酰亚胺修饰的聚乙二醇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5、所述磷脂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 (dmpg)、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油酰磷脂酰甘油(dopg)、二芥酰磷脂酰胆碱(depc)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二油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16、进一步地,所述化疗药物与p-gp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20):(1-20),优选为1:1;

17、所述脂质材料中,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的摩尔数占脂质材料总摩尔数的1%-20%,优选为5%。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靶向递药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1)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磷脂和 /或磷脂的衍生物为原料,得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 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

20、(2)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和剩余的脂质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混匀,得混合液;

21、(3)在混合液中加入p-gp抑制剂的有机溶剂溶液,混合均匀,真空蒸发成膜,得到薄膜;

22、(4)将化疗药物的水溶液加入薄膜中水化薄膜,通过挤出仪挤出,得到靶向递药体系;所述化疗药物为水溶性药物;

23、或,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1’)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磷脂和 /或磷脂的衍生物为原料,得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 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

25、(2’)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修饰的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和剩余的脂质材料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混匀,得混合液;

26、(3’)在混合液中加入p-gp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有机溶剂溶液,混合均匀,真空蒸发成膜,得到薄膜;所述化疗药物为非水溶性药物;

27、(4’)将去离子水加入薄膜中水化薄膜,通过挤出仪挤出,得到靶向递药体系。

28、进一步地,步骤(1)或步骤(1’)中,所述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马来酰亚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多肽与磷脂和/或磷脂的衍生物的摩尔比为(0.5-3): 1,优选为1.5:1;

29、步骤(2)或(2’)步骤中,所述剩余的脂质材料为二油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与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摩尔比为(0.5-20):(0.5-20),优选为18:1;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

30、步骤(3)或(3’)步骤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31、本发明中,聚乙二醇磷脂指聚乙二醇修饰的磷脂。

32、所述聚乙二醇磷脂、马来酰亚胺修饰的聚乙二醇化磷脂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10000,优选为1000-3400,更优选为2000。

33、盐酸阿霉素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

34、tariquidar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36、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egfr靶向多肽:npte-1,该npte-1多肽能够与细胞表面的egfr具有较强亲和特异性。该npte-1多肽可以用来制备egfr异常表达肿瘤(例如头颈部肿瘤、肾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卵巢癌、膀胱癌、神经胶质瘤、胰腺癌、食道癌、胃癌、子宫体癌、子宫颈癌)的检测探针,也可以作为egfr靶向配体实现对egfr异常表达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

37、2、本发明在npte-1多肽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具有egfr靶向作用且可响应肿瘤微环境改变性质的emc多肽。该emc多肽由三部分组成: npte-1多肽片段,plgvrg片段,及具有组织渗透作用与细胞穿膜作用的多聚精氨酸片段。emc多肽兼具npte-1功能序列与多聚精氨酸功能序列,其间通过mmp-2底物plgvrg片段进行连接,这使得emc多肽修饰的纳米脂质体药物可以响应肿瘤微环境中的mmp-2卸载npte-1片段,暴露其中的多聚精氨酸片段,进而提高纳米脂质体药物的细胞/组织渗透能力,促进纳米脂质体药渗透进入肿瘤组织与细胞。

38、3、本发明以emc多肽作为靶向多肽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实现了药物靶向递送与组织/细胞渗透的复合功能。本发明提供的emc多肽修饰的多功能阿霉素-tariquidar共载脂质体中,emc多肽可通过靶向作用及响应 mmp-2的渗透作用提高脂质体在肿瘤病灶的积累,被肿瘤细胞摄取的脂质体在内涵体或溶酶体弱酸性条件的作用下快速释放药物,同时脂质体中的 tariquidar抑制了p-gp对药物的外排作用,有效提高了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逆转了阿霉素耐药tnbc的耐药性,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本发明emc多肽修饰的多功能阿霉素 -tariquidar共载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39、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40、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