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合物体系、应用及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32535186发布日期:2022-12-13 23:0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合物体系、应用及应用方法

1.本发明是关于生物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合物体系、应用及应用方法,尤其是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或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蛋白染色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电泳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分析、药物开发等生物相关的领域中。利用电泳手段可以将蛋白质依据分子量的不同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板(sds-page)上分离出不同的条带。这些蛋白条带的可视化是进行后续蛋白质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3.蛋白可视化方法目前包括比色法和荧光法两种。比色法所用的染料有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等,但是硝酸银与蛋白染色是通过不可逆的化学键结合,不利于后续的蛋白质的分析,同时银染法不易控制染色条件,对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考马斯亮蓝的灵敏度较差。荧光法所用的染料包括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两大类,其中金属配合物发光染料以其稳定性较高,发光效率较高等优点在蛋白染色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现有金属配合物稳定性较差,染色灵敏度偏低,大约在几百纳克,而且需要复杂的漂洗步骤。同时金属配合物在溶液浓度过高或分子发生聚集后,往往发生分子荧光猝灭,会严重影响灵敏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合物体系、应用及应用方法,针对前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为阳离子型配合物或电中性配合物,至少包括中心金属原子和第一配体,第一配体包括二齿配体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到二齿配体的聚集诱导发光基团,中心件原子选自铱、钌,二齿配体选自c^n二齿配体、n^n二齿配体;配合物其结构简式选自:体、n^n二齿配体;配合物其结构简式选自:其中,聚
集诱导发光基团r选自四苯基乙烯、六苯基噻咯、dsa衍生物、三芳基取代烯烃;x为对离子,选自卤素离子、六氟磷酸根。
6.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n二齿配体选自:
7.其中r`选自氢基、烷基、卤代基、氨基、硝基、磺酸基。
8.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n^n二齿配体选自:
[0009][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配合物为:
[0011][0012]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第一配合物和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或者以第一金属配合物和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后,再与第一化合物反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
[0013]
其中:第一配合物选自第一金属配合物、中心金属的乙酰丙酮配合物;第一金属配合物是以中心金属化合物与二齿配体为原料制备,中心金属化合物选自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和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是以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二齿配体为原料制备,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衍生物优选为卤代物,如溴取代衍生物等):为卤代物,如溴取代衍生物等):二齿配体选自c^n二齿配体、n^n二齿配体;第一化合物选自溴化物、碘化物、六氟磷酸化合物。
[0014]
具体地可以为如下三种方法所展示的任一路径:
[0015]
(1)以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n^n二齿配体为原料制备过渡金属配合物或以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c^n二齿配体为原料制备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这里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或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即为前述第一金属配合物;以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n^n二齿配体制为原料制备偶联化合物;然后以过渡金属配合物或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或铱配合物,即目标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
[0016]
(2)以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c^n二齿配体制为原料制备偶联化合物,然后以乙酰丙酮合铱ir(acac)3与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为原料制备环金属铱配合物,即目标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
[0017]
(3)以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n^n二齿配体为原料制备过渡金属配合物或以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c^n二齿配体为原料制备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这里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或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即为前述第一金属配合物;以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n^n二齿配体制为原料制备偶联化合物;然后以过渡金属配合物或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聚集诱导发光氯离子钌或铱配合物,再与溴化物、碘化物或者六氟磷酸化合物反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或铱配合物,即目标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配合物体系,包括如前述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以及有机溶剂,其浓度为0.5μm-5mm。这里的配合物体系可以直接用作染色液等;也可以用作母液,该母液用来配制染色液等。
[0019]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n
