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59382发布日期:2022-08-09 19:18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地衣芽孢杆菌细胞形态和排列呈杆状、单生,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3.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嗜热细菌,在鸟类,特别是居住在地面的鸟类和水生的鸟类的羽毛中也能找到这种细菌,特别是在其胸部和背部的羽毛中,酶分泌的最适温度为37℃,它可能以孢子形式存在,从而抵抗恶劣的环境;在良好环境下,则可以生长态存在,该细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其具备促进肠道内正常生理性厌氧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功能,并且对肠道细菌感染具有特效,对轻型或重型急性肠炎,轻型及普通型的急性菌痢等,均有明显疗效。
4.现有的技术中,由于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环境大多系数变化较大,环境参数控制不稳定,多数会出现产品中携带大量杂菌,杂菌与地衣芽孢杆菌同时摄取培养基中的营养,导致地衣芽孢杆菌的质量低、产量少,十分耗费资源,且现有的地衣芽孢杆菌培养时还存在菌体繁殖不均一,培养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地衣芽孢杆菌培养时菌体繁殖不均一,培养效率低且因制备环境变化系数较大而导致产品中携带大量杂菌,从而导致地衣芽孢杆菌的质量低、产量少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基制备s1.1、斜面培养基:蛋白胨3g/l、葡萄糖4g/l、氯化钠1g/l、酵母膏0.5g/l、尿素5g/l、琼脂粉20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ph值6.5-7.0;s1.2、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g/l、蔗糖13g/l、氯化钠1g/l、玉米淀粉15g/l、玉米浆粉16g/l、黄豆饼粉20g/l、牛肉膏0.5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ph值7.0-7.5;s1.3、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0g/l、玉米淀粉5g/l、黄豆饼粉20g/l、尿素5g/l、磷酸氢二钾6g/l、磷酸二氢钾3g/l、酵母膏0.5g/l、硫酸镁1g/l、碳酸钙1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ph值7.0-7.5;
步骤二:菌种活化首先将保存在超低温冰箱里的地衣芽孢杆菌菌管取出,操作人员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到斜面培养基上,将斜面培养基的温度保持在37℃,培养24小时,进行菌种活化;步骤三:加热处理将活化好的菌种,用灭好菌的生理盐水在无菌条件下制成悬液,80℃水浴10分钟;步骤四:种子培养取一环活化灭菌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种子培养基内,保持37℃,160r/min,培养18小时;步骤五: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按1%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保持37℃,240r/min,培养24小时。
7.优选的,所述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的容器均为三角瓶。
8.优选的,所述蛋白胨为胰蛋白胨。
9.优选的,步骤五中所述的培养方式为振荡培养。
10.(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振荡培养,使得培养基与氧气充分接触,提高溶解氧的供应量,使地衣芽孢杆菌的菌体繁殖均一,培养效率高。
11.2、通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培养,使得所产出的地衣芽孢杆菌质量高,产量多,且保质期长,可做长期存储。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基制备s1.1、斜面培养基:蛋白胨3g/l、葡萄糖4g/l、氯化钠1g/l、酵母膏0.5g/l、尿素5g/l、琼脂粉20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检测其酸碱度,并将酸碱度调整至6.5到7.0之间;s1.2、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g/l、蔗糖13g/l、氯化钠1g/l、玉米淀粉15g/l、玉米浆粉16g/l、黄豆饼粉20g/l、牛肉膏0.5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检测其酸碱度,并将酸碱度调整至7.0到7.5之间;s1.3、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0g/l、玉米淀粉5g/l、黄豆饼粉20g/l、尿素5g/l、磷酸氢二钾6g/l、磷酸二氢钾3g/l、酵母膏0.5g/l、硫酸镁1g/l、碳酸钙1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检测其酸碱度,并将酸碱度调整至7.0到7.5之间;步骤二:菌种活化
将保存在超低温冰箱里的地衣芽孢杆菌菌管取出,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到斜面培养基上,将斜面培养基的温度保持在37℃,培养24小时,进行菌种活化;步骤三:加热处理将活化好的菌种,用灭好菌的生理盐水在无菌条件下制成悬液,80℃水浴10分钟;步骤四:种子培养取一环活化灭菌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种子培养基内,将种子培养基的温度保持在37℃,160r/min,培养18小时;步骤五: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按1%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将发酵培养基的温度保持在37℃,240r/min,培养24小时。
14.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的容器均为三角瓶,蛋白胨为胰蛋白胨,步骤五中的培养方式为振荡培养。
1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基制备s1.1、斜面培养基:蛋白胨3g/l、葡萄糖4g/l、氯化钠1g/l、酵母膏0.5g/l、尿素5g/l、琼脂粉20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ph值6.5-7.0;s1.2、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1g/l、蔗糖14g/l、氯化钠1.3g/l、玉米淀粉17g/l、玉米浆粉18g/l、黄豆饼粉23g/l、牛肉膏0.7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ph值7.0-7.5;s1.3、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1g/l、玉米淀粉6g/l、黄豆饼粉21g/l、尿素4g/l、磷酸氢二钾7g/l、磷酸二氢钾4g/l、酵母膏0.7g/l、硫酸镁1.1g/l、碳酸钙1.2g/l、蒸馏水补足至1000ml,检测其酸碱度,并将酸碱度调整至7.0到7.5之间;步骤二:菌种活化将保存在超低温冰箱里的地衣芽孢杆菌菌管取出,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到斜面培养基上,保持37℃,培养24小时,进行菌种活化;步骤三:加热处理将活化好的菌种,用灭好菌的生理盐水在无菌条件下制成悬液,90℃水浴8分钟;步骤四:种子培养取一环活化灭菌好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种子培养基内,保持37℃,180r/min,培养15小时;步骤五: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按1%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保持37℃,260r/min,培养20小时。
16.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的容器均为三角瓶,蛋白胨为胰蛋白胨,步骤五中的培养方式为振荡培养。
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