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布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42104发布日期:2023-01-24 21:4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布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清洗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布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台布是铺在餐桌上用来放置餐具、食物以及增加餐厅美观的物品,是重要的餐饮用品之一。台布主要分为化工合成台布、亚麻桌布、纯棉台布及混纺台布,其中,化工合成台布主要包括聚酯纤维台布、聚氯乙烯(pvc)台布及聚氨酯(pu)台布,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得到,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涤纶台布耐水洗、不缩水、有弹力、不易变形、耐高温、耐强氧化剂及容易熨烫,因此已成为台布的主流。
3.台布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被污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清洗。台布污渍种类主要是:1、色素类污渍,如红酒、饮料及酱油渍;2、脂肪类污渍,如动、植物油污;3、颗粒类污渍,如菜渍、盐、糖、烟灰。4、蛋白类污渍,如牛奶、血渍;4、胶类污渍,如果酱中的瓜尔胶。由于涤纶台布的亲油性能非常强,因此涤纶台布最难清洗的就是油渍,造成涤纶台布返洗率第一的因素就是油渍。采用传统方法对涤纶台布进行清洗后易在其纤维内部残留暗油,在台布经过烫机烫平以后的暗油很难被肉眼发现,这样多次积累以后的暗油就会变成肉眼可见的油斑,且经过多次烫机高温烫平的过程中油渍多次老化,更加难以清除。这样带有油斑的台布在库房存储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很容易产生难闻的异味。
4.将聚合物作为洗涤助剂加入到洗涤剂中,有利于提高洗涤效果。目前最常用的是羧酸类聚合物,其作用于织物表面和污垢粒子上,可以使污垢与织物之间产生静电斥力,污垢粒子便会充分悬浮,因此其对颗粒性污垢有很好的去除及抗污垢再沉积性能,尤其是在有表面活性剂及碱存在时,这种性能更加明显。但极性较强的羧酸类聚合物对于极性较弱且吸水性差的涤纶台布上的油污去除和抗污垢再沉积效果却很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布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用于涤纶台布的清洗,对油污去除力强,且能有效减少下次洗涤时油污的回沾;洗涤烘干后的涤纶台布存放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异味的产生。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布乳化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8.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0.5~3.0%;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0.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0~35.0%,杀菌剂0.2~0.8%,有机溶剂2.0~10%,渗透剂0.5~5.0%,助剂1.0~2.0%,余量为水;
9.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合得到。
10.优选地,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的摩尔比为(20~90):(10~80),所述聚氧乙烯对
苯二甲酸酯中聚氧乙烯单元的摩尔质量为300~10000g/mol。
11.优选地,所述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6000,所述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由丙烯酸与疏水单体聚合得到,所述疏水单体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丙烯酸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为(30~80):(20~70)。
12.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中的至少两种;
13.所述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脂肪醇碳原子数为12~14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4.所述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脂肪醇为格尔伯特醇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5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5.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
16.优选地,所述渗透剂包括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或第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脂肪醇碳原子数为7~9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6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7.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台布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19.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杀菌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20.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有机溶剂、渗透剂与助剂混合,得到台布乳化剂。
2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台布乳化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台布乳化剂在清洗涤纶台布中的应用。
22.优选地,所述清洗在洗衣液以及碱性添加剂存在条件下进行。
