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7415发布日期:2022-09-07 15: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具体为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
3.动物细胞培养:在所有的细胞离体培养中,最困难的是动物细胞培养。下面是它所需要的特殊条件。血清:动物细胞离体培养常常需要血清。最常用的是小牛血清。血清提供生长必需因子,如激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脂肪。在这里,血清等于是动物细胞离体培养的天然营养液。支持物:大多数动物细胞有贴壁生长的习惯。离体培养常用玻璃,塑料等作为支持物。气体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要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调节,不断维持所需要的气体条件。
4.植物细胞培养,光照: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对光照条件不甚严格,因为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靠培养基供给的。但光照不但与光合作用有关,而且与细胞分化有关,例如光周期可对性细胞分化和开花调控作用,所以以获得植株为目的的早期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光照条件特别重要。以植物细胞离体培养方式获得重要物质,如药物的过程,植物细胞大多是在反应器中悬浮培养。激素: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特别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促进生长的生长素和促进细胞分裂的分裂素是最基本的激素。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和个体生长周期都有相应的激素参与调节。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对激素要求的原理已经了解,其应用技术也已相当成熟,已经有一套能使用的培养液。同时解决了植物细胞对水、营养物、激素、渗透压、酸碱度、微量元素等的需求。
5.微生物多为单细胞生物,野生生存条件比较简单。所以微生物人工培养的条件比动植物细胞简单得多。其中厌氧微生物培养比好氧微生物复杂,因为严格厌氧需要维持二氧化碳等非氧的惰性气体浓度,而好氧微生物则只需要通过不断搅拌提供无菌氧气。微生物对培养条件要求不如动植物细胞那样苛刻,玉米浆、蛋白胨、麦芽汁、酵母膏等成为良好的微生物天然培养基。对于一些特殊微生物的营养条件要求,可以在这些天然培养基的基础上额外添加。
6.无毒和无菌是体外培养细胞的首要条件。细胞在活体内,解毒系统和免疫系统可抵抗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但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而丧失对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的解毒能力。为保证细胞能在体外环境中生长
繁殖,必须要确保无菌工作区域、良好的个人卫生、无菌试剂和培养基以及无菌操作。
7.现有的细胞培养装置往往需要对组织液进行摇匀,而现有技术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方便、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包含微处理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还包括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接,还包括第三带轮、第二传动带、第四带轮、固定座、连接轴,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接,还包括圆盘、连接杆、孔板、滑板、限位槽,所述圆盘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孔板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限位槽设在所述孔板上,所述滑板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圆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铰接,还包括支撑套、扭转弹簧、放置板,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滑板相连接,所述扭转弹簧设在所述支撑套内且与所述放置板相连接,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放置板活动连接,将第一培养皿或第二培养皿放置在放置板上,根据直径大小选取第一阶梯槽或第二阶梯槽放置,通孔便于插入试管,伺服电机使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使第二带轮转动,第三带轮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使第四带轮转动,固定座起到固定作用,连接轴带动圆盘转动,连接杆带动滑板在孔板及限位槽内左右往复滑动,支撑管及扭转弹簧使放置板摆动,从而摇匀组织液,还包括上隔板、温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所述上隔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便于放置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均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与湿度控制装置分别对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控,从而使细胞处于适宜的培养状态。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滑动连接有托盘,托盘用于承接上方不慎洒落的液体,所述箱体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滑动连接,便于托盘的固定和限位。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上设有拉手,其作用是便于通过拉手取放托盘。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孔板上设有微孔,其作用是便于使上方洒落的液体通过。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箱门,其作用是能够使整个箱体隔绝外界环境使内部不受到污染,所述箱门上设有观察玻璃窗,其作用是便于观察内部的震荡情况。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其作用是便于旋转使箱
门打开。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隔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其作用是便于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培养皿,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培养皿。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上设有通孔、第一阶梯槽、第二阶梯槽,其作用是便于放置第一培养皿或第二培养皿,使其能够在被摇动时底部不易滑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上隔板以及上隔板上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便于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的放置与拿取,提高了便利性,通过设置温度控制装置与湿度控制装置,分别对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控,从而使细胞处于适宜的培养状态,使用效果好,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轴、连接杆、滑板、限位槽,启动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使第二带轮转动,第三带轮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使第四带轮转动,固定座起到固定作用,连接轴带动圆盘转动,连接杆带动滑板在孔板及限位槽内左右往复滑动,支撑管及扭转弹簧使放置板做摆动运动,从而使组织液摇匀,结构较为简单且使用方便。
