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36962发布日期:2022-10-26 02: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培养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废水处理可以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水的循环,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需要使用微生物菌剂来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微生物菌剂大多菌种较少,导致制备后菌剂的功能性单一,难以根除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了菌剂的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在菌剂的制备过程中缺乏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培养基中残留的杂菌会影响菌剂中有益菌的生长和扩增,从而减缓了培养的过程,降低了培养效率,且缺乏对污水培养基的处理过程,污水培养基中的ph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菌类的生长,进而降低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质量,因此设计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培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培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配方包括: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15份的醋酸菌、7~10份的柠檬酸菌、25~30份的em菌、10~15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0~22份的污水球菌和5~8份的副球菌。
5.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菌类称取;步骤二,培养基灭菌;步骤三,活化培养;步骤四,扩大培养;步骤五,各单一菌种培养制备;步骤六,混合制剂;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0~15份的醋酸菌、7~10份的柠檬酸菌、25~30份的em菌、10~15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0~22份的污水球菌和5~8份的副球菌,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相同质量份数的麦芽汁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进行灭菌处理,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向六个容器中分别加入步骤一中备好的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分别得到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
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接入新鲜培养基中,再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恒温活化,活化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相同质量份数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进行灭菌处理,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向六个容器中接种步骤三中备好的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接种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备好的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扩充培养,扩充培养后后分别得到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备好的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倒入装有稀土氨氮污水培养基的反应釜中,随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柠檬酸或柠檬酸钠,之后进行恒温搅拌培养,培养后得到微生物菌剂。
6.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向每个容器中加入麦芽汁培养基的质量份数为7500~8000份,灭菌处理的温度为120~122℃,灭菌处理的时间为0.2~0.3h,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麦芽汁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5~28℃。
7.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在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恒温活化时,振荡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8~30℃,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35~150r/min,恒温活化的时间为70~72h。
8.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向每个容器中加入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质量份数为4500~5000份,灭菌处理的温度为120~122℃,灭菌处理的时间为0.2~0.3h,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5~28℃,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的接种量均为15%。
9.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在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扩充培养时,振荡培养箱中的温度为29~31℃,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恒温活化的时间为23~24h。
10.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稀土氨氮污水培养基中含有0.5~0.8%的葡萄糖、0.2~0.3%的醋酸钠和1.2~1.5%的生石灰,加入柠檬酸或柠檬酸钠将氨氮污水培养基的ph调节至6.5~8.0,恒温搅拌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28℃,反应釜中的搅拌转速为50~200r/min,培养的时间为65~68h。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及培养方法,通过在扩增培养之前对马铃薯液体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去除了培养基中残留的杂菌,避免杂菌影响菌剂中有益菌的生长和扩增,从而提高了菌剂的培养效率,通过对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进行混合搅拌,在制备的菌剂中形成了复合菌类,从而丰富了制备后菌剂的功能性,保障了菌剂的污水处理效,通过加入柠檬酸或柠檬酸钠将氨氮污水培养基的ph调节至6.5~8.0,保障了菌类的生长环境,从而确保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配方包括: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0份的醋酸菌、7份的柠檬酸菌、25份的em菌、10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0份的污水球菌和5份的副球菌。
15.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菌类称取;步骤二,活化灭菌;步骤三,活化培养;步骤四,扩增灭菌;步骤五,扩增培养;步骤六,混合制剂;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0份的醋酸菌、7份的柠檬酸菌、25份的em菌、10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0份的污水球菌和5份的副球菌,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质量份数为7500份的麦芽汁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在120℃的温度下灭菌处理0.2h,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麦芽汁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5℃,冷却后向六个容器中分别加入步骤一中备好的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分别得到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接入新鲜培养基中,再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35r/min,随后在28℃的温度下进行恒温活化70h,活化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质量份数为4500份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在120℃的温度下灭菌处理0.2h,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5℃,冷却后分别向容器中接种步骤三中备好的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且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的接种量均为15%,接种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备好的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40r/min,随后在29℃的温度下进行扩充培养23h,活化后分别得