23.优选地,所述台布乳化剂、洗衣液与碱性添加剂的质量比为(30~70):(20~40):(10~30)。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布乳化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0.5~3.0%;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0.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0~35.0%,杀菌剂0.2~0.8%,有机溶剂2.0~10%,渗透剂0.5~5.0%,助剂1.0~2.0%,余量为水;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合得到。在本发明中,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构与涤纶结构类似,因此对于涤纶台布的亲和力较强,在清洗过程中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的疏水部分很容易到达涤纶台布的表面,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而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的亲水部分链端朝外,使得疏水的涤纶台布表面得以部分亲水化,如此限制了污垢在涤纶台布表面的铺展,有效减少了污垢特别是油污与涤纶台布的结合。而且本发明中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对油污及油污和各种微粒混合形成的复合型污垢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具有抗污垢再沉积的作用。同时本发明添加杀菌剂,可杀灭织物上的细菌并能消除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异味。因此,将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用于涤纶台布的清洗,对油污去除力强,且能有效减少下次洗涤时油污的回沾;洗涤烘干后的涤纶台布存放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异味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布乳化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26.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0.5~3.0%;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0.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0~35.0%,杀菌剂0.2~0.8%,有机溶剂2.0~10%,渗透剂0.5~5.0%,助剂1.0~2.0%,余量为水;
27.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合得到。
28.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0.5~3.0%,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5~2.0%。在本发明中,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更优选为20000~50000;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的摩尔比优选为(20~90):(10~80),更优选为(40~70):(20~50);所述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中聚氧乙烯单元的摩尔质量优选为300~10000g/mol,更优选为500~1000g/mol。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采用科莱恩公司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texcaresrn 260。在本发明中,由于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构与涤纶结构类似,因此对于涤纶台布的亲和力较强,在清洗过程中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的疏水部分很容易到达涤纶台布的表面,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而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的亲水部分链端朝外,使得疏水的涤纶台布表面得以部分亲水化,如此限制了污垢在涤纶台布表面的铺展,有效减少了污垢特别是油污与涤纶台布的结合。
29.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0.5~3.0%,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5~2.0%。在本发明中,所述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6000,所述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优选由丙烯酸与疏水单体聚合得到,所述疏水单体优选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丙烯酸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优选为(30~80):(20~7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采用诺力昂公司的alcosperse747。在本发明中,聚丙烯酸经过疏水改性,对油污及油污和各种微粒混合形成的复合型污垢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具有抗污垢再沉积的作用。
30.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0~35.0%,优选为22.0~32.0%,更优选为25.0~30.0%。在本发明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包括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中的至少两种,具体可以为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或者可以为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混合物,或者可以为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混合物,或者可以为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混合物;当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两种组分的混合物时,各组分优选等质量比混合;当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三种组分的混合物时,所述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质量比优选为(7.5~15.0):(7.5~15.0):(4.0~5.0),具体可以为7.5:7.5:5.0、14.0:14.0:4.0或15.0:15.0:5.0。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优选为脂肪醇碳原子数为12~14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巴斯夫公司的lutensola9n。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优选为脂肪醇为格尔伯特(c13-guerbet)醇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5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巴斯夫公司的lutensol to-5。在本发明中,所述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的分子式为c
18h36
co(och2ch2)7och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山东联泓公司的fmee。
31.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杀菌剂0.2~0.8%,优选为0.3~0.7%,更优选为0.4~0.6%,进一步优选为0.4~0.5%。在本发明中,所述杀菌剂优选为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俗称三氯卡班,其分子式为c