17.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放置板及放置板上的第一阶梯槽、第二阶梯槽、通孔,便于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的放置,通孔便于将试管插入,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支撑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托盘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箱体;2、连接轴;3、固定座;4、第四带轮;5、第二传动带;6、第三带轮;7、第二带轮;8、第一传动带;9、第一带轮;10、第二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2、驱动电机;13、托盘;14、第二凹槽;15、第二凸起;16、孔板;17、滑板;18、限位槽;19、支撑套;20、扭转弹簧;21、放置板;22、第二阶梯槽;23、连接杆;24、拉手;25、圆盘;26、限位块;27、第一凸起;28、第一凹槽;29、上隔板;30、第一滑槽;31、第一培养皿;32、第二滑槽;33、第二培养皿;34、温度控制装置;35、湿度控制装置;36、箱门;37、把手;38、观察玻璃窗;39、微孔;40、通孔;41、第一阶梯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1
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包含微处理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1、驱动电机12、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0,所述驱动电机12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0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1相啮合,还包括第一带轮9、第一传动带8、第二带轮7,所述第一带轮9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0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带轮7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9与所述第二带轮7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8相连接,还包括第三带轮6、第二传动带5、第四带轮4、固定座3、连接轴2,所述第三带轮6与所述第二带轮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连接轴2与所述固定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带轮4与所述连接轴2相连接,所述第三带轮6与所述第四带轮4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5相连接,还包括圆盘25、连接杆23、孔板16、滑板17、限位槽18,所述圆盘25与所述连接轴2相连接,所述孔板16与所述箱体1相连接,所述限位槽18设在所述孔板16上,所述滑板17与所述限位槽18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3一端与所述圆盘2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17铰接,还包括支撑套19、扭转弹簧20、放置板21,所述支撑套19与所述滑板17相连接,所述扭转弹簧20设在所述支撑套19内且与所述放置板21相连接,所述支撑套19与所述放置板21活动连接,还包括上隔板29、温度控制装置34、湿度控制装置35,所述上隔板29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4、所述湿度控制装置35均设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4、所述湿度控制装置35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2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1上滑动连接有托盘13,所述箱体1上设有限位块26,所述限位块26上设有第一凸起27,所述托盘13上设有第一凹槽28,所述第一凸起27与所述第一凹槽28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上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托盘13上设有第二凸起15,所述第二凹槽14与所述第二凸起15滑动连接。
2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13上固定连接有拉手24。
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孔板16上设有微孔39。
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1上铰接有箱门36,所述箱门36上通过螺钉连接有观察玻璃窗38。
3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门36上活动连接有把手37。
3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隔板29上设有第一滑槽30、第二滑槽32,所述第一滑槽3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培养皿31,所述第二滑槽3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培养皿33。
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21上设有通孔40、第一阶梯槽41、第二阶梯槽22。
3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把手37将箱门36上翻,观察玻璃窗38可对箱体1内部进行观察,上隔板29上的第一滑槽30和第二滑槽32便于第一培养皿31和第二培养皿33的
放置与拿取,温度控制装置34与湿度控制装置35分别对箱体1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控,从而使细胞处于适宜的培养状态,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要摇匀组织液,将第一培养皿31或第二培养皿33放置在放置板21上,根据直径大小选取第一阶梯槽41或第二阶梯槽22放置,通孔40便于插入试管,启动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11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一带轮9通过第一传动带8使第二带轮7转动,第三带轮6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5使第四带轮4转动,固定座3起到固定作用,连接轴2带动圆盘25转动,连接杆23带动滑板17在孔板16及限位槽18内左右往复滑动,支撑管及扭转弹簧20使放置板21摆动,从而使组织液摇匀,托盘13用于承接上方不慎洒落的液体,第一凸起27、第一凹槽28、第二凸起15、第二凹槽14用于限位,拉手24便于将托盘13抽出进行清洗。
36.本发明涉及的机械与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37.本发明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
38.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9.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