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gp140蛋白的多肽及其用途

文档序号:34063287发布日期:2023-05-06 13:3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靶向gp140蛋白的多肽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一种多肽,尤其是涉及了一种能够靶向结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膜蛋白gp140的新型多肽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1、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编码外源多肽或蛋白质的dna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插入到噬菌体基因,从而在噬菌体衣壳蛋白表面展示多肽或蛋白质的技术。大量展示有不同随机多肽的噬菌体可构成噬菌体文库,用于针对特定靶标的筛选,以探究多肽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在生物学领域,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多肽、蛋白质与dna等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gp140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并能够特异性靶向结合gp140蛋白的多肽序列,能够与由hiv表面膜蛋白gp120和跨膜蛋白gp41胞外域组成的gp140蛋白亲和,并阐明该多肽在hiv抗病毒治疗领域中的用途。

2、本发明通过噬菌体海量筛选得到一种gp140靶向肽,能够特异性结合gp140蛋白,阻断免疫细胞表面的cd4与hiv表面的gp140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hiv复制及破坏免疫细胞。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一种靶向gp140蛋白的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no.1~no.3所示之一。

5、如下表:

6、表1氨基酸序列表

7、 氨基酸序列 no.1 mhlhrtp no.2 wphhrhh no.3 wpfhhkh

8、二、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包含多肽,还包括共价键连接的化合物或纳米颗粒、工程化的噬菌体等微生物、多聚体混合物。

9、所述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与多肽相同的生物医学功能,即靶向结合gp140蛋白,阻断gp140包膜蛋白与cd4受体蛋白的结合。

10、三、一种多聚核苷酸序列,能够编码任一氨基酸序列,或者能够编码所述生物活性物质。

11、四、一种用于治疗疾病的多肽类药物,包含所述的多肽,药物用于靶向结合gp140蛋白、阻止免疫细胞被破坏、抑制hiv病毒复制。

12、本发明可用于制备hiv抗病毒治疗的生物医学材料和药物,用于制备通过靶向结合gp140蛋白实现hiv抗病毒治疗的生物医学材料和药物。

13、本发明的多肽能够高效靶向gp140包膜蛋白三聚体,阻断hiv病毒上的gp140包膜蛋白与免疫细胞上的cd4受体蛋白结合,阻断免疫细胞被感染,进而阻止免疫细胞被破坏,抑制hiv病毒复制,对gp140蛋白具有特异性靶向结合能力,为临床上hiv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14、本发明的多肽能阻断gp140与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cd4)间的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hiv穿入易感免疫细胞,切断hiv复制,进而起到抑制hiv破坏免疫系统的作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人利用噬菌体7肽库筛选得到了能够特异性结合gp140蛋白的多肽序列。相比于常见hiv抑制剂,gp140结合肽的优势在于:

17、(1)序列短小,合成生产成本低;

18、(2)多肽片段结构稳定,降低了运输保存的成本及难度;

19、(3)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给药。

20、在hiv抗病毒治疗领域,具有特异性靶向结合能力,为进入抑制剂药物的研发开拓了新的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靶向gp140蛋白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no.1~no.3所示之一。

2.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还包括共价键连接的化合物或纳米颗粒、工程化的噬菌体等微生物、多聚体混合物。

3.一种多聚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能够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一氨基酸序列,或者能够编码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

4.一种用于治疗疾病的多肽类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

5.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活性片段、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聚核苷酸序列、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肽类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制备hiv抗病毒治疗的生物医学材料和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制备通过靶向结合gp140蛋白实现hiv抗病毒治疗的生物医学材料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gp140蛋白的多肽及其用途。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MHLHRTP,WPHHRHH,WPFHHKH。所述多肽能够高效靶向gp140包膜蛋白三聚体,阻断HIV病毒上的gp140包膜蛋白与免疫细胞上的CD4受体蛋白结合,阻断免疫细胞被感染,进而阻止免疫细胞被破坏,抑制HIV病毒复制,对gp140蛋白具有特异性靶向结合能力,为临床上HIV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毛传斌,岳慧,杨明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