13
h9cl3n2o。在本发明中,所述杀菌剂与纤维的粘附性非常好,在极低的浓度下仍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可杀灭织物上的细菌并能消除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异味,此外还可以去除人体异味消除汗臭,经其处理的织物经过多次洗涤仍具有很好的抗细菌和抗真菌能力;本发明优选采用三氯卡班作为杀菌剂,其在不影响本发明中台布乳化剂中各组分作用的基础上能够保持较好的杀菌效果,将所述台布乳化剂用于涤纶台布的清洗,烘干后的涤纶台布存放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异味的产生。
32.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有机溶剂2.0~10%,优选为3.0~8.0%,更优选为4.0~7.0%,进一步优选为5.0~6.0%。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包括异己二醇和/或二乙二醇丁醚;当所述有机溶剂为异己二醇和二乙二醇丁醚时,所述异己二醇和二乙二醇丁醚优选等质量添加。
33.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渗透剂0.5~5.0%,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2.0~3.0%。在本发明中,所述渗透剂优选包括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oep70)和/或第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当所述渗透剂为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第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时,所述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第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优选为(1.0~2.5):(1.0~3.0),具体可以为1:1、2:1或1:3。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优选为脂肪醇碳原子数为7~9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6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o(ch2ch2o)nh,其中所述r为碳链,所述r上碳原子个数对应脂肪醇碳原子数,所述n为环氧乙烷加成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采用海安石化jfc-2。
34.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助剂1.0~2.0%。在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优选包括荧光增白剂、螯合剂和卡松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合剂优选为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所述卡松防腐剂优选为碱性蛋白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增白剂具体采用巴斯夫公司的cbs-x;所述卡松防腐剂优选为诺维信公司的progress uno 100l。
35.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台布乳化剂包括余量的水,所述水优选为工艺软水。
36.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台布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38.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杀菌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39.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有机溶剂、渗透剂与助剂混合,得到台布乳化剂。
40.本发明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与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本发明优选将水加热至温度为40~45℃,然后加入所述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与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混合物。
41.本发明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杀菌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本发明优选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热至温度为40~45℃,然后加入所述杀菌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二混合物。
42.得到第一混合物以及第二混合物后,本发明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有机
溶剂、渗透剂与助剂混合,得到台布乳化剂。本发明优选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二混合物,持续搅拌混合;然后加入有机溶剂与渗透剂,持续搅拌混合;最后加入助剂,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台布乳化剂。
43.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台布乳化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台布乳化剂在清洗涤纶台布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所述清洗优选在洗衣液以及碱性添加剂存在条件下进行,所述台布乳化剂、洗衣液与碱性添加剂的质量比优选为(30~70):(20~40):(10~30),更优选为5:3:1;所述洗衣液优选为按照《gb/t 13174-2008第1号修改单》进行配制的标准洗衣液;所述碱性添加剂优选为片碱;以所述涤纶台布的质量为基准,所述台布乳化剂的用量优选为300~700g/80kg,更优选为500g/80kg。
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原料型号及来源说明具体如下:
46.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选用型号:60%含量texcaresrn 260(生产厂家科莱恩公司);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选用型号:40%含量alcosperse747(生产厂家诺力昂公司);聚丙烯酸,选用型号:45%含量pa25cl(生产厂家巴斯夫公司);脂肪醇碳原子数为12~14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用型号:lutensola9n(生产厂家巴斯夫公司);脂肪醇为格尔伯特(c13-guerbet)醇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5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选用型号:lutensol to-5(生产厂家巴斯夫公司);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生产厂家山东联泓公司);三氯卡班(生产厂家山东奥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异己二醇(生产厂家阿科玛公司);二乙二醇丁醚(生产厂家山东旭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oep70(生产厂家南通辰润化工有限公司);脂肪醇碳原子数为7~9且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6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o(ch2ch2o)nh),牌号jfc-2(生产厂家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荧光增白剂(cbs-x,生产厂家巴斯夫公司);螯合剂选用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生产厂家诺力昂公司);卡松防腐剂(生产厂家北京桑普公司);碱性蛋白酶,选用型号progress uno100l(生产厂家诺维信公司)。
47.实施例1~6
48.实施例1~6提供的乳化剂具体组分及组分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如表1所示:
49.表1实施例1~6提供的乳化剂具体组分及组分含量
[0050][0051][0052]
实施例1~6提供的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1)在主搅拌罐中加入工艺软水,加热至温度为40~45℃,然后加入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混合物;在副搅拌罐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热至温度为40~45℃,然后加入杀菌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二混合物;
[0054]
(2)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至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并持续搅拌;然后加入有机溶剂以及渗透剂,并持续搅拌;最后加入其它助剂,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出料,得到乳化剂。
[0055]
对比例1
[005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乳化剂,不同之处在于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替换为等质量的水,即不添加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缺少部分以工艺软水补至100%,其它组分种类以及用量保持不变。
[0057]
对比例2
[005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乳化剂,不同之处在于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替换为按纯聚合物折算等有效含量的聚丙烯酸以及水,即不添加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而是添加4.0%聚丙烯酸市售商品(45%含量pa25cl,相当于纯pa25cl添加量为1.8%),多出部分在工艺软水中扣除,其它组分种类以及
用量保持不变,最终所得乳化剂中pa25cl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
[0059]
对比例3
[006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乳化剂,不同之处在于将杀菌剂替换为等质量的水,即不添加杀菌剂,缺少部分以工艺软水补至100%,其它组分种类以及用量保持不变。
[0061]
对比例4
[006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乳化剂,不同之处在于省略掉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即不添加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而是总计添加4.5%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按纯聚合物折算有效含量为1.8%,多出部分从工艺软水中扣除,其它组分种类以及用量保持不变。
[0063]
对比例5
[006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乳化剂,不同之处在于省略掉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即不添加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而是总计添加3.0%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缺少部分以工艺软水补至100%,其它组分种类以及用量保持不变。
[0065]
测试例1
[0066]
对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的除油性能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0067]
1、裁布:将符合gb/t 25811-2010《染料试验用标准涤白纶布》标准的国标涤纶布裁剪为6cm
×
6cm大小备用。
[0068]
2、混合油:将精炼纯牛油和纯花生油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并加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0.2wt%的苏丹红直至完全溶解均匀,得到混合油。
[0069]
3、染布:将裁剪好的国标涤纶布置于所述混合油中,在25℃浸泡1h。
[0070]
4、老化:用夹子取出染好的布料,平摊到锡纸上放入烘箱中,在70℃老化4h,得到污布。
[0071]
5、洗涤与检测:分别采用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中新制备的乳化剂参照gb/t13174-2008标准对所述污布进行洗涤,具体是采用rqhl型立式去污机,每个缸放9片污布,洗涤浓度为2.0g/l,洗涤温度为45℃,150ppm硬水、单向计数机械转速为60rpm,洗涤时间为15min;分别测定污布洗涤后平均白度值w2、洗涤前平均白度值w1,白度差值=w
2-w1,差值愈大表示除油性能愈好;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0072]
表2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的除油性能评价结果
[0073][0074]
由表2数据可见,实施例1~6由于添加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与对比例1相比除油性能均有明显的提升;对比例2中虽然加入了聚丙烯酸聚合物,但是对除油性能影响不明显;对比例3中没有添加杀菌剂,但是对除油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在没有添加洗衣液及碱性添加剂单纯评价除油性能的条件下,对比例4只添加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该聚合物虽然经疏水改性而有利于提高亲油性,但由于其结构与聚酯纤维没有相似性,且该聚合物为阴离子型,所以很难像与聚酯纤维结构具有相似性的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一样能够达到聚酯纤维的内部对污垢起到更加有效的剥离作用,因此对比例5的除油效果优于对比例4。
[0075]
