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3457发布日期:2023-03-31 20:3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


背景技术:

2.微生物检验是基于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利用微生物试验技术,根据各类产品卫生标准的要求,研究产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性质、活动规律等,用于判断产品卫生质量的一门应用技术。各类产品在原料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农产品中丰富的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会引起产品变质,影响产品的特性,甚至产生毒素造成食物中毒。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微生物检验对各环节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众多食品安全项目中,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各类毒素引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
3.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技术关键是如何使该类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处于无氧或低氧的环境,并具有合适的培养温度,现有的厌氧生物培养设备主要为厌氧培养箱,厌氧培养箱是一种在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及操作的专用装置。它能提供严格的厌氧状态恒定的温度培养条件和具有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区域。
4.在进行无氧培养时,微生物的繁衍会消耗培养容器内的营养液,需要及时补充,一般由检验人员穿戴手套,隔着玻璃窗进行添加营养液操作,容易发生添加不及时或者添加过量等情况,且现有的培养容器一般直接放置在培养箱内,检验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容易将培养容器打翻,故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设备箱和第二设备箱,所述第一设备箱和第二设备箱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左部安装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前端开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壁安装有手套,所述手套延伸至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前端右下部安装有门体,所述外壳前端右上部安装有操控台,所述第一设备箱内设置有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延伸至外壳内腔,所述第二设备箱内设置有抽氧机构,所述抽氧机构延伸至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内腔下壁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前方,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端设置有培养容器,所述外壳内腔左壁和操控台左端之间共同安装有隔板。
8.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腔体结构,所述安装块下端安装
有滑块,所述安装块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下端安装有竖向块,所述竖向块与放置板呈一体结构,所述竖向块下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安装块内腔下壁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块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竖向块左端斜面和右端斜面均滑动连接有横向块,两个所述横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远离横向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触点,两个所述横向块上端均安装有横向连接块,两个所述横向连接块上端均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形状与培养容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安装块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共同安装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导向柱与固定块穿插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内腔左壁和内腔右壁均安装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位于第一触点正外侧。
9.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下端安装有增高部,所述增高部下端与放置板上端接触,两个所述夹板以放置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增高部的高度小于夹板的高度。
10.优选的,所述竖向块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竖向导向块。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开有竖向导向槽,所述竖向导向槽与竖向导向块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上端开有两组横向导向槽,每组所述横向导向槽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横向导向槽与横向连接块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注液机构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安装在第一设备箱内,所述储液箱上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延伸至外壳内腔,所述连接管连接有两个电控阀门,两个所述电控阀门分别位于两个培养容器正上方。
13.优选的,所述抽氧机构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安装在第二设备箱内,所述真空泵输出端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延伸至外壳内腔,所述抽气管另一端安装有抽气头,所述抽气头后端与外壳内腔后壁固定相连。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电控阀门、操控台之间均电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水泵、真空泵和操控台之间均电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夹持机构、注液机构和操控台实现营养液的实时自动补充,且根据消耗的营养液重量进行等量补充,不需要检验人员进行手动添加,避免发生添加营养液不及时和添加过度问题,使用时,培养容器放置在放置板上,培养容器依靠整体重量向下按压放置板,放置板向下按压竖向块,竖向块向下运动并挤压弹簧,同时竖向块左端斜面和右端斜面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块做同步相互靠近运动,两个横向块分别带动两个夹板做同步靠近运动,直至两个夹板均与培养容器紧密接触,完成培养容器的夹持固定,随着营养液的消耗,竖向块向下按压弹簧的压力减小,弹簧带动竖向块向上运动,竖向块带动两个横向块做同步相互远离运动,横向块带动导向柱远离第二触点,当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分离后,操控台自动启动水泵和电控阀门,水泵抽取储液箱内的营养液至电控阀门,最终流入培养容器,此时竖向块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触点靠近第二触点,当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后,电控阀门自动关闭水泵和电控阀门,避免营养液添加过度。