到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备好的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倒入装有含有0.5%的葡萄糖、0.2%的醋酸钠和1.2%的生石灰的稀土氨氮污水培养基的反应釜中,随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柠檬酸将氨氮污水培养基的ph调节至6.5,之后在25℃的温度下,以5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恒温搅拌培养65h,培养后得到微生物菌剂。
16.实施例2: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配方包括: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5份的醋酸菌、10份的柠檬酸菌、30份的em菌、15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2份的污水球菌和8份的副球菌。
17.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菌类称取;步骤二,培养基灭菌;步骤三,活化培养;步骤四,扩大培养;步骤五,各单一菌种培养制备;步骤六,混合制剂;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5份的醋酸菌、10份的柠檬酸菌、30份的em菌、15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2份的污水球菌和8份的副球菌,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质量份数为8000份的麦芽汁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在122℃的温度下灭菌处理0.3h,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麦芽汁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8℃,冷却后向六个容器中分别加入步骤一中备好的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分别得到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接入新鲜培养基中,再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50r/min,随后在30℃的温度下进行恒温活化72h,活化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质量份数为5000份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在122℃的温度下灭菌处理0.3h,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8℃,冷却后分别向容器中接种步骤三中备好的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且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的接种量均为15%,接种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备好的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60r/min,随后在31℃的温度下进行扩充培养24h,活化后分别得到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备好的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倒入装有含有0.8%的葡萄糖、0.3%的醋酸钠和1.5%的生石灰的稀土氨氮污水培养基的反应釜中,随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柠檬酸将氨氮污水培养基的ph调节至8.0,之后在28℃的温度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恒温搅拌培养65h,培养后得到微生物菌剂。
18.实施例3: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配方包括: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15份的醋酸菌、7份的柠檬酸菌、30份的em菌、10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2份的污水球菌和5份的副球菌。
19.一种稀土氨氮处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菌类称取;步骤二,培养基灭菌;步骤三,活化培养;步骤四,扩大培养;步骤五,各单一菌种培养制备;步骤六,混合制剂;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称取15份的醋酸菌、7份的柠檬酸菌、30份的em菌、10份的地衣芽孢杆菌、22份的污水球菌和5份的副球菌,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质量份数为8000份的麦芽汁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在122℃的温度下灭菌处理0.2h,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麦芽汁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8℃,冷却后向六个容器中分别加入步骤一中备好的醋酸菌、柠檬酸菌、em菌、地衣芽孢杆菌、污水球菌和副球菌,分别得到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备好的醋酸菌初级活化液、柠檬酸菌初级活化液、em菌初级活化液、地衣芽孢杆菌初级活化液、污水球菌初级活化液和副球菌初级活化液接入新鲜培养基中,再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35r/min,随后在30℃的温度下进行恒温活化70h,活化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分别向六个容器中加入质量份数为5000份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随后将容器放入灭菌室中在122℃的温度下灭菌处理0.2h,之后取出进行冷却处理将容器中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温度降低至28℃,冷却后分别向容器中接种步骤三中备好的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且醋酸菌悬浮液、柠檬酸菌悬浮液、em菌悬浮液、地衣芽孢杆菌悬浮液、污水球菌悬浮液和副球菌悬浮液的接种量均为15%,接种后分别得到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取出备用;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备好的醋酸菌扩充液、柠檬酸菌扩充液、em菌扩充液、地衣芽孢杆菌扩充液、污水球菌扩充液和副球菌扩充液分别放入振荡培养箱中,调节振荡培养箱中的摇床转速为140r/min,随后在31℃的温度下进行扩充培养23h,活化后分别得到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备用;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备好的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倒入装有含有0.8%的葡萄糖、
0.2%的醋酸钠和1.5%的生石灰的稀土氨氮污水培养基的反应釜中,随后向反应釜中加入柠檬酸钠将氨氮污水培养基的ph调节至8.0,之后在25℃的温度下,以200r/min的搅拌转速进行恒温搅拌培养65h,培养后得到微生物菌剂。
20.将上述实施例所得微生物菌剂分别进行检测,并与市面上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对比,所得结果如下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扩增培养之前对马铃薯液体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去除了培养基中残留的杂菌,避免杂菌抑制指定菌类的生长过程,从而提高了菌剂的培养效率,通过向污水培养基中添加醋酸菌单菌液、柠檬酸菌单菌液、em菌单菌液、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液、污水球菌单菌液和副球菌单菌液,在稀土氨氮污水培养基中形成了复合菌类,丰富了制备后菌剂的功能性,保障了菌剂的污水处理效,通过加入柠檬酸或柠檬酸钠调节氨氮污水培养基中的ph值,保障了菌类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质量。
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