’‑
二甲基甲酰胺、甲醇。
[0020]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或配合物体系在蛋白染色中的应用。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或配合物体系的蛋白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蛋白经sds-page后,在固定液中固定得到第一胶;第一胶经过漂
洗(漂洗可以采用10-75v/v%乙醇)后置入染色液中完成染色,染色液包括如前述的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或如前述的配合物体系。
[0022]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液为乙醇和乙酸的水溶液。优选的。固定液中乙醇的浓度为25-35v/v%。优选的。固定液中乙酸的浓度为5-15v/v%。优选的,固定液选择30%乙醇和10%乙酸的水溶液。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聚集诱导发光配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合物体系、应用及应用方法,可以作为蛋白染色剂时染色灵敏度高,可以达到ng水平,染色无须漂洗步骤,更节约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漂洗、灵敏度低的缺陷;引入聚集诱导发光基团,解决了因浓度过高或分子聚集引起的荧光猝灭现象,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高,量子效率较高;用于凝胶测试时蛋白染色效果好,可以达到ng水平。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实施例十二中凝胶条带的荧光图;
[0025]
图2为实施例十七中凝胶条带的荧光图;
[0026]
图3为实施例十八中凝胶条带的荧光图;
[0027]
图4为实施例二十一中凝胶条带的荧光图。
[0028]
图5为实施例十二中聚集诱导发光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图。
[0029]
图6为实施例十七中聚集诱导发光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图。
[0030]
图7为实施例十八中聚集诱导发光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图。
[0031]
图8为实施例二十一中聚集诱导发光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3]
包括而不限于如下所示的实施例中,“摩尔当量”指在同一实施例方案中以同一物质的量为基准对相关物质的用量进行表示,每一“摩尔当量”可以指1mol、2mmol、0.5μmol等,在各方案不作特别限定,而不影响实施。
[0034]
实施例1
[0035]
关于配合物
[0036][0037]
配合物的合成
[0038][0039]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本实施例中1摩尔当量可以指2mmol。其余实施例可以同理地视具体方案而定)的三氯化钌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3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7%。质谱:实验值[m-cl]
+
462.0473,理论值[m-cl]
+
462.0454。
[0040]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2%。
[0041]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具体如下:
[0042]
1、将蛋白样品经sds-page(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即可,下同)后,置于30v/v%的乙醇和10v/v%乙酸的水溶液中固定过夜得到胶;
[0043]
2、将胶置于20v/v%乙醇中漂洗3次,每次30分钟;
[0044]
3、将聚集诱导发光蛋白染色剂钌配合物从0.5mm母液中(以甲醇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至2微摩尔每升,然后将胶置于其中染色5小时;
[0045]
4、直接将第三步后的胶取出置于凝胶成像系统中成像。选择332nm作为激发波长,535nm作为发射波长。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9.33ng。
[0046]
实施例2
[0047]
关于配合物
[0048][0049]
配合物的合成
[0050][0051]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0%。质谱:实验值[m-cl]
+
693.7792,理论值[m-cl]
+
693.7809。
[0052]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4%。
[0053]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7.28ng。
[0054]
实施例3
[0055]
关于配合物
[0056][0057]
配合物的合成
[0058][0059]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3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1%。质谱:实验值[m-cl]
+
727.7201,理论值[m-cl]
+
727.7142。
[0060]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5%。
[0061]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10.33ng。
[0062]
实施例4
[0063]
关于配合物
[0064][0065]
配合物的合成
[0066][0067]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2%。质谱:实验值[m-cl]
+
1042.7186,理论值[m-cl]
+
1042.7211。
[0068]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3%。
[0069]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9.15ng。
[0070]
实施例5
[0071]
关于配合物
[0072][0073]
配合物的合成
[0074][0075]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3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9%。质谱:实验值[m-cl]
+
729.7301,理论值[m-cl]
+
729.7328。
[0076]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7%。
[0077]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7.35ng。
[0078]
实施例6
[0079]
关于配合物
[0080][0081]
配合物的合成
[0082][0083]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0%。质谱:实验值[m-cl]
+
1012.7034,理论值[m-cl]
+
1012.7051。
[0084]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1%。
[0085]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6.98ng。
[0086]
实施例7
[0087]
关于配合物
[0088][0089]
配合物的合成