测试例2
[0076]
对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的抗油污再沉积性能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0077]
在rqhl型立式去污机的每个去污缸中加入1l 150ppm的硬水,然后加入测试例1中所使用的混合油1.0g,洗涤温度设定为45℃,转速为单向计数机械转速为60rpm,开启搅拌5min,然后每个去污缸放入6cm
×
6cm的白国标涤纶布9片,平均蓝光白度wr为75
±
5,继续洗涤60min;洗涤后将每组涤纶白布用镊子取出,40℃风干,分别测定涤纶白布洗涤前平均白度值w1、洗涤后平均白度值w2,白度差值

w=w
1-w2,差值越小表示抗油污再沉积效果越好;共循环洗涤6次,实验结果见表3。
[0078]
表3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的抗油污再沉积性能评价结果
[0079][0080]
由表3数据可见,实施例1~6由于添加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与对比例1相比白度保持有明显的提升;对比例2中虽然加入了聚丙烯酸聚合物,对于涤纶白布白度保持抗污垢再沉积有稍微的提升,但提升并不明显;对比例3没有添加杀菌剂,但是对白度保持并没有明显影响。对比例4和对比例5与实施例1结果总体差距不大,对比例4抗油污再沉积性能略差于实施例1,对比例5略优于实施例1。这主要是由于实验的油污是非极性的,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属于非极性的聚合物,且由于结构与聚酯纤维的相似性,更容易在聚酯纤维表面形成保护层,因此对于油污的抗再沉积性能优于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
[0081]
测试例3
[0082]
对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进行实际洗涤去污性能评价,具体是按行业公知的洗涤程序配合洗衣液和碱性助剂一起使用,步骤如下:
[0083]
采用海狮水洗机(100kg装载量,型号xgq-100f)对一大型酒店用餐使用后的同一批号黄色涤纶台布(面料密度为600d)进行洗涤,具体是将黄色涤纶台布经过分拣后随机分组,然后用水洗唛对所述黄色涤纶台布进行标记分组。单机织物装载量为80
±
5kg,洗涤用水的硬度平均为60ppm,标准洗衣液按照《gb/t 13174-2008第1号修改单》进行配制。将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作为测试样品,按表4程序进行单变量对比洗涤,洗涤完成后,直接用烫机烫平。统计台布洗净率(其中,洗净率(%)=洗后无明显污渍台布张数/洗涤台布总张数
×
100%)。待台布使用完收回后收回,按照水洗唛的标记以原来的分组再次洗涤,洗涤完成后,直接用烫机烫平。再次统计台布洗净率然后求洗净率的平均值,这样周期循环洗涤5次,具体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添加量中
“‑‑‑”
代表未添加任何洗涤剂)。
[0084]
表4各测试样品洗涤程序
[0085][0086][0087]
表5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的实际洗涤去污性能评价结果
[0088][0089]
由表5数据可见,实施例1~6由于添加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与对比例1相比首次洗涤洗净率就有明显的提升;对比例2中虽然加入了聚丙烯酸聚合物,首次洗涤对于涤纶台布的去污率有稍微的提升,但提升并不明显;对比例3没有添加杀菌剂,但是首次洗涤洗净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当洗涤次数为2时,实施例1~6相对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而言,洗净率有明显的提升,这是由于加入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和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以后对涤纶化纤表面有很强的亲和性,相当于提供了一层吸附膜,提高了涤纶聚酯表面的亲水性,使油污与织物的结合力进一步减弱,在洗涤2次及以上时,油
污更易于去除。因此,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能够在首次洗涤时提供抗再沉积和加快油污的去除功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2次及以上洗涤时提供油污释出作用。对比例4中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不能够为2次及以上洗涤时提供油污释出作用,因此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洗净率基本保持稳定,并没有明显提高。对比例5中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能够为2次及以上洗涤时提供油污释出作用,因此洗净率在逐步提高。实施例1相对于对比例4和5而言,其洗净率高于两种聚合物单独使用,这是因为:在实际聚酯纤维台布洗涤过程中,加入了片碱和洗衣液,片碱的加入会使聚酯纤维台布上的油脂部分皂化,从而变成了阴离子性能的脂肪酸钠,从而使油污具有了一定的阴离子性能。此外聚酯纤维台布上的实际污渍中还有一部分具有带负电性能的颗粒性污垢。因此将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与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复配,在重点解决油污的释出与抗油污再沉积问题基础上,还可以针对部分皂化的油污以及带负电性能的颗粒性污垢有很好的去污和抗污垢再沉积性能。
[0090]
测试例4
[0091]
对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洗涤涤纶台布后是否有异味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0092]
将测试例3中洗涤1次后的台布用烫机烘干,折叠成长度约为45cm、宽度约为30cm后放入布草库房堆码裸露存放,堆码高度为100cm,存放温度为25
±
2℃,空气相对湿度40
±
20%,存放时间为72h,然后进行16人异味感官测试,并进行打分求异味平均值,0分表示无任何异味,5分表示味道比较重,参照标准为:以该酒店同一批号的涤纶台布为测试对象,使用后按照表4的洗涤程序洗涤,洗涤化料实施例和对比例都仅加入300g标准洗衣液(标准洗衣液按照《gb/t 13174-2008第1号修改单》进行配制),洗涤完成后用烫机烘干并进行折叠,折叠长度约为45cm、宽度约为30cm,然后放入布草库房堆码裸露存放,堆码高度为100cm。测试结果如表6。
[0093]
表6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乳化剂洗涤涤纶台布后异味评价结果
[0094][0095]
实际洗涤中不可能100%完全洗净,总会有少量的油斑以及油点残留在涤纶台布上。由表6数据可见,实施例1~6由于加入了杀菌剂三氯卡班,异味明显降低;对比例1虽然也加入了三氯卡班,但由于没有添加亲水改性聚酯聚合物以及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洗涤1次的涤纶台布上残留的油渍高于实施例1,经过细菌滋生后异味稍微高于实施例1;对比例2虽然也加入了三氯卡班,并且加入了丙烯酸聚合物,但丙烯酸聚合物对涤纶台布的除油性能贡献不大,洗涤1次的涤纶台布上残留的油渍仍然高于实施例1;对比例3没有加入三氯卡班,没有抗异味的性能,细菌极易滋生,异味明显偏高。对比例4中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单次洗涤对油污的释出效果小于对比例5,因此分值高于对比例5。虽然对比例5分值与实施例1相差不大,但综合去污性能考虑,实施例仍然是最佳选择。
[009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