18.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利用培养容器的整体重量实现夹持固定,有效降低培养容器被打翻的概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夹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安装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竖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横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安装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注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发明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的抽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工作台;2、第一设备箱;3、第二设备箱;4、万向轮;5、外壳;6、玻璃窗;7、操作孔;8、手套;9、门体;10、操控台;11、注液机构;12、抽氧机构;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槽;15、夹持机构;16、培养容器;17、隔板;21、增高部;31、安装块;32、滑块;33、放置板;34、夹板;35、竖向块;36、横向块;37、弹簧;38、导向柱;39、第一触点;40、固定块;41、第二触点;51、竖向导向块;61、横向连接块;71、竖向导向槽;72、横向导向槽;81、储液箱;82、水泵;83、连接管;84、电控阀门;91、真空泵;92、抽气管;93、抽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36.实施例一
37.如图1-图11所示,一种生物检验用厌氧生物培养仓,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下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设备箱2和第二设备箱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设备箱2和第二设备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第一设备箱2和第二设
备箱3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4,所述工作台1上端安装有外壳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5前端面上部呈倾斜设置,外壳5内腔设置有金属内胆,所述外壳5前端左部安装有玻璃窗6,所述玻璃窗6前端开有两个操作孔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孔7前端螺纹连接有防尘罩,所述操作孔7内壁安装有手套8,所述手套8延伸至外壳5内腔,所述外壳5前端右下部安装有门体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门体9和外壳5之间增加有密封结构,所述外壳5前端右上部安装有操控台10,所述第一设备箱2内设置有注液机构11,所述注液机构11延伸至外壳5内腔,所述第二设备箱3内设置有抽氧机构12,所述抽氧机构12延伸至外壳5内腔,所述外壳5内腔下壁开有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均延伸至门体9正后方,所述第二滑槽14位于第一滑槽13前方,所述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1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的夹持机构15呈前后错位、左右错位设置,所述夹持机构15上端设置有培养容器16,所述外壳5内腔左壁和操控台10左端之间共同安装有隔板17。
38.使用时,通过夹持机构15完成培养容器16的夹持固定,通过抽氧机构12将外壳5内腔的氧气抽走形成缺氧环境,通过夹持机构15、注液机构11配合操控台10实现营养液的实时自动补充。
3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15包括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呈腔体结构,所述安装块31下端安装有滑块3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块32设置有两个,滑块32与第一滑槽13相匹配,所述安装块31上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放置板3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放置板33呈圆形结构,所述放置板33下端安装有竖向块35,所述竖向块35与放置板33呈一体结构,所述竖向块35下端安装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下端与安装块31内腔下壁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块35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竖向块35左端斜面和右端斜面均滑动连接有横向块36,两个所述横向块3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导向柱38,通过导向柱38配合固定块40使得横向块36只能进行左右运动,所述导向柱38远离横向块3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触点3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触点39呈球形结构,增大接触面积,两个所述横向块36上端均安装有横向连接块61,两个所述横向连接块61上端均安装有夹板34,所述夹板34的形状与培养容器16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安装块31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共同安装有两个固定块40,所述导向柱38与固定块40穿插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31内腔左壁和内腔右壁均安装有第二触点41,所述第二触点41位于第一触点39正外侧,初始状态时,培养容器16不与放置板33接触,此时横向块36下端面与竖向块35的下端面齐平,两个横向块36之间的距离最大,两个夹板34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一触点39和第二触点41保持接触状态。
40.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容器16下端安装有增高部21,所述增高部21下端与放置板33上端接触,两个所述夹板34以放置板33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增高部21的高度小于夹板34的高度,通过增高部21与夹板34接触,避免培养容器16发生损坏。
41.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块35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竖向导向块5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竖向导向块51设置有两个,竖向导向块51与竖向导向槽71相配合,使得竖向块35只能上下运动。
4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31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均开有竖向导向槽71,所述竖向导向槽71与竖向导向块5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31上端开有两组横向导向槽72,每组所述横向导向槽72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横向导向槽72与横向连接块61滑动连接。
43.进一步地,所述注液机构11包括储液箱81,所述储液箱81内存储有营养液,所述储液箱81安装在第一设备箱2内,所述储液箱81上端安装有水泵82,所述水泵82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管83,所述连接管83延伸至外壳5内腔,所述连接管83连接有两个电控阀门84,两个所述电控阀门84分别位于两个培养容器16正上方。
44.进一步地,所述抽氧机构12包括真空泵91,所述真空泵91安装在第二设备箱3内,所述真空泵91输出端安装有抽气管92,所述抽气管92延伸至外壳5内腔,所述抽气管92另一端安装有抽气头93,所述抽气头93后端与外壳5内腔后壁固定相连。
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点39、第二触点41、电控阀门84、操控台10之间均电连接,当第一触点39与第二触点41接触时,操控台10关闭电控阀门84和水泵82。
46.进一步地,所述水泵82、真空泵91和操控台10之间均电连接。
47.综合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夹持机构15、注液机构11和操控台10实现营养液的实时自动补充,且根据消耗的营养液重量进行等量补充,不需要检验人员进行手动添加,避免发生添加营养液不及时和添加过度问题,使用时,培养容器16放置在放置板33上,培养容器16依靠整体重量向下按压放置板33,放置板33向下按压竖向块35,竖向块35向下运动并挤压弹簧37,同时竖向块35左端斜面和右端斜面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块36做同步相互靠近运动,两个横向块36分别带动两个夹板34做同步靠近运动,直至两个夹板34均与培养容器16紧密接触,完成培养容器16的夹持固定,随着营养液的消耗,竖向块35向下按压弹簧37的压力减小,弹簧37带动竖向块35向上运动,竖向块35带动两个横向块36做同步相互远离运动,横向块36带动导向柱38远离第二触点41,当第二触点41与第一触点39分离后,操控台10自动启动水泵82和电控阀门84,水泵82抽取储液箱81内的营养液至电控阀门84,最终流入培养容器16,此时竖向块35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触点39靠近第二触点41,当第二触点41与第一触点39接触后,电控阀门84自动关闭水泵82和电控阀门84,避免营养液添加过度;通过设置夹持机构15利用培养容器16的整体重量实现夹持固定,有效降低培养容器16被打翻的概率。
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