[0090][0091]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3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3%。质谱:实验值[m-cl]
+
590.4627,理论值[m-cl]
+
590.4653。
[0092]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41%。
[0093]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7.45ng。
[0094]
实施例8
[0095]
关于配合物
[0096][0097]
配合物的合成
[0098][0099]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配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2%。质谱:实验值[m-cl]
+
951.5346,理论值[m-cl]
+
951.5322。
[0100]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40%。
[0101]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7.69ng。
[0102]
实施例9
[0103]
关于配合物
[0104][0105]
配合物的合成
[0106][0107]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氯离子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再与六氟磷酸铵反应得到最终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产率:65%。质谱:实验值[m-pf6]
+
1061.69,理论值[m-pf6]
+
1061.41。
[0108]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8%。
[0109]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6.88ng。
[0110]
实施例10
[0111]
关于配合物
[0112][0113]
配合物的合成
[0114][0115]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7%。质谱:实验值[m-cl]
+
1298.4768,理论值[m-cl]
+
1298.4751。
[0116]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8%。
[0117]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同实施例1。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8.14ng。
[0118]
实施例11
[0119]
关于配合物
[0120][0121]
配合物的合成
[0122][0123]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5%。质谱:实验值[m-cl]
+
1238.31,理论值[m-cl]
+
1238.4201。
[0124]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7%。
[0125]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5mm母液中(以n,n
’‑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为例)。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9.22ng。
[0126]
实施例12
[0127]
关于配合物:
[0128][0129]
配合物的合成
[0130][0131]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4%。质谱:实验值[m-cl]
+
1873.7639,理论值[m-cl]
+
1873.7624。
[0132]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41%。
[0133]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30v/v%乙醇中漂洗;配合物从4mm母液中(以dmso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
[0134]
将4ml 2微摩尔每升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对经电泳分离后的商品化的蛋白质标记物(分子量依次为:235kda,150kda,100kda,70kda,50kda,35kda,25kda,20kda,15kda,10kda)进行染色,凝胶条带的荧光图为附图2;图中的条带中从左到用蛋白含量依次为,800ng,400ng,200ng,100ng,50ng,25ng,12.5ng,6.25ng。
[0135]
实施例13
[0136]
关于配合物
[0137][0138]
配合物的合成
[0139][0140]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3%。质谱:实验值[m-cl]
+
1243.4032,理论值[m-cl]
+
1243.4011。
[0141]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9%。
[0142]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50v/v%乙醇中漂洗;配合物从3mm母液中(以dmso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7.22ng。
[0143]
实施例14
[0144]
关于配合物
[0145][0146]
配合物的合成
[0147][0148]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9%。质谱:实验值[m-cl]
+
1881.6258,理论值[m-cl]
+
1881.6234。
[0149]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3%。
[0150]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50v/v%乙醇中漂洗4次;铱配合物从2mm母液中(以dmso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8.21ng。
[0151]
实施例15
[0152]
关于配合物
[0153][0154]
配合物的合成
[0155][0156]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8%。质谱:实验值[m-cl]
+
1189.0658,理论值[m-cl]
+
1189.0628。
[0157]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41%。
[0158]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75v/v%乙醇中漂洗2次;铱配合物从1mm母液中(以dmso为溶剂为例)。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8.56ng。
[0159]
实施例16
[0160]
关于配合物
[0161][0162]
配合物的合成
[0163][0164]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58%。质谱:实验值[m-cl]
+
1649.8931,理论值[m-cl]
+
1649.8956。
[0165]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9%。
[0166]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铱配合物从800μm母液中(以dmso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7.36ng
[0167]
实施例17
[0168]
关于配合物:
[0169][0170]
配合物的合成:
[0171][0172]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乙酰丙酮合铱ir(acac)3与3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加热反应24小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电中性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4。产率为65%。质谱:实验值[m+h]
+
1877.9135,理论值[m+h]
+
1877.9142。
[0173]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8%。
[0174]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铱配合物从500μm母液中(以n,n
’‑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用纯水稀释。
[0175]
将4ml 2微摩尔每升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对经电泳分离后的商品化的蛋白质标记物(分子量依次为:235kda,150kda,100kda,70kda,50kda,35kda,25kda,20kda,15kda,10kda)进行染色,凝胶条带的荧光图为附图3;图中的条带中从左到用蛋白含量依次为,800ng,400ng,200ng,100ng,50ng,25ng,12.5ng,6.25ng。
[0176]
实施例18
[0177]
关于配合物:
[0178][0179]
配合物的合成:
[0180][0181]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乙酰丙酮合铱ir(acac)3与3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加热反应24小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电中性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4。产率为65%。质谱:实验值[m+h]
+
2386.7196,理论值[m+h]
+
2386.7201。
[0182]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35%。
[0183]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铱配合物从100μm母液中(以n,n
’‑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用纯水稀释。
[0184]
将4ml 2微摩尔每升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对经电泳分离后的商品化的蛋白质标记物(分子量依次为:235kda,150kda,100kda,70kda,50kda,35kda,25kda,20kda,15kda,10kda)进行染色,凝胶条带的荧光图为附图6;图中的条带中从左到用蛋白含量依次为,800ng,400ng,200ng,100ng,50ng,25ng,12.5ng,6.25ng。
[0185]
实施例19
[0186]
关于配合物:
[0187][0188]
配合物的合成:
[0189][0190]
本实施例中,首先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铱三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在乙二醇乙醚溶剂中反应24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氯桥化合物,随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氯桥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7%。质谱:实验值[m-cl]
+
1365.4450,理论值[m-cl]
+
1365.4432。
[0191]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铱配合物从10μm母液中(以甲醇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8.35ng。
[0192]
实施例20
[0193]
关于配合物:
[0194][0195]
配合物的合成:
[0196][0197]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c^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1摩尔当量的乙酰丙酮合铱ir(acac)3与3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加热反应24小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电中性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4。产率为65%。质谱:实验值[m+h]
+
1609.5834,理论值[m+h]
+
1609.5850。
[0198]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铱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铱配合物从5μm母液中(以n,n
’‑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9.18ng。
[0199]
实施例21
[0200]
关于配合物:
[0201][0202]
配合物的合成:
[0203][0204]
本实施例中,首先在氮气氛围中,1摩尔当量的三氯化钌水合结晶化合物与2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在n,n
’‑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3小时后,得到过渡金属
配合物,1摩尔当量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n^n二齿配体化合物偶联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将1摩尔当量的金属配合物与1摩尔当量的聚集诱导发光偶联化合物反应,溶剂旋干,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的离子型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化合物(化合物6)。产率:63%。质谱:实验值[m-cl]
+
586.1538,理论值[m-cl]
+
586.1552。
[0205]
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42%。
[0206]
将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用于蛋白染色并做凝胶测试,过程的区别仅在于:采用钌配合物从0.5μm母液中(以dmso为溶剂为例),用纯水稀释至0.2微摩尔每升。
[0207]
将4ml 2微摩尔每升的聚集诱导发光环金属钌配合物对经电泳分离后的商品化的蛋白质标记物(分子量依次为:235kda,150kda,100kda,70kda,50kda,35kda,25kda,20kda,15kda,10kda)进行染色,凝胶条带的荧光图为附图1;图中的条带中从左到用蛋白含量依次为,800ng,400ng,200ng,100ng,50ng,25ng,12.5ng,6.25ng。
[0208]
对比例1
[0209]
关于配合物
[0210][0211]
以该配合物作为蛋白染色剂(无聚集诱导发光基团),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为18%。在与实施例1同等条件下,凝胶条带的荧光结果可以看出,最小蛋白含量为19.33ng。
[0212]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